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藏西药结合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探索

2015-02-14 21:08:32张勇仓刘兰李长山玉珍王聚乐
药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

张勇仓,刘兰,李长山,玉珍,王聚乐

西藏大学医学院 (拉萨 850000)



西藏大学藏西药结合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探索

张勇仓,刘兰,李长山,玉珍,王聚乐*

西藏大学医学院(拉萨850000)

摘要结合药物分析教学中遇到的语言沟通障碍、西药知识匮乏、化学基础薄弱、仪器原理模糊、操作生疏等实际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采取相应改革举措。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药物分析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药品质量监控意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藏西药结合专业;药物分析;教学研究与探索

藏西药结合专业是西藏大学结合西藏自治区人才实际需求开设的一个特色专业,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药学及传统藏药学基本知识,能从事藏药、西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制备;能进行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检验;能从事药品调剂,医院药房及药店管理,药品监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药学人才。由于需要学习藏医藏药知识,该专业仅面向藏区学生招生,且有独特的课程设置。

药物分析是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重要药学专业课程[1-2],藏西药结合专业亦不例外。该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质量控制观念,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和研究的方法技能,从而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及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初步具备创新研究和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思维和能力[3]。

近年来,西藏、青海等藏区现代化藏药厂数量显著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藏药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4],藏药制药业迎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随着对藏药质量的日益重视和藏药国际化的迫切要求,培养大批高素质藏西药结合专业人才迫在眉睫。因此,提高药物分析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药品质量监控所需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应用型和创新型药学人才意义重大。为实现以上目标,笔者就药物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做了以下探索。

1加强交流,跨越语言沟通障碍

藏西药结合专业需要学习藏医藏药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藏语言,因此仅面向藏区招生。这些学生汉语言基础和水平相对较差,且全班都是藏族学生,学生平时的交流大多使用藏语,汉语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学生的汉语理解能力偏弱。而药物分析等现代西药学的课程都是采用普通话授课,由于语言和思维习惯的差异,学生对部分专业名词和知识的理解相对困难[5],长此以往,学生们可能会因为语言的障碍而失去对药物分析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任课教师上课前做足准备功课,充分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探讨便于理解的讲解思路,跨越语言障碍,保障课程能够顺利实施。课堂上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6]。课后及时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理解的困难所在,然后耐心地与学生探讨解决。此外,任课教师还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藏语言,了解藏族文化和习俗;多与藏族教师交流探讨,掌握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方式,以便授课时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讲解知识,利于学生掌握和吸收。最后学院尝试创造机会让藏族学生和内地师生多沟通,提高学生的普通话交流和理解能力,并正在考虑加强与内地药学院所的交流,择优派遣联合培养生,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综合能力。

2案例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增强学生西药知识

由于本专业学生生源情况特殊,他们自幼接触更多的是藏药,对藏药属性和相关知识了解较多,对西药却相对陌生。但随着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西药越来越多地被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所采用,所以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西药的药物分析会越来越重要,并且藏西药结合专业所采用的药物分析教材示例药品皆为西药,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学生的西药知识。首先利用一些典型药品的质量问题案例或者历史资料,让学生对某类药物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例如,开始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分析的课程前,先介绍一段1960年罗马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有运动员违规使用兴奋剂苯丙胺、麻黄素、去甲伪麻黄碱的历史,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这部分西药更多的资料,并与全班同学分享,让学生感觉到药物分析的乐趣所在。其次,本课程探索去大型药店和医院药房见习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临药物经营和使用第一线,将药物分析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深化理解。通过增加课外实践活动等改革,学生对西药的理化性质、适应证等有了更深了解,提高了对药物分析课程的兴趣。

3循序渐进和直观教学,巧解“化学基础薄弱”难题

本专业学生有很多是来自比较偏远的农区和牧区,基础教育薄弱[7],这就导致学生普遍化学基础较差。而药物分析恰恰是建立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一系列化学基础课程上的[8],没有良好的化学基础,理解药物分析的内容难度无疑会加大,学好药物分析也就无从谈起。笔者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夯实学生化学基础,提高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质量。首先,加强相关化学课程的任课教师间的交流,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整合教研室资源,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开始,环环相扣,加强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基础扎实。其次,抓住药物分析学科逻辑特征,理清教学思路,在药物分析的授课过程中,始终抓住并让学生牢记“结构→性质→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含量测定”这条主线,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由浅入深掌握药物分析的知识,掌握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例如,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分子结构中的游离羧基→酸性→酸碱滴定测定含量,分子结构中的酯键→水解性→水解反应进行鉴别,线条清晰,思路明了。再次,采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运用Flash、科普小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立体生动的展示药物分析的一些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中高效学习知识,如薄层色谱法进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通过播放薄层色谱法的Flash,完整再现了整个实验过程和场景,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在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药物分析理论基础之后,本课程也改革并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课时数,由原来的24实验课时数增加至现在的36实验课时数,通过实验课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药物质量检验的现象和规律,从而牢固掌握药物分析的理论知识。在理论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还组织药物分析知识竞赛,题目多为一些常见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的方法和现象,以及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让学生在分组对抗中发现自己的强项,弥补自己的知识缺口。

4增强实践和仪器培训,提高仪器分析和操作能力

药物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9-10],是实现药品质量监控的重要方法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除了传统的化学分析以外,大量高端精密仪器分析亦广泛应用,如红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质谱法,以及各种仪器联用方法等。本专业学生在以前的化学课程中,基本上都是学习传统的化学实验方法,对这些现代化仪器极少涉及,甚至未曾见过,更谈不上对原理清晰的了解和仪器熟练的操作。为了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常用仪器操作,笔者做了以下尝试:首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视频,再加上教师的演示和示教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掌握仪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单独开设药物的仪器分析实验,让学生能掌握相应仪器分析的原理并能进行一些基本操作。例如,红景天口服液中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实验,既让学生学习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原理和操作,又使得学生对藏药的质量检验有了切身的感受。其次,建立开放实验室,设立导师指导制度,鼓励学生积极申报药物分析和质量研究方面的国家级及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进行药物的仪器分析。例如,针对当今藏药需求日益增长,但藏生药、成药中却含有一定量的金属元素,特别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限制了其市场开拓的情况,提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中重金属的含量分析。整个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让学生全程参与。学生切实感受到药物分析的重要性,不仅提高了药物分析的意识,还提高了仪器操作能力、药物分析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11]。再次,举办药物分析实验技能大赛,给定几个命题,学生自由分组后随机抽签,每组按照抽到的命题分工协作,进行药物分析的化学和仪器操作,由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对实验结果加以评判。如此,在紧张而又快乐的气氛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定期组织并带领学生到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西藏药检所等单位见习,并邀请相关技术人员讲解药物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边看边学,增加药物仪器分析的知识,增强现代药物分析的意识。

在整个药物分析课程中,教师始终从西藏实际和藏西药结合专业特色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把握药物分析理论、实践和素质的三位一体教学;且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通过一些通过典型案例的收集和调研,培养学生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药品质量分析控制意识与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西藏经济蓬勃发展,藏药被更广大国内外群众认可的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的药物分析应用型人才紧迫而又任重道远,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上述改革,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药物分析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药品质量监控意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新的问题可能会不断被发现,这就要求教师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藏西药结合专业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少兵,赵丹.药物分析的教学体会与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16-117.

[2]黄琦,周孝瑞,蒋成君.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医药,2011,15(5):655- 658.

[3]杭太俊.药物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

[4]童丽,热增才旦,李文渊,等.藏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战略思考[J].时针国医国药,2011,22(5):1238-1239.

[5]朱俊博,李向阳,尹月淼,程会云等.藏药专业药物分析教学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23-25.

[6]哈艳,何莉辉,薛澈,等.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5):134-137.

[7]江卫华,仁青扎西,苏肖萌.西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前景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9):5- 8.

[8]付春梅,钱广生,晁若冰.探究式教学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2,28(4):35-37.

[9]肖忠华.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1,22(8):764-766.

[10]倪开勤,徐天玲.运用综合教学法讲授《药物分析》的若干思考[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75-76.

[11]杭太俊.药物分析学教学特色的彰显[J].药学教育,2005,21(3):30-31.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Teaching for Integrated Tibetan and Western Medicine Major Students in Tibet University

ZHANG Yongcang,LIU Lan,Li Changshan,YU Zhen,WANG Jule*

(MedicalCollegeofTibetUniversity,Lasa850000,China)

Abstract:Problems such a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barriers,lack of western medicine knowledge,unstable foundation of chemistry,unclear instruments’ theory,and unfamiliar operation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research and explore new way of effective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teaching. Measures adopted c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enhance the students’ quality monitoring consciousness of medicine and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nd their operation capability significantly.

Key words:Tibetan and Western medicine major;Pharmaceutical analysis;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基金项目:2014年西藏大学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收稿日期:2014-12- 04。*

通信作者:王聚乐,E-mail:510545816@qq.com。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综合一体化实验的设置及思考
硝普钠与药物反应机理的教学讨论
药物含量测定操作技能考核设计的探讨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12:23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49期)2016-07-05 07:42:51
翻转课堂在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29期)2016-05-28 10:18:23
药物分析预处理方法研究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药物分析双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及教学改革探讨
教师·中(2015年10期)2015-11-09 12: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