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岚
(中共延安市委党校,陕西 延安 716000)
心理发展是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一般指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个体的心理调节机制由一系列相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主要包括活动的发生机制、动作进行的监控机制以及作为个体心理特征的内在机制。具体说来,心理发展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个性等等。
心理发展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又非常的复杂,但这些内容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又至关重要。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是一种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识能力,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等方面,本文将认知能力中的感知觉发展放在心理发展中研究,将记忆、言语、思维、想象等单独列为智力因素进行研究。情感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媒介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稳定的持续的反映。个性是指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自我意识、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即人对现实的态度,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是典型的、较为稳定的、人经常表现的心理特征。
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三是教育。
首先,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就是遗传素质。遗传对人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没有正常的遗传素质就不可能有心理的正常发展。例如,一个遗传素质正常的人,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而一个高等动物,无论提供给他什么训练条件,也不可能使他具有人类的发展水平。当然,遗传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他只能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并不能预订或决定人的心理发展。
其次,环境是人的心理发展必须依赖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尤其是母体中的生活环境,对个体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大约有3%的个体在出生时就存在各种缺陷。社会环境主要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水平和速率。良好的社会环境人的心理发展可以达到发展的范围的上限;而不良的社会环境,人的心理发展只能达到发展范围下限。例如,我国北方某些地区把出生10天左右的婴儿放在成有细沙的沙袋上,用沙土代替尿布,每天换一次土,除喂奶以外,既不抱,也不理,更不许别人逗他。这种喂养方式可达一年以上甚至两年以上。孩子不哭不闹,十分安静。梅建:“沙袋育儿”智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喂养的儿童各方面发育明显低于一般育儿方式。另外,国内外有研究也表明,在一项针对儿童进行的运算测试的实验中,城市儿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儿童2—3年,这与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再次,教育其实是社会环境中较为独特的因素。它引导着人的心理发展的方向,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教育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潜力,都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开发,教育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特别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狭义上是指针对0-3岁的儿童,即从新生儿期到幼儿期,而广义上则是指针对0-6、7岁的儿童,即从新生儿期到学龄前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普遍对儿童教育、发展关注度越来越高,早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与其他不同,早期教育针对的首个对象是父母,其次才是0-6、7岁的儿童,内容包括对营养保健、潜能开发、人格塑造、性格养成、心理卫生等方面进行指导及评价,提供或创造一种丰富的坏境,促进儿童健康发育。它以儿童的身体的成长、潜能的开发和品德的培养为教育目标,其终极目标就是促进儿童的发展。
有研究认为,早期教育有积累的效果。儿童在进入学校以后的行为和成绩,甚至他们一生的成就,都与他们早期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指出: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包括教育,对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对其整个一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家通过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发展也存在关键期。比如说,怀孕6周以内是主要器官发育的时期,这个时期非常关键,因为人的胚胎在这段时期最容易受到损害;人出生后的头3年是大脑发育、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2-3岁,而人类从直觉行动思维发展为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期是在这个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期;到了4-5岁,就来到了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6岁则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等等。
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都与早期教育的内容要求有很大的关系。早期教育要求应当从胎儿期就开始,包括在怀孕时应注重营养,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药物、酒精等不利于胎儿生长的物质,给胎儿适当的胎教刺激,认为这样有利于胎儿各方面的生长发育,这正是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中的一部分。社会环境则是早期教育一直所强调的,每个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同,所受到的感官刺激就不相同,长时间耳濡目染,就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影响,良好的环境自然产生好的影响,反之,则会阻碍正常的发展。
人类早期教育的相关研究以及针对动物所进行的教育刺激实验都表明,适当的干预、教育刺激都对人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比如,罗森茨·魏希等(Rosenzweig,et al.)做过这样一个研究:看“学习”对动物的生理发展有没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研究对象:出生25天的白鼠(同一窝、同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生活环境:丰富多样并有适当的学习训练;第二组生活环境:贫乏单调且缺乏学习机会;第三组生活环境:正常的饲养条件);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第一组:幼鼠大脑皮质增重增厚、神经胶质细胞数目增多、神经突触增大增多、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动水平提高、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比率增大,而第二组幼鼠各项发育非常迟缓,第三组没有特别突出的反映,相对正常。非常多的研究也都证明了,不断增加环境刺激的数量与种类,可以促进一些先天因素的生长和发展,如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个实验说明对幼年白鼠进行一定的刺激和干预,而这种经验则对日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早期教育非常看重对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认为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个性,比如关于自控力、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培养。
德国法学家卡尔·威特,他被公认为聪颖过人,是天才型儿童。他的父亲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心理教育的例子:威特6岁时父亲带他到哈尔斯牧师家小住几天。一天早晨,在吃早餐时,小威特不留神把一些牛奶弄洒了,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家里,爸爸一定会惩罚他的,肯定不会在允许他喝牛奶,只会让他吃一些面包和熟盐。事实上,他非常喜欢牛奶,更何况今天哈尔斯牧师家特意为他准备了这些牛奶,还搭配了非常漂亮的小点心。威特的父亲假装自己什么都没看见,小威特的脸却红了,他很矛盾,不知道要不要把牛奶继续喝完,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他还是把自己的手从桌子上移了下来。很多人都说没关系,劝小威特在喝一些牛奶牛奶,他始终不肯,即使在父亲出去不在场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妥协,告诉大家,爸爸不在这里,他看不到,但上帝肯定能看到,他会认为我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我不能在上帝面前这么做。大家都认为威特父亲对儿子的管教过为严格。但威特父亲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小威特不喝牛奶不是由于我对他的严格管教,而是因为他有自我约束意识,自己愿意严格要求自己,愿意接受惩罚。随后威特父亲告诉小威特,他表现的很好,但希望他还是把牛奶和点心吃了,不要辜负大家的心意,听到这里,小威特才把牛奶和点心吃了。看到这个例子可能有人会有不同的想法,认为父亲的教育过严格,从某种角度来看确是如此,但这种教育从小威特很小就开始,使用恰当的方式,不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却不知不觉纠正了孩子不良行为,培养了良好的自控意识,对他的心理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儿童所处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对个人的心理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孩子童年时的一些经历,最终可能会演变为心理疾病的来源。
有研究表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精神疾病,特别是已经对当前生活造成影响的精神疾病都与儿童早期教育中受到的精神影响有很大关系。鲍里斯塞德兹哈弗大学心理学教授、医学博士,他曾今在《俗物与天才》一书中提到这样的事例:他有一个病人,26岁的年轻男子,患有严重抑郁症。他常常感到有种莫名的不可饶恕的罪过困扰着自己,以至于让他痛苦不堪,他认为来时会在地狱中忍受各种精神折磨和痛苦,他十分害怕黑暗和孤独,也说不清自己害怕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塞德兹博士通过催眠进行观察,他的症状都追溯到他早期的童年生活。幼年时,遇到过一位精神失常的女人,后来在他脑子里挥之不去,成为他恐惧和不安的主要来源。另一位病人,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所以她一直坚信“恶魔的占有”、“不洁的精神”存在,他始终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中,被地狱与魔鬼的阴影笼罩。在进入半催眠状态后,清晰思维回忆着那个传教士说过的每一句话。他描述着地狱中让人毛骨悚然的事情,每周都习惯性的给她讲述,让她时时刻刻都处在恐惧之中。就这样,小女孩生命里许多原本的欢乐时刻,被各种关于地狱的恐惧剥夺了去,她唯一感受到的就是压抑和恐惧。
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这是精神病理学为我们清楚的呈现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
总之,相关实验和研究均表明,早期教育作为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合理利用一定会有助于人的心理发展。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关键期内儿童心理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实施正确的教育,一定会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必然会使教育取得更大的效果。
[1]吴荔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姚本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3](日)木村久一,唐欣,译.早期教育与天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美)鲍里斯·塞德兹,王慧超,译.俗物与天才:塞德兹早期教育法[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