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玲
(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陕北,这颗黄土高原的璀璨明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域、历史与文化等原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但这些民俗文化由于各种原因,流传范围仅限于国内。而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延安感受红色之旅,学习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这就使得陕北民俗文化译介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通过分析陕北民俗文化译介现状与困难所在,结合当代翻译理论与陕北当地现实情况,提出陕北民俗文化译介应遵循的原则与未来发展的建议。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1]陕北民俗文化,指陕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当中所形成的各种有关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特殊习俗与文化,其涉及范围非常广,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交通出行文化、婚丧嫁娶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四面环山,沟沟壑壑较多,地理位置相对闭塞,气候较为恶劣;同时,陕北在历史上曾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交汇之处,文化方面融合了边疆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特点。具体而言,饮食方面,陕北人喜爱吃小米、玉米、荞面、圪坨、钱钱、红薯等,遇到贵客来临,还习惯用羊肉来招待客人,因此“荞面圪坨羊腥汤”就是劳动人民招待客人极好的食物。服饰方面,陕北人喜爱用羊肚子手巾,因此常有“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的说法。陕北的羊肚子手巾有几重功用,既可以挡风,还可以擦汗,酷热时还可以遮阳,因此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交通出行方面,以前交通不便,老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便是驴、马、骡子等;婚丧嫁娶方面,陕北人结婚先要定亲,然后再举行婚礼,不管是订婚还是结婚,都有严格的仪式,如对于女方家送新娘、男方家迎新娘的人数都有明确规定;民间艺术方面,陕北有安塞腰鼓、剪纸、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陕北说书等,都体现了浓郁的陕北风情与民族风味。
如今,这些丰富的陕北民俗文化,其流传范围却仅限于陕北当地,很多外国游客慕名来延安参观,进行红色之旅,但他们却无法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是陕北民俗文化在对外宣传方面做得太少,很少有学者专门研究陕北民俗文化的译介,偶有研究,其范围也多局限于陕北民歌译介当中。目前,可以看到的相关研究仅有两篇论文:田玲在2010年第5期《牡丹江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浅谈陕北民歌的民俗文化译介”,她对陕北民歌中出现的陕北民俗文化作了归类,并探讨了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王沛在2011年第3期《交响》上发表了“陕北民歌中民俗文化翻译之美学重构”,她探讨了陕北民歌中民俗美学的特质,并分别从结构美之重构、词句美之重构、文化底蕴美之重构等方面分析陕北民歌中民俗文化翻译的美学价值。由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出,陕北民俗文化译介研究并未引起学界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可以看到的两篇论文也都围绕陕北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展开分析,还未见陕北民俗文化译介的系统理论研究。
至于实践方面,目前没有陕北民俗文化翻译的专著,很多陕北民俗文化并未译出,如有学者想进行陕北民俗文化译介的理论探讨,也很难找到多少现成的译例。陕北当地也没有相关英文网站来介绍陕北民俗文化,对于那些对陕北民俗文化感兴趣的外国游客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陕北民俗文化目前还是“蜗居”在陕北或者是国内,并未做到“走出去”。这些现状与国家目前提倡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不相符的,我们在这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
陕北有着自己的地貌特征,独有的地貌特征又与历史因素相结合,造就了陕北目前的民俗文化,其饮食、服饰、建筑、交通出行、民间艺术等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按其属性来分,陕北民俗文化当属于文化负载词或文化专有项的范畴。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处在于,很多东西是英语里所没有的,因此就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包惠南也曾说过:“民俗文化当中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也称词汇空缺,即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2](P10)早在唐朝时期,著名佛经翻译家玄奘就曾提出过“五不翻”的原则,即翻译中有五种情况不好处理,只得采用音译法,其中之一就是“此无故”,即中国本土没有的名物。当代学界翻译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有了各种解决方案,如音译加注、意译、意译加解释、直译意译结合等方法。但翻译界依然有个共识:文化负载词翻译起来困难重重,也很难达到对等的效果。可见,从古至今,这类词语的翻译都给译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此外,对陕北民俗文化译介感兴趣的学者虽然不少,但陕北民俗文化中充斥着大量的陕北方言与陕北自身的地貌、习惯与信仰等,非本土人士在翻译时确实会遇到不少理解方面的问题。而陕北本土人士中从事翻译相关工作的人员又非常缺乏,更没有形成规模。二者成恶性循环态势,导致陕北民俗文化译介工作不能系统展开。因此,翻译人员与研究人员的不足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阻碍了陕北民俗文化译介工作的展开。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双方克服文化差距。”[3]陕北民俗文化译介的主要目的是给外国读者传递陕北民俗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陕北,热爱陕北,并进一步为陕北带来更多的机遇。因此在陕北民俗文化的译介过程中,应以有效传播陕北民俗文化为宗旨,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少作改动,即如德国施莱尔马赫所言,“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4](P108)在翻译中尽可能采用异化的方法,以陕北文化为归宿,保留陕北民俗的文化特色。但该方法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前提,即读者能够正确理解该词语所传达的陕北民俗文化,不会产生误解。如若这一前提无法满足,则偶尔也可采用归化法去适应译入语读者,以保证译入语读者基本理解原文所传达的语义。
为了使陕北民俗文化可以有效译介给外国读者,陕北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些办法,促进陕北民俗文化译介工作。首先,可以委托西安相关高校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并要求其在毕业后回到陕北工作,这样可以保证一定数量的翻译人才。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在一些相关单位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激励更多的翻译人才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保证翻译队伍的持续性建设与发展。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一些门户网站,在这些网站上介绍陕北民俗文化,并辅以相应的译文,此举可以扩大陕北民俗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陕北民俗文化,尤其是一些外国读者。同时,延安的红色旅游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可以在延安的红色旅游景点设置一些陕北民俗文化介绍专栏(含英译文),让游客在参加红色之旅的同时了解陕北民俗文化,并能把这些陕北民俗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使陕北民俗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再次,促进陕北民间艺术走出去。陕北民间艺术中较有影响的有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等。加快陕北民歌与陕北说书的英译工作,培养一些懂英文的民歌手,使陕北民歌能够被外国游客听懂、欣赏并喜欢,使我们的民间艺术真正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鼓励并扶植这样的产业发展,使这些产业能被更多的人赏识,让它们为陕北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陕北民俗文化译介是一项长远的利国利民的工作,虽然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这条路上也是困难重重、荆棘遍布,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秉持正确的翻译原则,抱着必胜的信念,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陕北民俗文化一定能真正地“走出去”、走得远。
[1]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2002(1)
[2]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A].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