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益民
(广州大学 华软软件学院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990)
语言和逻辑双重视点的兼容性和矛盾性
段益民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基础部,广东广州510990)
在话语中,逻辑和语言体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多元联系,用逻辑语言的双重视点分析话语既有兼容性又有矛盾性。语言形式和逻辑形式具有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差异,但有时二者可以选择性兼容。从语形和语义来看,语言表述传递的信息对逻辑表述传递的信息具有抽象性和包容性;从语值和语境来看,语言表述传递的信息对逻辑表述传递的信息具有偏离性和缺失性。
逻辑和语言;双重视点;兼容性;矛盾性
逻辑,是任何学科都必须遵循的规律。逻辑一般包括传统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等。本文的逻辑仅指传统逻辑。传统逻辑大体上以自然语言为媒介进行表述,因而和语言关系最为密切。传统逻辑学的本质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主要是非严格的形式化方法。传统逻辑大体包括概念、命题、推理、逻辑规律四部分;语言包括语形、语义、语值、语境四类要素。在这些范畴中,逻辑和语言的联系都体现出兼容性和矛盾性的特点
逻辑和语形关系最为密切,因二者都具有抽象性的“类化”特征。虽然逻辑和语法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语法因民族性较为具体,而逻辑因无民族性则更为抽象。在某些方面,语法系统较逻辑系统更为严密,如逻辑的假言命题包括复句中的条件、假设、因果等。
语形和逻辑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在某种情况下单位相通,如逻辑的基本单位是概念、命题、推理,而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短语、单句和复句。一般情况下,概念对应于词和短语,判断对应于单句和复句,推理中直言推理对应于单句,但三段论和联言、选言、假言推理以及归纳、类比推理对应于复句。
从某些话语可以看出二者的兼容性。如:(1)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紧缩句)
——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
以上例证“男人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分化成两个句子后从语言视角来看都为假设复句,从逻辑视角来看都为假言命题。
从语形和逻辑的双重视角来看,某些话语既符合语言习惯又符合逻辑规则。因为逻辑学理论虽然高度抽象,但它并不是主观虚构,而是从许多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如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不一致的,从语言逻辑双重视角来看,前者都以“只要……就”为代表,后者都以“只有……才”为代表,但某些话语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因而,从语言逻辑双重视角来看,这种状况都具有三种可能,即:表充分条件(如:只要下雨,地就会湿),表必要条件(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成绩好),表充分或必要条件(只要有钱,我就嫁;也只有有钱,我才嫁)。
语形最典型地体现在语法格式方面,而逻辑最典型的形式化特征体现在推理方面。
就推理形式而言,尽管从理论上看,传统逻辑推理系统的各种推理都可以作为语法证明的依据,但逻辑推理系统比较繁复,语法推理系统比较简单。逻辑推理系统要体现人类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因而某些推理形式往往是把前面的结论作为前提进行多次推理,因而过程较为复杂。如二难推理、假言连锁推理等。但语法证明往往是为了更透彻地描写语言事实,以便揭示语法规律,因而证明过程不太复杂,往往是通过揭示语言事实或简单的推理实现的。
经常用于语法证明的逻辑推理有以下几种:
(一)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常用于蕴涵型的逻辑推理。如果样本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没有出现反例,不完全归纳推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际上,语法证明中大家认可的绝大部分规则,都是由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来的。但语法规则的可验证性不仅要符合深层规律的特性,也要符合语法科学精密化的要求。仅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大的或然性,表现在现有的很多语法规则都存在着大量的“例外”,有很多现象无法解释。语法学要由传统的经验学科发展成一门现代的精密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必须有所转变,由主要依赖归纳法变为归纳和演泽并重的方法,对总结出的句法规律必须进行多元论证。
(二)典型归纳推理。典型归纳推理一般用于个案分析。这种分析因为只关注个案而有可能研究得较为深入,但因样本有限而不能使研究的结论具有周延性。
(三)假言推理。假言推理包括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结论的可靠性而言,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结论最可靠,其次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再次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四)选言推理。选言推理包括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就语言事实而言,前者论证难度小而结论可信度较小,后者论证难度大而结论可信度较大。
(五)三段论。三段论作为语法证明的方法,如果要避免较为明显的错误就要特别注意四概念和周延性问题。
从语形和逻辑的矛盾性来看,逻辑的推理格式和语言的语形并不等值。有时,某些语法格式符合人们的认知,因而可以进行正确的推理,但从逻辑角度来看,却是错误的推理形式。
李晋霞女士认为:反事实的“如果”句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逻辑上是无效推理,但现实生活中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
(2)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我就答应你。
(作者注,推理: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我就答应你。——太阳不会从西边出来,——所以我不会答应你。)
这类反事实“如果”句的特点是:前件“P”违背客观事实,是一个荒谬的假命题。由于前件所表达的内容在客观世界中是无法实现的,从而导致了前、后件之间蕴涵的推理关系在客观世界中也是无法实现的。虽然从逻辑学上讲,对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而言,“否定前件就否定后件”是一个无效推理,但在日常语言中,对于荒谬命题充当前件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而言,“否定前件就否定后件”这种推理却是有效的。
前件为“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在客观世界中是无法实现的。由于前件无法实现,整个例(2)所表达的内容在客观世界中也就无法实现。即:例(2)旨在否定后件,意在说明“我不会答应你”。从逻辑上看,得出这种结论依赖的是“否定前件就否定后件”的推理模式,即:太阳不会从西边出来→我不会答应你。(李晋霞2010)
语义和逻辑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某些对应性。从语义来看,大多数情况下,逻辑和语义的关系较为密切,一个句子符合逻辑才符合语义,符合语义才符合逻辑。
语义的表述要符合逻辑,逻辑格式也可以证明语义,但逻辑格式的价值是证明“类别”性的语义。逻辑代码和自然语言替换时,必须保持语义的稳定性。逻辑只能从形式上证明语言现象,有之未必然,无之必不然,但正确与否在逻辑系统本身内不能得到证明,还要回到语言中从语义来辨别。
逻辑学和语言学基本上对应于人类的思维和表述,而人类的思维和表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反映在思维层面就体现为相对板滞的逻辑学和较为灵活的语义学二者解释系统的非对应性,这些非对应性增加了受众对二者理解和运用的难度。
语义和逻辑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义表述传递的信息对逻辑表述传递的信息具有包容性。在某些话语中,从逻辑格式的角度来说信息含量较少,但由于语境、预设等要素的潜在影响,语义表述传递的信息多于逻辑表述传递的信息。如对“有的”二者理解不同,因为逻辑学中的“有的”等于“部分或整体”,而日常生活中的“有的”等于“部分”。如:
(3)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广东人。
例(3)从逻辑角度来看是特称肯定命题,只证明了“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广东人。”不能证明“我班有的同学是广东人。”但从日常语义的角度来看,“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广东人。”就意味着“我班有的同学是广东人。”因而包含了逻辑学中不能包含的意义。
第二,模糊语义不能对应二值逻辑。
传统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矛盾律不能同时肯定A和非A,排中律不能同时否定A和非A。也就是说,传统逻辑的判断只有两个值:真和假,要求结论说一不二,对象的分类也是非此即彼。但客观事物中各种各样的变化、性质等都具有连续性,有的具有柔性特点,用传统逻辑的规律来看问题,要么忽略中间状态的存在,要么削足适履,强行把它们归入其中的某一类,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会歪曲事实本身。如:
(4)小张、小王、小李是三个孩子的爸爸。
例(4)可分别理解为:小张、小王、小李各有一个孩子或各有三个孩子,因而是岐义句,可以分化成两个句子:
——小张、小王、小李都是一个孩子的爸爸。
——小张、小王、小李都是三个孩子的爸爸。
但传统逻辑对这个句子不能进行岐义分析。
第三,语义和逻辑的对接具有错位性,即某些话语只能从逻辑来理解,不能从日常语义来理解。
逻辑作为思维的工具,有时内容比较抽象,与人们日常思维的关系不那么密切,因而有可能出现符合逻辑不符合语言的认知。
其间又分两种情况,其一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是真的,但从语义角度来看很难理解,如:如果2+2= 5,那么雪是黑的。这类假言命题逻辑上为真,但语义上基本无意义。其二为日常生活中的语义和逻辑中的语义不对应。如对当关系的推理:所有的狗都是猫。(假)—— 所有的狗都不是猫。(真假不定)——有的狗是猫。(真假不定)——有的狗不是猫。(真)在这个对当关系推理中,一般受众由于对“狗”和“猫”有直观的认识,因而对“真假不定”难以理解。
(5)王小二是老师。
上句语言格式是主谓宾,逻辑格式是单称肯定命题,语言和逻辑二者语义一致,语言表述没有明显的语值要素,因而语值和逻辑二者具有兼容性。但:
(6)王小二还是老师吗?
此句从逻辑格式分析还是单称肯定命题,和例(5)无异。但从语言来看,这是一个岐义句,一表有疑而问,即王小二过去是老师,现在还是不是老师?(是非问)一表无疑而问(反问),即王小二这个人,有老师的身份,但没有老师的人品、学识等。从语值来看,第一句只体现了话语者对王小二身份的客观阐述,没有褒贬评价。第二句虽然承认了王小二的老师身份,但表有疑而问的是非问时也只是对王小二身份的客观询问,没有褒贬评价;而表无疑而问的反问时则体现了话语者对王小二人品、学识等的鄙视。
就语值而言,语言表述传递的信息对逻辑表述传递的信息具有偏离性。语言表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逻辑表述具有一定的僵化性,因而相同的逻辑变项对应相应的语言单位可能会由于语义错位、语气轻重、语境复杂而产生一定程度的信息偏离。
逻辑和语值的联系较为松散。语值对于语言表述没有强制性只有选择性,因而语值导致句子选择的必要性的前提不是语形、语义本身,而是言语风格的适宜性。逻辑学和语言学最根本的差异是语值表达的丰富性而造成的逻辑分析的困难。语言表达有很丰富的语值要素,这些要素涉及到话语对象、文化特征、言外之意等特点。而逻辑分析往往只能从语形的角度进行分析,难以分析复杂的语值现象。
如以“被自杀”为例。2007年,上访者李国福被关在某派出所,不日,派出所宣布李国福已经自杀了,但列举的理由十分牵强。于是,网友评论:李国福被自杀了。
从传统逻辑的角度来看,“被自杀”违反了矛盾律。“自杀”应该是主体者有意识实现的一种行为,但“被”则体现了并非主体者有意识的行为,因而违反了矛盾律。
从矛盾律的角度看,因为有“被”,所以“自杀”不能成立。因为“被”不是“自杀”,应为“他杀”,而“他杀”等于“非自杀”。
因此,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是科研成果的全成本核算的基础,更是实现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被自杀”从逻辑学角度难以解释,但从语言学角度可以解释。
(7)李国福被杀了。(单称肯定命题)
(8)李国福被自杀了。(单称肯定命题)
(9)李国福没有被自杀。(单称否定命题)
逻辑学中单称肯定命题和单称否定命题主要是肯定和否定的“质”的差别,但语言中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差异并非简单的信息对立。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肯定句肯定了 “自杀”,尽管是“被”的方式。否定句则:第一,否定了李国福“被自杀”的事实,即李国福可能没有死。第二,否定了李国福“自杀”是“被”的方式,即李国福即使死了,也是主动“自杀”的。因而,否定句比肯定句具有更多的语义表述。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在一个具体的连续体中,相邻的A与非A之间必有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并非要么A要么非A,可以是既是A又是非A,或者说既不是A又不是非A。(这也不符合逻辑的矛盾律和排中律)这就是说,可以把二值逻辑扩展为:T(真,+),F(假,-)、t(较接近真,+/-)、f(较接近假,-/+),使矛盾的双方不是绝对不相容,而是处于“次相容”的状态,而“被自杀”就处于一种“次相容”的状态,体现了网友对“自杀”状况的质疑。
“被自杀”在语义上了违反了矛盾律,但在语值上却体现了一种新颖、独特、经济的表现方式。
语境和逻辑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预设和话语前提大体上的相似性。①话语前提内容比预设更为广泛,除了包含预设的内容外,还包括话语者说话时的言语背景等。
“预设”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在言语过程中没有明确地、直接地表达出来但双方可以互相理解的前提,而这个概念大体上和语言中的话语前提是等值的。
预设是语言表达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人类认知有追求认知效率的倾向,认知效率和其他效率一样,是为了寻求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最佳平衡,这种最佳平衡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根本所在。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决定了预设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自然语言中,预设的语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词、短语和单句、复句都可能由于不同的单位组合和语形排列构成不同的预设。
如以单句疑问句(有疑而问)为例,疑问句的预设是问题逻辑的基础,是预设理论的核心。疑问句的预设是问答双方的论域,问答的论域分问域和答域。问域是一个问题中所包含的未知项应取值的范围,答域就是由问域所制约的回答范围。疑问句在结构上分“题项”(已知部分)和“问项”(未知部分,由疑问词和问号组成。),而表示已知部分的“题项”,往往是疑问句的预设。
有疑而问一般分是非问、选择问、特指问三种。
第一,是非问(P或非P)
是非问的预设为“P(是)”和“非P(不是)”都具有可能性。如:
(10)“老张去开会了没有?”预设:老张去开会了或者老张没有去开会。
第二,选择问(P1或P2……Pn)
选择问的预设为 “P1或P2……Pn”都具有可能性。如:
(11)“是妥协让步,还是坚决斗争?”预设:妥协让步或坚决斗争。
第三,特指问(疑问代词+P)
特指问的预设往往体现了“P”的存在,“P”在此为疑问代词询问的问域。如:
(12)“谁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预设:有人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语境和逻辑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语境具有变异性。在实际的话语分析中,语用因素的缺失使逻辑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逻辑是通过语言来研究推理及论证的,而语言具有语形、语义、语用三个层面。语用的重要性在于它引进了语境这个因素。但传统逻辑的最大问题是语境要素的缺失,即把语言使用者和使用环境都撇开,对推理和论证做抽象的、一般的、理想状态的研究,因而很难符合丰富多彩的语言实际,某些从语用角度来看十分精彩的句子字面上往往是不符合逻辑的。如:
(13)你这个男人简直不是个男人!
这个例证,从逻辑视角来看违反了矛盾律和同一律,违反矛盾律是因为这个男人既是“男人”又不是“男人”;违反同一律的原因是两个“男人”概念混淆。
但从语言视角来看,第一个“男人”指生物学角度的“男人”,第二个“男人”指社会学角度的“男人”,即这个“男人”符合生物学对“男人”的要求,但不符合社会学对“男人”的要求,因而从语言视角来看是力度很强表述合格的句子。又如:
(14)河南安阳发现了曹操墓,曹操墓里发现了两具尸骨,一具是曹操的,一具是曹操小时候的。
这个例证,从逻辑视角来看违反事理,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有“两具尸骨”,但联系该事的语境,就可以发现网友用这种貌似荒谬的话语讽刺了造假者的谎言。
语言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传统逻辑的表述以自然语言为媒介,因而语言和传统逻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学和逻辑学互相渗透,又各有侧重,始终呈现出若即若离的状态。
自然语言的句法受制于语义和语用诸要素,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形式各异的句法形式。由于自然语言的复杂性,因此必须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自然语言进行研究,逻辑学便是诸多角度中的一个重要的角度。总体上而言,从语言要素和逻辑要素的对应情况来看,语形、语义要素和逻辑要素吻合较多,语值、语境要素和逻辑要素吻合较少。
因之,在逻辑学和语言学教学和研究中必须恰当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形成二者的优势互补,避免二者的互相排斥。
首先,要重视逻辑在语言中的价值和功能,这种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话语的内在联系。不同的话语连接必须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在一般情况下,必须符合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其次,要认识逻辑学在语言解释中的局限性。要特别注意不能用相对僵化的逻辑形式来否定千变万化的语用现象;而且,要试图拓展传统逻辑的解释力,做到逻辑解释和语言解释的自然融合。
[1]段益民.略论语言单位的层级性预设[J].延安大学学报,2001 (4).
[2]段益民.从一例逻辑偏误的样本看语言和逻辑的包容性、抽象性和偏离性[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方立.逻辑语义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4]李晋霞.反事实“如果”句[J].语文研究,2010(1).
[5]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章永林)
Compatibility and Contradictoriness of Double Viewpoints of Logics and Language
DUAN Yi-min
(Department of Foundation of Huaruan School of Software,University of Guangzhou,Guangzhou,Guangdong 510990,China)
Logics and language show a complex multiple relations in speaking.There are both compatibility and contradictoriness when analyzing the speaking from the double viewpoints perspective.The forms of language and that of logics are symmetry or asymmetrily difference while sometimes both of them can be selectively compatible.From the point of language form and language meaning,language ex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are abstractness and containment toward logics ex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From the point of language value and language environment,language ex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are deviation and deficiency toward logics ex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logics and language;double viewpoints;compatibility;contradictoriness
H0-05
A
1008—7974(2015)05—0037—05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9.007
2015-04-18
段益民,湖南华容人,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