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中国文化通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5-02-14 05:48:17黄琼
语文学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通论教学内容专业

○黄琼

(贵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 民族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18)

目前,全球范围掀起的“汉语学习热”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兴盛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不少高校纷纷跻身于培养对外汉语人才的相应队伍中。在这种氛围之下,我校于2011年起开始招收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相关科目科研工作的展开,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大量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单纯从教学现状上来说,当前状况不尽如人意,还存在很多问题。于此,笔者从自身所担任教学的“中国文化通论”这一课程出发,通过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找到更多更行之有效的“中国文化通论”的教学改革之法。

一、教学大纲

近期,我院对外汉语教研室对“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对文化课教学的重要性、文化教学的性质、“结构——功能——文化”一体的教学原则等多方面问题,达成共识,即要求所培养学生能成为“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将“中国文化通论”的学时由54 学时增加为72 学时,并将开课学期由一学期延长为一学年。

当然,仅凭此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委实难以培养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文化功底,必须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专业特色等。随后,教研室相应的在选修课等中增设不少相关课程进行补救。坦白说,这种缺陷和不足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大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中,自2003 年“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开始明确确定的十二门主干课程,只有“中国文化概论”一门中国文化类课程入围①。如何更合理、更有效的增设文化类课程有待今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商榷和操作。

二、教学目标

国内绝大多数对外汉语专业归属于中文系,毕竟是在国际上推广汉语,重点在汉语上,本着这一专业特色,我院从外国语学院接手了该专业。针对外院明显偏重外语而轻中文的出发点以及执行尺度,我院重新进行调整,于是,立足于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特点,如何制定“中国文化通论”的教学目标呢?

相较于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更强调交流沟通时的跨文化性。于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该课程定义为选修不同,此为专业必修课。更强调拓宽学生文化方面知识信息量,提升学生文化涵养;强调对中国文化通论知识、背景的普遍性掌握,强调对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把握。具体来说,需要整体了解掌握大量文化知识,包括: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概况、历史发展、姓氏、汉字、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教育、建筑、文学、艺术、风俗、文化交流等等。此外,还需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强化学生的中国文化自觉。对外汉语专业的70 多个课时,可分配如下:50 个课时讲授,15个课时野外采风,7、8 个课时为专题总结(如帝王陵寝布局与阴阳五行等)。

三、教学内容

目前,两本影响最大的教材分别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和程裕祯主编的《中国文化要略》。两本教材各有千秋,而我们,对外汉语专业的“中国文化通论”老师,又该如何因材施教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呢?

立足于这一专业,我们认为整合的关键在于学生文化整体水平的高低。“中国文化通论”课程内容围绕“应该教什么”展开,而“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内容却是关心“实际教了什么”。

两本教材中都分专门章节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概况、历史发展、汉字、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教育、文学、艺术等内容,在于此基础上另加内容。

开课之前,我们对今年准备开课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摸底,发现其中有部分同学以前为理科生,对历史、文学各方面掌握略微薄弱。基于这一情况,我们相对应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在最初的几周中,以培养学生浓重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化殿堂为重点,作了一些英文文字说明、简单而笼统概括国情、风俗、饮食、建筑等的课件,其中不乏短片,换句话说,即准备了一些外国留学生高年级需要掌握的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课件。简单又风趣的文字说明,幽默又生动的图片形象,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大致了解文化是什么,自己将课后补充哪些精神食粮,方便今后教学工作的展开,有利于教学内容进一步纵深拓展。

当然,对外汉语专业的“中国文化通论”课程内容不是简单地删繁就简,也不是随意地对课程内容增重或减肥,而应建立在“一切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文化”基础上进行调试。

张大均先生曾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总结出一个有名的“三维教学目标”[1],即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以及情感性目标。我们在进行“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内容整合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参照“中国文化”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从形而下的衣食住行等中敏锐捕捉文化元素、文化元素中富含的情感体验一向是文化课教学中难以攻克的碉堡。为此,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添加教学实践内容。比如,“风俗”章,在课前开展“五分钟话家乡”说话活动。如此,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捕捉文化元素的能力。此外,不仅在假期可与兄弟院系共同组织田野调查,今年暑假人类学高等研究所就开展了“侗族古建筑群考察”的为期半个月的田野实践,而且平时多多鼓励学生自发自觉地组织各种传统文化社团,如:京剧社、书画社、民乐社等,利用社团的演出、竞赛等各项定期活动,给该专业学生提供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近期我院就即将开展话剧演出比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相关中国文化知识,而且还可以将这些中国文化知识内化为中国文化艺术能力以及捕捉欣赏文化元素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2]也就意味着,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与文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其课程教学中应更多地蕴含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于是,不仅要求教师很好的阐释“中国文化通论”中基础术语、概念,而且要求重视学生德育、美育等方面。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打破以往整节课就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情形,就成为当前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之急。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从传授知识过渡到培养能力,提升自觉性。作为教学活动的总策划、总参谋,教师应着手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自发自觉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有这种乐于掌握知识的学习欲望,而不是游离课堂之外,与课堂学习氛围格格不入,“你讲你的,我玩我的”。

于是,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在“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实践中可灵活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特殊案例教学法等。

诸如问题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即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教学目标,在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互动,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3]结合将要教学的内容,教师能否设置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是关键所在。比如,在进行汉字章节的教学时,我一开课,就向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都是我曾经教外国留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一个是“家”是“宀”,即房子下面有“豕”,“字”是“宀”,即房子下面有“子”,为什么有猪的房子叫做家,有小孩的房子却不叫家呢?另一个是中国人说“上得了厅堂”,用“上”,说“下得了厨房”,用“下”,同样接“厅堂”、“厨房”这样的处所,为什么一个用“上”,一个用反义词“下”呢?

于是,改变以前按本宣科、逐字逐句根据教材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设置疑问、鼓励思考、大胆想象、解答疑问,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一贯只是被动接收信息,成壁上观的情形。这一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进一步推广。

同时,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课堂中也应该与时俱进的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扩充教学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文字章节,课堂之上,我就放映了一段三分钟的短片,即《中国文化宣传片——汉字》,这曾在纽约时报广场最大的“美国之鹰”广告屏上播出,是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成果,让学生站于国际视角之上,感受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印象,更准确更形象地明白自己今后作为弘扬中国文化民族大业志愿者的使命。

五、评价考核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科教学中,主要考核方式有两种,一是闭卷,即必修课在学期期末采取的方式,一是开卷,即选修课在期末采取的方式,这一次考试的成绩就作为衡量学生该门课程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并且参照及格与否来确定学生是否可以顺利拿到该门课程的学分。显而易见,这种“一考定分”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问题,不能合理体现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于是,我们采用多维的考核方式。

多维考核,即期末评价与期中评价相结合、单一评价与多样评价相结合、课堂评价与课后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等。“中国文化通论”开课两学期,第一学期期末考核采取闭卷方式,学生成绩由卷面分数和平时分数两部分构成,卷面分数占百分之七十,平时分数占百分之三十,平时分数又根据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活动参与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给出; 第二学期采取开卷方式,期末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业小论文,这一论文分数占最后成绩的百分之六十,其余百分之四十根据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活动参与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给出。此外,积极参与田野调研、传统文化社团活动等会折合相应比例加分到学生最后成绩之中。

当然,对“中国文化通论”教学改革的探索任重而道远,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之用,肯请多多批评指正。

【注释】

①12 门主干课程2003 年由全国35 所设有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共同确定。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J].新华文摘,2001(1).

[3]李晓兰,马锐.问题式教学法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0(4).

猜你喜欢
通论教学内容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安全通论(16)——黑客生态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安全通论(16)——黑客生态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