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颂》:物质美的浪漫和谐乐章

2015-02-13 13:46沈敬萍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济慈美的诗人

沈敬萍

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453000

一、引言

济慈是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最年轻的天才诗人,虽英年早逝,却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在流传至今的六首颂体诗中,《秋颂》最为著名。许多学者认为,《秋颂》是六首颂诗中最完美的一篇,诗歌歌颂了秋天的温暖与丰硕,满是沉甸甸的物质美。诗人通过描写一系列的意象来刻画秋季的丰硕物质,使读者真切的感受到秋天的声、色和形,如身临其境一般。从《秋颂》不难看出济慈独特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审美意识。诗歌创作总是离不开作者独特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生活经历不仅给了济慈辛酸和苦楚,更赋予了他非凡的意志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尽管生活对他如此不公,没有给这位英才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喜爱的创作生涯,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创作,将自己的情感写进诗歌,不随大众,成就了《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和《恩狄芒》等充满独特艺术魅力、诗味浓郁的名作。也就是这些他一生致力于的诗歌作品让他在死后的二十年后赢得了他应有的荣誉并得到了众多评论家的广泛认可,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秋颂》完成于1819年9月19日,这一天,济慈漫步于乡野田间,空气清新怡人,使他感到心旷神怡,远处收割后的田野在诗人的眼中显得愈发温暖无比。于是,济慈诗兴大发,且走且吟,并在回到住处后将灵感整理成诗。不近如此,几天后,他在写给友人雷诺兹(Reynolds)的信中描述了创作《秋颂》的缘由:时下的季节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天空贞洁,如戴安娜一般。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从未像现在这样喜欢收割后的田野,这种田野远比春天那冷冷的绿色温暖,就像有些绘画看上去给人以温暖感一样。这样特殊的田野在诗人星期天散步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便记录下了它。

二、浪漫与和谐的物质美

《秋颂》共由三节组成,分别描写了秋的植物王国、由秋幻化的人类王国和秋的动物王国。这三节的连接紧密而自然,严谨而统一。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学者传统的认为这三节先后描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秋实”、“秋人”和“秋声”,这些内容构成了一种“完整的秋之美”(许德金,1996)。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粘巢。(查良铮译,1988)

在第一节中,诗人将“雾和成熟结果的季节”与“使万物成熟的太阳的知心密友”结合,为读者展现了秋季的丰收和富裕。接下来,秋季的骄阳与秋天一起密谋如何使藤蔓快乐地载着果实,欢快地环绕于茅屋檐梁的周围。秋天的种种富足可见一斑,让苹果压弯农舍旁苔绿色大树的枝头,所有的果实都熟到了心头,也教那些葫芦们鼓起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吧,只因那些外壳滚圆的榛子们也填满了圆溜溜的果仁,越来越多的花朵也竞相吐艳,越来越多的花蕾含苞待放,勤劳的小蜜蜂欢快的呈献蜜源,深信温暖的日子将持续到永远,因为夏季已经用完的花蜜又将蜂巢溢满。诗人采用这种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将静态的秋色完全写活了,使读者能深深的感受到他独具匠心的构思和非凡的写作技能。与以往诗人悲秋、伤秋的情绪不同,济慈看到的不再是秋天的寂静肃萧,而是看到了秋天美的一面,看到了别人所看不到的秋天与其它季节极大的不同之处。济慈这样写秋,将静态事物动态化,使秋天变得充实、饱满、绘声绘色,动物们也乐于其中。这一系列的物态描述,是对诗中物质美的完美体现。

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查良铮译,1988)

在诗的第二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满满的物质美。诗人从意象着笔,赋予了秋四个化身:第一个是欢快活泼,自由奔放,恣意让扬谷机把自己的头发吹起的秋的形象。秋在谷仓地上,任扬谷的风儿把自己的发丝飘荡,物质收获颇丰,扬谷不断,风吹麦浪,一片金黄,秋在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第二个化身是把收割的镰刀放在一边,在“罂粟花香”“收割完一半的垄沟里沉睡”的秋,懒洋洋的种着麦子,给人极强的富裕感。秋熟睡在未割完庄稼的垄沟旁,硕果累累,遗留的庄稼还来不及收割,忙碌的人儿自有自己需要忙碌的事情,处处都是丰收的快乐;第三个化身是日落而归的时刻,一个头顶重粮,横跨小溪的拾穗人的形象。秋是忙碌的割麦人,在割着果粒饱满的麦子的同时,又被远处飘来的浓郁的罂粟花香熏醉,他的镰刀还来不及割到旁边去,只因处处都是丰收的果实,应接不暇;最后秋是一个儿童,百无聊赖。呆呆的站在榨果机旁边静静地等待最后一滴果浆。秋是守在榨汁机旁边等候果酱从榨汁机里出来的小孩子,丰收之后,自然是享受的时刻,不停的为秋收而忙碌,总该为享受停停脚步,这个孩子就只是等候在榨汁机旁边直到最后一滴果浆滴下。在这节中,秋景变幻迅速,收获的季节自然是忙碌的季节,秋忽儿坐,忽儿躺,忽儿走,忽儿立。诗人运用极其独特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技巧将“秋”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使读者在欣赏秋的丰收喜悦的同时,又很好的感受到了济慈独特的审美观和高超的创作技巧。

繁华过后,萧条与衰亡如影随形。但诗人笔下的秋是杰出的乐队指挥,他烹饪了一道听觉盛宴。

…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查良铮译,1988)

第三节中,玫瑰色黄昏里的乡村,小飞虫同奏哀音,忽高忽低;蟋蟀歌唱不止,绵延不绝;知更鸟鸣叫不断,高声吹哨;小羊咩咩声声,燕子呢喃不歇。周遭的生命开始变得焦躁不安起来,甚至是在苦苦挣扎,结合诗人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这一切就像奏响的一曲送葬的哀乐。此情此景勾起了诗人对生命消逝的思考,生命的消逝是一切美好时光的终结,但却又是生命轮回中新生命、新希望的开始。超越了世间的悲欢离合,身体的病痛折磨,眼前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宁静与自由。

三、和谐乐章彰显的情感

《秋颂》的三节中,济慈分别从三个方面对秋景进行描写和叙述。尽管三节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主调依然是富裕、丰收的秋景秋收图,也令读者深深的感受到了秋收的愉悦感情。在这个处处显富裕、满满都是欢乐丰收的秋季,我们感受不到秋日的落寞和寂寥,秋风落叶与花香的悲哀,相反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济慈笔下万物澎湃、秋收万科、丰收富裕的一派欢快景象。

在济慈的秋天里,一眼望去,迷雾浓浓,甘果累累,丰满莹润,美丽和谐。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诗歌的种种细节方面体会到济慈独特的审美观和感伤情怀。济慈的一生不断追求美、爱美,将自己的诗歌创作也不断的体现出美感追求,济慈诗歌中的美体现在众多方面,包括听觉、视觉和感觉。我们在对济慈的诗歌进行分析和欣赏中,可以深深的感觉到济慈创作的高明之处和不断的美感体验。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追求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代表。在济慈的一生中,他极力创作富于美、有无限美感的作品,将自己对美的追求全面而又独树一帜的在他的作品中展现。在济慈看来,仅仅直观地将生活中的美表达出来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实的生活中充满了虚伪肮脏的成份,要想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唯一的途径是从心灵深处去体会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用想象去捕捉心灵所感悟到的美。济慈的《秋颂》写于他深知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于是他决定终止以神话为题材的创作,转而用其他的诗歌形式来抒发自己心中郁结已久的强烈感情。在一个天气晴朗的秋天,他写出了这首与当时自己的心情万分接近的秋的咏诗。

这就是济慈的《秋颂》,就是这样一首从形式到内容都让读者惊讶、震撼而又欣然赞许的诗歌。秋天的种种丰收、忙碌在济慈的笔下活了起来,他笔下的秋不再是一派荒凉寂寥的景象,而是独特的、令人向往的、赋予了独特物质美的一幅忙碌图景。尽管在这首诗里,济慈很少提及到丰收的忙碌和艰辛,但他用自己独特的审美和非凡的创作意识将整首诗写活了,用诗中描写的丰富的物质来烘托渲染秋之美,体现了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济慈的诗歌是富于美的,这篇《秋颂》就是济慈美学观点一个的体现。这首诗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完美的秋。诗人运用诗歌表达了人类应该摈弃人类中心意识,以更平等的姿态来学会欣赏自然,只有这样,身边自然的美才能唤醒人类内心的美,融入自然,回归自然,人类才能从自然中源源不断的汲取营养,汲取能量。

[1]济慈.秋颂[A].英国诗选[C].王佐良编.查良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87-389.

[2]林玉霞.情融于景 情更浓意更深——评济慈的《秋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02):84-85.

[3]许德金.济慈的诗论及其《秋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1):53-58.

猜你喜欢
济慈美的诗人
电影《明亮的星》中女性主体芳妮与济慈作家形象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千件羽绒服温暖黑龙江困难退役军人
济慈的死亡哲学观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