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力,卢海妹,许 钒,方 芳,黄晓春,郭帅帅,林海波
(1.安徽中医药大学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目前高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紧缺.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1].国内部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2-3]存在着以下不足:(1)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均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与重点高校在师资力量、生源素质、培养目标及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就决定了相关的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不能照抄照搬;(2)研究成果大多只涉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某一方面且注重理论,因而可操作性较差.鉴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围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拓展多元化办学机制、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工科类创新人才动手能力培养机制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系统地探索适合中医药院校工科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
安徽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地方中医药院校,工科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的人才培养质量与重点工科院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同时发挥中医药院校自身的专业优势,安徽中医药大学以医药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试点,自2008年以来在工科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详细分析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首先针对全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制度与研究体系,相关高校应以此为基础结合自身特色制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规划,最终在市场调研及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构建出高校自主设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专业管理机制.[4]
为了适应社会对工科类创新人才的需求,自2008年起,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在进行广泛调研并请相关专家进行周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严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招生人数,转而积极培养适合我校特色且国家急需的专业人才.我院成功申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已招生3届,生源情况良好;除此之外,我院申报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也已获批,即将于2015年秋季招生.
自2009年起,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教秘高[2009]22号),安徽中医药大学以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试点与韩国顺天乡大学开办了“2+2”联合培养模式:即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学生前两年在我校完成韩语以及专业基础阶段的学习;通过韩语水平考试且专业课经韩方测试达到要求者,到韩国完成后两年的学业.学生按规定修完学业,成绩合格,由双方院校分别颁发毕业文凭及授予学士学位.除此之外,我院还选派学生赴瑞典林奈大学、韩国韩瑞大学等国外高校进行短期的交流学习(交流期约一年).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的深化发展,既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为结合中医药专业优势的工科类创新人才培养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效果,而教学质量与教师队伍建设息息相关,我院分别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两方面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仔细剖析不难发现,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主要涵盖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管理手段等要素.
(1)首先树立“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工科类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没有广博的知识面做不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样不专则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围绕我院工科类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制定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随着新一轮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综合教育专家、教学管理部门、一线教师及学生意见基础上适时引入了小学期制及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2)构建“2+1+1”阶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比较吸收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养多样化模式的基础上[5],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改革实践,结合我院自身情况构建了“2+1+1”的阶段性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前两个学年,主要学习各方面的基础理论(含专业基础)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进行通才教育;在第三学年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加深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研究拓展,使学生在“广博”的基础上实现“专精”教育;在第四学年则以实习实训的方式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方法有两种:第一,以真实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请企业专家设置后期实践教学训练项目,开展各类实训讲座,编制实训大纲,让学生在校内接受真实生产性实践训练;第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我院实行了网上评教和教学信息员定期座谈双重监督机制,及时将网上评教结果及各班级教学信息员的意见反馈给相关教师,为建立师生良性互动并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我院也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学检查及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形式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目前我院有1名教师获得安徽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工科组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校级“教学精英”称号,10余名教师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以上奖励.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院积极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及上海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引进相关专业的博士充实一线教师队伍,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鼓励教师将所授课程与中医药优势学科结合并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目前,我院教师在《电子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software》《计算机应用研究》《传感器与微系统》及《时珍国医国药》等核心期刊上就医用物联网、中医药数据挖掘等技术等方面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6-7],主持省级以上的科研及教研课题10余项,主编国家、省级规划教材10余部,申请并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除了培养本科层次的学生,我院还积极深化学科内涵建设,其中中医药信息学专业已于2012年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我院现有5名教师为中医药信息学领域的硕士生导师.
动手能力是衡量工科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学生“能就业,就好业”的关键因素.有鉴于此,我院制定了“一点两线”的动手能力培养机制:首先建立健全创新实验室建设,然后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普及型比赛(如校级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竞赛)及选拔性比赛(如各种省级以上的专项竞赛)促使学生成长为“思考-设计-调试-再思考”的创新型人才.
为了强化对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在校领导、教务处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2009年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并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我院以该创新实验室为基地,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群(如电子类、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类等)及某些竞赛项目(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等)为依托,大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自2009年以来,我院每年都招收大量学生成立相关的兴趣小组并从中遴选,组成竞赛组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除此之外,我院还积极引导在校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
截至目前,获得省级竞赛三等奖以上的学生超过了100人次,主持省级以上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有20余项.
优秀的工科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习实训环节,我院一直与省内外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安徽创睿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达内、上海昂立慧桥等公司进行“校外实训工厂共建”的合作项目,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实用型人才模式的探索;在我院探索的多种校企合作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无锡-IBM软件及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采用的“3+1”校企合作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第四年在相关企业和技术培训机构完成其他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的学习(由企业开设的培训课程及考核成绩可替换我校该学期开设课程和相应考核),并在企业的协助下进入专业对口单位实习、就业.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掌握未来职业岗位的实践技能,熟悉所在企业的工作流程,尽快让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本文对中医药院校工科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些许的探索:通过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拓展多元化办学机制,既使得培养的工科类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又兼具中医药特色优势;通过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既使得工科类创新人才培养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又强化了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工科类创新型人才动手能力培养机制,使得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一种惯例;最后通过推进校企合作,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机制,使得学生与就业单位实现“无缝对接”.由于此种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获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