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2015-02-14 10:28顾凌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乌鸦语文课堂课文

顾凌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顾凌燕

“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个专业术语,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留白艺术,留给观看画面的欣赏者充足的想象空间,让其丰富的情感融入到观赏作品中。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有了最新要求,要求教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想象和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留白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实施留白可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其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通过设置悬念实现教学中的留白

高尔基有一句至理名言即“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7到12岁,在此阶段的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引导为主,不能扼杀学生天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恰当运用留白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经常会使用设置悬念来实现教学留白,即在讲解某一课文时,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抓住某一关键点设置相关悬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比如,教师在讲解《秋姑娘的信》(一年级上册第七课)时,教师将课文标题写到黑板上后,要求学生先不要阅读课文内容,而是让学生思考秋姑娘会给人们写一封什么内容的信?如果你是秋姑娘,你最想告诉人们什么?这改变之前看到课文标题教师就事无巨细的讲解局面,而是采用设置悬念,采用留白艺术,激发学生对本文学习的兴趣。教师恰当的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想象,然后积极参与同学间的交流,彼此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接着说“秋姑娘写的信是写内容吗?我们一起阅读课本看看秋姑娘告诉人们哪些事情。”这样就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最有效的学习状态,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通过恰当的提问实现语文教学中的留白

小学生在此阶段拥有极强的好奇心,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的事情都用好奇的眼光去看待,教师正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在语文课堂上不断进行恰当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有兴趣继续学习下去,并满足其好奇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培养孩子们自身的质疑能力,学生在上课期间除了带着教师给的问题学习外,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并能大胆提出。

比如,教师在讲解《狐狸和乌鸦》(二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时,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狐狸只要让乌鸦张嘴它就能吃到肉,此时教师可以提问说:“地上的狐狸要怎么样才能让乌鸦张嘴呢?”学生会带着这个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各抒己见,小学生们想象力非常丰富,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教师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引导学生继续阅读文章。在讲解第二次狐狸让乌鸦张嘴时,教师又可以设计问题说:“如果你们是乌鸦,再次遇到狐狸时会怎么想呢?”这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各种各样“乌鸦”的心理活动又出现了,学生们学习氛围立即活跃起来,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带领学生继续有效学习。

三、利用文章中的插图实现语文教学中的留白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设计得特别贴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7到12岁的小学生对五颜六色的图画非常感兴趣,因此,小学语文课本到处都可以看到生动形象的插图,比如乌鸦喝水的插图,狐假虎威的插图,虎门销烟的插图等等,这些插图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引导他们了解课文,明白图画的内容。除此之外,这些形象的插图也是教师实施留白教学的有利工具,教师在具体讲解课文内容之前让学生先了解插图内容,进而轻松自然的将学生引入到文章中。

比如,《螳螂捕蝉》(六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这一课,课文中有螳螂捕蝉时的插图,教师在介绍螳螂以什么动作想要捕蝉时,书本语言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过于抽象,但是加上形象的插图,教师就不用但心学生不理解的状况。教师不用过多的语言,可以采用留白艺术,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描述出蝉即将被捕的场景,这样既避免学习的枯燥,又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举两得。在讲解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时,两首诗都是文言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困难的,教师的语言再生动,学生也不能真正体会农民的辛苦,但是一幅农民种地的插图就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讲解完基本古诗知识后采用留白艺术,让学生认真体会插图含义,并真正理解《悯农》的内涵。

留白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符合我国教育改革要求,真正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顾凌燕,教师,现居江苏启东。

猜你喜欢
乌鸦语文课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背课文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