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光 李祖宁 陈超贤 赵文波 王紫燕
1 福建省地震局,福州市华鸿路7号,350003
本文通过对福建GPS资料在时间序列、基线处理、速度场及高频GPS数据方面的研究,探讨GPS资料与福建地震之间的关系。
福建境内断裂构造发育,具有规模大、延伸长、切割深的特点(图1)。自新生代,尤其是第四纪以来断裂继承性活动,断块差异升降运动显著,形成一个内部结构复杂且断裂活动强烈的地区。其中规模大的NE、NNE向断裂构造有长乐-诏安断裂、政和-海丰断裂、邵武-河源断裂带。主要NNW-NWW 向断裂有闽江下游及沙县-南日岛、晋江-永安、九龙江下游及永定-诏安断裂等。区内构造受华夏系、新华夏系构造体系控制,经历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叠加,还发育了一系列断陷盆地,内部结构和地震活动性上具有分区特征。按主要地震构造带和区域地震构造格局划分,福建位于全国一、二级新构造区,显示出闽东南近岸海域断块差异活动的隆升、沉降与间歇性活动特征。特别是上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以垂直运动及其伴随的断块差异活动为主要形式,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继承性主要表现在构造方向上,如NE和NW 向两组断裂,都是在新构造期以前形成,而新构造期有不同程度的复活。新生性则主要表现在断裂-断块活动上,随着地质阶段的发展,断裂-断块活动的性质和强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差异性运动较为显著。
福建历史上地震活动较多,从963年至今曾发生4.7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0次。福建省地震与活动断裂构造带有密切关系,沿海地区的长乐-诏安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空间分布集中,地震频度远远高于、强于内陆地区,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多,现今中、小地震活动仍频繁发生。此外,福建地区还常遭受到台湾强烈地震的影响[1]。
图1 福建省地震构造及强震震中分布图Fig.1 Seismic structure of Fujian province and the strong earthquake epicenter distribution map
为减少各种外部条件变化对观测结果的影响,计算选取相同的IGS站以及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参考站相同的解算参数[2]。使用GAMIT 软件对同步观测的IGS站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的观测资料进行基线解算。在完成基线数据处理后,给出各测站的坐标值和精度估计值。
将IGS公布的全球站坐标和站速度都作为初始值,并对这些坐标和站速度质量的优劣给予不同的约束。对于IGS 核心站如SHAO、LHAS、TSKB、IRKT、KIT3给予强约束,南北向、东西向和高程向分别为3mm、3mm、10mm,其余的IGS 站(YSSK、GUAM、HYDE、IISC、NTUS、PIMO、POL2、SUWN、TWTF、ULAB)、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站(BJFS、DLHA、DXIN、GUAN、HLAR、KMIN、QION、TAIN、TASH、URUM、WUHN、WUSH、XIAA、XIAG、XNIN、YANC)给予的坐标三分量约束为30 mm、40 mm、100mm。实际计算中,测站的初始坐标都经过多次迭代处理具有很高的精度,这样的约束设置不会对处理结果带来不良影响[3]。
计算表明,福建GPS基准站点位水平精度在2.5mm 左右,高程精度在5mm 左右。
对利用卡尔曼滤波后得到的三分量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去掉整体运动与趋势运动,得到三分量的残差值。从图2看出,自2007年起,各站都有较明显的向东运动,表明福建大陆受到向东的推力作用。从图3看出,各台站在2007年以来均有向北运动的趋势,表明应力在向沿海迁移,对福建内陆影响不大。
将龙岩-厦门、南平-福州水平距离的时间序列用FFT 去掉高频信息,得到新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从图4 看出,龙岩-厦门间基线在2006~2010年呈趋势化压缩后急速拉张,在变化过程中福建省内发生了5次4.0级以上地震,该现象值得关注。南平-福州间基线在2010~2011年出现趋势变化,同期发生日本福岛9.0级大地震,两者是否有联系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图3 福州、厦门、龙岩、南平GPS台南北向残差值图Fig.3 Fuzhou,Xiamen,Longyan,Nanping GPS station north and south to the residual value
图4 基线变化Fig.4 Changes of baseline
在ITRF2000框架下,采用统一的解算软件、得到各GPS连续观测站的运动速度[4]。利用得到的各点平均运动速度,选取南平站为不动点(南平位于福建省内部较稳定的块体),去掉整体运动后,福建内部各站的相对运动及变化如图5 所示[5]。从图5看出,位于巴士系构造的2006年台湾恒春7.2级强震对福建地壳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产生了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与随后两年福建中等地震活跃有相关性。
福建有34个GPS基准站可以提供50Hz的高频观测数据,且有10个站与测震台并址观测。利用单历元动态定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可以获取高采样率的位移时间序列。
2012-04-11苏门答腊发生Ms8.6地震,福建测震台网的宽频带地震记录仪器记录了这次地震的同震信号。从图6 看出,南北向、东西向GPS得到的位移序列和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吻合较好,但是GPS垂线向高程变化看不出地震的同震变形,可能是因为GPS高程方向计算精度(一般为2.5cm)相比于其他两个方向(一般1.5cm)差,因而高程方向地震信号湮没在噪声中。
图5 各站点的相对运动季速度Fig.5 Quarter speed relative motion of the site
图6 高频GPS位移时间序列与宽频带测震仪记录对比图(以2012-04-12 16:30:00为起算时刻)ig.6 High frequency GPS displacement time series and broadband seismograph record comparison chart
福建GPS连续观测台网自2004年开始正式观测以来,获取了大量的地壳形变GPS 观测资料,利用这些观测资料可获取站点的三分量时间序列、基线变化与断裂活动的关系、速度场的演化、块体的主应变、面应变和最大剪应变的演化以及利用采样率为50 Hz的GPS数据来获取地震波形记录。研究认为,福建长周期地壳运动在大震前后在东西南北方向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1]闫伟,牛安福,马秀香,等.以昆仑山口西地震为例研究GPS基线长度与方向对地震的敏感性[J].地震,2007,27(4):85-90(Yan Wei,Niu Anfu,Ma Xiuxiang,et al.The Kunlun Earthquake for the Length and Direction of GPS Baseline on Seismic Sensitivity[J].Earthquake,2007,27(4):85-90)
[2]李祖宁,刘序俨,吴绍祖,等.台湾海峡两岸地壳相对运动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27(5):18-21(Li Zuning,Liu Xuyan,Wu Shaozu,et al.Analysis of Relative Crustal Movement between both Shores of Taiwan Strait[J].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2007,27(5):18-21)
[3]周海涛,郭良迁,张立成.唐山断裂现代活动性研究[J].华北地震科学,2009,27(3):17-22(Zhou Haitao,Guo Liang qian,Zhang Licheng.Study on Modern Activity of Tangshan Fault[J].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2009,27(3):17-22)
[4]刘祥海,章思亚.山西断裂带的地震活动与形变资料分析研究[J].华 北地震科学,2006,24(4):32-35(Liu Xianghai,Zhang Siya.Study on the Relation of Crustal Deformation with Seismic Activity in Shanxi Downfaulted Zone[J].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2006,24(4):32-35)
[5]张四新,王双绪,张希,等.跨断层水准剖面观测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J].地 震 地 磁 观 测 与 研 究,2005,26(4):22-28(Zhang Sixin,Wang Shuangxu,Zhang Xi,et al.The Application of Leveling Survey Crossing Fractures to Earthquate Monitoring[J].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2005,26(4):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