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姣程
(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8 )
从中古佛教译经看“着”语法化过程中的语法特征
梁姣程
(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8 )
“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在“着”的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特点,中古佛教译经中“着”后面常接处所名词,述补结构“V+着”中的动词是表示物体在空间的运动(包括位移和停止)的;“V+着”后面出现的必须是处所名词。“着”语义的改变,造成句法关系的改变,从而推动“着”的语法化过程。
中古佛教译经; “着”; 语法化; 语法特征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总之,动词形尾‘了’、‘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它们在未成为形尾以前,经历过一些什么发展过程,是值得我们深切注意的。”[1]99王力先生把“了”和“着”称为“形尾”,现在学界一般称之为“动态助词”。关于助词“着”的形成过程,很多学者有所讨论,我们参考蒋绍愚先生在《动态助词“着”的形成过程》一文,作简要概括。
(一)王力先生认为:“着”原来是动词,“附着”的意思,最早写作“著”后来写作“着”“著(着)”。在南北朝时开始虚化,放在动词后面,构成类似使成式的结构,后面接的是表示处所的词。到了唐代,带“着”字的动词后面开始可以有宾语,“着”字的意义也有了变化,它带有“到”的意思。但它们不是形尾(助词)。真正表示行为在进行中的形尾“着”字在宋代已经存在了。
(二)太田辰夫认为:“着”有表示“到达”以及与介词“在”一样的两种用法,但举的例子都是唐以前的。他强调这类句子在唐代前后的不同是,唐以前在“动+着”后面的是动作的处所,唐以后则是动作的承受者,变得和现代汉语大致相同。
(三)梅祖麟认为六朝时的“着”分两种:(1)静态的“着”,普通话说“在”。发展为现代汉语北方话中的持续貌词尾,也发展为现代汉语吴语中的持续貌词尾(写作“仔”如“骑仔马找马”,发展为现代汉语闽语中的方位介词(如厦门话“坐[ti]椅顶”)。(2)动态的“着”,普通话说“到”。发展为现代汉语吴语中的完成貌词尾(写作“仔”如“吃仔饭哉”)和湘鄂方言中的完成貌词尾(写作“达”如“吃达饭达”)。梅还认为,宋元时期江南白话文献里就有完成貌“着”的用例。王力认为在元代“了”和“着”的分工是不明确的。梅则认为敦煌变文和宋元时代北方的白话文献中“了”和“着”分工是明确的,“着”表示完成貌是南宋以后南方话的现象[2]113-114。
除上述观点外,赵金铭、志村良治、杨秀芳、曹广顺、孙朝奋、张赪、吴福祥、蒋绍愚等都对动态助词“着”作过专门研究。这里不逐一介绍。
目前,佛经文献语料在汉语历时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与佛经文献数量庞大、偏口语化等特点有关,另外佛经语料库的建立,特别是cbeta电子佛典光盘的发布,给佛经语言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所用佛经语料均来源于此。通过在电子佛典中检索,我们发现含有“著”的条目有 190800条,含有“着”的条目4199条。由于数量较多,“着”(著)在实际语境中的语义又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着”(著)的语义辨析问题。
李维琦先生的《佛经释词》和《佛经词语汇释》对“着”的辨析释义是精准的,我们认同李先生的辨析,将“着”分为“着 1”(两物相贴相接)、“着2”(念,恋念;爱,爱恋),当然,这种语义归总并非总括所有语义。李先生自己也说“还远没有穷尽所有‘著’的言语义。我们当然不能将每一言语义列一义项。于是下决心来作一次尝试。言语义稍稍多列一些,而总其语言义为物与物相贴相接。”[3]414下面我们各举一例:
例1:于是被马讫,骞特自念言,今当足蹋地,感动中外人。四神接举足,令脚不着地。(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修行本起经》;T3n184p468a3。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T表卷数,n表经号,p表页数,a表上栏,b表中栏,c表下栏。abc后的数字表示行数;下同。)
马足与地相接,“着地”即落地、点地。属“着1”。
例2:守意者,无所著为守意;有所著不为守意。(后汉安世高《佛说大安般守意经》;T15n602pl64al0)
“无所著”即没有念恋。属“着2”。
因为本文主要讨论助词“着”的语法化过程在佛经文献中的体现,很多学者已经指出,从先秦到东汉,“着”是一个“附着”义动词。因此我们的研究对象就变成了只是含有“着 1”(两物相贴相接)的佛经语料。我们试图基于语料,归纳出“着”(著)在魏晋南北朝译经中的句法特征,并从中发现其语法化的一些“蛛丝马迹”。下面列举的例子,虽然“着”的语义在语境中稍有不同,但核心义还是“两物相贴相接”。
(一)“着”+处所名词
例3:王觉,求诸妓女,而见坐彼道人之前。王性妒害,恶心内发,便问道人:何故诱他妓女,著此坐为?(后汉昙果共康孟详《中本起经》;T4nl96pl48c24)
例4:我知是法,汝知何法?我所知,合于道。汝所知,合何道?我道法,可猗行。汝道法,难可亲。当前说,著后说。当后说,反前说。(吴支谦《佛说义足经》;T4nl98pl78a26)
例5:譬如比丘观死人骨,著前观之,有青时,有白时,有赤时,有黑时。其色无有持来者,是意所想耳。(后汉支娄迦谶《佛说般舟三昧经》;T13n417p899bl4)
例 6:童子启母曰:“昔以金钱一枚,著亡父口中,欲以赂太山王,今必存矣,可取以献王也。”(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36c9)
例7:自牵其亲,将至尸所。父以首著膝上,母抱其足,呜口吮足,各以一手扪其箭疮,椎胸搏颊。(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24c25)
例8:时至欲食,沙门从乞。心存斯人,絶欲弃邪,厥行清真,济四海饿人,不如少惠净戒真贤者。以所食分尽着钵中,莲华一枚著上贡焉。(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l4bl2)
以上诸例“着”用作动词,后面均接处所名词。如“著此坐為”、“著膝上”等。“着”的主语一般是人或人体的某个器官,宾语则一般是物。这里“着”之所以后面只带处所名词,我们认为与“着”本身具有的“附着”、“放置”等语义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着”的语义性质决定了“着”的组合关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着”进入处置式中,作为汉译佛经处置格式“取以+O1+V+O2”的动词,可以理解为“放在放到”。如例 7“以首著膝上”,意思是把头放到膝盖上。曹广顺,遇笑容在《中古译经中的处置式》一文中将中古译经的处置式分为“取+O+V+之”、“取+V+之”、“取+O+V”三种格式[4]563,后两种是省略了宾语。
(二)“着”+“于”+处所名词
例9:妄以手捶,虚以口谤,死人太山,太山之鬼拔出其舌,著于热沙,以牛耕上,又以然钉钉其五体,求死不得。(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30b25)
例10: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幅,捐志虚空中。何不各精进,努力自求索!可得超絶去,往生阿弥陀佛国。(吴支谦《佛说阿弥陀经》;T12n362p311c26)
这里的“‘于’+处所名词”相当于介宾短语,补充说明动词“着”,与“着”构成述补结构。如例9“著于热沙”,丢到灼热的沙土上;例 10“著于无上下”,“著”约当于存在,“著于无上下”,是说(道)无处不在。
例11:谓其妻曰:“起听吾言。大王徙吾著檀特山,十年为限,汝知之乎?”(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8b24)
试比较例11和例9、例10,我们发现例11的“着”好像相当于“于”、“到”,是对动词“徙”的结果的补充说明。
(三)“着”+ 一般名词
例 12:是时智人,即集鼓角,椎钟鸣鼓,像如战斗。复使众人,皆著器仗。象闻鼓声,谓为大寇人境,共相攻伐。(姚秦竺佛念《出曜经》;T4n212p646all)
例 13:妇闻调婿,流泪而云:吾睹彼翁,鬓须正白,犹霜著树。朝夕希心,欲其早丧,未即从愿,无如之何。(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9b7)
例14:树木依时著花果蜂鸟饥渴取气香。(隋闍那崛多《佛本行集经》;T3nl90p783b28)
以上诸例中的“着”后接名词并不表处所,如“器帐”、“花果蜂鸟”等,都是实体名词。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特殊的例子。
例15:悉如天上所有香,著油麻中。所淨洁油麻,好灯炷,自归头面著地,卻然灯炷,加敬作礼承事。(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T8n224p478b8)
“著油麻中”,据李维琦先生的解释,义为注油进麻中。“着+N1+N2”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着”后带双宾语,其实这里的“麻中”只是“著”的补语。
(四)副词+“着”+名词
例16:或睹众生寿命终讫,息絶絶逝,神迁身冷,九族捐之,远著外野。(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40a9)
例 17:犹蓝假面,文彩衣之,熏香其表,以屎尿脓血,满著其内。(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41cl9)
以上诸例中“着”前面的“远”、“满”表程度,修饰动词“着”。
(五)动词+“着”+处所名词
例 18:当出城门,安置一象,当其城门,决有力者。调达先出,见象塞门,叉之一拳,应持即死。难陀寻至,牵著道侧。(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修行本起经》;T3nl84p465c11)
例19:王仰天长叹曰:吾无道哉,残天仁子矣!取仁王尸及首,连之以金薄,其身坐著殿上,三十二年为天子,后乃立其子为王。(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6c5)
例 20:又为金鼠,以众名珍,满其腹内,罗著案上。(吴康僧会《六度集经》;T3nl52pl4all)
以上诸例的“着”放在动词后面,与动词构成述补结构,前后两个成分结合得比较紧,一般不插入前一动词的宾语;仔细分析“著”仍有“附着”义,但已不太明显,我们今天读起来,会觉得“著”等于“到”。这表明,述补结构“V+着”中的“著”已经减少了动词性,更多的是表示语法关系,这是“着”语法化过程中的第一步。
例 21:如值宝箧,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著,谓是真实。于是堕落,失诸功德。(萧齐求那毗地《百喻经》;nT4n209p548bl4)
例 22:其人异日,将彼猕猴,入于城中,缚著于柱,挝捶毒痛,毁辱折伏。(西晋竺法护《生经》;T3nl54pl06all)
例 23: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无量烦恼之所穷困,而为生死魔王债主之所缠著。(萧齐求那毗地《百喻经》;T4n209p548bl2)
这三例的“着”只能理解为持续义,“封着”的受事“镜”;“缚着”的受事“猕猴”,“缠着”的受事“凡夫之人”,在上下文中只能是实体名词,但它们都出现在“V着”前。也许,这时“V着”后面只能跟处所名词的规则还没有改变,所以说话人只能把它们放到“V着”前面。
通过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对中古译经中“着”的分析,我们发现“着”在译经中作为动词与处所名词搭配最多,述补结构“V+着”的出现,是“着”语法化过程中的第一步;“着”语义的改变,造成句法关系的改变,从而推动“着”的语法化过程。述补结构“V +着”中的动词仍然是表示物体在空间的运动(包括位移和停止)的;“V +着”后面出现的仍然必须是处所名词,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述补结构“V +着(著)”的重要特点。
[1]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 蒋绍愚.动态助词“着”的形成过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 李维琦.佛经词语汇释[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曹广顺,遇笑容.中古译经中的处置式[J].中国语文,2000,(6).
An Analysis on the Grammar Features of“zhe”(着)in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ediaeval Buddhist Scriptures
LIANG Jiaocheng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8,China )
The production of “zhe” (着)has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n the Middle-age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Various features emerge in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 which the character of “zhe” is shaped. For example “zhe” is often followed by a dwelling noun in the translated version of mediaeval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predicate-complement structure of “V+zhe”, the verb embodies the spatial motion of objects (including dislocation and standstill). Necessarily located after the structure of “V+zhe” is a dwelling noun. The semantic change of “zhe”contributes to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of syntactic relation, thus promot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zh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ediaeval Buddhist Scriptures, “zhe”, grammaticalization,grammar features
H146
A
1673-9639 (2015) 03-0097-04
(责任编辑 白俊骞)(责任校对 张凤祥)(英文编辑 宋志勤)
2015-04-30
梁姣程(1989-),男,湖南邵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汉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