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代川(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学术论坛·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功能*
倪代川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摘 要〕公共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属性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文章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整合、批判、培育等功能进行了专题探讨,着重分析了现代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在馆藏资源、服务体系、功能体系等方面的整合功能;在营造文化批判氛围与增强文化批判能力方面的批判功能;在空间环境、知识素养、公共素养以及文化自觉等方面的培育功能。
〔关键词〕公共性 大学图书馆 整合 批判 培育
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是大学图书馆在其所处的空间场域中以自身拥有和共享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满足用户对大学图书馆的利用需求为导向,以自由、平等、公正、公益、共享、包容等为核心理念,不断完善自身内部管理与文化氛围,在面向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及多元互动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社会属性,它是在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实践中体现出的一种价值追求。作为生存于社会公共性环境下的大学图书馆,必然广受社会公共性的影响与制约,文章拟对大学图书馆的公共性功能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业界同仁在科学把握大学图书馆在公共性机遇的时代背景中,自觉从公共性视角推动大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整合、批判与培育等基本功能。
公共性不仅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属性,而且对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重塑和整合之功效。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整合功能正是系统论理论与整合思想在大学图书馆领域的反映,它不仅成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且为大学图书馆生态环境的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创造条件。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整合功能突出表现在资源整合、服务整合、功能整合三方面。
1.1 整合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是大学图书馆各类功能实现的基础要件。2012年12月7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总馆长Larry P. Alford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作题为“把握当下:为学术图书馆的未来而定义”的主题演讲,认为现代大学图书馆是兼有多种使命的复合机构,图书馆馆藏(包括数字馆藏和纸本馆藏)才是图书馆真正的立足之本。图书馆应该一如既往地采购那些不易获得但又记录了语言、文化、历史和政治发展的资料,必须在保存这些资料原始形式的同时将它们数字化,不但为今天的读者而收藏,也要为百年后的学者而收藏[1]。Larry P. Alford的观点直接表达了现代大学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开放包容、面对未来的态度去整合各类资源,这与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所强调的公平、公正、共享的核心理念基本一致;与此同时,支持大学图书馆采取合适的专业技术手段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资源分布、资源揭示、资源展示以及数字化等处理,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保障用户图书馆权利的实现。
1.2 整合大学图书馆服务体系
大学图书馆承担着学校师生教学、科研、学习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任,是大学运行与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这正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在现代大学生态系统中的反映;同时,大学图书馆在现代大学社会服务需求与拓展的时代背景下,主动参与社会服务,进一步发挥大学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已经成为其公共性拓展的有效路径。大学图书馆需要通过公共性的构建来进一步整合自身的服务体系,如将文献资源服务、现代学科服务、空间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现代用户素养服务、现代社会服务等进行有效整合,通过践行《图书馆与可持续发展声明》中“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通过确保利用信息的自由,促进可持续发展”[2]理念,大力弘扬图书馆资源的公平、自由利用理念,积极倡导图书馆公正、公平服务理念,使大学图书馆服务有效地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和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体现和发挥自身的社会功效,为满足现代用户多元的利用需求,保障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提升自身的综合服务能级等积极努力,推动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1.3 整合大学图书馆功能体系
公共性作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基本属性,对大学图书馆各类功能的发挥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为大学图书馆各类功能赋予了公共性内涵,其功能在定位上呈现出明显的公平性、公益性,在功能属性上表现为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过程中体现的公平、公正、公开等服务理念和维护图书馆用户权利等。大学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与历史记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同时,还承担着师生教学科研的保障与支撑、大学文化的凝聚与创新、用户素养的弘扬与培育、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文献遗产的收集与整合、社会服务的参与和拓展等诸多功能,这些功能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与历史责任,其功能的有效发挥都有赖于大学图书馆在实际运行中凭借自身的优势去积极实践。为此,需要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构建过程中,围绕公共性的社会价值、专业价值和文化价值,集成各类资源,整合大学图书馆功能体系,积极构建大学图书馆功能发挥的社会生态环境,营造公共性氛围,为大学图书馆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创造条件,保障了用户的图书馆权利,推动大学图书馆各类功能的发挥,维护大学图书馆功能的公共性。
学术领域中的批判强调的是批判者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特别是知识分子应当为构建健康的社会环境“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警醒的声音、批判的声音,从而在与主流话语保持的张力中产生制衡机制,促进时代文化的健康的精神环境的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一种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生活方式、思想潮流、价值取向多元并存、相互制衡、良性互补的环境”[3]。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公共性的社会批判已经成为公共性的基本功能之一[4],它不仅可以为社会公共性环境的维护与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还可以促进现代公共社会的良性运转。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批判功能突出表现在批判氛围与批判能力两方面。
2.1 营造大学图书馆场域批判氛围
场域是布迪厄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为人们观察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分析视角。从场域理论视角分析大学图书馆问题已经成为大学图书馆研究中的重要特色,如吴红认为,“大学图书馆在大学里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场域,这一场域在具体的层面上与教师、教室之间构成一种张力,在抽象的层面上与毫无根基的求新鹜奇、或者思想的僵化的可能性以及现实的空间之间构成一种紧张关系,这些张力或者紧张关系突显了大学图书馆的内在价值”[5];笔者也曾从公共空间视角对大学图书馆场域进行了界定,认为大学图书馆场域“是一个能对位于其中的各类读者、图书馆管理者、大学管理者等各个图书馆利益相关主体产生作用的公共空间,是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对各自利益及公共利益表现出关切和介入的社会空间,同时,承担着历史文化传承、公民素养培育、大学精神凝聚等沉甸甸的文化功能”[6]。可见,在大学图书馆场域空间呈现出的复杂环境中,馆员、用户以及学校管理层等共同组成大学图书馆场域空间的多维行动主体,他们之间通过多元互动,确保图书馆权利精神、现代大学精神以及图书馆职业道德等能够保持协调运行,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批判功能的实现创造条件,维护大学学术共同体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弘扬信息自由利用和资源公平获取的图书馆权利精神,为大学精神的守护、传承乃至创新以及对社会保持清醒的理性批判意识等作出贡献。
2.2 增强大学图书馆文化批判能力
文化批判(或文化批评)的特点在于“文化可以变迁,万象或能更新,批判的锋利却是永在的,甚至可以说批判本身即目的,这是知识分子区别于传统中国的读书士子,或宗教社会经学家的根本特征”[7]。毫无疑问,大学图书馆是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公共空间,这里不仅聚集着活跃于学术界的各类知识分子,而且承担着培育未来知识分子的重要功能。据此可以发现,大学图书馆的文化批判功能其实是以大学知识分子共同体的文化批判精神与实践为主要载体的,要想使这一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必然要求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构建中,对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精神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使知识分子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永恒的文化反对派”[8]。为此,围绕以“公平、公正、公益、共享”为核心理念的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精神的弘扬,为大学图书馆共同体所有成员普及公共性知识、培育公共性意识;通过对“民众利用图书馆的平等和自由”[9]这一图书馆权利的维护为大学图书馆知识分子共同体提供自由、平等的利用氛围;通过对大学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的坚持和弘扬,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自觉意识;传承和创新大学的独立与自由精神、科学与人文精神、批判与创新精神,推动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为现代大学批判功能的实现添砖加瓦。现代大学的批判功能在维系大学的组织属性和办学宗旨、培育现代公民、导引社会良序发展、推动创新教育体系和创新型国家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功用[10];具备理性的批判意识与扎实的批判能力不仅是大学学术共同体成员从事批判实践的基础条件,更是批判功能实现的根本保证。笔者以为,通过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建构,在实践中对学者的批判精神、批判意识以及批判能力进行系统培育,不断重塑学者的独立人格,充分发挥学者的主体性、主导性、能动性和精英价值,促使学者秉持独立的人格和社会良知的使命感,以理智、独立、客观和无功利的原则对社会问题发表批判意见,能够做到“超越自身的社会人角色,摆脱既得利益集体的狭隘性,善于以一种负向思维、一种解释社会畸形存在方式的反思性思维去关注社会,成为社会的知识权威,以帮助社会去思考、理解和行动”[11]。
公共性作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基本属性,不仅决定了包括资源建设、环境构建、用户服务、制度体系等在内的大学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公共性,并通过公共性实践,一方面能够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培育更好的公共性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文化自觉、公共空间的培育与营造等,进一步培育大学图书馆主体即包括馆员与用户群体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现代公共素养,如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对法治社会的追求、对社会公共服务的监督、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以及对公共场域规则的遵守等。具体而言,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培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空间环境培育、知识素养培育、公共素养培育以及文化自觉培育等四方面。
3.1 培育大学图书馆空间环境
对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追求与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对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的构建,包括大学图书馆空间环境的营造、空间功能的设计、空间资源的布置以及空间利用规则的制定等。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公共空间环境诸元素的系统考量,使之全面的融入大学图书馆公共性构建的系统工程中,与现代公共性理念实现无缝链接,既能满足大学图书馆用户的空间多元利用需求(包括对空间功能的多样性、空间类型的丰富性、空间环境的现代性、空间规则的开放性、空间场域的竞争性、空间资源的文化性等),也能实现对现代大学图书馆空间环境的综合改造,使之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体现出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参与性、竞争性等理念与要求,推动现代大学图书馆空间的转型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化、多样性、个性化乃至智能化的各类图书馆学习公共空间,为入馆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空间服务。
3.2 培育大学生知识素养
知识素养培育一直是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关注重点,他们认为:大学图书馆在面临资料泛滥、复杂与剧增的时代,如何将知识传达给读者,如何帮助他们有效的利用所需的资料,有赖于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努力,唯有学生养成使用大学图书馆的能力与习惯,方可期望提升学生利用大学图书馆的目的与层次;大学图书馆专业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所服务机构的目的与使命,在日常工作之外,必须从事研究与著作,并参加专业团体主办的研讨会以及对读者团体与个别指导,增加图书馆专业人员在学校中的权威性,积极进行图书馆专业人员“换血”,促使有理想与创新能力的专业人员脱颖而出,创造图书馆成为一个“资料中心”与“读者中心”并重的机构,并建立起图书馆的新目的、新传统、新目标与新秩序,以应付未来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12]。虽然在整个教育阶段中,各层次教育都不同程度地承担着对学习者提供知识培育的职责,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思想的教育实践还占据主导地位。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批判性学习已经超越知识性学习而占据主导地位,它强调的教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知识灌输上,而是体现在知识理解、知识分析、知识获取以及知识创造中,即知识素养的培育。现代大学图书馆作为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知识服务与保障机构,也相应的承担着对大学生知识素养培育的重要职责。这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属性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已经被各大学图书馆高度重视,纷纷开展各类举措加以应对和推广,如开设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公选课或通识课来提高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以开辟多功能学习空间来激发大学生图书馆利用需求;以举办信息搜索大赛来激发大学生信息搜索兴趣、提高信息搜索能力;以举办文化讲座和文化展览等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以举办读书沙龙、阅读推广来提升知识传播的效率与效益等等。
3.3 培育现代公民公共素养
2013年8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涵养我们的公共意识之三:素质提升需要培育“公共性”》的社论,呼吁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重塑现代公民的公共素养,旗帜鲜明的指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培育一种契合现代文明的全新文化素养。这样的文化素养,核心要素是基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不仅体现为一种公共生活理念,更体现为一种社会交往价值观,这样的文化素养,才会塑造令人敬重的现代公民”[13]。公共素养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现代社会公民的公共素养主要包括公共意识、信息素养、公民素养、法治精神、公共精神等方面。无论是在社会发展还是在教学科研方面,大学图书馆都承担着相应的职责,同时,在现代公民公共素养培育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殊优势。通过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构建,可以在现代公民素养培育方面有所作为。一方面,通过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提供的各类服务,可以有效培育用户群体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守法意识、道德意识”[14]等六个方面的现代公民素养;另一方面,大学图书馆可以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贯彻现代图书馆职业精神与服务理念,不断弘扬现代公民素养,将现代公民素养融汇于大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方方面面,营造公共素养培育环境,培育用户的公共规范意识、公共利益意识、公共环境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等现代公共意识,使得“公民有责任既‘发现’个人利益、也‘发现’社群利益,最终认识到每个人对所在社群,都负有社会‘契约性’的自治责任,都承担着文明‘诠释者’的社会使命”[15]。
3.4 培育大学图书馆文化自觉
文化功能作为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不仅在大学图书馆的组织属性中表现突出,而且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内涵中也占有突出地位,其中文化公共性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以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构建既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功能实现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学图书馆文化功能培育的环境条件,其中,对由馆员与用户共同组成的大学图书馆共同体文化自觉的培育是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内在功能之一,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包括现代文明自觉、学术自觉、大学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旋律等在内的文化自觉培育来提升大学图书馆共同体的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自觉能力,从而使馆员更好地参与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推动大学图书馆科学发展;使广大用户在享受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文化意识的自觉以及对多元文明的尊重等。
(来稿时间:2015年3月)
参考文献:
1.(加)Larry P. Alford.把握当下:为学术图书馆的未来而定义.严丹,钱卓珺,译.图书馆杂志,2013(7):4-8,44
2.程焕文,张靖.图书馆权利与道德(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9
3.陶东风.人文知识分子的边缘立场与批判功能.探索与争鸣,2011(1):64-68
4.许耀桐,傅景亮.当代中国公共性转型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4):48-54
5.吴红.从大学的理念看理想的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2):51-53,61
6.倪代川,季颖斐.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大学图书馆场域分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7):15-18
7, 8.赵毅恒.文化批判与后现代主义理论.二十一世纪,1995(5):147-151
9.程焕文等.图书馆权利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36
10.黄炳义,刘立宾.现代大学的批判功能及其实现.高等理科教育,2013(3):16-21
11.张培富.社会科学的批判功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12.范承源.美国大学图书馆如何推展其教育的功能.美国研究,1985(3):99-115
13, 15.人民日报评论部.涵养我们的公共意识之三:素质提升需要培育“公共性”.人民日报,2013-8-14(5)
14.张民省.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理论探索,2007(1):128-130
〔分类号〕G258.6
〔作者简介〕倪代川(1982-),男,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在读博士,上海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信息资源共享。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场域·文化·公共空间: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研究”(编号:12YJC870020)研究成果之一。
On the Function of Academic Library Publicity
Ni Daichuan
( Shanghai University )
〔Abstract 〕The publicity is an important attribute of the modern academic library. This article system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criticism and nurturing functions of the academic library publicity around the theme of the academic library functions,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function in academic library collections resources, service system, functional system; the criticism function in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cultural criticism and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the cultural criticism; the nurturing function in the nurturing space environment, training knowledge literacy, fostering public literacy and nurturing cultural consciousness.
〔Keyw ords 〕Publicity Academic library Integration Criticism Nurt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