中国农业工程学科之演化与转型

2015-02-16 06:30师丽娟杨敏丽
关键词:机械化学科农业

师丽娟 杨敏丽



中国农业工程学科之演化与转型

师丽娟 杨敏丽

科学革命论是解释与阐述学科演化常用的视角。文章以科学革命论提出的四阶段发展模式为基础,从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工程高等教育、农机工业等不同维度入手,就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演进及其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从前科学时期到常规发展时期,学科理论体系经历了从非体系化走向体系化且得到科学家认同的一个过程。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目前还处于常规发展时期,加之农业机械化还没有全面实现,学科既有沿着传统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必要,也有积极发挥后发优势与追赶效应、加紧追赶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国际前沿的需求。21世纪中叶,学科即将进入转型期。

中国; 农业工程; 科学革命; 学科演化

农业工程学科是综合物理、生物等基础科学和机械、电子等工程技术而形成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复杂的农业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生物、工程措施、环境变化等的互作规律,并以先进的工程和工业手段促进农业生物的繁育、生长、转化和利用[1]。学科以促进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保护生态环境、集约使用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为目标,在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伴随着欧美近代科学与工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在促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土木、机械及电气等工程技术与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与应用促进了农业工程学科1907年在美国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农业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欧美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继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工程学科功不可没。2005年以来,北美国家完成了从农业工程到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转型,欧洲紧随其后启动了学科转型的探索与研究。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方向如何,亟需明确。

一、学科演化模式及阶段划分

学科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作为科学的一个领域或分支,必然受到自然或社会演变规律的支配与影响。关于学科演化的规律,研究人员多是基于“科学发展模式”的框架下加以讨论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范式转换)。1962年,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科学的发展不是单纯的量的积累过程,应该注意到科学发展的质的变化,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包括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危机时期和革命时期四个阶段,接着再进入新的常规时期[2]。

图1 学科演化之四阶段发展模式

学科演化过程同样遵循四阶段动态发展模式(图1)。所谓前科学时期也就是学科的酝酿时期,学科理论尚未形成体系,科学活动处于无组织状态。常规时期是学科理论逐步趋向成熟且得到一定科学群体的认同,学科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在实践中完善。危机时期,是指原有的学科理论不能够很好解释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时所产生的理论危机。革命时期,即旧的理论被新理论所取代。接着,新理论进入了常态科学阶段,学科开始新一轮进程。如何判断学科演化过程中的转折点?笔者认为,从前科学时期到常规时期的转折点是学科发展的关键点,该转折点应包含几个方面的要素:科学家群体的出现、专业学会的建立、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的创建以及用于展示学科研究成果的学科出版物问世。由于科研群体的出现、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创建,以及学会的建立,促使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员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且很快形成学科独有的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成果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并得到社会认可。

二、中国农业工程学科演化及阶段分析

(一)以采借国外先进理论与技术为主的前科学时期

1.辛亥革命前欧美农机工业成果输入中国但效果甚微

二次工业革命初期,欧美工业技术突飞猛进,冶铁工艺与机器制造业的崛起推动农机制造的迅速发展并引发技术外溢。19世纪末,西方农机工业成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外国农机厂商竞相来中国推销产品或带机具来中国垦荒,经营农业[3]5。在技术输入的同时,大量国外文献被翻译出版。创刊于1897年5月的《农学报》在其汇编的《农学丛书初集》中登载了选译自法国的《农具图说三卷》,在《农学丛书六集》中刊载了日本的《农用器具学》,内容广泛涉及耕整地、播种、施肥、收获、脱粒与运输等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先进机具。

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晚清新政开启了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但早期以纱厂与面粉产业为代表的轻工业的兴起并未给中国农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据统计,1905年占中国农田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的耕地为租赁经营,家无一亩之地的贫农占农村人口的70%~80%[4]228。细小分散的佃租制以及现代科学与工业基础的匮乏阻滞了农业工程科技成果在中国的传播。

2.美国农业工程理论与技术的引进引发农业机械化热议

1927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创始人蹇先达在《中华农学会报》发表《农业工程学研究之必要》一文提出,“我国农之生产量至低,劳动力至重;而生活至苦,若能应用农业工程学,以谋改良,或可以救助万一[5]”。农业工程学一词首次为国人所认识,农具学等[6-7]理论相继被介绍至中国。至20世纪40年代,以拖拉机为代表的农业工程技术推动美国谷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美国农业工程教育与科技的成功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带动效应开始显现,围绕美国农业机械化运动的研究报道显著增多,引发国人对中国如何实现农业机械化更深入的思考,中国农业机械化之可能、中国农业机械化之商榷、中国农业机械化之可能贡献、农业机械与农具改良等讨论与研究变得异常活跃[8-10]。

在深入分析美国成功经验基础上,农地狭小而分散是制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基本共识,集小农田为大农场中国方可达到农业机械化之主张被提出。1946年,马寅初在其《工业革命与土地政策》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工业化与土地革命及农业机械化之间的相互关系[11]280-281,指出工业化不仅指工矿、交通、运输各方面而言,农业工业化同样很重要,机械工业与农业相辅相成,且农业机械化为工业化之必然结果。以机械替代人工,不仅可以抵消农业人口之减少,并且可以提高农夫之生产力。但今日之小块农田,不适用于机械化,惟有集小农田为大农场,方可达到农业机械化之目的。农业机械化备受热议的同时,1947年,由美国农业工程委员会委派J.B. Davidson等4名专家来华指导中国农业工程教育与科研工作,金陵大学与国立中央大学农业工程系相继创建,并于1948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可以说,民国期间对于要不要以及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如何发展农业工程学科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农业工程技术与教育并未在中国真正开花结果。

一是佃租制土地经营制度下,土地所有者收租盈利,对新技术需求不足。民国期间,中国耕地分配不均,农田多集中于大地主之手[12]133。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耕地的集中有利于集约经营和机械化生产,但实际上拥有绝大多数土地的地主与富农不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对土地改良与先进农机具的使用并不关心,而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贫雇农又无资本购置和使用先进技术,制约了新式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二是农机生产原料奇缺、生产手段落后,农机工业几近空白。据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1947年发布的调查报告称,当时中国农村手工具大都由当地工匠以生铁、木头和竹子制成[13]119-120。分布各地的铁工铺制造农机具所需的铁块、软铁与硬铁等原料奇缺,多以碎铁为主,且使用的铁玷等工具质地差,设计与生产能力很低[14]5。在80%以上人口皆从事农业的旧中国,农民所使用的农具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实在不足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机械化更无从谈起。三是尽管农业工程教育开始起步,但仍未形成固定的研究群体,能够凝聚研究人员力量的专业学会还没有建立,学科理论与研究内容主要以引进与介绍国外经验为主,远没有形成适合国情的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与方法。因此,学科处于以引进、积累为特征的前科学时期。

3.全面模仿前苏联科研与教育模式,各分支学科相继创建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强有力的政府推动与苏联外部援助相结合下,国家对教育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按照产业、行业,甚至产品设置专业的、高度分工的苏联专才教育模式逐步形成。1952年,根据国家计划经济与农业机械化建设需要,通过院系调整等方式,参照苏联高等教育建构模式,新中国第一所农业机械化专业高等院校——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成立。1958年起,学校相继增设农机设计制造、农田水利、农业电气化专业,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1950年代中期,分别以农机设计制造、水利土壤改良专业为重点的长春拖拉机学院、武汉水利学院等建立。学科从涵盖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及农田水利工程学科开始,逐渐拓展至农业电气化。教育与研究机构的创建,将相关研究力量凝聚在了一起。 1957年《农业机械学报》创刊,1963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农业机械化工程成为最先迈入常规发展期的分支学科。

伴随着新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机械化进入行政强推发展时期。土地改革全面推开,农业生产得到一定恢复。但很快,小农经济积累能力偏低、手工工具普遍使用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潜力不足,以及小规模经营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等问题逐渐显现。1955年毛泽东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文,提出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启,政府积极号召大搞农业建设、兴修水利,兴建农村小型电站,建设拖拉机站、机械化农场等国营企业,大力推广以机械化、电气化与水利化为代表的农业技术革命。至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机械化农场数量翻了一倍多,拖拉机站的数量增长近11倍。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及工业大跃进等一系列运动,中国从政治、经济和技术各方面都为加速农业技术改造准备了条件[15]。1950年代末,中国农机工业体系逐步形成。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国家重点建设了相关分支学科。但是,在学科按照专业管理、部门所有的大环境下,行政干预在各分支学科的创建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工程学科一体化研究与发展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对各分支学科的建设过度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与具体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尤其是依靠行政推动和资源大量投入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建设,理论研究被忽视。此外,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及人民公社等一系列运动尽管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建立起农机工业体系,但是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剥夺了劳动主体的土地权利和财产权利,将其又变成一个失去自由、既无财产激励、又无财产约束的纯粹的无产劳动者,造成农民劳动与收益相脱节进而消极怠工的弊端并没有推动农业工程技术的普遍应用,加之“文革”十年浩劫更是令各分支学科教育与科研几近停滞。

(二)农业工程学科组与学会成立学科进入常规发展时期

1977年,国家工作重点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启,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令中断十年的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道推动了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

1.农业工程学科组与学会成立,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得到迅速扩充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0年,农业工程学科中的部分分支得到了重点发展,但各分支并不能涵盖农业工程学科的全部。在认真总结分支学科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78年3月,方毅副总理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要加强农业工程学与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16],并把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列入了国家重点发展的技术科学之一。1979年11月14日,国家科委农业工程学科组与农业工程学会同时成立,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朱荣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田的规划和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机械化作物栽培设备,温室栽培作物的设施,工厂化养畜、养禽和养鱼的设施,农产品的保鲜和贮藏设施,农村自然能源的建设以及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和住房建设等都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这些建设都离不开工程技术”[17]。作为农业基本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业工程学科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根本作用被认识。学科组与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地位的确立。

1980年代初,研究人员就农业工程学科研究领域与内容[18-19]、学科使命等[20]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形成了共识。1985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同年,《农业工程学报》创刊。1986年7月1日,《普通高等学校农科、林科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发布,农业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类别诞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的成立,学报的创刊以及学科类别的明确标志着学科发展走向正规并进入常规发展期。1986年底,全国已有37所农业院校开设有农业工程类专业,其中20所设立有农业工程系,研究机构与队伍得到迅速壮大。

2.从土地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农业机械化重要性的再认识与再促进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机械化,其中,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1982年,随着以“包产到户”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行,农民获得土地经营权与生产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明确提出,“继续完善和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个人购买农业机械”。农民个人或联户购买农业机械的需求迅速增长,至1990年,小型拖拉机由275.8万台增至近698万台,农户成为小型拖拉机购置主力军。

随着市场经济地位逐步确立,户营农与小型农机具为特征的小规模经营弊端再次显现。土地规模过小、细碎化程度高,被认为是妨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突出问题[21]155。1990年,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22]355。在坚持农民自愿、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探索适合区域特色的土地流转模式成为1990年代后适度规模经营的主旋律。各地通过发展各种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农户土地分散问题,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重新被认识与关注。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施行,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和认可。2004—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 200亿元,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3年的33%提高到2014年的61%。推进农业机械化不仅显著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为振兴农机工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2013年农机工业总产值已跃升至世界第一,较2004年的854亿增长2 717亿元,农机装备结构开始向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方向发展。

3.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学科领域不断丰富与拓展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学科围绕促进粮棉增产、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以实现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和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为目标,在坚持拖拉机与农业机械化等传统领域研究的同时,研究重点集中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以及农业系统工程方面。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粮食与其他农产品完成从长期短缺进入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国家开始从以增加产量为主的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转向优化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的技术经济主导型的现代农业转变[23]73。21世纪以来,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建设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需求日趋明显,农业机械技术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由主要粮食作物向优势经济作物发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与加工业拓展,依靠科技进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过度依赖造成农田污染、地力退化等问题凸显,加之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影响,解决粮食安全、水土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变得刻不容缓,农业工程学科研究重点从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向整个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拓展,学科研究开始由生产建设转向生产、生态与环境保护并重。

(三)工业化与农业机械化将同步实现,学科进入危机期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工业化的实现为农业装备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在制造业实现工业化之后,农业机械化得以完成,并进一步影响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轨迹。

2010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28%,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业机械化发展完成了由初级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跨越。按照农业机械化水平现有4%年均增长率计算,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的发展目标是可行的。依据陈佳贵等关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方法(见表1),2009年中国一产比重降至9.9%,一产从业人员比重降至38.1%,人均GDP升至8 398国际元(见表2),中国工业化进程总体迈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与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间大致保持同步,这样的现象同样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从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到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欧美发达国家用了近10年的时间完成。与欧美国家所处技术与经济环境不同,中国从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到全面机械化有可能时间会缩短。农业机械化完成之后,依据发达国家经验,拖拉机保有量会经历10~20年的饱和期。拖拉机的饱和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对农机动力的刚性需求降低,农业生产进入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阶段,传统农业工程理论与技术不能解决新问题,学科发展进入危机时期。

表1 工业化不同阶段指标值

表2 2009—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指标

(四)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推动学科进入革命期并完成转型

21世纪中国农业工程学科面临着同整个工程科学界一样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同在。2012年10月,德国产业经济研究联盟及其工业4.0工作小组提交一份名为《确保德国未来的工业基地地位——未来计划“工业4.0”实施建议》草案,提出“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业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本次革命旨在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与网络空间虚拟系统,构造基于信息物理联合系统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24]7,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将席卷全球。前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但以黑色发展模式为基础的发展造成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使得人类不得不应对随之而来的能源与资源短缺、生态与环境污染等挑战。因此,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绿色化发展亦将成为本次工业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2030年,中国将实现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的跨越,整个科技领域都在酝酿着新的变革,学科间的调整、重组必将导致传统学科的革命和新兴学科领域的诞生。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失之交臂,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赶上了末班车,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将不会再错过,国家已将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大规模、多元化的绿色、智能新兴工程技术即将兴起,农业工程学科的外延空间必将向资源、环境与生态等领域拓展延伸,以分子生物学为理论基础、新理论与新技术手段的融合将推动学科进入新一轮生长期。可以预计,到21世纪中叶,学科即可能完成从传统农业工程到现代生物系统工程的革命期并迎来转型。因此,密切关注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的应用与发展,是学科未来做好成功转型的重要前提。

三、学科演化影响因素

农业工程学科是以农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土地、资本、劳动力与技术等不同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动态变化,无疑都会造成中国农业发展需求的变化,从而影响学科的发展。

(一)土地经营制度推动学科的发展与演进

农业现代化进程关键取决于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与农业技术创新。近代佃租制下土地占有者与使用者之间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社会对农业工程技术的需求还不足以支撑学科理论体系的创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0年间,土地经营制度经历了短暂的平均地权到人民公社土地集中所有制的变革,土地实现了公有制下的规模化经营,但由于农民对土地缺乏经营权,加之过度强调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学科理论研究被忽视,学科发展仍处于知识积累的前科学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包产到户的土地仍属于公有制,但农民拥有了土地经营权。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对农业工程技术提出新的需求,农业工程理论研究被认识和加强,学科得以创建并进入常规发展时期。近年来,随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增加,对农业工程技术提出更高需求。纵观学科的发展不难看出,受土地资源制约,土地经营制度与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就像一根杆撬动着农业工程技术的需求与发展,显著影响着学科的变迁与发展。

(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初期,在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针指导下,国家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逐渐放宽,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及联合经营等农机多元化经营局面开始出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等农业工程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丰富与扩大了农业工程学科内涵。199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农业装备作为一种商品,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市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农机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调整产品结构,从一般农机具转向农民欢迎的渔业、畜牧、干燥及稻麦联合收割机等新技术、新机具,学科研究开始由种植业向渔业、养殖业及产后加工领域延伸,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并趋成熟。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装备对国内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学科研究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不断拓展,精准农业等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粮食安全与水土资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推动学科研究重点开始从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向整个农业生物环境系统拓展,由生产建设转向生产、生态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三)农机工业发展与升级反哺学科知识创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行业分割的局限,农机工业总体存在市场规模小、品种单一问题。加之科研任务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产学研相互脱节,理论研究相互割裂且被忽视。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机工业迅速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农机企业积极开发农民需要、适合国情的农机产品,一大批有中国特色的产品被推向市场。但是受体制约束,高校依旧独立于农机产业之外,技术创新参与度仍然偏低。1992年,国家“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开始实施,农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逐步加强,行业需求带动高校在农业工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开始显现。新世纪以来,紧跟国际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通过“948项目”等引进、消化、吸收及自主技术创新等途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始形成,新的学科前沿领域和知识增长点被发现,产学研合作反哺效应加快了学科知识更新,智能农业装备、精准农业、植物工厂等学科新特色领域逐步形成。

四、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近代科学与工业技术革命均未在中国出现,户户营农的小农经营对农业工程技术的需求不足,学科理论与技术几近空白。因此,中国农业工程学科早期建设与发展主要依靠采借,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采借欧美,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复制苏联经验,学科均未形成涵盖全面、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而是经历了一个以分支学科形成与发展为主的知识加速积累时期。改革开放后学科组及学会的成立,表明学科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加速了学科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推动学科进入常规发展时期。比较学科不同阶段发展特征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土地经营制度变革与农机工业的发展,带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农业生产对农业工程技术的需求愈发强烈,工业化进程推动农业工程技术由机械化到自动化、数字化,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学科不断创新。

在中国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前,发展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工程学科仍然存在需求。因此,学科既有沿着传统农业工程学科道路前进的必要,也有向现代生物系统工程领域拓展的需求。中国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必将推动学科进入新一轮的生长期。立足于全球视野、全球战略高度来审视与把握学科的新发展,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当今世界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一方面,在坚持学习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下,立足国情,有针对性地学习、引进与定向攻关,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力度,重点突破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另一方面,需积极推进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实现校企人才与项目优势互补,共同推进跨学科教育、研究与技术协同创新。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6—2007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 《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

[4] 王天伟.中国产业发展史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 蹇先达.农业工程学研究之必要.中华农学会报, 1927(45)

[6] 颜纶泽.中等农具学.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28

[7] 杨蔚.采用农业机械的合理化.农村经济,1934(10):51-60

[8] 区昭文.由美国的农业机械化讨论到我国现时能否农业机械化.现代生产杂志,1935(1):54-82

[9] 汪阴元.中国农业机械化之可能贡献.新经济, 1940(5):117-120

[10] 沈宗瀚.中国农业机械化之可能.重庆大公报, 1945-01-21

[11] 马寅初.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12] 汪洪法.国民经济建设之基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3] Committee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 China.AReportonAgricultureandAgriculturalEngineeringinChina. Chicago,1949

[14] 善后事业委员会保管委员会秘书处编.长期善后事业概述,1948

[15] 牛中黄.尽快地实现我国农业的技术改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60

[16] 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报告(摘要).广西农业科学,1978(5):1-13

[17] 朱荣.朱荣同志在国家科委农业工程学学科组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农业工程,1980(1):2-6

[18] 曾德超.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优先发展的领域、内容和技术关键的商榷.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报,1983(2):1-8

[19] 张季高.农业工程研究些什么?.农业工程,1983(5)

[20] 陶鼎来.农业工程的新使命.农业工程,1983(3):2-3

[2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农村改革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13

[2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现代农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4] 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 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邓敏,李现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常 英)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and Transit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China

Shi Lijuan Yang Minli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is one way to explain the transition of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four stages of periodic model proposed by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phases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China, includi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dustry, and so on. From prescience to normal scienc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 China became mature gradually, and more and more scientists began to participate in academic research. The discipline in China is in the stage of normal science now and th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s still in the developing stage. For this reason, it is necessary for it to both alo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lso with the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and catch-up effect,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tional cutting-edge research in biolog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The discipline will enter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to the middle of this century.

China;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Scientific revolution; Evolution

2015-06-15

师丽娟,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工学院博士研究生; 杨敏丽,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工学院教授,邮编:100083。

猜你喜欢
机械化学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学科新书导览】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