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医德培育路径研究

2015-02-13 15:32罗小林谢清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罗小林,谢清平

(赣南医学院农村(社区)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医疗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医患关系却日益紧张,过度诊疗、医疗纠纷、袭医事件等时有发生,医患之间不信任程度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和我国医护人员人文素质匮乏分不开。由于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育医学生医德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越来越受关注。在国外,医学生必须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以后才能够进修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而大学期间主要是接受人文素质教育,为以后从医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这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目前,我国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进行多元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

我国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虽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强烈,但是在医学类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却表现出对人文素质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人文素质教育往往被边缘化,人文素质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文素质教学体系。目前,很多医学生人文素质相对较为匮乏,对人文社科类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医生本应有的医德和社会责任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拜金主义思潮盛行,部分大学生蔑视崇高,追求庸俗,他们认为这就是时尚,过于注重钱的作用,是这些学生人文精神异化的表现。

2.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缺乏

医学院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医德培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少院校真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无论是从教学模式的建构上、课程的设计上、教材的选用上,还是到后期教学成果的考核上,都敷衍了事,缺乏针对性。有的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但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科研团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不足。存在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弊端,无法有效地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德培育的功效。

3.人文素质教育宣传载体匮乏

许多高校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成效难以衡量,成绩也难以显现,轻视或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投入偏低,更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有些高校只是简单地开设几门课程,忽略网络平台、研讨会、演讲征文等比赛、读书节活动等载体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其实,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仅能够丰富医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对医学生能力的提升、人格的塑造也有积极的作用。

二、以医德教育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引导大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目的、意义进而完善其人格,炼就其气质,锻炼其修养,提高其人文素养,真正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智慧的人、高尚的人。

1.创新和完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局限于刻板的课堂讲解,应拓展教学思路,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例如对病例的讲解、医患关系的处理上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亲自去体验每个案例的处理过程,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其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人文素质教学方式。课堂教育要多加入社会热点问题,避免纯理论教育,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学术研讨、演讲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多发表言论,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给予指点,除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外,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医德教育。最后,强化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医学生只有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才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刻地感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才能在实践中考验自己的品行。因此,医学院校应多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等地义诊,或联系医院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医疗卫生现状,学习领会新医改的相关政策,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意识。

2.医学院校应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念

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医德培育要想取得实效,需真正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培育医学生成才,首先要培育医学生成人,拥有良好品行的医学生走入社会,才会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锦上添花。因此,医学院校必须要注重对医学生医德的培育,必须要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战略性。医学院校要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使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上到学校的管理层,下到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应了解人文素质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高校应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出发,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人文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定期地对在校学生进行医德培训,使医学生能够学会从医学、政治、道德以及法律等多个方面去看待和处理所遇到的医疗问题,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应急应变的能力。

3.完善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成效,必须要完善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在教材的设置和选用上要突出其合理性、科学性。在课程开设之前,要成立专家小组,对学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现状、课程开设条件、要达到的目标、课程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研讨,分析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形成课程设计方案。教材选用上要突出科学有效性,形成由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医学卫生教育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等组成的教材编委会,对教材的编排和选用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教材质量。其次,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科目,突出学科的实用性。例如开设一些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应用写作、口语交际等课程。最后,对课时进行合理安排。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要突出对医德的培育。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不仅仅包括文、史、哲、法等传统的人文社科课程,还包括人文社科课程和医学类课程相互交叉的课程,例如卫生法学、卫生心理学、医患沟通学、医院管理学等课程。课程设置较复杂,因此学校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办学特色合理安排课时。

4.完善考核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医学院校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医德具有两个独特性。首先,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质量的考核标准是看一些优秀的品质是否内化成学生自身的,但是我国高校对医学生的考核标准较为单一,对学生素质的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所以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中高校应当坚持发展的观点,灵活地运用多种考核方法,从社会、高校以及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完善和创新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使全校上下都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应是系统性、全方位的。个人的评价也会因为角度的不同得出不同结论,在评价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时候,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多方面听取意见,坚持自评、他评相结合,坚持社会评价、医院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

5.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营造浓郁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熏陶学生情操,对医学生医德的培育至关重要,因此,营造浓郁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环境需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首先,完善医学高校人文图书馆的建设。一方面是扩大实体图书馆的存书量,优化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学生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学生在教室、自习室、宿舍等地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询所需的信息,方便快捷。其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例如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经典文学演讲比赛、白衣天使征文比赛等活动,宣传白求恩和南丁格尔的精神,加强医学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促使医学院校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救死扶伤的职责,有利于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和职业气质。最后,以网络平台和校报为载体建立文化交流平台。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文化交流日益得到大家的追捧。医学院校可以在校报或校园网站上开辟“读书论坛”“讲座专栏”等,为师生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

[1]彭恩胜,傅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3(21):65-67.

[2]余可锋,金连海.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困境及突围[J].科技创新导报,2014(6):138.

[3]闾四文,毛先华,毛霞.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提升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28-30.

[5]陈芳,赵海录.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路径思考[J].神州,2014(5):49-50.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