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2015-02-13 04:09:46武漫丽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眼神语言表达

武漫丽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武漫丽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固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但是非语言交际在这种跨文化交流中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交际方式。除语言交际以外的,包括肢体语言、眼神和行为动作,都能够起到传达意思表示的作用,但在不同的交际者之间,非语言交际也存在些许差异,能够理解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对正确表达、避免交际误会有很大帮助。本文将简单介绍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分析非语言交际的特征和作用,分方向研究和解析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差异

一、跨文化交际中对非语言交际的运用

文化和语言表达是一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后天习得的社会共同习惯,拥有不同社会生活背景的交际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是非语言交际的主要障碍。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对非语言表达的运用必然涉及表达者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因此可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非语言交际的运用实际上也是对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交际者之间文化冲突的解决方式的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非语言交际引起的文化冲突和误会往往可能比语言交际更加严重。就以简单的微笑行为为例,日本人在感到尴尬或者不知所措时常常会施以微笑,而美国人则会认为在讨论重大问题时的这种表情是不尊重对方的意思表示,从而引起误会。而中国人的微笑可以分为更多的种类,有避免尴尬的笑、得意时的微笑、狡诈地微笑、掩饰地微笑等等,这些微笑如果不是处于同一社会文化背景的意思表达接受者往往会不知其所意。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非语言交际就必须着眼于文化冲突的解决,了解对方的基本文化和习惯方式,避免因文化冲突产生非语言交际的错误。

二、非语言交际特征与语用功能

对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概括起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Samovar与Porter提出的,认为“非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环境中认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一种是Malandro与Baker提出的,“个人发出有可能在他人头脑里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简单来说,非语言交际即一些除语言以外的意思表达方式,包括眼神、服装、姿态、表情等等。

非语言交际有其固有的特征,英国学者Desmond认为,许多非言语行为是多义的,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中有不同的含义。这也印证了上述的文化冲突之说,例如,抚摸小孩的头部这一在东方国家表示对小孩的关爱的行为,在泰国等地则会被认为是亵渎神灵的做法,他们认为头部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部位,不能够随便触碰。非语言交际不具有结构性和框架性,是一种无章可循的无意识表达方式,会因为环境、时间和人物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哭泣可以表达悲伤的感情,但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表示喜极而泣。

非语言交际的语用功能除了基本的表达与语言相当的意思以外,也能够起到增强语气、缓和气氛、掩饰状态以及交流感情等功用。总的来说有重复功能,例如说话的时候加以手势表示重复、替代功能,如在安静环境下不方便讲话而做手势、强调功能,如利用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表达语气和意思的强调作用、调节功能,如在言语对话过于激烈的情况下,利用拍肩和音调语气的改变来缓和气氛、否定功用,如说谎的时候会产生某种行为上的习惯性动作、补充和辅助功用,如当讲故事的时候,语言已经不足以表达当时故事情景,可以借助肢体语言起到补充和加强的作用。

三、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非语言交际不同于一般的语言交际那样明确可循,非语言交际处于不同的文化中很有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意思表达,也有可能不同的文化之间的非语言表达是对方完全没有见过的全新表达方式,而导致理解障碍。非语言交际中的差异问题研究可以从身体行为以及客观环境两方面入手。

(一)身体行为方面

1、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是非语言表达中最为丰富的表达方式,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肢体动作的表达,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疑似内涵,而同一种肢体动作也有可能因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表达意思和理解意思。

世界范围内一般来说,点头表示赞成同意而摇头表示否定反对是通用的表达方式,而保加利亚的习惯却刚好相反,他们点头表示否定而摇头却表示肯定。这就产生了同一种肢体语言表达方式而不同的意思表示这种差异现象。再比如,同样是用食指去指人,在美国人看来稀疏平常,而中国人看来却是不礼貌的行为。一般来说,中东、南欧、拉丁美洲地区生活的人们,更倾向于交流时运用动作幅度较大的肢体语言,而英美、北欧、东亚地区的人们则在交流时动作幅度较小。这很有可能是由于英美、北欧和东亚地区的人们由于宗教和礼教的洗礼和熏陶,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习惯于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表达方式,认为这种交流方式更加端庄、恭敬和礼貌。

手势表达也是非语言交际中肢体动作语言的一部分,但各国各地区的手势表达方式,在经过长时间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渐呈现能够互相理解并运用的趋势。例如,食指和中指伸出所比的V字型代表的是Victory(胜利)的意思,这一意思原本起源于美国,而如今这个手势已然成为全球通用的手势了。再比如,双臂张开耸肩的手势代表的是“无可奈何”、“我也不知道、没有办法”的意思,这也是通用的一个手势。当然,手势表达无法突破文化冲突的现象必然还是存在的,就如简单的比数字来说,西方和东方,甚至有些国家之间都有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到交谈内容的肢体语言表达的内涵,交际者之间是有必要互相了解的。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在民族间的差异尤为明显。普遍来说,东方人更倾向于喜怒不形于色,不轻易流露出能够让人一下就读懂的面部表情。而从性别上讲,男人更不愿意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达和辅助表达自己的情感,女人则刚好相反。在某些重要的场合,面部表情可能出卖你的真实想法,而当你恰好想要通过面部表情表达自己所想时,你的表达是否可以被接受者正确理解则需要考虑到传播和接受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同样是微笑,西方人多半表达的是因为开心、愉悦而笑,东方人的微笑则深不可测,是根据所处的语境而言的,并不是单纯的表达心情舒畅,而更奇怪的是,日本妇女在遇到慌乱的时候会微笑,这一点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被其他文化背景的接受者所理解的。例如,在遇到自然灾害等慌乱的情况下,人们通常的面部表情所呈现出来的是紧皱眉头的焦虑神态,这个时候微笑很有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是无法让人理解的,这便是文化冲突的结果。

3、眼神交流

眼神目光的交流与其他肢体语言不同之处在于,眼神通常传达的是人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眼神接触在起伴随作用的时候,通常指的是说话时注视者说话者,在西方国家更加推崇这种表达方式,认为别人说话时注视着说话者与其进行眼神的交流和碰撞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方式。而在东方文化和墨西哥文化中,说话者,特别是社会阶层不平等的对话者之间却很少进行眼神的直视交汇,认为直视说话者是不礼貌的行为。眼神接触式的交流方式更可以运用到非语言表达中。例如,在开会过程中,几个不同的阵营之间发生意见分歧,同一阵营的伙伴们则可以不用说话而是通过眼神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大的区域中对于眼神交流的方式也有些许不同的规定或者习惯。例如,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中,有一个公认的大约二十到三十英尺的目光交汇距离,在此距离之内避免引起目光直视;而在小城市中却没有这种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人之间不论距离长短,都可以通过眼神交流来打招呼。

4、身体接触

身体接触也是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通常是两个较亲密的人之间发出的情感表达方式。西方国家更能接受这种“接触性文化”(contact culture),但也仅仅是在感情较为亲密的两人之间,反而在公共场合他们会尽量避免与人接触,不论乘公交或是挤地铁他们都不习惯没有个人空间的感觉。在英语国家也有一种习惯,就是过了童年的同性之间不应当过于亲密,而在东方国家则不会这么认为。在西方两个成年女性或者男性牵着手可能就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而在东方却是很正常的行为。而在某些国家,例如泰国这个佛教氛围浓厚的国家,公共场合是不允许男女有过于亲密的身体接触的。

(二)环境客体方面

环境客体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时间观念、距离观念上。例如上述所列,西方国家更注重自己的空间,人行横道不允许被占用,也没有占座位的习惯,而东方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规定了。时间观念上,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习惯,例如德国人是最守时的,澳大利大和法国人则更喜欢较为悠闲的生活方式,不会压迫自己赶得太急而喜欢晚到。而不管怎样正式约会迟到最多不会超过5分钟,但阿拉伯国家则把限度延长到了15分钟。说话者之间隔多长的距离各个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习惯,有的认为越近越好,有的则认为太近则侵犯了他人的空间,因此在谈话时注意察言观色也是很重要的。

[1]陈宝文.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语用功能及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

[2]张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9)

[3]汪剑.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性别差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

H030

A

1674-6198(2015)02-0105-02

2015-02-14

武漫丽(1985-),女,河南省许昌市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及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眼神语言表达
生命的顽强
摄影与摄像(2021年3期)2021-10-31 03:00:07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确认过眼神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20-01-02 11:04:52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20
搞笑秀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4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阿来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6:18:45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