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2015-02-13 18:37天津市育红中学
天津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本学习者评价

■天津市育红中学 提 超

校本课程的实施,给学校教师带来很大的自主性、积极性。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和教师也带来一定的困惑和挑战。

一、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长期以来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体制,教师的课程观念未能发生根本性改变,仍习惯于完全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教师和学生都过分依赖人教版教材。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校本课程的含义一知半解,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到位,课程开发能力欠缺,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

确立教师课程意识,首先有赖于教师对在课程创生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教师是课程的建构者,这样的课程强调和突出学习者作为主体的角色以及在课程中的体验。它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课程不是外在于学习者,也不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学习者本人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没有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就不存在课程。从心理基础而言,这样的课程比认知过程广泛,强调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即除了认知过程之外,学习者的其他心理因素同样是实施课程必须考虑的。

教师需要参与课程的开发,更多地因地制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只有这样,学生对于学习才真正有兴趣。

2.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知识和技能准备不足。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关于课程建设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但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而且,长期以来我们推行的是国家课程,教师基本上没有学习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更少有过课程开发实践的训练。所以,面临突然到来的课程开发任务,教师没有充分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准备。加上校本课程在我校刚刚起步,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等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因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领导、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3.校本课程开发忽视学生需求。

我校开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不是按学生兴趣特长来开设,而是按教师“特长”来开设,教材编写往往是“师自为本”,谁有什么特长开设什么课程。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应是自下而上的构建,这种构建过程必须最大程度地尊重每个个体的需求和选择,而我校教师缺乏调查研究个体需求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思想意识,最终导致了不少学生不得不被迫选修某一课程,按这种思路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也失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4.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强有力的校内、校外支持。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完善的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资源,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能够用于支持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资源不多,现有设施、经费投入还是比较紧张的,对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等存在一定的制约,造成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捉襟见肘,苦不堪言。

5.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然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处在起步阶段,学校无法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方案、内容、效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为了解各位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成效,学校罗列一大堆评价指标,教师和学生在指标上打钩,进行量化排名。这些评价往往忽视了本来最需要关注的每个学生个体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价值,忽视了最应体现的学生实践活动中真正的体验和感受,忽视了最应进行的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环节中往往简单了事,教师与学生都只是为了应付,存在着评价过程不严密、评价结果真实性差等问题。

二、校本课程开发改进策略

1.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和广大教师,首先要树立课程意识,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改革意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同时,要积极创设条件,如: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对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集中或个别辅导、引导阅读课程理论书籍、举办教师好书介绍会和校本课程沙龙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奠定基础。

2.要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人才市场分析法、网络信息分析法等对学生需求进行分析,这有利于“因材开发”。其次,校本课程开发并非“闭门造车”,搞自给自足,应当考虑学校、地区和社会的需求,考察学校、地区及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以期开发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学校、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如,我校近期开发了剪纸、厨艺、美境等多门校本课程。

3.借助周边校资源,进行联合开发。

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可以借助周边学校已有的经验、资源和设备搞联合开发,然后共同选择使用。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校再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体现自主性、多样性,同时,也需要课程开发的引进和交流,在借鉴中完善和发展,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个性特色。

4.尽快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

立足于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新课程评价理论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活动、课程本身具有内在价值,无须通过教育的结果来证明其价值,有些价值也是无法体现在教育结果中的。所以,从注重课程的外在价值到注重课程本身的内在价值成为了我们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思想基础。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的评价仅把学生的终端学业测试当作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更多的是关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课程的引导,重视的是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学习力发展等方面的要素,通过过程记录与等级评定的方式呈现结果。

全面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所倡导的,符合现代人本发展需要的评价方式。我校的课程评价从评价涵盖的面上,包括对学生品行的等级评价、学生身心发展的量化记录、各学科学习综合评价及班主任寄语等,全面记录描述学生的学习面貌;在评价要素设置上,不仅列入国家课程规定的项目,也列入了风筝、剪纸、书法、青花瓷艺术等校本课程学习项目;在评价标准的拟定中,我们全面科学考虑不同学科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采取分学科分项设置等级评价标准,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从参与评价的活动者上,有学科教师、班主任及自我评价与家长寄语;在评价的方式上,我们把量化记录与等级评定相结合,把定性评价与寄语式的激励性评价相结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

指导教师点评:

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很大的自主性、积极性;但现实中,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和教师也带来一定的困惑和挑战。不同学校之间,建设水平差异很大,对很多普通校而言,更是薄弱。天津市育红中学作为一所普通的完中校,并不像市五所等重点校一样有着众多的资源可以借用,如何搞好校本课程建设,提超老师给予了细致的回答,许多做法非常实际,相信在同类校的校长和教师看来,一定会有值得借鉴之处。

猜你喜欢
校本学习者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