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内涵的再认识

2015-02-13 05:42滕松艳
关键词:马克思现实发展

滕松艳

(1.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2.华侨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既恒久又常新的人类主题,以往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进行探索与深思,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条件的制约,未能从根本上对此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对人的全面发展作了科学的阐释。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中人的界定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一贯的思想,而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人,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现实出发,还是从抽象的理性出发探讨人的问题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以往旧唯物主义区别的重要标志。[1]114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所言:“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想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66-67同时,他们还提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67可见,唯物史观要谈的前提是现实的前提,而在现实的前提中,第一个前提是人,是处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马克思以前的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都是在抽象的天空中凌空虚舞,马克思面临的任务就是要超越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抽象的人,在现实个人的基础上,重新解读现实的社会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的扬弃,完成了从抽象的人到历史的现实的人的转变,他们明确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2]73。由此,人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抽象的人的全面发展,而是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的全面发展。

现实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现实的个人的发展。现实的个人的发展是人随着自己所从事的劳动的发展,从动物中和从束缚自己的社会关系中不断提升,日益获得自由的过程。[3]324而现实的个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的自由个性”。[4]104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主的社会形态中,人们“满足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4]393,“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5]765。因而在这个阶段上,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在以物的依赖性为主的社会形态中,虽然破除了以往的人的依赖关系,使人成为某种独立人格的人,但随着商品生产的日益发达和分工的愈加细密,每个人都被束缚在狭小而固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是这样的人”[2]85,工人们终身执行着一种局部职能,他们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6]399。所以,在人对物严重依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片面地发展了。而现实的个人的全面发展是超越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而进入自由个性阶段的发展,这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现实。因此,现实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而是相对于现实的个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是现实的个人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7]123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具体表征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的生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生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发展所能达到的程度。因为人的发展是以生存为基础的,只有个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个人才能有更高的发展需要和愿望,才有可能全面地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工人的生活很长时期都处于贫困的状态,其精神也比较颓废。工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为了不致饿死而劳作。正如恩格斯在调查报告中所言,工人普遍处于可怕的贫困的境地,各种疾病蔓延到难以置信的地步。为了生存,“他们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些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挥自己才能的一个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5]242所以,如此生活境遇下,个人的发展只能是片面的发展。只有当人们不仅过着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享受着丰富的、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任何人都不再有固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如马克思所预言的:“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但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7]37

而个人的生活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存在前提,互为发展动力的。个人的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个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又是个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动力。没有个人的生活的全面发展也就不会有个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个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没有个人的生活的全面发展。对此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8]500这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7]330个人的能力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能力和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生产技术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活动和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和驾驭社会关系的能力,又包括开拓和创新的能力;既包括德能,即思想觉悟与道德修养的能力,又包括审美的能力;既包括现实能力,又包括潜在能力。由于个人能力的片面发展根源于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所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个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个人的其他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的个人,首先是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的个人。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2]78-79这表明人要生存,首先要满足自己的需要,需要是个人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原初动因,正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个人的需要才得以满足和实现。需要的无限递增和不断再生性形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也不断推动个人自身的发展。个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具体表征为:一是需要的内容和类型不断丰富,二是低层面需要的比重不断减少,高层面需要的比重不断加强。一般来说,需要的内容和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从起源看有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从主体看有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从对象看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人的需要存在着高低不同的层面,按照恩格斯对个人的需要的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其中生存是最基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是享受需要;而发展需要则是在生存和享受都满足基础上更高层面的需要,个人正是在需要的不断产生和满足过程中发展其本质力量,由此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存在、活动和发展的,社会关系也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正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之间的心理、情感和信息等诸方面才得到交流,受到启发,从而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现实的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4]36“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每一个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7]295。交往作为人的本质活动,实现着人们之间物质、能量、情感、信息等方面的交换,扩大了个体的智力和体力并形成了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的联系。对于全面发展的个人来说,只有到了“社会关系容许他均匀地发展全部特性的时候,才可能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自由活动空间。”据此,马克思认为个人要获得全面发展首先必须逐步消除血缘的、地方的、民族的狭隘界限,形成普遍的丰富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个人的自主活动受到有限的生产工具和有限的交往的束缚”[7]76,“只有当单个人……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的能力”[5]89。其次,在马克思看来,普遍的交往和联系,是服从人们的共同控制,而不是被少数人所控制,利用它作为工具来谋取私利。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尽管已经形成了普遍的交换和交往关系,但是,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却并没有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而使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受到阻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单个人随着自己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也即国际资本的支配。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各国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只有通过共产主义革命把上述异己力量转化为控制和自觉驾驭的时候,才能使每一个人的解放的程度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起来。”[5]89

4.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全部的才能和能量。”[9]373据此,人的全面发展与个人的个性自由是相统一的。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片面与畸形的;另一方面,个性发展是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全面发展受个性自由发展的制约。因此,全面发展决不意味着可以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要求个体,而是倡导在德智体要求基础上的个性的独特而自由的发展。“个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生活、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在每个人身上的个性化表现及其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就是人的个体性,它是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活动素质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集中表现。”[3]321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表现为个人的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全面发展,自主性是个性的根本特征,创造性则是个性的最高表现,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其实质是主体对现实的超越。

个人的独特性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由于各人的遗传因素、面临的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以及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即个别差异性。人的社会生活越丰富,人的能力越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越普遍,人的个别差异性也就愈丰富,愈发展。所以,只有存在个人的独特性,社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原始社会的人完全从属于他所生活的血缘群体,因而原始社会的人是没有个性的。在阶级社会中,个人隶属于一定的阶级,“他们的个性受到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的制约和决定的”[7]86。但个人由于社会生活、社会的影响的多方面性,也还保持着自己与他人多方面的独特性。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切外在束缚都已经被解除,这为个人独特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所以每个人都是优秀的,都各有所长、各具特色,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自主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换句话说,没有自主性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有个性的人,更不可能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人。人们是在逐步克服自然和社会压迫的过程中而获得自主性的。原始社会的人完全被消融在共同体中,因而原始人是没有个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们脱离了自然性狭隘共同体的限制,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但由于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相一致,人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主性;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9]443。由此可见,自主性不仅意味着人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成为自然的主人,而且成为自身的主人。个人的自主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只有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才能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进而成为真正有个性的人,自主性的全面发展是自由个性的一种实现。而人的创造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主性发展和独特性发展的保证。人的创造力一般而言有潜在的创造力和现实创造力之分,把潜在的创造力通过开发转化为现实创造力,然后再通过发展对现实创造力进行培养、强化和提高,是人的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理路。从这一层面上,没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人的自主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独特性也不能获得应有的内容。

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毋庸置疑,社会与个人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社会是人的社会,离开了人也就没有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同样,个人是社会的个人,个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没有社会同样也就没有个人。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生存,个人与社会不可脱离,并通过社会交往而使生命延续,孤立的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社会越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就越有保障。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个人的片面发展长期存在,所以,把个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高度迫在眉睫,这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基础。“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0]1925,也是当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提条件,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又不断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关键因素是人,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即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现代人和未来人的长远利益;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即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生态平衡归根到底是由人决定的。所以,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11]146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和价值标准,也失去了其实现的基本条件。正如迈尔斯所言,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有利于社会各成员的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应当以人的发展以及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来设定发展目标,所以可持续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1]陈旭雯,刘星昊.“现实的个人”及其全面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陶富源.陶富源哲学论著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马克思现实发展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漫画:现实背后(下)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