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健
庄健,教师,现居江苏灌南。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开端,是激发学生智慧潜能的重要基础,是打开学生语文情感之门的重要钥匙。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识文断句的语文素质,还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怀和积极的个人情感,让学生从机械背诵和记忆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此,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激潜”策略进行探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多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单向灌输性的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加上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自己在语文课堂上的权威,很少给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的机会,这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中语文“激潜”教学策略上的创新,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则主要是充当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这样能够让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一开始对说明文的教学没有兴趣,这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出发,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手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身边建筑的结构特征和建造过程,充分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先进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学习热情。
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对于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语文学科而言,很多学生虽然对语文课比较感兴趣,但是主要是被语文课内外阅读吸引,在记诵相关语文知识时的学习积极性却非常低,个人的学习情感和语文情感也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做一个有心人,在现实生活中要积极的发掘教育素材,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进而达到“唤醒潜能,激发心智”的教育目标。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想写一篇散文,然后在课堂上有感情的朗诵出来,并反思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珍惜和平年代的学习机会,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学习英文版的教材,这样可以让学生表达出了强烈的参与热情,激发出学生对当前美好生活的热爱,懂得如何为了个人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真正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学龄特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语文事实和现实中的教育资源,引发学生的主动质疑,让学生能够通过已经掌握的语文常识或者自己已有的论点进行探究与思考,逐渐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例如,在《三国演义》的阅读教学中,原著和影视资料中对人物的刻画与现实中的人物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原著引发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质疑,如诸葛亮的八卦阵、神机妙算,曹操的奸诈等等,小说中的一些内容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但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却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学生恰当的质疑和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实事求是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文字、图片、音视频等都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主要承载载体,而图片、视频等感性素材无疑更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向学生传达很多文字所传达不了的信息,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效果强的特征,充分运用教材插图、图片、影视剧片断等来为学生创设丰富而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文,进而充分激发出个人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潜能。例如,在《鸿门宴》 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人物处境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等教学内容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让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反思,这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接触到很多高中语文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内容,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这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也是非常有利的。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