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研究报告
2013 Chinese Institutional Cleaning Market Research Report (Public Version)
(续三)
从图5.1了解到,2013年中国酒店清洁市场规模在56.7亿元,根据预计和分析,未来5年内,总体市场还会以17.5%年增长率的幅度上升,预计到2017年将突破100亿元大关。
图5.1 中国星级酒店清洁市场规模 (清洁产品&保洁服务), 2013-2017E
由图5.2可知,不同于市政清洁市场,酒店外包保洁服务的很少,只占5%份额。比重最大的是清洁化学剂,其次是清洁设备。酒店有多个领域需用到清洁剂,且清洁精度要求高。高档酒店是清洁设备的主要客户,设备更换率也较高。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清洁设备代替劳动力是必然趋势。因此,清洁设备份额预计从2103年的32%增长到2017年的36%。
从图5.3可知,预计近几年来中国星级酒店清洁产品的市场规模会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年增长率大约在17.4%,预计总体市场规模到2017年会突破100亿元。
图5.2 中国星级酒店清洁市场份额分析 — 按产品/服务类型,2013&2017E
图5.3 中国星级酒店清洁产品市场规模,2013-2017E
图5.4 中国星级酒店清洁产品市场份额分析 — 按用户类型,2013&2017E
表5.1 用户采购因素评估 — 市政公共场所用户
如图5.4所示,在不同星级酒店中,随着经济连锁酒店的扩张,其数量将有所增加,带动着清洁产品市场份额提升,未来几年需求增长最快,清洁产品份额将从2013年的28%增长到2017年的41%。五星和四星酒店的份额均会有所下降。
就产品档次而言,国际五星酒店绝大多数使用外资品牌,国际四星则会考虑部分国内一线品牌,因国际酒店极其注重品牌形象,以给顾客带来最舒适、干净的清洁体验。国内四五星酒店对要求虽不如国际四五星酒店那么高,但集团管理层也注重硬件设施的折旧坏损更新问题,从而采取更灵活的清洁方案,一方面控制成本,一方面保证酒店设施在整体上不会过快老旧。因此,国内一线品牌和中端的清洁品牌是主要选择。三星和经济连锁酒店由于整体布局和档次不同,对清洁产品的用量和品质要求要低很多。
从需求趋势上看,四五星级酒店的收入严重受到政府对公务费用压缩影响,进而影响到酒店的采购预算,波及到清洁产品预算。三星酒店的设施不少已很老旧,翻新成本投入大,很少有酒店愿意花钱翻新,只要表面上看起来是干净的就可以,因此,三星级酒店的需求增长不明显。
从表5.1可看出,不管是四五星级酒店还是中档酒店都重视清洁产品效果,其中四五星级酒店最重视清洁产品效果。国际四五星酒店由于遵循全球统一的管理标准,顾客忠诚度高,不少是全球商务旅客、政客,绝不会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就降低酒店清洁卫生品质。对于国内四五星级酒店,确保产品的基本品质是首要采购因素,同时成本控制也在他们的考虑之中。选择适当中端或中高端品牌,是大多数这些用户的选择。但对于售后服务,除了国际四五星级酒店外,其余类型酒店均认为不重视,他们并不认为目前的售后服务对他们有实际价值。
对三星酒店来说,一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对产品品质要求高得多,这和城市整体公共清洁意识有关。对连锁酒店来说,虽不能和国际四五星级酒店相比,但至少会确保绝大多数门店在酒店形象上保持在同一水平,保证各门店之间的设施、服务的标准化。这些用户对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的要求是最弱的。
我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要跨越到下一个市场
发展阶段还面临一系列市场挑战,并需解决一系列问题,比较重要的市场挑战如下所述:
国内部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清洁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进入市场,已对人体和环境卫生产生极大危害。举例来说,酒店布草外包清洗严重不达标。酒店外包布草清洗,这对酒店来说可节省至少一半的洗衣成本,但清洗效果并不乐观。国内的社会洗衣房遍布各地,大量的洗衣房的洗涤条件和状况都无法达到基本要求,但也在承接业务。这些布草使用低端甚至劣质洗涤剂会严重伤害皮肤,且消毒温度和含菌量均严重不达标。这种现状也存在于餐饮清洗外包,若没有第三方监管机构对此采取有效手段,很难靠正常市场竞争来改善,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新政府上台后推出的廉政方针对政府办公楼、高档酒店和餐饮业的打击最大,势必影响到业主对清洁产品的采购预算。国内高档酒店的一半收入来自于餐饮、会议,这些正是公款消费的主要方向。况且我国不少高档酒店常年处于盈利线附近,清洁产品作为日常采购的重要部分,在不能保证基本利润的情况下,难免会压缩采购预算来控制运营成本。作为酒店的经营者、管理方,他们倾向于在现有供应商名单中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厂家,以尽可能减少运营收入大幅减少带来的损失。这一政策影响力度在未来两三年内很明显,这不仅对酒店业经营者,也是对清洁用品厂家提出的重要挑战。
随着消费者公共清洁意识提升,用户定会对保洁公司的服务质量和专业管理有更高要求,但国内大多数保洁公司的专业化程度低,保洁人员专业素养普遍低下,从业人员的高流动性,并时常发生消极怠工现象。国内保洁公司业务主要在写字楼、商场,这些场所对清洁要求大大低于高档酒店。因此在应对高档酒店用户的需求时,其专业性更显不足。保洁服务在中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中占近一半份额,保洁服务行业若不能成功应付此挑战,将直接影响整个保洁市场的发展。
但解决以上这些重要挑战的前提在于了解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从上述市场发展阶段以及中外市场的差距分析中可知,我国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普遍不足的消费者公共清洁意识。
通过比较民用和公共设施清洁市场的产业价值链,可了解此问题的根源所在。如图6.1所示,民用清洁产品的直接受用者是个人或家庭消费者,厂家必须对消费者进行清洁教育和推广。反之,公共设施清洁产品的直接受用者是公共场所的业主单位。消费者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公共场所的清洁程度,致使业主单位为经济因素驱动,对于消毒等深层次清洁普遍不重视,并在选择清洁产品和服务时往往更重视价格,而不是对清洁产品性能和清洁效果的关注,最终导致价格为主要竞争因素。因此,如何提升消费者公共清洁意识,并帮助消费者识别清洁程度,这是行业目前亟待应对的挑战。
同时,我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发展也面临以下几大机遇:
图6.1 民用和公共设施清洁市场的产业价值链比较
城市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是城镇化进程的核心任务之一,类似高档酒店、机场、顶级写字楼和高档购物广场的清洁需求对中高档清洁产品和专业保洁公司是重大机会。清洁产品供应商若能提供专业化、多元化和有针对性的清洁产品,将在这个可观的潜在市场中占尽先机。同时,城镇化也推动了三四五线城市市民的清洁观念,这将极大促进了市民对公共环境清洁程度的要求。
国外发达市场发展表明,用户对清洁要求会从基本除尘向消毒、除菌、保养等功能转变。国内的中高端用户不满足于简单的清洁产品采购,而是希望供应商能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深度清洁解决方案。举例来说,国内高档酒店用户已意识到环境污染会直接或间接地加大酒店卫生清洁负担,空气粉尘、鞋底污垢会加大清洁频率和难度。清洁产品供应商应深入分析用户需求,推出能提升用户清洁投资价值的解决方案。同时,这也是有助于提升用户公共清洁意识的有效方式。
虽然高档酒店和餐饮店会受到廉政政策的影响,但另一面,连锁餐饮店和连锁经济酒店的市场机遇才刚刚开始。随着连锁规模的上升,连锁餐饮店和连锁经济酒店的清洁形象好坏对品牌声誉的影响险越来越大。另外,国内主流经济型酒店集团也在发展准四星的品牌酒店,在酒店清洁用品的采购标准上会参考国外连锁酒店,逐步向更高标准靠拢。清洁产品厂家能推出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将受到这些连锁用户的青睐。
劳动力招工难对保洁行业来说是不争事实,如何突破这一困局不单单是依靠清洁设备以代替人力,更重要的是抓紧细分市场带来的专业化保洁需求。以史伟莎为例,正因为专注于厕所清洁领域,不断挖掘用户的细致需求,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短短四五年内,在国内发达城市已广泛获得
写字楼、机场、餐饮店、酒店等用户的信任。如果我国保洁行业能有全国性、权威的服务标准,即能催生一批在全国范围内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的专业保洁公司。我们认为,未来国内保洁市场趋势将朝专业分工方向发展。
6.2 发展建议
结合报告上述内容对我国市场存在的挑战分析以及对中外差距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要跻身发达国家市场的行列,走出目前整个行业相对无序发展、缺乏产品和服务创新、以价格战为主导的局面,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依次入手。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对中国市场来说,最为首要的是亟待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权威的行业监管机构来引导行业自律发展。美国市场从一开始就有全国性的行业协会来引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国内民用清洁市场也从始至终有一个全国性的、权威的行业协会在引导行业的有序发展。
强调统一性和全国性,是因为目前在一些细分清洁市场中地方性行业组织多达几十个,行业标准和监管均各自为据,阻碍一些优质企业全面开展业务,不利于行业的统筹、协调发展。强调独立性,是因为一旦协会在组织关系上和个别企业挂钩,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起草行业标准上难以完全考虑到行业整体情况。强调权威性,是因为唯有富有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行业引导者才能获得行业参与者的支持和信任,这也是国外行业协会极具权威性的原因。
因此,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在对中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的调研基础上,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独立、权威的行业自律机构,对行业发展进行有益指导和有效监督。没有这样一个可靠的引导性机构,类似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和政策以及行业监管都无从谈起。
无杆则不立,中国绝大多数行业在快速发展阶段都会参考国外行业发展经验,而具体落实往往会先和国外行业标准进行对标。在行业标准章节已提及,国内一直缺乏针对各类公共设施清洁的产品标准,导致生产企业只能参考其他的通用清洁产品标准,更重要的是,没有针对性的产品标准在后期进行产品检测、监管时就失去了衡量准则。另外,产品标准的制定需要在全行业内最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因此,建议由权威的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共同牵头制定关于公共设施清洁的产品标准。更具体来说,可由协会立项并向上级部门申报、报备,标准起草后再由行业协会、国标委和相关的消费者协会共同审核通过。
培养消费者的公共清洁意识要依靠有效的方式让消费者对公共场所的清洁程度进行判断,否则,仅依靠个别清洁产品厂家或保洁公司去做推广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可效仿国外清洁行业协会设立类似消费者安全评估机制,而不是强制性对广大企业进行检测、惩处,后者面临着巨大的投入成本和执行难度。通过这种方式来逐渐改善消费者对公共场所清洁程度的认知能力,依靠消费
者力量推动业主单位重视清洁投入。此过程中,更建议依靠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主要城市的核心公共场所入手。
表6.1 清洁状况评估
总而言之,我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急需在一个权威的行业自律组织的引导下,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逐步规范市场运行。唯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整个行业上下游的共同努力,提升消费者对公共场所的清洁意识,最终依靠消费者对清洁需求的驱动力促使业主单位改善清洁投入。
6.3 清洁状况评估的建议评估目的:
如前文所述,影响中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发展的根本因素来自于公众对自身所处环境清洁程度的意识。几乎大多数人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类公共设施,尤其对于大城市中的白领阶层,办公楼、百货公司、餐饮店和酒店更是其白天主要活动场所,这其中给人体和环境卫生带来的危害还未得到广泛认识。因此,我们建议通过一定方法对中国目前的公共设施清洁状况给予综合的、科学的评估,以引起广大消费者和相关部门的警觉,逐步提高消费者对公共设施清洁的重视程度。
评估方法:
从客观方面来讲,最佳评估指标是对于公共设施场所清洁对象的含菌量、PH值、灰尘率等进行测量。但要获得涉及十几种大类场所的指标,并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城市、地区的差异,取样和实际操作皆存在很大困难。另外,仅得到国内数据还不能反映中国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异。因此,基于目前的调研手段,我们采取另一种抽样访谈的专家评估法,并结合现有的二手数据,对现前的清洁状况做出评估。虽然结果不一定能精确反映现状,但大体上能反映来自国内公共设施清洁行业的声音,给业界提供一个参考。
以下四个指标中,前两个指标主要根据现有的市场规模数据、用户访谈及二手资料得出,后两者数据主要根据对清洁市场的行业一线人士的测评结果。测评前会对被访者详细说明指标含义和参考基准,以期得出基于同一参考系的评分。
从表6.1可发现,中国在人均公共设施清洁投入上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大,主要因为中国用户普遍使用低端清洁产品,尤其是大量外包清洁服务的业主单位。清洁投入的支出占比相对于发达国家也少了一半。此外,在清洗规范和实际清洗效果上都和国外存在差距,因为保洁员工的专业素养、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都影响到清洗效果。
此评估方法在精确性和科学性上还有待改进,但大体能反应出中国和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更为科学的方法对我国公共设施清洁状况进行评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