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梁锡训
让农民读得懂的“三农”报道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号文件”:一个村庄的“金矿”》 评析
□ 文/梁锡训
2013年4月1日,《广西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一号文件”:一个村庄的“金矿”——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十年发展印记》,以一个村庄十年的发展变化,折射自2004年以来十年中,连续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产生的巨大影响。该文在选题上精心策划,采访上深入扎实,谋篇上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写作上文风清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可谓是一篇农民读得懂的“三农”报道。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三农”。作为指导我国“三农”工作最权威的政策性文件,“一号文件”在十年里对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十分宏大的题材,报道如何切入,颇有讲究。
长期以来,许多重大主题宣传多呈现出“高大上”的气质——站位高端、视野宏大、庄重严肃。作为省委机关报来说,这样“高大上”的报道模式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并非标准模式和唯一选择,有时候采用以小见大的报道方式更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这就涉及到视角的选择问题。视角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选择的切入点,视角选准了,对重大主题的深刻表达和传播,就能通过其贴近性和亲和力增强张力,宣传报道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一号文件”:一个村庄的“金矿”》一文,正是通过选择一个村庄这个小切口,紧扣“一号文件”在十年里对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主题,通过“解剖麻雀”的手法,脉络清晰地呈现一个行政村的十年发展变化,折射出我国“三农”政策实施的成就。文章以小见大,主题鲜明。文中精心提炼的十个叙述性小标题,既是对十年“一号文件”主要内容的全景式回顾,也是对广西乃至整个中国农村十年发展印记的浓缩映照,启示深刻。
该文发表之际,正是当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落实、春季农业生产逐渐进入高潮之时,这对于推动广西全区各地各有关部门用好、用足、用活文件的各项政策,谋划好当年“三农”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以一个村庄来反映广西农村十年巨变,需要选择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来呈现。为此,记者多次向自治区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反复进行实地踩点和比较讨论,并经过分管的报社领导研究同意,最终确定选择定江村。
定江村位于广西南宁市隆安县那桐镇西南部,辖6个自然屯、22个村民小组、2200人。全村耕地面积4500亩,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3000亩。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经济作物甘蔗、木薯、玉米、板栗等。全村60%以上农户住上楼房,40%以上农户建有沼气池,并利用沼气池进行立体种养。定江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广西农村算中上水平,这几年通过土地流转加快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新农村建设也有不少亮点。而这个村的几个自然村之间,由于农民思想观念的差异,发展水平也不平衡,选择这样一个点,符合目前中国农村的现状。
此外,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前几个月,经中科院专家考察证实,广西隆安县一带,正是人类最先开始驯化野生水稻的地方,可以说人类的稻作文明从这里传向世界。此时选点定江村,为讲述“三农”故事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和新鲜感。
为取得第一手鲜活的资料,记者深入到那桐镇党委政府、定江村各自然屯、龙头企业、田间地头、农户家庭等,采取开座谈会、预约采访、随机采访等形式,对乡党委书记、村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农科人员、在家务农村民、外出农民工等近30名采访对象进行了细致深入的采访。为了解更多真实情况,记者或直接下到农民的香蕉地,或夜访农家聊家常,几乎是以蹲点采访的形式,零距离、多角度地观察、捕捉定江村十年来的点滴变化,挖掘到了大量真实、鲜活、动态的第一手材料。为讲好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文体现了中宣部“走转改”的要求,从选题、选材、写作各方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文风。
首先,文章在谋篇布局上进行了创新,打破了通讯“三段论”窠臼。以十年“一号文件”主题为主线,采用编年体倒叙的方式,形式新颖,脉络清晰。其次,在文章选材上,既有成就的彰显,也有问题的探讨,力求做到“说真话、实话、老百姓的话”,以还原一个真实微观的广西农村。文章写作上,以片段式的场景,镜头式的语言,讲故事、有情节,见人物、摆事例,节奏明快,行文流畅,内容丰满而不累赘,人物众多但不凌乱。
其中行文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话语,特别是尽量使用群众的语言,字里行间充满乡土气息,是文章的突出特点。例如:村民们说,“水肥一体化滴灌就像吃猪肉一样平常。”面对老板进村承包土地,2009年以前,村民一脸愁容:“你要了我的土地,我怎么活!”2009年以后,村民一脸期待:“你不要我的土地,我怎么做!”农业企业家说:“干农业,要跟天斗,跟市场斗,跟人‘斗’。”村支书说:“取消农业税,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简洁平实、通俗易明的群众语言,地气十足,不但生动反映十年来农民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同时也巧妙地点出文章的重大主题。
宣传方针政策,报道重大主题,绝不是政策条文的干巴巴说教,绝不是动辄“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如何如何”等等空洞无物的装腔作势。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都是好听的故事,好故事才能抓住受众。
《“一号文件”:一个村庄的“金矿”》一文,正是通过对定江村十年发展的客观生动的描写,讲述了定江村在中央一号文件阳光雨露润泽下取得可喜变化的故事。一个个发生在农民身上的新农村建设、创新经营体制、土地流转、新农合、家庭农场等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的故事,随着记者朴实传神的笔触,活生生、喜洋洋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些故事,犹如一块块拼图,完整地呈现出中国农村十年来的发展图景,诠释了中央重大政策的丰富内涵和给“三农”带来的成就和希望,折射出党中央“三农”政策的光芒。
例如,讲土地流转给村庄带来的变化,有这样几段描写:
阳春三月,春花烂漫。白天走进定典屯,静悄悄,以为又是一座新村空城。晚上再入,却见人气颇旺。
一问才知,白天,村里青壮年有的到金穗公司上班,有的到附近工厂打工,还有的到承包的香蕉地、养鸡场劳作,几乎是8小时工作制。
“到外地打工的大多回来了,老人、孩子都要照顾。”定典屯妇女主任方金红到周边流转地里做日工,每天70元左右的收入,“以前女人问男人要钱花,现在不用了,个个都有两三万元存款!”
定典人成了周边村屯羡慕的对象:每年土地租金两万多元,夫妻打工收入三四万元,3年就为儿子存下10万元“老婆本”。而以前,干20年农活都存不下钱。
这些娓娓道来的故事,都发生在农民身上,贴近性、可读性、感染力都很强。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是当下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一号文件”:一个村庄的“金矿”》这种反映重大主题、重大成就的非动态性报道,形式创新,故事精彩,文风朴实,确实加分不少。在媒体大融合的今天,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作者是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一号文件”:一个村庄的“金矿”》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