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乐红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艺术性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晁乐红
(台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浙江 临海 317000)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如:科学恰当地处理意识形态主题,教学重心在于“传道”而不是“授业”,教育者要有选择地“留白”,以及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生动性、时代性和专业相关性的教学案例。要实现以上艺术性教学,教育者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及以生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与理工类专业相比,人文社科类教学更加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而在人文社科专业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因其独特性而需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下功夫和花力气,这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甚至是教学意图的成败。无论是理工类还是人文社科类,对于专业课,大学生们一般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因而持较开放的接受心态,即使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也不会太多计较,因为学生和家长大多认为花四年时间和数万元费用就是为学习专业知识而来。但是,对于公共课——尤其是以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态度则要复杂得多。大学生们已经年满18岁,在文化多元、观念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反思自己并且勇于纠正自己业已形成的思想和观念谈何容易?因而需要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将严肃、深奥以至于枯燥乏味或令人感觉不悦的教学内容通过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手法来加以转化,变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有吸引力。所谓艺术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在求真和审美中陶冶人性之善,力求真、善、美的统一,由此事半功倍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的。
(一)科学恰当处理意识形态主题。首先,突显人学常识,正确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高校教学都不可回避的重要目的之一,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因其洗脑功能而受到大学生的反感和抵制,最终可能因抵触其意识形态性而同时否定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谓的“物极必反“或“过犹不及“。正因为此,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张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①下文简称为《基础》。中意识形态性明显的两章——理想教育(第一章)和爱国教育(第二章)——挪移到后边再讲,意在经过后边价值观、恋爱婚姻以及法律基础教育后,师生有了一定的信任和感情基础,再进行艰难的意识形态教育。[1]本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归根结底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即人学教育,包括做社会人(公民)、职场人、家庭人等等,而意识形态教育属于其中的一个部分,根本上来说是与人学教育的大方向相一致的。如果将意识形态教育隐含包裹在人学教育之中,即一个好公民理应爱家庭、爱同事、爱邻居、爱国家、爱世界,这样就可以按照教材顺序,既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以保证学科体系的递进关系。之所以这样以退为进,是因为包抄迂回或暗度陈仓的教学效果远远好于正面进攻。老子曾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2]72事实上,并不是教师强调什么学生们就被动接受什么,对于生活在信息开放时代的思想活跃且具有青春期叛逆特征的大学生们来说,情况恰恰相反。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抛开意识形态的包袱——欲擒故纵。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可以此为导言:我们探讨的是高于中小学层次的爱国主义,那就是思考“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他的祖国?“而不仅仅是“爱不爱“和“怎么爱“的问题。至于你现在爱还是不爱都没什么,重要的是大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学生们会因被尊重为思想主体而认真地运用这一份思考的自由,也会避免以往因反感灌输方法而盲目排斥教材或教师提倡的主流价值观的轻率现象。其次,以科学性规约意识形态问题。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即培养大学生们科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力。如果失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育,意识形态的灌输无论如何顺利最终都是失败的,因为意识形态是发展的、动态的,只有善于科学思考的人才能保持自己的意识形态观于科学轨道上前进。去世不久的国学泰斗汤一介生前曾非常遗憾地回忆到:从1950~1980年是他学术生命中空白的30年。因为:“我们做了没有思想的螺丝钉。“[3]当只能马恩列斯毛才能被称作哲学家,当北大的哲学教授们只能是宣传他们思想却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更没有反思和质疑精神与能力的“哲学工作者“时,中国的意识形态必然离开了科学的地基。避免意识形态极左或极右的唯一方式是时刻以科学精神规约它。因此,教育者授课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灌输主流价值体系,更是通过对其分析和推演而培育大学生的哲学及政治的思考力。最后,隐化争议性较大的意识形态主题。意识形态内容极其广泛,学校教育应选择最基本的公共认可度较强的内容,这也是2014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内容的第一条去掉了旧守则中“热爱共产党“的根本原因,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如学者所言:“国家精神的建构应当渗透和体现核心价值,但其贯彻的是国家的意愿,而不必完全表达为党派价值,因此不应把国家精神混同于政党价值及其伦理观。“[4]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应把自己视为政府宣传部门的政策法规宣讲员,应尽量减弱propaganda(政府宣传)的味道,增加科学性和包容性,以求尽可能地调动绝大多数青年学子的激情、梦想与活力。
(二)“传道”重于“授业”。与理工及社科专业课程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以传授知识、填补大学生头脑中的信息空白为目的,而是以讲解生活世界的社会之道、为人之道为核心。即虽然都是“解惑“,然而内容大有不同,前者主要是“授业“,后者则为“传道“,传社会之道、自然之道、宇宙之道、人生之道,说白了就是更新观念、塑造灵魂。这就决定了在该类课程的学习中,上课记笔记、课后复习笔记或教材或书面作业等形式的东西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思考,是否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人生道理、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宇宙自然的运行法则,是否有能力和勇气对自身的固有传统观念进行一定的反思并认识到自身的差距,是否发自内心地渴望弃旧更新、扬弃自己。拿《基础》课来说,如果学生们的固有观念仍然没有随着学习而有所转变,做人做事方面仍然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即使课堂笔记做得再工整,书面考试分数再高,最终还是表明这样的《基础》课教学基本是失败的。“传道“的方式必然不同于“授业“,因为道是鲜活的、生动的、辩证的,所以道只可讲解不可背诵,好的教师只“备课“而不“背课“,学者名师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什么东西你一写下来,到时候一念,它就没有一个再成长的过程了。我在讲的时候,我不写出来,虽然这些东西以前也讲过,可是到时候它还是在现场新鲜涌出来的,我当时也在感动之中,所以才能带同学们去感动。“[5]也由此可知,慕课教学法最不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为它没有现场感。只有通过鲜活生动的现场涌动,才能提供强大的观念风暴、促发强烈的情感激荡,震撼内心世界,再通过真诚的师生对话以及生生交流,确实达到重塑心灵的效果,最终实现旧瓶装新酒、旧貌换新颜的理想效果。
(三)有选择地“留白”。留白本是美术用语,指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以供阅画者发挥想象力,领略画外之音、象外之意。教师授课——尤其是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适当借用这种绘画方法。首先,因为思想教育是有局限性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2道的深奥、抽象、复杂、辨证等特点决定了讲道只是引导受教育者入门而已,教师要懂得,并非一切道理都可以凭借教师一人讲解清楚明白,讲不清楚明白的则要留有余地,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6]教师要自知,因而要谦虚谨慎,根据自身特点而有所选择、有所留白,只讲自认为自己胜任的,而不去讲自己所不清楚的。其次,教师的讲解只是学生学道的第一步,真正地体会道还需要生活实践和生命阅历,对此,荀子在其《儒效》篇中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7]196因此要允许学生怀疑乃至否定教师已认定的真理,给予学生时间,有耐心地等待他们慢慢成长,更要允许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人生之道是在试错中得来的。从这一点而论,无论愿意与否,思想教师客观上都在留白,留下孩子们自我成长、试验的空间。总之,教师的知识和讲解是有限的,不是万能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可数的东西并非都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并非都可数。“[8]同样道理,我们也可以认为:可教的东西并非都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并非都可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留下一些主题或主题中的某部分内容供大学生们独立玩味、思考、商讨和辩论,如此之“留白“是留下了悬念,也留住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四)精选案例。没有感染力的思政理论教学必然是失败的,而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案例应具有典型性、生动性、时代性、专业相关性,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他们的思想力,最终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学目的。如,《基础》课中第一章的理想教育,应该选取大家熟知的马克思、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人物的成长故事,也要例举当代中国人梦想成真的经典案例——如马云、俞敏洪等。其中还要注重体现专业区别,如美术专业可例举吴冠中、陈丹青,体育专业的可例举博尔特、菲尔普斯、李娜、姚明,数学专业可例举陈景润、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计算机专业可例举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开复、柳传志,诸如此类,这样可加强针对性,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学习动力,尽早树立自己内心世界的专业或事业偶像,以他(她)们为榜样,吸取他们的成长经验,同时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虽然一节课只有四十来分钟,但因专业偶像的树立可以激励终生。只有这样深深地打动内在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才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一)学高为师。大学生们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认为它们缺乏专业性,尤其在一切以西方为参照标准的当代,无论是《基础》课还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仿佛是大杂烩,什么内容都涉及,却又不属于任何一门专业学科,于是容易给人误解为谁都可以讲或谁讲都一样。其实恰恰相反,大杂烩这一特点,反而决定了这些课程教学难度相当高,非有一定人生阅历和博古通今学问的教师不足以胜任。资质低、水平不够的教师可以把这些课上得枯燥无味,要么照本宣科、条条主义,导致学生不是睡大觉就是玩手机;要么用网上八卦奇闻吸引学生眼球,虽可以博得学生一时欢心,但最终与教学宗旨背道而驰甚至适得其反。因为以上原因,常常使得家长们和其它专业的教师们痛惜道:“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鲁迅语)。实践证明,资质深、水平高的教师可以把这些课上得感天动地、沁人肺腑,学生们听得入神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讨论激烈时则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即使好久以后仍是回味无穷。取得这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需要老师要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博古通今。不仅要有中国史、世界史的一般常识,更要有政治、哲学乃至文学方面的基本功。不仅知道中国文明的独特魅力,也要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对此,毛泽东早就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9]。以上坚实的基本功需要教师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对规律的体悟,这一道理古人早有阐发,如,庄子在其《劝学》篇里直言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7]9-10老子则认为成功决定于细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130教师的学术积累是第一要义,台上的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以及收放自如是台下苦读、苦思的硕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结晶。所以,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非常难得的,因而也是非常宝贵的。
(二)身正为范。教师博闻强记、触类旁通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传道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人品境界做配合,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因为大学生学道的过程同时就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树立信念、信仰的过程,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要有充分的信任感与敬畏感。虽然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有限经历,但教师所孕育的人生境界会通过他或她的每一堂课、每个突发小事件的即兴处理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教师对国家、世界前途和命运的关心,会自然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如细雨般感染着青年学子。尽管教师有些严肃甚至严格,但由于自身公正不阿,久而久之,学生们自然就因信其人而信其言。如果问当下中国高校教师最缺的是什么,答案首先不是学问,而是人品和境界。在博士论文造假事件频发之际,在北京大学副教授、厦门大学教授兼博导性骚扰女学生事件爆料之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克服崇洋媚外、牢骚满腹、攀附权贵、不学无术、卑微屈膝、视钱如命、剽窃论文、卖淫嫖娼等等人品上的巨大瑕疵,是绝对不可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因为他(她)们缺乏必要的起码的人格魅力。
(三)以生为本。9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成长于全球化的互联网上,接受了很多西方世界的先进理念,如个体平等、保护人权、思想自由等等。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然用中国传统的老一套——如师道尊严——来传道授业的话,对抗和冲突几乎是必然的。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应率先接受全世界最先进的政治文明成果,使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学生,把自己视为与他们完全平等的一员。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是灌输也不是愚民,而是平心静气地讲解和商谈。①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多倾听、多交流、多沟通、多理解、多宽容。更要课下做大学生的朋友,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玩、所喜、所厌。只有在平等心的指导下,教师才能自始至终地尊重所有的学生,不因成绩而论优劣,最终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并会因此而成功地传道,有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未来的人生之路做好初期的准备。
[1]沈卫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旨与内在逻辑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14(1).
[2]老子.老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3]周翔,王玄.汤一介:“四书”人生[J].三联生活周刊,2014(40).
[4]邹诗鹏.民族国家构架下的国家精神[J].哲学研究,2014(7).
[5]张静.从孤芳自赏到花落莲成[J].文史知识,2014(9).
[6]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郭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0.
[7]荀子.荀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8]薛巍.《理想国》汉译辨正[J].三联生活周刊,2014(32).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07.
①可借鉴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来指导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内容参见拙文:《商谈伦理对德育课的启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为例》,载于《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3期。
On the Artistry about Teaching of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ith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 Law for Example
Chao Leho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Zhejiang,China)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artistry of their teaching if we need to pro⁃mote the effect of courses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oe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o deal with the topics about ideology scientificly and correctly;the core of teaching is in‘Chuan Dao’but not in‘Shou Ye’;educationers should‘Liubai’selectively;and choose the typical,vivid,contempo⁃rary and professional cases.To achieve above,educationers should be knowledgeable,lofty and stu⁃dent-center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about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artistry;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 law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1.018
2014-06-06
晁乐红(1967-),女,黑龙江通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伦理和应用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