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玉,王佳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江苏高职院校服务好“新江苏”建设的路径选择
陈玉,王佳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总要求,也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建设新江苏”的主旋律、最强音,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自觉追求。对江苏的高职院校来说,如何牢牢把握“新江苏”的最新定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找到着力点和突破口,应答好服务“新江苏”建设这个重大的时代命题,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新江苏;职业教育;高职院校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调研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向全省发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这是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总要求,也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和引领各项工作的总纲领,为全省上下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对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和最重要使命的江苏高职院校来说,如何才能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真正履行应有的使命,为“新江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是非常值得和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积极应答的深刻命题。
“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使命光荣、意义重大。对于全省高职院校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大显身手,在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中提升实力和地位,在服务好“新江苏”建设中使发展迈上新台阶,是自身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担当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精神力量的时代呼唤。
1.1服务好“新江苏”建设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江苏是经济大省,但总体上产业结构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要实现“经济强”的目标,就必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可当前,支撑江苏经济发展的因素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江苏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迫切需要突出创新驱动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也充分表明,国家十分期待职业教育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所以,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让创新成为江苏发展的主引擎,为实现“经济强”提供强力支撑,对于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全省高职院校来说,是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
1.2服务好“新江苏”建设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百姓富”是民生改善的直观反映,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又包括精神生活的满足,既体现为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体现为公共服务的完善[2]。从表面上看,“百姓富”是指老百姓都有钱了,腰包都鼓起来了,物质生活富足了。但从深层次看,远不止这些,还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完善。这与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一致的。十八大之后,他多次强调要在教育等民生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江苏调研时又指出:“民生工作千头万绪,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总书记在谈到民生改善的时候,每次都把“更好的教育”等关于教育的要求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其在实现“百姓富”目标中的重要地位,更有力彰显了教育工作的实际价值。高职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创办更好的高职教育,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高职教育需求,以符合实现“百姓富”的实际需要,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3服务好“新江苏”建设是高职担当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形成品质卓越的宜居环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江苏人民的热切期盼。实现这个目标,人人身上都有责任,个个肩上都有担子,全省上下都要行动起来,既要做好分内之事,又要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因而,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紧密围绕“环境美”做文章,努力在打造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奋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既是江苏高职院校的分内之事,又是担当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建设好“环境美”的新江苏,离不开为数众多的“环境美”的高职院校。目前,江苏有80多所高职院校、近100万在校大学生,均位居全国第一。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校园是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生活、工作的地方,人口密度最大,而且学生基本上都是住校生,校园就是他们的家园。要“让诗画美景展现在江苏大地”,就必须让这80多所院校都展现出“诗画美景”,要“让全省人民拥有美好宜居的生活家园”,就必须让这100余万师生都拥有“美好宜居的生活家园”。另一方面,全社会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也离不开高职院校的有力支撑。
1.4服务好“新江苏”建设是高职提升精神力量的时代呼唤
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与物质力量一起,共同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更是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灵魂与支柱。实际上,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竞争既表现为各种硬实力的直接较量,也体现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的软实力的深度角逐[3]。在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中,“社会文明程度高”既是对前面三点的总结概括,又是独立的要求,既是包括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的热切呼唤,又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及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客观需要。当然,这里主要是指精神文明方面的要求,因此,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是高职院校凝聚精神动力、增强道德支撑的根本保证,更是提升高职院校精神力量的时代呼唤。
服务“新江苏”建设,全省上下都责无旁贷、概莫能外,最关键的是如何迅速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清晰探明符合自身实际和内在规律的有效路径,使美好主观愿景、真实客观规律和具体运行轨迹自然融合、高度契合,以形成强大合力,全面推动江苏的又好又快发展。而对于全省高职院校来说,较为现实而有效的路径,就是牢固立足基本职能和根本使命,紧密围绕“强、富、美、高”的总要求,全面提升服务“新江苏”建设的精气神,努力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下力气,在办更好的高职教育上出实招,在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上做文章,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上求实效。
2.1围绕“经济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当前,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服务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人才培养方面。目前由于人口结构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企业的用工成本在不断增高,这逼迫其不得不通过转型和技能升级来抵消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向知识与技术密集转型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工作过程的智能化改造将更加普遍。这就意味着对掌握数字化操作技术、技能的“知识工人”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技术、技能和创新教育,着力培养更多的掌握智能化操作技术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科学研究方面。既要把准科研选题方向,又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使命不是“顶天”,而是“立地”,搞的不是“高精尖”,而是“中高端”。既然施展拳脚的主战场是地方,所以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就要时刻把目光瞄向地方,科研选题方向更加注重“接地气”,积极探索建立地方点单、院校下单、教师选单的有效机制,使科研成果更好地与江苏的产业发展深度对接。
三是社会服务方面。在开展科技服务时,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助地方不断释放创新活力,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当前,重理论轻实践、重核心期刊轻成果转化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而发达国家则高达70%~80%。作为科教大省,江苏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高职院校应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教师贴近实际需求研发创新并将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以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2.2围绕“百姓富”办更好的高职教育
“百姓富”具有丰富内涵和多重外延,具体到高职院校,就是要创办“更好的高职教育”。
一是时时盯住“培养高质量人才”这个根本导向。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的好不好,关键是看给社会提供了多少高质量的人才和高质量成果。要把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办更好的高职教育的根本导向,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激发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和潜力,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牢牢咬住“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这两大战略任务。实现“更好的高职教育”,必须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这两大战略任务上取得新的突破。要准确把握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切实增强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契合性、办学水平的均衡性,努力实现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结构更加优化、教育公平有效保障。
三是紧紧握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个重要抓手。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是看其是否具备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各项改革,深入研究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效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百姓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满意度。
2.3围绕“环境美”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美”是民生福祉的重要内涵,作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自该更加有所作为。
一是认真抓好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文明和谐校园。这方面,高职院校既有很好的基础,又有充足的条件,关键在于决策者的重视程度。要将习总书记“环境美”的重要指示和罗书记的具体要求作为校园规划、建设、发展的根本指针,努力通过提升校园规划设计水平、完善必要基础设施、优化校园运行秩序和校园环境综合整治、能源资源集约利用,让广大师生看得见水、望得见景,感受到绿、体会到美。
二是加强资源环境国情、省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环境意识。青年大学生是即将走出校园的公民,处在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既可以不断扩大合格公民的基数,又可以为全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高职院校应通过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有效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努力推动绿色消费自觉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是主动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环境美”的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这方面,高职院校更是大有可为,既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时刻关注节能环保、绿色建筑、高端装备、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各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自觉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又要主动了解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服务,推动行业企业升级改造、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真正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2.4围绕“程度高”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文明程度高”是精神文明建设新的时代标尺,作为一座城市的首善之区,高职院校理应瞄准目标奋力谱写新篇。
一是培育好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兴国之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更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和主心骨。各高职院校要自觉将其融入院校发展的始终、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师生的日常生活,使其既与学院工作融为一体,又引领师德建设、思政教育、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最终成为广大师生的价值标准和行动准则。
二是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写入党的教育方针,是对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揭示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突出地位。而教育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阶梯,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抓好教育尤其是德育。所以,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必须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重要责任,不管是普专教育,还是成人教育、社会培训,都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教育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生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
三是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做到“社会文明程度高”,既要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又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这就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法治既是现代制度文明的核心,又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高职院校要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就是既要抓好依法治校,又要抓好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成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使守法成为风尚、遵纪成为习惯。
“新江苏”建设给全省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找服务“新江苏”建设的有效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很多工作才刚刚开始启动。可以说,高职院校服务“新江苏”建设的过程依然任重道远,有效对接、深度融合的路还很长,最完善、最优化的路径还在不停的思考和探索之中,真正形成尚需一定时日。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支撑,及时突破认识上的误区和固有模式、固有界限,及早探明最有效的路径并付诸于实践,不断开辟出高职教育的新境界。
[1]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S].
[2]顾雷鸣.以抓好综合医改试点为突破口努力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N].新华日报,2015-02-28(1).
[3]黄坤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M]//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刘红)
The Path Cho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New Jiangsu”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CHEN Yu,WANG Jia-jia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Efforts to build a economic power,rich people,environmental beauty and high degree of social civilization of the new Jiangsu,i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work of Jiangsu by Xi Jinping,the general secretary,also the general proposi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The theme,the strongest voice of“building New Jiangsu”has became common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conscious pursuit for the whole province.It is duty bound mission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how to grasp firmly the“New Jiangsu”latest position,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to locate the focal point and breakthrough accurately,give a good answer to build“New Jiangsu”,the proposition of the times,is the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mission.
New Jiangsu;vocational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G640
B
1671-0142(2015)06-0027-04
陈玉(1979-),男,江苏东海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