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玲
幼儿品德教育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
张润玲
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已越来越呈现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针对目前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诸如在目标上重视幼儿社会认知的学习,忽视了幼儿的积极情感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内容上脱离了幼儿生活的实际和兴趣需要等,着眼于促进幼儿主动习得和养成良好道德形成所进行的实践研究,在品德教育内容的选择、引导幼儿主动习得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
品德教育;幼儿;指导策略
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已越来越呈现出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促进幼儿品德的主动发展,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做法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如在目标上重视幼儿社会认知的学习,忽视了幼儿的积极情感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内容上脱离了幼儿生活的实际和兴趣需要;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重视集中教育,忽视了幼儿个别教育及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重视教师自己的教,从成人角度去对幼儿提出纪律约束型的要求,忽视了幼儿的感受、体验、理解;对幼儿一日生活组织过多,忽视了幼儿自由活动,使幼儿处于高控制下,导致了社会性教育停留在口头说教上,造成幼儿认知与行为的脱节等。为此,我们着眼于促进幼儿主动习得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有效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反复学习、实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我们以长远、持续为原则对待每个幼儿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任何知识都可能会过时,但学习永远不会过时。因此教育要着眼于使个体具有终身乐于学习的情感态度,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社会的责任感等。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为人的一生发展打下基础的重要教育阶段。幼儿作为社会性个体在将来独立走向社会后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在社会中生存。因此,我们将幼儿社会性品德教育落脚点放在有利于幼儿终身学习和生活,使幼儿终身能获得美好的生存和发展上。如(1)对周围的人、事、物有积极的情感、态度、行为;(2)具有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性格;(3)体验与他人交往、合作的乐趣,并尝试发起交往;(4)做事有自信心,乐于独立完成并能主动接受成人交给的任务;(5)理解并能主动遵守必要的规则等。
以上目标均体现了在社会性领域要注重对幼儿情感、态度、行为能力的培养。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指出的“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在与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人、事、物能动地交互作用中,其社会性方面在不断地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具备的社会生活经验局限了他们的发展水平和方向。越是幼儿亲身接触和经历的经验,越能起到促进其与环境积极互动的作用。我们从幼儿的现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将其需求、兴趣作为我们选择教育内容的重要依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引导幼儿在社会性领域主动学习,获得发展。依据幼儿的需求,生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品德教育内容。
在落实幼儿对周围成人劳动的认识等这类社会认知目标时,可结合幼儿的认知需求和兴趣,利用角色游戏不断生成。如娃娃家的妈妈想给孩子喂牛奶,可是没有地方买,于是幼儿提出:咱们班没有超市,开个超市吧!教师因势利导,师生共同制定了活动的方案:(1)去超市参观。(2)师生共同参与创设主题墙饰,进一步了解超市物品的分类和摆放、理货员的工作、货物结算等。(3)师生以自助的形式从家中拿来各种食品包装袋、包装盒、各种空的饮料瓶等,准备“超市“的“货物“。(4)模仿开超市游戏。(5)游戏中教师不断指导幼儿发现游戏规则的重要性。(6)引发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7)幼儿游戏熟练阶段,教师根据幼儿新的需求引导其拓展相关的交往游戏内容。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将其社会性、品德的认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表现出来,教师及时抓住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点和发现的问题,不断生成有价值的教育。
同时,注重幼儿的情感和所关注的事情,从而引发幼儿的认知需求。如在进行同伴之间相互关爱、和谐相处教育时,抓住班里同伴生病这一日常发生的事件,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时的心情和得到家人的关心、照料时的心情,进一步引发幼儿用绘画、打电话、集体写信、用废旧材料制作慰问礼物等方式向生病的小伙伴表达美好的祝愿。当生病的幼儿来园后,教师及时引导全班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照顾、关心他们……这些活动都是在幼儿关注和需求的基础上生成的,因此幼儿从始至终都是主动参与者,教师则将幼儿关注、参与活动过程作为幼儿对社会性情感的感受、认识和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感,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和乐于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一)在亲身感受和体验中激发幼儿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
幼儿是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通过感受和体验,认识自身行为的意义,并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顺应环境的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在亲身感受和体验中,适时地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以穿大鞋的游戏作为合作教育的内容。我们将穿大鞋活动落脚点放在引导幼儿通过穿鞋走路充分感受、体验理解两人配合、合作的过程上。因此,给幼儿投放大鞋后只提出两个小朋友穿一双大鞋,要求自己商量怎样才能走起来。幼儿看到大鞋很兴奋,开始自己找同伴组对儿,一起穿大鞋,第一次幼儿都没有成功,老师引导他们讨论:为什么大鞋穿好后走不起来?你们刚才是怎样做的?有的组幼儿说:“因为我的鞋带没有系紧,中途我的脚出来了,我们俩走不成了。”有的说:“我们俩一迈步就倒在地上了。”还有的说:“前面小朋友走得快,我看不见,也不知道他迈步,所以没有走成。”幼儿想出办法,例如,先把鞋带勒紧,走路时前面小朋友告诉后面小朋友一声两人一起走、高个小朋友在后面,让矮个小朋友在前面。第二次穿大鞋开始了,幼儿又发现了新问题,有的幼儿说:“我在前面走他在后边好像拽我一样,想迈大步但走不起来。”有的幼儿说:“我们俩虽然能走,但总不能像自己走那样,有点别扭。”有的幼儿说:“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走,但看不见前边,也没有扶的东西,所以总是走不稳,能有什么扶着就好了。”有的还说:“我在前边走好像后面使劲推我,总是走不好,我一摇晃,我们俩都坐在地上了。”幼儿都想走得好但由于上述原因还不能如愿,老师顺势提问:“要想走得像一个人走一样,那我们得想些办法。”孩子们又讨论,大家总结出穿大鞋的方法:(1)两个人前后手臂互相拉着或者后边的幼儿用手搭在前面小朋友肩上,还可以前后小朋友手拉着手。(2)两人一齐喊着一二、一二地走,动作可以一致,或由一个小朋友发令。(3)两个小朋友走路时前边和后边小朋友要一齐把脚抬得一样高,两人迈的步尽量一样大等。教师又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幼儿这次比前边几次走得灵活多了。经过反复的讨论、尝试,积极寻找更好的办法走得更快更稳。幼儿在亲身感受、反复体验、尝试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在老师引导下,想办法解决,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主动配合同伴,尝试合作的成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形成了主动与同伴合作的良好行为。
以上实践证明,只有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才能激发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做事的情感,在游戏中体验和探究共同做事的策略,体验共同做事的成功。
(二)寻找、发现幼儿社会性行为中的闪光点并助其巩固和强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们注意摒弃对幼儿的主观评判,深入到每一个幼儿中去关爱他们,发现幼儿的优点,并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被教师和同伴接纳、关怀、喜爱的愉悦,满足幼儿安全、归属的需要。对消极行为较多的“问题幼儿”,更要认真分析其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一方面理解其行为,一方面善于挖掘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并帮助其巩固和强化良好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得到同伴的认同和接纳。
如乐乐是班里有名的“调皮大王”,其身上消极行为较多,有一次,户外活动时,事务老师抱着一大摞东西,突然掉落下来,他看到后,放下玩具,主动跑过来,帮助教师一一捡起。事后,教师将其行为进行全班表扬,并指出:“乐乐是一个很关心别人、很喜欢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小朋友们都要向他学习。”有的幼儿说:“他还经常和小朋友不友好!”教师进一步引导:“乐乐很喜欢和小朋友友好地玩,可是有时候有点着急,没有和小朋友商量,如果乐乐能事先和小朋友商量好后再一起玩,就好了,是不是,乐乐?”由于他的行为闪光点被教师和同伴认可,并得到教师的表扬,同时教师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其与同伴交往的积极策略,其道德认识和行为得到了强化,增强了其约束自己行为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愿望和信心,此后乐乐的行为大有改观,渐渐地愿意和他一起玩的幼儿多了起来,乐乐的消极行为也随之渐渐减少。
(三)引导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培养幼儿自律意识
规则是个体在社会群体中得以安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必要而合理的常规,更有利于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秩序、平和的环境中积极主动与环境材料、同伴交互作用获得发展。以往常规是由教师要求,幼儿被动遵守,但并不理解,在行为上经常反复,甚至有些常规限制和影响了幼儿的活动。通过主动学习研究,我们认为规则不是对幼儿活动的限制,而是幼儿更好生活、学习的保证。因此,幼儿对规则意义的理解是其主动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前提。要让幼儿理解规则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生活更方便,将遵守规则变为自身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讨论、提想法、说理由、共同协商,制定大家都认同的有关规则,使规则更符合幼儿的要求,增进幼儿遵守规则的自主行为,培养幼儿自律意识。
例如,在每天喝水的时候,小朋友都知道在水罐前接水后回到座位上去喝的规则。但总有几个幼儿站在水罐前喝水,他们认为这样省事,喝完后就能把水碗放在格子里。这件事引起了老师的反思,如何帮助幼儿理解这样的规则?于是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为什么?有的幼儿说应该回到座位喝水,因为这是老师给小朋友提的要求。有的说:“小朋友可以站着喝,因为喝完水以后,放水杯又方便又快,不耽误时间。”为了加深幼儿对所说的不同方法的理解,教师引导幼儿亲自试一试。当全体幼儿都尝试站在盥洗室喝水时,发现人少的时候就可站在水罐前喝水,随着小朋友越聚越多,喝完水的幼儿出不去了,没喝着水的幼儿仍然往前挤,幼儿在盥洗室中乱成一团,有的幼儿甚至始终没能挤到水罐前接水。经过亲身体验和尝试,小朋友们又提出,在集体喝水时必须回到座位,而在小朋友活动时渴了,自己去喝水时,只要不影响别人,可以站着喝,并能较快地放回杯子,省时间。从此小朋友都非常自觉地遵守共同制定的喝水规则,秩序井然,有时在幼儿遇到喝水的人较多时,也能主动回到座位,或到教室门口前喝,自觉地维持秩序。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制定规则幼儿被动服从的做法,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制定规则。幼儿参与制定适宜的规则,有利于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律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及责任感。
(四)行为结果反馈促进幼儿调节自身的道德认识和行为
行为结果反馈有利于幼儿行为更具主动性。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在对幼儿身心没有伤害的前提下,让幼儿按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环境、作用于人,使幼儿看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帮助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原有的认知。
例如,小朋友在离园时经常忘记把小椅子摆好,老师提醒也无济于事,小朋友走后椅子都堆到一起,有的活动区全被椅子挤满,而且离园前自取的玩具有时也堆放在椅子上,一片狼籍。为什么经常提要求每一次都做不到?分析其原因:过去每天孩子走后老师都耐心地把教室打扫干净,因为孩子们不理解环境与自身活动的关系,尽管老师提出要求,但幼儿还是做不到。为了让幼儿理解离园前这一规则的意义,我们决定把结果呈现给幼儿。于是在晚上离开园后教师没有收拾整理教室。第二天入园,教师有意在户外接待幼儿,等大部分幼儿都来了,再带幼儿回到教室,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说:“呀,教室里怎么这么乱是谁弄乱的?”当他们到活动区自选玩具时,由于椅子七扭八歪地挤在玩具柜前,幼儿无法拿到玩具,有的甚至找不到想玩的玩具,孩子们纷纷求助于教师。于是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昨天爸爸妈妈接你们回家后教室中没有谁来过,昨天你们回家前自己都是怎样做的?”孩子们忽然想起来“我们没有把椅子摆回桌子下面,而是站起来就走了”,“我昨天还忘了把玩具送回去”,“我忘记收拾掉在椅子下面的玩具了”……老师又问:“你们觉得教室哪乱?你们觉得方便吗?为什么?怎么办?”幼儿纷纷发言,认为椅子没放回原处,堆在玩具柜前,活动区进不去,第二天早上小朋友再去取玩具时不方便;玩具没有放回原处,别的小朋友再取时就找不到了;玩具掉了不收拾,撕纸掉下的纸屑不整理会把教室弄乱弄脏,等等。问到怎么办时,孩子们都说:“那咱们就把椅子摆整齐吧。”饭后我们又一起讨论“怎样使教室变得干净整洁”的话题。通过让孩子看到行为的结果,造成对他们生活和活动的不方便,找出自身行为中的不足并能有意识调节自己的行为。第三天教师又在外接待孩子,带幼儿回到教室,当看到整洁、干净的教室时,幼儿又都高兴地说:“咱们的教室真干净,真整齐。”教师引导幼儿:“如果小朋友每天回家前都像昨天晚上一样收拾好玩具,放回小椅子,我们的教室都会像今天这样了。”通过用结果反馈的方法,使孩子们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和自己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使遵守规则的他律性内化为幼儿的自律行为。
总之,以幼儿亲身感受、体验为切入点,以幼儿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为契机,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幼儿社会性品德教育的研究,使我们从孩子的视角发现和探索了积极有效的教育策略,从而促进了幼儿在社会性领域习得社会认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主动性。
责任编辑:乔健
张润玲,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天津300010)。
G617
A
1671-2277-(2015)05-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