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2015-02-13 10:51涂丽平
台州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团道德德育

涂丽平

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涂丽平

(台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浙江 临海 317000)

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和路径必须基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情感、观念及生态道德人格的养成这一总目标,具体表现为三条路径的有机统一:以体验和活动为导向的课堂实践性教学、以社团为依托的校园社区实践、以宿舍生活为主题的生态生活方式的养成。

生态思维;生态德育;路径;高校

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生态教育“逐渐成为全球的共识。而生态道德教育是其中的基础环节。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高校生态德育是增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目标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路径选择等方面来探索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探索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我国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着自己特殊的背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尽管国外生态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学术思潮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国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依然是一个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的新兴领域。而从实践工作的角度来看,高校生态德育局限在高校的德育课堂教学和主题宣传活动等分散的领域中。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而滞后于理论研究的实践工作自身又难以打开局面,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之间难以形成共同的问题意识和结合点,难以达成两者的互促共进和有机统一。生态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全新内容“被强调,而生态德育所处的社会大系统、生态德育实践的教育意义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被忽略。它造成了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脱节,内涵与方法之间“互不匹配“。

(二)高校生态德育面临着传统德育功利化、技术化的教育困境。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已经患上了“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的现代综合症[1]。道德和道德教育对于从事高校德育教学的大部分师生而言,只具有工具性、技术性的外在价值。高校生态德育既受制于学校德育的微观环境,又发端于现代社会严峻的生态危机,这就使它更加看重现实的需要和实际的功用,从而难以避免地滑向工具化、技术化的教育模式,重蹈传统道德教育的覆辙。

(三)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德育有着独特的心理反应。我国的大学生从小学到初高中都在接受课堂德育的教育。而在他们的眼中,大学生态德育的内容和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并无太多实质性的区别。再加上同样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生态德育教师同样容易犯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全是从小听到大的、干巴巴的说教和毫无新意的陈词“,这通常是大学生在没有进入大学生态德育课堂之前就存在的心理预设。它们往往在生态德育的课堂教学中不幸得到证实。大学生只是迫于压力在形式上应付各种类型的德育课。而在内心深处,他们早就已经对各种道德教条和道德说教感到无比厌烦。大学生对德育课堂学习的反感与叛逆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定势。它是高校生态德育决不可能无视的现实处境。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自然“概念对当代大学生依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新时期大学生在超然性目标价值的三个因素上总体差异显著,根据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回归自然取向、贡献国家取向、人类福祉取向“[2]。大学生“回归自然“的价值选择倾向为他们接受不同于传统德育教学模式的生态德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性化与技术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对高校德育形成的心理定势等困境使得高校生态德育必须借助于生态德育的实践教学来充实自己的内涵和意义。实践教学是高校生态德育获得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基础环节。

二、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涵

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是指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有机构成系统。它是实践教学的核心要素:在实践教学模式中,它起着引导和定位的作用。

传统的大学德育以大学德育教师为主体,以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为主要目标。与此不同的是,生态德育所依据的生态理论“把世界,包括人、自然和社会都看作有机的生命体……(生态的世界观)用和谐、平衡、综合和内在关联的观点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因此,高校生态德育是在(由自然、社会与人构成的)社会有机体中发生的一个综合性的实践问题。它必须依靠生态德育活动的动态展开和个体生态德性的养成。只有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情感和思维应用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

因此,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循序渐进的层次:(1)大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念和知识,以此形成尊重生态规律与生态价值的生态意识;(2)大学生具备感受、体验生命和自然的美和价值的感性认识能力,具备热爱自然和一切生命的情感和意志能力;(3)大学生养成稳定的亲生态的心理-行为模式;(4)大学生在达成生态价值理念的自觉内化的意义上形成健全的生态道德人格。在这个阶段,大学生能够做到以健康的生态生活方式来统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个人、社会和自然的生态和谐状态中实现个人发展和个人完善。

遵循生态道德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分解为以下五个层次的有机结合:(1)在日常生活情境和生态情境中不断深化大学生对生态美、生态法则的内涵、力量和意义的感受和体验。生态美是丰富和充沛的生命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和谐所展现出的美。“生态美是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大美,也是人与环境和睦相处之大美。人对这种大美的体验,必须由主体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繁荣及和谐的情景中去,和生命整体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4]。生态德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体验生态美,通过生态美感受和认识生态法则的力量和意义。(2)从自然与人类的生存关系出发,学习和掌握生态规律和法则、生态价值、生态道德的具体内涵和意义。它具体包括:生态规律与法则、生态道德的具体内涵;生态功能与价值对于地球和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具体意义;生态系统在现时代遭到破坏的范围和程度;生态恢复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特征、实践现状与意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能够使学生对生态规律和生态道德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其生态体验升华为生态道德需要和生态道德情感。它能够把生态伦理知识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相互结合起来。(3)在公民的社会责任的层次上,参与生态道德实践和生态德育活动。一方面,大学生需要在生态道德实践中深化对生态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积累自己的生态经验、技术和行为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大学生需要自觉把自己的道德行动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这一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使自己的道德行动具有改造现实的社会关系(既包括生态道德关系也包括人际道德关系、政治关系)的实践意义和教育意义。(4)纠正爱攀比、崇尚享乐的生活方式,养成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与生态道德习惯。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他们往往缺乏“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目前已经相当匮乏“的生态意识与观念。养成生态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是生态德育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5)在共产主义信仰层次上把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终极追求和大学生的人生信仰有机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信仰、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的内在关联及其意义。

三、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教学的路径选择

基于高校生态德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的有机结合中具体展开:

(一)以体验和活动为导向设计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高校生态德育课堂首先是学生感受和体验日常生活情境和特定生态情境的生态美的场所。因此在课堂上,生态德育教师要充分发挥生活化的生态情境对学生的生态体验和情感的引领作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德育课堂教学的基础资源和出发点。生活化的生态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现有经验,调动他们参与生态学习、扩展生态体验的愿望和能力。这就要求生态德育教师对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充分的了解。一方面,通过课内外的师生交流来了解学生近期的生活,生态德育教师可以掌握其间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班委组织的沟通和协调,生态德育教师可以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在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生态德育教师可以把其中具有含金量的经验以“生态情境再创设“的方式在课堂上综合再现出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生态体验和学习兴趣。第二,在具体的生态情境中,以问题意识为先导贯穿课堂知识点的讲授。生态德育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生态情境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些生活道理更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因为它是师生共同探索和共同学习的结晶。而另一方面,它又是连接日常生态情境和生态知识的桥梁。它既能使书本中抽象的概念和知识感性化、具体化,又能使日常的生态情境得到拓展,使学生的感性经验实现理论升华。因此,生态德育教师需要以生活道理为中介,引导学生进入从生态情境到生态知识、从生态道德观念到日常生活情境的往复循环过程,以此深化学生对生态理论和日常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第三,通过实践性环节的活动来扩展学生的生态情感体验、生态知识和生态道德经验,达成三者的有机统一。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被高校德育课堂所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生态德育课堂能够有所作为的一个环节。一方面,生态德育教师可以基于某个理论知识点,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精心设计课堂的主题性教育活动。比如,针对某个社区的环境污染现象,生态德育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表演游戏。学生由此了解社会现实,锻炼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协调能力。另一方面,生态德育教师应该大胆地带领学生走出去,使实践性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户外实践。比如,生态德育教师引导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实地体验生态美,通过阅读大自然这本打开的生态书籍来深化学生对生态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培育学生保护自然的行为能力。

因此,以体验和活动为导向的生态德育课堂为师生创建了一个交流生态意识、情感与观念的公共平台:师生能够创建合作学习的课堂学习情境,分享共同的学习背景、情感和道德经验,以此展开课堂生态认知与生态意识、生态价值判断与生态情感、生态需要与课堂活动之间的互动生成。

(二)充分利用高校社团开展生态道德实践,培育和锻炼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为纽带,为满足自我归属需要、交往需要、娱乐需要、成就需要而结成的同辈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5]。作为自发性学生组织,高校社团是高校生态德育能够扎根于其中的基层土壤。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社团都存在着外部支持匮乏、团队建设不力、人员流动性过大、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在部分高校涌现出的环保社团也是如此。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生态德育可以通过扶持德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社团来培育自身的实践资源。具体路径如下:第一,作为外部支持,生态德育教师可以通过培养社团骨干来支持生态德育社团的成长和壮大。比如,生态德育教师吸收优秀的社团成员参与教师负责的生态德育科研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带动社团全体成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作为指导老师,生态德育教师可以参与社团的具体服务工作,引导学生开展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生态德育教师的“身体力行“所提供的榜样效应和动力源泉能够促使社团更深地扎根于生态价值根基,团队建设以此获得持续而强大的发展后劲。第二,高校社团建设往往各自为阵,各社团之间的“此消彼长“、人员流失现象往往发生于社团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而基于“生态和谐“这一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理论学术类社团、专业服务类社团、志愿服务类社团能够通过主题性的生态实践活动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形成高校社团文化的合力。第三,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已经习惯了“学校-家庭“这种相对单纯和封闭的生活空间。他们的校园生活并未充分融入学校所在的社区和城市。而实际上,高校和周边社区、政府部门、文教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相关企业等在生态利益和目标上具有共同点。因此,高校生态德育的宣传和实践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深入到周边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中去,同时进一步吸引这些组织中的热心人士参与和支持高校生态德育实践,以实现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三)在校园的日常生活中培育大学生的生态德性养成。一方面,高校在管理制度设计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系的德育功能。以宿舍管理为例,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在制度设计上给学生的自我管理留出充足的空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建立由校级学生自律委员会、院级生活委员会、宿舍区学生楼长和寝室长组成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完善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将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管理集体生活的能力,形成德育功能的综合效应。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能够使集体生活成为培育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教育途径。每一个学生能充分享受到自我管理的成果、利益和荣誉。另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可以联合相关学生组织探索日常化的环保活动的实施细则,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系为依托组织这些活动的实施。比如,组织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开展“低碳楼长“、“节约型最美寝室“、“绿色志愿者“等先进人物事迹的定期评比活动,在校园生活中培育生态德育的文化氛围等。

总的来说,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有利于打破德育课堂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和自然的“大环境“、自我封闭的顽症,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生态道德意识、生态体验与情感、生态知识,逐步提升其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生态道德问题的反应、判断、分析和综合处理能力。它一方面把生态理论学习与反思的环节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使之发展成为对现实生态问题的事实判断与价值辨析活动;另一方面把日常校园生活中生态道德的实践立场、兴趣和关注点带入课堂学习中,使之成为激发理论学习的问题意识。正是在“课堂外实践过程中的学习“和“课堂内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的相互衔接这个层次上,生态德育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路径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1]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11.

[2]辛志勇,金盛华.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与价值观教育[J].教育研究,2005(10):24.

[3]薛为昶.超越与建构:生态理念及其方法论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37.

[4]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66.

[5]胡元林,王涛.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功能透析[J].教育与职业,2005(9):10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Eco-morality in College

Tu Lip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Zhejia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path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eco-morality in col⁃lege should be constructed following the objective as cultivating students’eco-morality consciousness,emotion,value and personality.The eco-morality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organic unity of three ways which are experience and activities based practical teaching,students’association supported campus practice and eco-morality dormitory life.

ecological thought;eco-morality education;path;college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1.019

2014-11-26

本文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MLC012);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课题“马克思的职业理想的民间共鸣机制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JDYB10)

涂丽平(1978-),女,湖北应城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信仰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社团道德德育
缤纷社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