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开放获取期刊概况与我国发展策略探讨

2015-02-13 06:45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出版社论文期刊

穆 刚

( 重庆文理学院 学报编辑部,重庆 永川 402160 )

国外开放获取期刊概况与我国发展策略探讨

穆 刚

( 重庆文理学院 学报编辑部,重庆 永川 402160 )

近年来,我国期刊开放获取发展迅速,但传统期刊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出版主体分散、弱小。基于综述国外开放获取期刊的概况,结合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现状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加我国开放获取期刊数量、提高办刊层次提出建议,认为我国比较适合发展混合型开放获取期刊。

开放获取期刊; 现状; 层次; 混合型

一、国外开放获取期刊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从1994年由作者付费、读者免费的美国《佛罗里达昆虫学家》(Florida Entomologist)开始至今,开放获取期刊正好有 20年历史。开放获取期刊即Open Access Journal,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学术自由与信息共享无阻碍的出版理念而产生的期刊。开放获取使作者的学术论文借助互联网免费被读者使用,并且能自由传播,唯一限制是要使作者著作权得到充分保护。判断期刊是否为开放获取期刊可以依据两个方面:一是出版作品是否可以被免费、自由地使用,包括下载、打印、索引,甚至印制成册;第二个方面是,它是否以一种统一格式保存在至少一种由政府、科研机构等管理运行的仓储中。目前,开放获取期刊大致可以分为 5种类型:(1)完全免费型,即由研究机构、大学等负担所有费用,著者、读者不付任何费用;(2)著者付费、读者免费型,即由著者支付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读者免费获取;(3)混合型,即期刊整体为订阅期刊且由作者付费,但作者可以选择论文是否开放获取;(4)定期免费型,即一定时间内付费,一定时间后完全免费;(5)电子免费型,即纸质期刊为订阅型期刊,而电子版完全免费获取。

根据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的数据,到2014年10月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已达10048种,开放获取期刊数量不断增长;增长部分中有新创办的,也有从传统期刊转型的。专门从事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的出版社在2000年后出现。根据Thomson Reuters的数据,以自然科学各领域 WOS(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为研究对象,2003年到2012年这10年间,开放获取期刊增长最快的是物理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其次是地球科学与基础医学领域。可见,科研越活跃的领域,创办开放获取期刊量越多,且欧美大型出版社创办开放获取期刊较多。不同国家开放获取期刊数量有较大不同。以ISI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开放获取期刊为例,发现不同国家开放获取期刊数量差距非常大[1]。一个国家的科研是否有活力,是否充分流通与融合以及论文发表是否受其他因素的过多影响,与该国开放获取期刊数量密切相关。此外,科研人员数量与相应国家的语种对开放获取期刊数量也有影响。目前开放获取期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欧美国家;二是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等。欧美国家开放获取期刊质量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优质稿件。巴西、印度等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以印度为例,它要求全部或部分受政府资助项目的研究论文电子版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同时,在开放获取期刊发表论文的作者可以得到政府的资助[2]。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与所在国科技水平、政策支持以及学术研究环境的开放度、宽松度有关。开放获取期刊论文先出版后评价,而且是作者付费,有人对刊载文章质量产生了疑问[3]。

最近开放获取期刊发展呈现出新趋势:一是增长速度较快,且有影响的期刊开始完全开放获取。从DOAJ网站数据看,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开放获取期刊增数为912;而《Nature Communications》从2014年10月20日起完全开放获取[4]。二是更多出版社加入开放获取期刊创办行列。由于开放获取期刊不受页码与刊期的限制,刊载文章的数量增长很快,覆盖领域越来越广。三是完全免费开放获取期刊数量增加,且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英国在2012年、日本在2013年推出资助政策,以促进完全免费的开放获取期刊发展;四是刊文量越来越大,覆盖领域越来越广,影响因子也逐渐增加。英国专家预测未来开放获取期刊发展的趋势:资助机构推动的强制OA使完全免费开放获取期刊增加;收费被严格限制;作者既是付费阅读者又是作者;开放获取期刊倾向于使用更加统一的技术标准[5]。

二、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截止到2013年12月底,我国CSSCI 收录的533种期刊中,开放获取期刊 120种[6]。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的数据,在总数 782种开放获取期刊中除去社科期刊,2014年我国科技类开放获取期刊数量总数为712种。我国在2013年正式出版的期刊中,自然科学类4080种,社会科学类2145种,英文期刊179种[7]。已有文献都较难对我国开放获取期刊进行总体性研究:并不只是层次高的期刊在OA。从广义上说,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并不少。不少期刊以自办网站的形式将刊发的论文在网上供读者免费下载,相应期刊扩展了影响力,而这又能得到作者同意。这些期刊在 OA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据Nature向我国投稿作者所做的一项调查,有18%的作者不知何为OA,而这一数字在其他国家仅为6%。对刘洢颖,姚长青,潘云涛[6]的数据分析表明,CSSCI 收录的120种开放获取期刊中以编辑部网站进行OA的占60.8%,依靠主办单位进行OA的占25.8%。两项合计达86.6%[6]。这还仅仅是层次较高的期刊。我国期刊出版单位小而分散,大型出版社相对较少。我国要推动出版单位整合与重组,在出版单位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出版单位能否形成资源集聚决定我国开放获取期刊能否健康成长。与开放获取期刊密切相关的是OAR,即开放仓储。由于开放获取期刊分散,我国OAR现状不容乐观。缺少统一平台和长期有效的数据保存,分类管理层次混乱;加之,有的存储平台稳定性差,访问速度慢。开放获取期刊关系到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在移动手机、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大量OA意味着传统订购与销售量的减少。另外,作者担心开放获取期刊自由下载、免费使用会侵害自己的著作权。在我国著作权保护现状下,作者的担心并不多余。

三、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策略

(一)要借助信息技术,更新办刊理念

开放获取期刊以互联网作为出版终端,数据保存以电子形式呈现;编辑出版模式与传统期刊有很大区别。互联网不再是传统编辑出版的辅助工具,而是成为编辑出版基本平台。开放获取期刊出版模式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大容量的特点。以PLOS ONE为例,它是先出版、后评价,即科研成果由同行评议。OA办刊模式借助数字与网络技术,把论文借助网站快速推送。我国期刊要借助信息技术,更新办刊理念,实现跨越发展,只有超常规发展才能实现追赶与超越。

(二)要有统一平台

由大型出版社创办的开放获取期刊往往影响较大,而出版主体实力不足的出版社就容易出现期刊发展的人力与技术储备缺少,创办的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力较小的问题。我国应借助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出版主体,争取出现一批大型出版集团。行业协会应该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与较大的出版集团整合成统一平台。这一平台要发挥以下作用:一是推动开放获取期刊的创办;二是推动传统期刊转型并与开放获取期刊实现良性互动;三是发挥评价作用,使开放获取期刊发表的论文具有较高的行业与社会认可度,保证开放获取期刊质量;四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有待改进的环境下要充分保护作者著作权。行业协会与较大的出版集团整合可实现难度不大且操作性强,容易打造的统一平台。

(三)要有政策的强力支持

开放获取期刊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美国2007年推出一项议案,要求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资助的科研项目必须开放获取[8]。这一政策无疑大大推动开放获取期刊的创办与发展。我国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大学、科研机构众多,由国家和公立基金支持的项目也应该开放获取。一个好的开放获取期刊对国家科技文化进步的作用巨大,鉴于国外完全免费开放获取期刊在加速发展,我国也要推动免费型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此外,我国要有评价政策,以政策的形式对开放获取期刊发表的科研论文以定性或定量方式与传统期刊发表的论文进行折算,以提高作者在开放获取期刊发表论文的积极性。从国外情况来看,开放获取期刊发表的论文总体质量偏低,与传统期刊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有监督,从政策层面确保开放获取期刊论文的质量。

(四)区分对内对外两个层次

关于我国期刊的国际化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笔者更想强调的是语言使用方面。中文使用者众多,但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科研成果一般都是用英语首次发表。语言使用的特点决定了中文期刊不可能像英文期刊那样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作者与读者群。相反,我国作者的论文更倾向于在国外期刊以英文首次发表。大量受资助的论文在国外开放获取期刊首发,而国内大量不精通英语的人又无法受益,这是一种很大的损失。对内是指国内研究需要,而国外关注不多的专业,如汉语言文学、非物质文化研究、饮食、书法、考古等受公立基金支持的论文要在我国开放获取期刊首发。对外是指要借助统一平台管理,实现各领域优质论文的中文首发,之后筛选质量高的论文在国外发表。要以多种形式,如奖励、评奖等扩大我国期刊的知名度,外国的优质论文不仅可以推动我国期刊国际化,而且对我国科技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采取措施推动开放获取期刊发展

开放获取期刊的各相关方包括作者、读者、出版社、科研与学术机构等。要以开放获取期刊的方便与快速使作者愿意接受。研究表明,开放获取可以显著提高下载率[9]。对读者来说,开放获取期刊使信息获取更快捷,来源更广,信息即时性增强。对出版社来说,开放获取期刊出版不受页码与刊期限制,可以在加大刊载数量与频率、扩大出版社影响力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开放获取期刊的开放性使科研与学术机构的影响力借助互联网被延伸,受其资助的科研项目不再像传统期刊那样被局限在小范围内。除涉及保密内容的论文以外,科研与学术机构都愿意让署名为本单位的作者在开放获取期刊发表论文。当各相关方都积极主动地推动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时,其发展就有强大地推动力。

四、结束语

混合型开放获取期刊是指期刊整体为订阅期刊且由作者付费,但作者可以选择自己的作品是否开放获取,即可让一部分论文开放获取。从我国期刊构成看,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期刊比例不大。根据2013年数据,考查全部6404种期刊发现,高等院校、医药卫生、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主办的期刊占绝大部分,企业主办期刊更多的是为宣传企业形象。OA带来的订阅收入减少不会成为OA的阻力。事实上,由于OA可以提高期刊引证指标,期刊主办单位对推动OA的发展有积极性。由于不少作者对开放获取期刊的权威性心存疑虑,发展混合型开放获取期刊可以让作者逐渐地接受OA,而且让作者可以选择是否OA。OA论文,与非OA论文在一起刊载可以形成对比,让作者和期刊都感受到OA的好处;同时,也可以让作者感到自己的著作权像传统期刊出版物那样被充分地保护。虽然不少期刊收费,但主要目的是提高办刊质量而不是营利。期刊可以对OA论文收取较低费用从而减少作者负担,使作者容易接受。我国传统期刊占有一定比例,发展混合型开放获取期刊不失为一种方式。

开放获取期刊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虽然收取APC的开放获取期刊不少,但完全免费开放获取期刊的比例在不断扩大。2013年日本开放获取期刊是我国的1.9倍;截止到2013年12月,日本的开放存储仓储为143个[10]。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尽管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11],但只要方法适当、路径合理,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完全可以壮大并参与国际竞争,在推动科技与文化繁荣的同时逐步实现国际化。

[1] 刘锦宏,聂银,卢芸.ISI引文索引收录开放获取期刊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4,(4).

[2] 刘万萍,孙波.中印开放获取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7).

[3] 韩婧.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研究[J].编辑学报,2014,(2).

[4] 晋雅芬.《自然通讯》将实行完全开放获取[EB/OL].中国新闻出版网,http://www.chuban.cc/gj/my/tj/201409/ t20140926_159531.html,2014-09-26.

[5] 渠竞帆.2014开放获取五大新趋势[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03-07.

[6] 刘洢颖,姚长青,潘云涛.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开放获取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9).

[7]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8] 王应宽,吴卓晶,程维红,等.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研究进展综述与发展动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5).

[9] 牛昱昕,宗乾进,袁勤俭.开放存取论文下载与引用情况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

[10] 李斯.中日韩开放存取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4).

[11] 田海江,李若溪.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瓶颈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13,(1).

An Overview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Abroad and Discussion on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MU Gang

(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Chongqing Arts and Sciences College,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 China )

Recently, the open access in journals has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journals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subjects of publishing are scattered and vulnerable. On the basis of an overview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abroad, combining the analysis of its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makes suggestions concerning how to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ation, then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it is appropriate to develop a mixed type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in China.

Open Access Journals, current situation, level, mixed type

G255.2

A

1673-9639 (2015) 03-0185-04

(责任编辑 张凤祥)(责任校对 鲁娜娜)(英文编辑 何历蓉)

2015-01-03

本文系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科研项目(课题批准号:CQXK201305)成果。

穆 刚(1977-),男,河北衡水人,编辑,主要从事编辑与出版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出版社论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我等待……
期刊问答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