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小说中“牛”意象分析

2015-02-13 20:35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路遥意象小说

蔡 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

路遥小说中“牛”意象分析

蔡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

[摘要]意象创造是小说中惯用的艺术手法,在路遥小说中,“牛”是一个重要的审美意象,他通过这一意象寄寓了一种精神品格:即忠厚老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并以此塑造了一群在生活巷道里负重前行的高原汉子形象,使“牛”的意象有了更加广阔的所指和更深层次的拓展。

[关键词]路遥;小说;牛;意象

牛是陕北黄土高原极为常见的牲畜之一。它性格敦厚,个大劲足,能负重爬坡,因此,在陕北高原这个以农耕文化向草原游牧文化过渡的地带,牛是每个农村家庭中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在八十年代物质文明还不够发达的陕北高原,牛耕方式也几乎是唯一的耕种方式,可以说,在牛、马、骡子等牲畜的背上驮着一家人的生计和温饱,人们对这种牲灵从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敬畏,感激和喜爱。也常善于以牛自比,体现自己身上与此相吻合的一些气质品格。如陕北方言口语中就常见“使牛劲”“牛嚎一般”“老实的像牛一样”“壮的像头牛”等一些随口而来的有关牛的比喻。这足以说明人们对牛这种牲畜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牛脾气秉性的了解,而这种“牛脾气”又恰巧与这块贫瘠土地上刨食的人们的某些脾性相暗合。路遥就曾在《作家的劳动》一文中,有过这样的描述:“艺术创作这种劳动的崇高绝不是因为它比其他人所从事的劳动高尚……我们应该具备普通劳动人民的品质……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1]由此可见,路遥对这片土地,对在这片土上地上默默耕耘,辛勤付出的牛的喜爱与敬重。

一、从与“牛”相关的人名、地名,看路遥对故土的深沉爱恋

每一位作家的创作都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分不开。而这种分不开的阅历和体验,早已悄然存储在作家的潜意识中,等到创作需要时,这些储存的记忆自然就会被唤醒而成为文学素材进入文学作品。伽达默尔曾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些东西就属于体验,以这种方式成为体验的东西,在艺术表现里就完全获得一种新的存在状态。”[2]

路遥小说中牛意象的存在,就是因作家经历过陕北农村生活,体验过这片土地上人们生存所面临的贫穷、艰难饥饿、卑怯、心灵的沉重等困境之后,对这片土地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心理有了更多元的理解,从而在作品中赋予了人和其它生命更多的苦难追问和价值考量。

路遥喜欢以牛自比,也善于信手拈来,将“牛”作为人名、地名,就是因为他对陕北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熟络。杨继凯先生曾说:“在地域文化的影响方面,路遥主要接受的是农民文化的影响。这是路遥的文化之根所在。”“作为深受农村文化恩惠的作家,他最乐于也最善于写农村题材,写本土或来自乡间人们的心灵与遭遇。因此,乡村的一切自然就化入了这位来自农村的作家的创作之中。”[3]如此说来,陕北农村常见的,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所辛勤耕耘的牛自然也不例外。作家虽然对牛着墨不多,但只要留心细看,发现与“牛”相关的元素又无处不在。比如:

“西边老牛山起伏不平的曲线,像谁用炭笔勾出来似的柔美。”(《人生》)

“大牛像犊子一样健壮,长得笨头笨脑,平日只去闷心干活,三拳头也打不出一句利索话来。”(《月夜静悄悄》)

“牛大哥——你有一颗牛一样的善心。真像我大哥一样,时时处处在爱护着我。”(《月夜静悄悄》)[4]

小说中这样的描述还有很多。尽管这些与牛相关的人名、地名都是一些容易忽略的小细节,但从这些细微之处可以看出陕北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已深深烙刻在了路遥的灵魂深处,他的身上或者说作品的每一处都有着陕北高原这片热土的标签,牛的意象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故土的象征符号。对牛的喜爱,实际上是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的热爱。

二、从人与牛的和谐共存,看路遥的理想生存模式

在路遥小说中,有不少人与牛和谐共存的生活场景描写。在作家深情的描述中,牛与人构建起了一种温馨、互爱的情感,这种情感早已超出了人对动物关爱、怜悯的界限,而是升华成了一种相互忠诚的朋友之情,共同奋斗的盟军之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相互体谅的温热亲情。作家并没有花大量的笔墨在小说中描写这种“和谐共存”的场面,但每一次描写,他却又是细腻而动情的。“牛”这一意象就是“宽厚、仁爱、包容、接纳”的像征符号。

现摘引为证:

“幕色苍茫中,归宿的羊群和蹦跳着欢迎它们到来的吃奶羔子,热烈而亲切地呼应着。孩子们在村道上,热烈迎接收工回来的父母亲。人和牲畜用不同的语言抒发着团聚的喜悦。村子里弥漫着一种亲切愉快而又十分和谐的气氛。”[5]

这是《夏》中离开黄土地,跻身于城市生活的杨启迪爱情受挫,躺在家乡的土地上看到的生活画面。他被这充满温情的浓郁的生活场景所感染和教育,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审视生活,投入新的生活中去。这里牛羊的归圈,人与景的和谐交融,正是促他转变的重要因素。

还有《平凡的世界》里,作家这样描述牛生病后,孙少安的焦灼反应:他跪在牲口棚,一边搂着牛脖子,一边拿着铁皮长卷筒,舀起药汤,给牛小心灌下去,因为浑身的劲都使在了抱牛脖子的那条胳膊上,腿膝盖在地上拧出了两个深坑,紧张的大汗淋漓。[6]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既看到了人与牛的和谐共处,也看到了人与牛的患难与共。这种共融共存的生存模式,实际上也是作家路遥内心深层所渴望的一种理想生存模式: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都是让人踏实、自在、安全的和谐,传统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都是他所理想的一种生活状态。

对此,评论家赵学勇在《路遥的乡土情节》中曾做过这样的阐释。他说:“路遥的‘乡土情结’的深层流露出一种对城市文明的拒斥和排它心理,而对于土地,是带有一种‘农民式’乡土观念的固执”“这种‘农民式’的乡土观渗透在路遥创作的各个角落,并从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人物身上反映出来。”[7]其实,他的那种根深蒂固的“农民式”的乡土观何止是“从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人物身上反映”,好多场景都带着他浓郁的乡土情怀,上面所说的人与牛的和谐共存,实际上就是他对农村生活的一种深情怀恋,是他理想中的生存模式和状态。

三、从小说的人物形象,看路遥所崇尚的精神品格

在路遥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丰满生动的黄土高原汉子形象。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长相俊朗,富有智慧,生活中饱尝了艰辛与苦难,但仍然坚持不懈,默默奋斗,最终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种生活。所以,路遥小说的叙事模式也可归纳为“苦难加奋斗”的叙事模式。无论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少安,还是《在困难的日子里》的马建强都不外乎这一点。仔细分析路遥精心塑造的人物身上的这种精神品格,即在沉重的生活中,任劳任怨,像一头负重爬坡的“牛”一样,默默坚持,永不放弃,正是路遥所崇尚和秉承的一种精神品格。同时他又反过来把这种崇高、博大的仁厚品格赋予在了小说人物身上。比如,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牛一般劳动和奉献精神的为家庭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如果将孙少安比做一头敦厚老实的牛的话,他背后众多的家庭成员,贫困不堪的生活负担就像一架破重的车,在这辆大车面前,十几岁就辍学回家,勇于挑起生活重担的孙少安显得有些单薄和稚嫩,但他没有半句怨言,在艰难的道路上拉着沉重的家庭大车前行。为此,他牺牲的不仅是学业、工作、爱情,还有他的青春。在这个人物身上,路遥倾注着怜悯、同情的爱和心疼。

除此之外,还有孙少平。他虽不像哥哥一样对负重的家庭承担那么多,但他身上仍然有一种令人赞叹的牛劲。这种牛脾气使得他在面对十分艰难的求学生活时,不喊苦,不放弃;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时,踏实卖力,忠厚肯干;在遇到邪恶的包工头对弱小的“小翠”侵淫时,毫不畏惧,坚持正义;在师傅遭遇不测,他又担起了替师傅养家的责任。这些美好的品质都是不可多得的。

这样的人物塑造还有很多,比如说高加林、马建强等,他们身上的品格与作品中多次出现的“牛”的精神气质相吻合。从这些气韵生动,富有灵性的人物塑造上,我们可以看出,路遥所崇尚的就是:生性善良,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努力奋斗,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品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牛”有着多重的象征意蕴和内涵。神话《牛朗与织女》中,“牛”就是“舍生取义,敢于牺牲”的化身;在鲁迅的《自题小像》中,“俯首甘为孺子牛”具有一种凛然的奉献精神;在路遥小说中,牛的意象更是一种内涵不断伸延的符号。牛不仅体现了作家对故土的挚爱,还展现了路遥对乡村理想生活模式的向往。同时,牛的精神品格更是符合路遥所崇尚的精神气质,是与他人生价值观相暗合的。这些因素都构成了路遥小说独特的艺术世界和别具风格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路遥.作家的劳动//[A].路遥文集(第二卷)[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童庆炳、程正民主编.文艺心理学教程[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继凯.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A].马一夫、厚夫.路遥研究资料汇编[C].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4]路遥.路遥文集[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5]路遥.夏//[A].路遥文集[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6]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7]赵学勇.路遥的乡土情结//[A].路遥研究资料汇编[C].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蔡娜(1981—),女,陕西延安市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收稿日期]2015-11-12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015)06-0089-02

猜你喜欢
路遥意象小说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意象、形神
写给远去的路遥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