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写作与指令性写作教学的共生关系

2015-02-14 14:08高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议论文记叙文散文

高军

自由写作与指令性写作教学的共生关系

高军

如果从马斯洛的需求说来分析写作的动机,也许写作含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把写作作为生活需求的一部分。甚至有专家认为从某种层面上,可以说写作实际上包含着现实生活中的所有经验。有研究者指出,写作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为生命的,一种是为生存的。为生命的写作更多是一种自主自由,而为生存的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指令性,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目标和要求需要的写作。

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所言:“很多老师混淆了两种概念,将作家的自由写作与学生的考场指令性写作混为一谈,这是欠妥当的。”当然大多数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为生存的指令性的写作,甚至将之窄化为以应试为唯一指向。我以为无论是为生命的写作还是为生存的写作,无论是自由写作还是指令性写作,都是学生写作素养的组成部分。如果把写作教学窄化或异化为单一的“应试技能”的训练,显然是违背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的。立足于生活,在自由作文中积累经验和素材,在指令作文中训练技巧和方法,将二种写作相结合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硬道理。

一、自由养兴趣,丰富写作源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在自由中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写作教学也是我们语文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内延是相一致的。特级教师徐思源老师曾说过:“写作是思想的锤炼、情感的体验、语言的历练。”其实这也正是自由写作的魅力和训练目的。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探讨并创作自己班级的班歌、班诗、班级小报、教室班各类园地等班级文化。如笔者曾组织学生共同创造了一首藏头诗作为班诗,“闪动华夏天山雪/耀耀光华/九州千骏更相跃/班友争衡/青青子衿德艺馨/春华秋实/飞鸿频至捷报传/扬名四海!”取每句的第一字便是:闪耀九班,青春飞扬!

在学生接触影视文学的过程中,我会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影片,让学生自由鉴赏,自我探究,引导其选取一个独特个性的角度写写影评。例如有学生在观看《巴黎圣母院》影片后,鉴赏写作的角度是从埃斯梅拉达身边的小羊佳丽的双眼来观世界为写作的切入视角。从影片《城南旧事》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如何使用主人公英子“有限视角”写作叙事方法的独特魅力。课前五分钟就一个热门时事做个个性化的点评。有时我会筛选一些充满创意和思考的公益广告或商业广告,让学生书写策划或修改创意。甚至会截取一段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人物对白,隐去其中一部分,明确人物身份,要求学生揣摩或添加剩余对白。丰富学生的视野、想象力,锤炼学生的语言。慢慢的学生开始在班级博客里、周记中书写自己的思想,锤炼自己的语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在这些由教师或自我构建自由写作中逐渐培养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和写作需求,同时也为指令性的写作创造了写作之源。

二、生活化写作,创造契机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也让我们在高中生的自由写作教学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因此我们还可以从校园文化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捕捉或创造学生写作的最佳契机。

例如:当我发现班级里的一面墙壁上被学生贴上了两张地图,上面是世界地图,下面是中国地图,我便问:“谁贴的?”学生笑答:“地理老师。”我又说:“可我是班主任更是语文老师啊,你们为啥不在旁边写点文字呢?”学生共同努力,最后他们在世界与中国地图旁写下了“胸怀世界,勿忘家国”八个大字。

平时自我介绍时,我总喜欢告诉别人,我姓高,高山流水的高、军令如山的军,因为在我生日的时候,正值学生尝试对联写作,在本人的引导下,本班学生们在黑板上为我书写了一副别有趣味的藏头式的对联:高山流水,三年义不老;军令如山,百日谢恩师。

三、语文课堂,心思飞扬

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写作的园地。在《项链》《最后的长春藤叶》教学中我试着引入了一些经典的短篇小说如《德军剩下的东西》《世界末日》等作品,隐去结尾或重要环节让同学补写,感受波澜,挑战经典。

贝多芬曾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在苏教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中,探索文章主题时曾设问:想想喝水后的伽西莫多面对爱斯梅拉达会说些什么。这首法语歌是音乐剧《钟楼怪人》中伽西莫多唱给爱斯梅拉达听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你们也许听不懂法语,但一定听得懂这深情的旋律,请您写几句歌词。老师播放背景乐曲,学生写歌词。(5—10分钟)

精彩案例如下:

1、当我的世界一点一点黯淡/当我的神情一点一点僵硬/当我的眼角不再湿润/当我的唇齿不再让人理解/那天,我看到了光/不再刺眼,不再炎热,从你的眼中/温暖身处的每一个角落/那天我感受到了雨/不再冰冷,不再疼痛,从你的手中/滋润我早已干裂的心田/我如梦清醒,看到了混沌初开的阳光/我泪如雨下,只为几十年来为品尝到甘甜/我愿将我的生命给你,因为你打开我的灵魂/我愿将我的心灵给你,因为你让我看到了我应有的本性。(高一(9)班马世麟(回族))

2、你/在缥缈的云里,舞姿优美动人/我,深居在教堂里,钟声伴我一生/相信上帝会见证我对你的情意/爱不存在距离/请不要,不要望见我这丑陋的脸庞/它会让你的心从云层甩到地上/一定,一定要相信,我在为你祝福/永远为你祈祷/当上帝不再偏爱你,我也同样心伤/生死离别,我无法忍受,虽然我依旧丑陋/但我不能由这罪恶的命运摆布/当我的泪全部涌出——为你/请让我抱着你,这样紧紧地抱着你/即使化为灰烬,我也与你融为一体。(高一(10)班王富春(藏族))

四、三令五申明目标,全面平衡巧训练

规范指令性写作,应该从点滴入手,抓得实一些、细一些。例如向学生明确最新高考大纲及评分细则和批改习惯,开展系统的当堂作文的训练。循序渐进的进行必要的技法指导。加强文体意识,先写纯净的记叙文、议论文再学写散文、杂文,加强规范书写。

关于文体的选择,我们可能一直有疑惑。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曾力挺记叙文。何教授认为中学生写议论文需要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而这也正是当代中学生所缺少的。学生容易按照常规思路,挤在一起讲“公理”“常理”“大道理”,很难越过中档线。然而现实写作中,记叙文的创造道路也并不一帆风顺的。单一化的情节、几乎同一层面的情感体悟、极为相似的生活方式、粗糙的笔法和浅层的思考角度,这一切都使记叙文也极容易撞车。现实中高速集中阅卷使用记叙文打天下的悲剧时常发生。因此本人认为学生写作最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最适合作文题目的文体。

首先要考虑自己有没有相关的材料。记叙文——要有情感内涵的生活素材,议论文——要有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散文——要有情感积累,小说——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我认为当前考试作文常见的误区:文体不清,议论文的框架、记叙文的肚皮的四不像文章,或为信马由缰、跳蚤式思维的意识流文章,胡编乱造的无中生有的虚假文章,结构混乱、层面单一的材料堆积文章。有的记叙文既不见“人”又不见“事”。作为记叙文首先应向学生强调三个基本要求:(1)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2)必须有一两个人物形象。(3)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特别要重视细节描写,抒情和议论应压缩到最小篇幅甚至不发议论。议论文应加强结构和思路训练。如何写好散文,则是高中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谈到散文的训练目标,袁卫星老师的《散文的三重境界》中认为,散文意境有三重境界:一是写实,二是传神,三为妙悟。笔者认为如果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议论散文是以论理为主的夹叙夹议的散文,包括杂文、小品、随笔等。它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中此类文章比例较大。它的特点: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当然写好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则是写好议论散文的基础,从长远的写作角度来看,三种类型应平衡发展,不可偏废。考场之中,适合题目及自己的储备才是最好的。

可见,应对高考的作文训练既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追求实效,又不可太过功利,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立足于生活,在自由中激发学生兴趣,积累经验,丰富写作教学,同时在指令作文中训练技巧,更好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认为处理好两者的共生关系,将二种写作有机结合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硬道理,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高军,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高中部。

猜你喜欢
议论文记叙文散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记叙文阅读专练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