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游《入蜀记》中的诗情画意与爱国情怀

2015-02-13 16:44王安琪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陆游爱国情怀

王安琪



论陆游《入蜀记》中的诗情画意与爱国情怀

王安琪

(延边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入蜀记》是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文人陆游所作的日记体游记,收入在《渭南文集》当中。作为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游记,《入蜀记》不仅为我们展现出祖国秀丽的大好河山,而且处处透露出陆游的爱国情怀。本文从诗情画意与爱国情怀两方面对《入蜀记》进行了解读。

陆游;入蜀记;诗情画意;爱国情怀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数量丰富、流传广泛且备受后人瞩目,也正是由于诗歌造诣极高,他的文似乎并未受到太多重视。陆游的散文大部分收录在《渭南文集》四十八卷中,包括六卷《入蜀记》;此外,还有十八卷《南唐书》;十卷《老学庵笔记》等等。

陆游生长在官宦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使得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对屈原、杜甫、李白等先贤仰慕不已,再结合他所生活的南宋王朝积贫积弱、朝廷委曲求全等时代背景,造就了陆游坚毅的品格和忧民爱国的伟大思想。陆游的《入蜀记》记录了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陆游再度接受君命赴夔州就任途中经今浙、苏、皖、赣、鄂、渝六省市的所见,在这历时五个多月的旅途中,陆游将一路所见、所感、所想展示在日记当中,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长卷,更在其中注入了自己无限的忧民情怀和爱国热情。《入蜀记》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其主要内容包括陆游的政治主张、用兵之道和爱国热情;作者对先贤们的赞美与敬仰;对古代赞美长江的诗人诗句的评价和考证;对沿途山川河流、名胜古迹的描摹与赞叹;对民俗、民情、民风和普通劳动者生活的描绘;对地理环境、生物分布情况的介绍和行舟经过等。

《入蜀记》作为一部游记,自然少不了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等的描写。而陆游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情画意在文章中也是处处可见,朱国才称《入蜀记》文字简洁优美,自然无做作,富有诗情画意,读之妙趣横生。[1]的确如此,《入蜀记》为我们描绘的诗情画意大致可从三方面入手加以分析。

1.引前人诗词典故入文

《入蜀记》中提到前代文人达数十人,引用诗文数百条。[2]其中提及最多的则是陆游所崇拜的唐代的李杜、岑参等;陆游极力推崇的北宋大家梅尧臣、欧苏、王安石等人,并对其中一些诗词典故进行了考证,更对他们进行了解读和鉴赏。

(八月二十八日)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3]

这段记载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独到的解读,今人大多以为此二句诗是写李白的所见,实际则不然,“非江行久不能知也”明确的提出,此情此景应该是船上人所见,并非岸上。由此不仅可以读出陆游作为诗人所具有的细致且独特的视角,也可以看出他在行船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感受。

再如:(八月十六日)过新野夹,有石濑茂林……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飞”者,李太白《送弟之江东》云“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必在荆楚作,故有中路之句。张文潜云“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殆为此山写真。(卷四)

“引据诗文以参证地理者”在这里即有很好的体现。除此之外,写景是诗句的解释,诗句是写景的总结,二者相映成趣、融为一体,由此可见陆游高超的艺术水平。他不仅把山水描摹得生动形象,而且对前人诗句把握准确,能够恰到好处的拿来引用,对后人准确把握文中所提及景色以及体会诗句的内涵有很大帮助,同时又将诗句与文章融为一体,更好的体现出陆游的诗情,也为其文增添了不少色彩。

2.妙笔描绘青山秀水

祖国的大好河山历来是文人墨客们吟咏的对象,陆游作为伟大的文学家,自然毫无吝啬的为我们描绘沿途风景,《入蜀记》中随处可见作者的妙笔,他以及富表现力的文字和精炼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

(七月四日)四日,风便,解缆挂帆,发真州。岸下舟相先后发者甚众,烟帆映山,缥渺如画。有顷,风愈厉,舟行甚疾。过瓜步山,山蜿蜒蟠伏,临江起小峰,颇巉峻。(卷二)

此段景物描写清丽俊逸,以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挂帆、行舟、过山的情景,仿佛“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美好景象浮现在读者面前,将帆与山的互相映衬、飘渺迷茫的朦胧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风愈厉,舟行甚疾”短短几个字将天气的变化,行舟的迅疾展示出来,途中所见之山是蜿蜒蟠伏、此起彼伏的,“颇巉峻”将小峰的特点突显出来,语调轻快活泼不失明朗。

(七月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卷二)

(七月二十二日)……风日清美,波平如席,白云青嶂,相远映带,终日如行图画,殊忘道途之劳也。(卷三)

十四日的景物描写重在写水写鱼,在夕阳的照射下,将跃出水面的鱼比作银刀,画面感非常强烈,接着作者的视线移开,写如黛的青山,自然而然的将山水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示给读者。二十二日作者主要描绘了波平如席的江面,青山、绿水、白云相互映衬,作者自己都感慨如在画中游,可见景色本身之美,再加之作者的描绘,更加清新俊逸的展现出来。正如清人萧士玮《南归目录》中的赞叹:“陆放翁《入蜀记》随笔所到,如空中之雨,大小萧散,处于自然。”

诸如上述写景状物之笔,《入蜀记》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通过对写景的分析,我们可以窥探出陆游游记的特点之一即是语言凝练、质朴、简洁,以及其简易的文字描写景物,勾画出与之相对的秀美壮丽之景象,可以说是以简写繁,以易衬难。与大段铺排的游记相比较,陆游的《入蜀记》更加清丽可观,其笔下勾勒出的山水画卷犹如水墨般独具意蕴。

3.以诗为文

如果说宋代诗人多数继承和发扬了韩愈的“以文为诗”而形成了宋诗独特的风貌,那么也可以说陆游的文章即是“以诗为文”的代表。陆游的诗人气质可以说遍及他人生的每一个角落,他在创作之时便自然而然的展现在作品当中,为文章增添了一抹诗意。下面是《入蜀记》中部分对夜、月的描写:

月如昼,极凉。

夜月如昼,与家人步月驿外

夜,风水薄船,革堂有声

是夜,月白如昼,影入溪中,摇荡如玉塔

月如紫金盘,自水中涌出,平生无此中秋也

已夜,风急不可秉独炬,然月明如昼

夜、月意象向来深受文人们的追捧,无论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还是“明月照我怀”等,夜月都是诉说感情和倾诉衷肠的极佳对象,在《入蜀记》中,陆游多次描写极凉的寒夜和如昼的明月,这并非偶然。首先,陆游作为成功的诗人,浑然天成的诗人气质自由的散发在他的文章当中,而千百年来被迁客骚人们所吟咏的明月,自然也深受陆游的青睐,在那如昼的明月当中,以陆游的情怀,他看到的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月亮,而是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中无数次思索自己的人生,无数回寄托自己的壮志。而夜极寒则透露出了作者此行的心态,旅途的劳顿让漫漫长夜更显凄寒,这极冷极凉的夜为陆游此刻心境的体现。除此之外,陆游所描绘的景观中,多以青山、江水、浓雾、白云、秋风、锦鳞、船只等为主,这些意象的出现,大大加深了陆游散文的诗化倾向。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写诗还是作文,他时刻谨记“位卑未敢忘忧国”,因此在《入蜀记》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始终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陆游对祖国的爱是深刻的,是充满战斗性的,是日思夜想时刻牵挂的,因此也成就了《入蜀记》中无处不在的爱国情怀。

1.寄情祖国山水

陆游对祖国的热爱是广义的,不仅体现在忠君之上,更多的体现在他对祖国大好河山,一草一木的喜爱之情。旅途的劳累并没有衰减陆游欣赏名山大川的热情,而是在赞叹与歌颂山川河流中表达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十月八日)五鼓尽,解船过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溪也。(卷六)

(八月一日)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 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逾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十月八日作者描绘了船只经过下牢关时所见之情,此段文字虽然甚为简洁,但是在对千奇百怪的山峰形状之描写中透露出作者对自然伟力的赞叹膜拜之情。[4]18连用九个有字依然未能道尽千峰万丈的各异形态,最终不得不说“奇怪不可尽状”,连陆游这样的文豪依然无法描绘出其样貌,可想而知山峦叠起、千峰万嶂的壮观景象。第二则写过小孤山大孤山时所见,高耸入云的碧峰,景色秀丽非它山可比,又写其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最终感叹它是“造化之尤物”。由此二则可以看出陆游在赞美自然风光的同时,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无赞美,面对祖国壮丽秀美、风光无限的大好河山,陆游的心情是多么的自豪与开阔!虽只有写景并未做过多抒情,但是溢美之词和无限的赞叹早已在写景中体现出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更能理解陆游对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统一的渴望。面对如此多娇的山川大河,陆游的爱国热情似春风细雨,蔓延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2.缅怀先贤述壮志

陆游对历史上爱国的仁人志士们是非常推崇的,屈原、杜甫、苏轼等先贤不仅是陆游仰慕的对象,更是他一心学习与看齐的对象,陆游一路上吊屈原、游岳庙等,赞颂了古人们的忠君爱国和高尚的品格,在《入蜀记》中,陆游通过缅怀先贤来表达自己的胸臆,体现出他见贤思齐,渴望为国家效力的思想感情。

(八月十九日) 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出城五里,至安国寺,亦苏公所尝寓。兵火之余,无复遗迹。惟绕寺茂林啼鸟,似犹有当时气象也。(卷四)

这段记载是陆游对苏轼的缅怀,陆游对东坡故居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从屋写到亭,到壁再到画,大到亭台小到草木,没有一处遗漏。在描写苏公像时,“乌帽紫裘,横按筇杖”简单的八个字即将苏轼不凡的气质描绘出来,而写到暗井等景物时,陆游还引来苏轼的诗句加以对照解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苏轼的仰慕与爱戴之情。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但是并没有为此而沉沦下去,而是以豁达的情怀和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陆游对苏轼的敬仰,不单单是因为他是一代大家,更多的是苏轼对于生活的态度,更可以说是苏轼被贬后仍然旷达的精神,仍然心系国家,胸怀百姓的高尚精神。因此,陆游在此处不仅是游历和缅怀,更多的是对自身的思考,这其中有雄心壮志、有理想抱负、也有黯然无奈之情。

除此之外,陆游也分别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国家利益远嫁异国他乡的王昭君;坚决与敌国斗争到底的寇准;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忧国忧民的杜甫等,陆游一方面感慨他们伟大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一方面也感慨他们的遭遇,不免联想到自身的情况以及报负不能得到施展的忧愁和苦闷。即便这样,也不会令陆游消沉,他坚强的意志以及充满浪漫主义的爱国热忱使得他不断向先贤学习,向他们靠拢,孜孜不倦地为国家做贡献。

3.心系国事诉衷情

在长达一百六十天的旅途中,陆游没有停止过忧虑国事,他对国家的牵挂和热爱时时萦绕于怀,每到一处历史古迹,陆游都不免心生感慨,从这些描写与感慨中,我们不难看出陆游虽漂泊在外,但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国家大事,对石头城和南唐旧事的描写最能突出陆游的这一感情。

(七月七日)食已,同登石头,……六朝立栅断航之类,缓急不可复施。然大江天险,都城临之,金汤之势,比六朝为胜,岂必依淮为固耶?(卷二)

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对外屈辱妥协,主战派和主和派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孝宗即位后,曾一度重用主战派大臣,但由于爱国将领张浚北伐失利,主战派遭到了贬黜,陆游也因为“鼓唱是非,力主张浚用兵”被免官,在回山阴闲居期间,陆游曾多次上书希望能再为国家效力,但最终获得夔州通判一职,在途中亲历建康的山川地形之后,更是深有感触,论述了建康的地形之利,作为都城的重要性。可见陆游无论身在何处,都心系朝中之事,其中也透露出陆游对于朝廷软弱的愤恨与无奈,对自己意见不被采纳、壮志难酬的苦闷。

再则对南唐旧事的描写中,以史为鉴,在对历史人物的抨击之中,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深沉感慨。[5]影射当时朝廷的腐朽,抨击了南唐在国家危难、统治摇摇欲坠之时,不思考救亡图存之道,诸多的荒唐行为说明了其昏庸腐败到了极致,“虽欲久存,得乎?”将作者感情表露无遗,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陆游对南唐的讽刺,更能看出这是对当朝统治者的影射,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励精图治,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陆游这一强烈政治愿望贯穿生命始终,但可惜未得实现。陆游壮烈的爱国情怀中何尝不透露着辛酸和无奈。

4.关切民生爱百姓

陆游对国家的爱还体现在他对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关心,在《入蜀记》中,除了风景等的描述之外,陆游还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示出一幅幅百姓生活的画卷,它们真实、生动的反映了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更有对饱受战乱之苦的黎民百姓的感叹与深切的同情。

(十月十三日)妇人汲水,……有妇人负酒卖,亦如负水状。呼买之,长跪以献。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卷六)

(七月二日)自建炎兵火后,废坏涤地,漕司租与民,岁入钱数千。……而百亩之园,废为蔬畦者,尚过半也,可为太息。(卷二)

十月十三日作者对妇人劳作的景象做了细致的描写,将她们的服饰、发型、动作等都交代的非常清楚,写出了她们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了陆游对平民百姓生活情况的关注。第二则写陆游见到战火后的颓败景象的感慨,长江两岸被毁坏房屋、萧条的土地,都让陆游感到伤心难过,触景生情的他惋惜家园的毁坏、担忧百姓的疾苦,满腔的爱国热情积在心中,无处诉说。

《入蜀记》就是这样一部即有自然景色,又有人文风貌,寄托了陆游浓厚感情的长篇游记,这部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和爱国思想尤为引人注目,明祝允明评其文曰:“放翁文笔简健,有良史风,故为中兴大家。”[6]的确如此,陆游不仅是伟大的诗人,他的文章的价值也不可小觑,尤其《入蜀记》中透露出的精神内涵,将自身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1] 朱国才:陆游入蜀记的思想艺术分析[J]. 杭州大学学报,1984,(4):105.

[2] 吴小英:陆游散文简论[J]. 杭州大学学报1997,(4):109.

[3] 陆游:陆游集(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2406—2452.

[4] 莫砺锋:读陆游《入蜀记》札记[J].文学遗产,2005,(3):18.

[5] 伍联群:试论陆游的《入蜀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33.

[6] 祝允明注 郭豫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M].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360.

2015—03—04

王安琪(1990— ),女,汉族,延边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I266.4

A

1673-4564(2015)03-0001-05

猜你喜欢
陆游爱国情怀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除夜雪
初夏绝句
“五老”情怀
陆游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