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廉思
后喻时代的青年思想工作
文/廉思
对青年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学会用科学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来说服人,而不是拿大话、空话、套话来压人。大人物要讲小故事,小人物要讲大故事,老人物要讲新故事。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即所谓“老年文化”,老人是整个社会公认的行为楷模,当然更是年轻一代的行为标准。并喻文化,即同辈间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后喻文化,即“青年文化”,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
后喻文化时代的来临,并不意味着年长者退位,年轻人全面接管一切,青年从来都是在旧世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非推倒重来。
当今时代,年轻人掌握了网络技术,在信息获取方面超过长辈,在文化生活上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是,相比家长老师的言传身教,年轻人的信息获取渠道良莠不齐,生活阅历的匮乏,生产实践的缺失,使得他们不可能构建完整独立的价值体系。他们可以推动变革,但必须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之上,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过分激进和保守一样,过犹不及。新生力量的狂飙突进,既可能带来变革,也可能带来断裂和对立。因此,越是在后喻时代,越是在社会思潮如此繁杂的年代,我们越是要努力维护社会价值观念和精神体系的最大公约数。
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所有群体中最具挑战性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论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没有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也要努力提供满足青年物质文化需求的产品。
纵观现在深受青年喜爱的文化产品,无一不是满足了青年的某种需求。比如“知乎”、“果壳”,满足了青年求知、求真的需求;电影、音乐,满足了青年视听观赏、情感抒发的需求;“人人”、“陌陌”,满足了青年社交、恋爱的需求。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需要通过道德、法律及其他意识形态工具规范青年思想与行为,但是对于青年来说,他们却没有被宣传、被规范、被教育的需求。究竟如何弥合这一分歧?笔者认为,就是要有意识地研究青年的需求,将主流意识形态寓于青年需要的物质文化产品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具有感染青年的魅力,就不能把意识形态弄得很暴露,政治态度搞得很生硬。观念、主题、态度要深深隐藏在素材、情节和细节之中,一看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要认识到,若想让我们推出的活动得到青年人的喜爱,那么我们的主产品一定是满足青年某种需求的,而意识形态的引导只是副产品。只有主产品得到青年的认可和接受,才有可能让青年进一步去接受副产品。如果主产品青年都不喜欢甚至反感,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有动力去接近副产品呢?所以,有时我们不刻意灌输意识形态,降低意识形态的显性化,反而会强化意识形态的作用。
中国古代思想家管仲曾评价盐铁专营改革寓税于价的手法时说:“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笔者借用这句话,要让主流意识形态自然而然地进入青年的生活,做好后喻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要做到“用之于无形,使人不厌”。
其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并不缺乏正确的主题、也不缺少核心价值,而是缺少一种表达的本领和传播的能力。西方也讲意识形态,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有些美国电影制作庞大、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看了之后,热血沸腾、夜不能寐。实际上,人家虚构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把青年带进去了,这叫“看不见”的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目前搞“看不见”的思想政治工作本领还远远不够。当然,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分层分类来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统都是“看不见”的工作也不行。我们首先要旗帜鲜明做好“看得见”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方面我们稍微擅长一点,举办一个大活动,策划一个大晚会,我们很拿手。但我们更要学会做“看不见”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就需要创意,需要精致的构思设计和巧妙的表达传播,有的甚至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
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入心入脑、深入浅出,还需要运用青年喜爱并接受的话语体系。
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要进入青年视野,必须进行转化,进行话语的转化是被大众舆论场推行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特别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所以,话语体系的转化要求我们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对于大人物,我们要讲小故事,比如习总书记去庆丰包子铺吃包子,显然比他开会更能赢得青年的关注。因为我们平时见不到大人物的日常生活,他的日常细节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稀奇的。其实,伟人流传下来的那些生动的小故事最能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可能忘了列宁哪天开会,但却记住了列宁和士兵的故事。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当然,我们要会讲道理,先把道理讲通,讲理论要接地气,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辅导员讲青年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这才是我们的真本领。
对于小人物,我们要讲大故事。美国大片中很多英雄人物的塑造其实就秉承这样的思路:一个普通人,甚至丝,最后拯救了地球,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了。为什么小人物要讲大故事?因为很多人都有成就大事的幻想,但并没有这种机会。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普普通通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大事是稀奇的。
不是电影要讲一个英雄主义的片子,就一定要将主人公塑造为一个神。英雄不是神,而是人,是人就会有各种缺点。什么是大人物?笔者认为,大人物就是不断努力的小人物,每个人都是小人物,但也都有成为大人物的可能性。关键看你自己怎么做,想成为什么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抽象理念和宏大叙事完全不感兴趣。他们排斥的是外界强加的理性解释,但并不排斥通过自身感性体悟和逻辑分析所得出的个体性的理性解读。
对于老人物,我们要讲新故事。雷锋是个老人物,雷锋精神是个老话题,但近年来,社会上逐渐出现了对雷锋的很多质疑。比如他在军旅生涯的951天时间里,总共拍下了222张底片,在那个没有数码相机和照相机并不普及的年代,这如何解释?此外,雷锋生前有手表、皮箱、毛料衣服等当年罕见的奢侈品,似乎消费很超前,钱从哪里来的?
2014年3月5日,在第51个学雷锋纪念日,我们组织了《研究生学习雷锋精神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到了总政治部青年局宋怀金同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雷锋的心得和感悟。此次研讨会以真实的视角、理性的质疑和热烈的讨论,改变了以往讲座的单一性和固定性。广大研究生针对雷锋事迹中的种种疑惑和不解,主动参与,直面问题,争论异常激烈。
通过一次次的思想争鸣,加深了研究生对雷锋的认识,大家最后认为,真实的雷锋,并不是以往宣传口径中的那个高不可攀的神,而是一个阳光帅气、向上进取、真诚友善的邻家大男孩,雷锋其实就活在我们身边,他也是一个普通的青年人。
我们对青年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学会用科学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来说服人,而不是拿大话、空话、套话来压人。从整体上看,大道理不如大故事,大故事不如小道理,小道理不如小故事,小故事不如小经历。老故事不如新故事,老人物讲出新味道。好的思政宣传或教育工作,应是通过讲述一系列小故事,提供一系列实践机会,给予青年获得体悟正能量、感受积极主流价值的机会,通过议程的设定,促进和鼓励青年通过自己的所观、所想、所思,将所欲传达的主流价值观内化。
我们认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全过程的,如果只就思想政治工作做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就会自娱自乐、自拉自唱,即使花了大价钱也没有效果。所以一定要在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系统思维下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总宗旨是:信仰坚定、目标明确、方式多元、手段柔和。
责任编辑: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