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平
何为“真语文”
李新平
2014年,山东即墨一位年轻女教师在讲公开课《斑羚飞渡》,老师边放音乐,边用PPT放映老斑羚舍弃自己的生命救下小斑羚的场景。接着,老师满怀深情地朗诵:它们展现了多么崇高伟大的爱啊!在现场微博墙的一片叫好声中,前教育部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发了飙”,当着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中学语文教师的面,道:“老师无节制放纵感情,在音乐和画面的烘托下,闹极。这是当下时髦而虚伪的语文课,这是假语文!”
这并非王旭明老师的一时愤激之词。作为语文出版社社长、语文教育的资深专家,他对“假语文”的愤慨和批评由来已久,思之已久。感到国内语文教育中语言教育的匮乏,各地的语文公开课,更让他痛恨假语文,呼吁“真语文”。他对语文教育的主张和思考,和贾志敏老师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也引发求真务实的一线教师的思考和赞同。2012年11月23日,一批怀抱语文梦想的有识之士相聚在福建泉州聚龙小镇,发布《聚龙宣言》,一场“真语文”运动就此展开。
然而时间走过2014,来到2015年,热热闹闹的假语文,依然作为公开课大行其道,这让人不能不说:追求“真语文”,路漫漫其修远,探索“真语文”,需深思而去做。
何为“真语文”?作为基层的语文教研培训工作者,笔者认为其要点有两个:一是语文,二是真。
是语文而不是别的,华东师大郑桂华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曾有非常清晰的阐述。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堂课都有明确、具体的知识和能力定位,而语文课则不同,作为教材,一直保持着以“选文”为基本施教单元的形式,一篇“选文”往往是一个综合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也就存在认识、德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语文教学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如王旭明老师微博中批评的《怒吼吧,黄河》:“先放五分钟音乐(音乐课),问听出什么情感,老师朗诵并配乐朗诵《五月的鲜花》(艺术指导课),让学生念冼星海和光未然生平(音乐评论课),反复讲爱国达十多次(思品课),要命啊,是所有课独非语文课。”就是对语文核心价值把握的错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没有对语文实实在在的理解和运用的练习,就没有对语言的把握,就没有起码的语文素质。社会的发展也许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径,比如详尽的教学参考,生动的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但这些都不能替代对语言的感知和应用本身。海伦·凯勒眼睛看不到这个世界,为什么能用灵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沙利文老师会把大小新旧不同的娃娃一起放在海伦的膝上,在她手心里拼写“娃娃”这个词,让她知道这些都叫娃娃;会让她伸手去感受“水流过指尖的清凉”从而理解“水”,正因为此,海伦黑暗的世界里,有那么生动丰富的生活。像那种动辄就是母爱的伟大、亲情的歌颂,动辄就是深刻的主题,以教参的标准答案来拒绝对语言对文本的实实在在感受的语文教学,只能是“假语文”。
“真语文”还应该是在生活、实践中实实在在地练习和运用,和生活接轨的语文才是真语文。和生活接轨的语文,一是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真感受,表达真实的自己,二是适应生活的实际需要。比如在我们这样的时代里,人人都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圈子里,不停地读,不停地写,还不停地交流互动,“微写作”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写作。2014年“微写作”的考查,出现在北京高考试卷中,一点也不意外,今后还可能出现在更大范围的高考试卷中。
何为真语文?概括起来,真语文,是在课堂上实现语文核心价值的语文,是实实在在和生活接轨的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真语文”是对现有语文教学的一种纠正和回归。同时,因为其求真,“真语文”也会是跟随生活一起与时俱进的新语文。
李新平,语文教研员,现居河南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