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景时(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论霍尔巴赫的哲学思想及其贡献
梁景时
(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霍尔巴赫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思想家,他的伦理思想也卓有成就。霍尔巴赫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生成也不是偶然的,是思想社会历史及理论逻辑发展的必然,是有其社会前提条件和理论渊源的。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是危机四伏,霍尔巴赫同一些进步思想家一起开始从事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宣传。他倡导人们去认识自然研究自然,需要用理性和真理战胜谬论和邪恶,他坚持唯物主义的阵营清除了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的迷雾。
霍尔巴赫;哲学思想;思想贡献;哲学家
(一)霍尔巴赫的生平及哲学著作
保尔·亨利·霍尔巴赫 (原名保尔·亨利希·迪特利希)(1723~1789),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思想家。他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商人家庭,在幼年时母亲过世,二十岁时应伯父的邀请跟随着父亲移居到法国,1744年霍尔巴赫到荷兰的来顿大学读书。十六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荷兰经济文化相对繁荣,西欧各国受到迫害的学者多在荷兰作为避居地,一些书籍都可以在这里出版。莱顿大学是欧洲第一所新教大学和新思想的中心,因此霍尔巴赫在莱顿大学学习几年收益匪浅,为其进步的社会政治观点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747年取得了法国国籍,1753年伯父去世,他则继承了伯父的遗产和男爵的称号。
贵族的社会地位和财产为他进行社会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他在那里结识了狄德罗等进步的思想家,霍尔巴赫积极地支持《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他自己攥写了有关物理、化学、矿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的四百多个《百科全书》条目。他学识渊博,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望,曾经被柏林科学院聘为国外会员,还当选为巴黎学士院和俄国科学院院士。
在编著《百科全书》的同时,霍尔巴赫将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译成法文,他深入研究了笛卡尔的物理学和英国的唯物主义优秀传统。在深入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他形成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和机械唯物论哲学体系。
1789年1月,在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不到半年时,霍尔巴赫离开人世。但是他和他的启蒙思想却直接影响了这次革命的进程。就像恩格斯所指出的 “百科全书派哲学家所阐述的唯物主义以其两种形式中的这种或是那种形式公开地唯物之一或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些青年的信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致在大革命爆发时,这个由英国保皇党孕育出来的学说给了法国共和党人一面理论旗帜。”
1761年霍尔巴赫撰写的 《揭穿了的基督教》匿名出版,1767年又匿名出版了《袖珍神学》、《被揭穿的教士》之后,又出版了《神圣的瘟疫》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用他最犀利的笔锋无情的揭露了和批判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义,具有鲜明地反封建、反教会性质,因而遭到专制国家和教会的禁毁。
1770年在巴黎法院判决中,公开的销毁《揭穿了基督教》。更甚的是以民航青年因携带该书,被当局查获后还惨遭酷刑,并且处以充军9年的重罚。这一事件就可以充分表明霍尔巴赫的无神论著作在反动营垒引起了极大的惊恐。
霍尔巴赫最主要的哲学著作是 《自然的体系》,并且于1770年匿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得到出版。这部被誉为十八世纪“唯物主义圣经”的两卷本巨著,是法国机械唯物论最为重要、最为有系统的著作,也是欧洲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自然的体系》一经问世立即震动欧洲学术界,一些进步人士热烈欢迎这部著作的出版,而封建卫士者们却惊恐万分。十一月,罗马教皇宣布《自然的体系》为禁书。在发表《自然的体系》以后,他又出版了《健全的思想》、《社会体系》等。霍尔巴赫系统而又全面的阐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以及进步的社会政治观念,得到进步青年的推崇。
(二)霍尔巴赫的主要哲学思想及其思想倾向
1.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关于物质的思想。他倡导人们去认识自然而且需要研究自然,需要用理性和真理战胜谬论和邪恶。人们之所以会产生不等和谬误的思想观念,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深入的认识,而是沉迷于某种超自然的虚幻事物。在哲学的问题上,霍尔巴赫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而精神则是物质派生的原则。人们应当在自然本身及自然力量之内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霍尔巴赫提出这样的观念“从最广的意义来说的自然,就是由各种由我们在宇宙间看到的各种不同运动集合而成的全体,而大自然却是万物的本源,它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没有自然那么世界万物将不存在。同理人也归属于自然。人是生物的存在物,人类社会同样也是自然的存在物,物质是永远存在的,永远都会发生作用的,他是不可能存在的永恒存在。”[1]289霍尔巴赫把一切存在归结为物质,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否定了任何超自然神的存在,动摇了法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神学观念,从哲学和政治学上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狭义来说的自然,自然是存在物的本质,也就是说是存在物的本质属性,用它可以区别其他存在物的一些特征、组合、运动和活动方式。霍尔巴赫认为自然是由物质和运动所构成的整体“自然是大全,是一切存在物的总汇,它包容一切,在自然之外一切都不存在。”[2]421他主张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只能依托自然而存在,人生存在自然之中,应该服从自然而不能超越自然,即使在思维中也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解放思想,从宗教的迷雾中解放出来,排出超自然上帝的存在。
在霍尔巴赫的观念中他不同意唯物主义者把物质简简单单概括为广延性,也反对主观唯心主义者将物质看作“感觉复合”,物质乃是一切用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而我们都根据感官的反映将它们归类为不同的物质。物质与意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霍尔巴赫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定义,一方面物质是我们感觉之外的一中客观存在。同时,感觉也是物质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结果。他的这种认识与17世纪的唯物主义者相比较有了较大进步。自然与物质是相统一的,物质具有多样性,物质中含着各自的性质,每一个事物都有各自的特性,而没有特性的物质是完全不存在的。这也说明每一个人都是各具特色的个体,是绝无仅有的。霍尔巴赫将水、火、气、土四种元素看做是构成事物的根本元素,由于这四种元素的构成比例不同而形成新的物质,万物皆生于此,其中我们可以看出霍尔巴赫对物质的多样性思想也有所阐述。总之,在哲学的有关问题上,霍尔巴赫始终坚持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否定了神秘的精神实体,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首次在哲学史上给物质及其多元素下定义作界定,为唯物主义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给封建神学以沉重的打击。
2.霍尔巴赫关于运动的哲学思想
在霍尔巴赫哲学思想中也提到了物质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片面的。他说“物质永远在运动,因为运动时他的存在,它的本质、它的各种原始特征的必然结果。正如他的广延、重量、不可行性、形状等一样。这些根本的特征乃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没有他们就无法对物质形成观念。”[2]584简而言之运动是物质本质所引发的一种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是单纯运动还是多种原因所引发的复杂运动,都是由于物质所造成的,同时自然也是一个时刻在运动的整体。自然中不能缺少运动,如果没有了运动自然将不复存在。什么都无法保留,霍尔巴赫坚持物质自动论,不需要任何外力的推动。自然中的物质都是不断地作用与反作用,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因果运动。这些运动都受一系列的法则支配。每一事物都有其所固有的属性。霍尔巴赫认为“如果把自然理解为被动的物质,就只能到自然界之外去寻找运动的原因,就必然要求助于上帝,但如果我们把自然理解为本着自己的特征而活动,那么我们就不必乞怜于超自然的力量。”在他看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质都是在不断运动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处在一种不断的运动之中,所谓的静止都是相对的静止,而在实质上它们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没有片刻停留在同一状态下,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地产生、发展、变化和衰亡之中。“其整体虽然显得好像是静止的,实际上却没有一个部分不在活动,物体之所以显出静止的样子,只是由于其中作用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而已。”在霍尔巴赫的《自然的体系》中反复提出物资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霍尔巴赫认为自然界是万物的始源,自然界他只能从它本身得到运动,在自然之外再无其他。万事万物皆生于自然“运动乃是一种必然从物质的本质中产生的存在方式。物质是凭他自己固有的能力而活动的,它的各种运动是由于内部蕴含的那些力构成的。”在霍尔巴赫的思想中他批判了十七世纪唯物主义者将物质和运动分裂的错误观点。
霍尔巴赫从物质的多样性出发,世界万物是多种多样的,物质是多样的所以物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在霍尔巴赫的哲学思想中第一种运动是由外来的原因引起的。霍尔巴赫将其称为“获得运动”而第二种运动是物体里面的激动地外在表现,是物体凭它自己的能力活动或运动的这种运动称为“自发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他的这一阐述也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在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上,霍尔巴赫的思想超出了十七世纪唯物主义者,大大促进了唯物主义的发展,在霍尔巴赫的辩证思想上物质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相互排斥和吸引,物质运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进行了分类,物质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同时,万事万物都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都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在霍尔巴赫的思想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霍尔巴赫的认识论思想
霍尔巴赫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说:“能够触动我们的器官并给我们以观念的,只有物质的,物理的或自然的客体。”(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下卷,商务印书馆,第78页)基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他评判了笛卡尔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
霍尔巴赫指出,儿童没有神的观念,也没有数的观念和德行观念。后来他之所以有这些观念,乃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是由教育而来的。根本“没有先天的观念”(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商务印书馆,第138页)天赋观念的主张者“硬说人不需要外物和感官的帮助而能有万有的观念,这就无异于说,一个生而盲目的人,对于一张描写着他从来不曾听说过的事实的图画,也能有真实的观念”。(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商务印书馆,第140页)
霍尔巴赫把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斥之为“最荒唐的体系”.贝克莱以苹果为例,作出了物是观念的复合的主观唯心主义结论。与之相对立,霍尔巴赫以桃子为例说明观念是事物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他说,当一个桃子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看到它,产生了圆形和颜色两个观念,手摸到它,产生了硬和重的观念,用鼻闻一下,有了气味的观念,发到嘴里,有了滋味的观念。最后,“把所有这些传达给我的脑子的、在我的器官上所造成的各种印象和改变联系起来,就是说,把我所接受的这一切感觉、知觉、观念配合起来,我便有了对于一个整体的观念,这个整体我名之为桃子,对这个桃子我能进行思维,或是我对桃子有了一个概念”。(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商务印书馆,第102-103页)
霍尔巴赫认为感觉能力是物质具有的普遍特性。他把 感觉能力区分为“死的感觉能力”和 “活的感觉能力”。前者可以变为后者。就活的感觉能力来说,只为动物所具有。就人来说,大脑是感觉的中心,好似蜘蛛。无数神经就好像蜘蛛丝通向身体的各处。当外界的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感官的运动或震动通过神经很快地传达到大脑,产生了感觉、印象和观念。“经验给我们证明,如果身体与脑的交通被阻断时,人身体的各部分便停止感觉。”(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商务印书馆,第96页)
霍尔巴赫指出,感觉是人身上的第一种机能,其他一切机能都是由它派生的。感觉“是自然赋予我们去发现真理的唯一工具”(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下卷,商务印书馆,第332页)没有感官,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被我们认识。它是我们取得感觉、知觉和观念的唯一途径。至于理性,霍尔巴赫指出:“认真思考过的经验则把我们引向理性,而理性是不能欺骗我们的。”“理性使我们认识事物的真正本性,推知我们期待它们发生的结果。”(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商务印书馆,第293页)霍尔巴赫并不否认理性认识的意义和作用。霍尔巴赫虽然承认理性,但不懂得从感性到理性所发生的质变和飞跃。
4.霍尔巴赫的无神论思想
霍尔巴赫认为宗教是“神圣的瘟疫”他的无神论思想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这之间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以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出发点对宗教的教条和教义进行了批判。
在霍尔巴赫的哲学观念中他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他曾指出“一切宗教都以上帝的存在为基础,但是这个重要的真理迄今还没有被证明过。”[3]他是不可信的东西,而且自然是万事万物的始源,除自然外不存在任何超自然的东西。上帝不过是人脑中的一种想象,是虚幻的一个抽象名词,对上帝的崇拜是荒诞的,子虚乌有的东西,是用他们的谬论来哄骗无知者,他批判了灵魂不死的谬论,霍尔巴赫认为事物都是具有因果联系的,人生活在自然的因果链条中,人们必须遵守一切不变的自然法则。
霍尔巴赫揭露了宗教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揭露了宗教腐朽政治危害人们正常生活,具有反社会的作用,宗教想要同化人们的思想,使人民屈服于专制的统治,屈从于暴君、宗教的一些荒谬理论受到专制政治的保护,王权和教权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在一起,共同危害人类生活和社会。“神圣的君权是君主手上的法宝,肆意欺压臣民、挑起战争,他们把人们生活的在苦难中的原因归结到促犯神灵而不真正寻找救人于苦难的原因。”宗教的观念腐朽人的思想,严重阻碍科学的发展。霍尔巴赫还提出宗教的一些观点违反人性,他鼓励人们摒弃宗教道德的神学观念,不能依靠宗教来控制人的情欲制止人的恶德,要求人们用理性的光辉来驱散宗教的蒙蔽。
霍尔巴赫和他同时代的一些进步的启蒙思想家不同,在对待宗教和上帝的观念上霍尔巴赫代表的法国一部分启蒙派,无情的嘲笑一切圣经故事,认为宗教是愚昧和欺骗的产物。他呼吁善良的人们用教育和科学来改善生活而不是寄托在神学和宗教教义上。
霍尔巴赫揭露了宗教神学的荒诞无稽和种种罪恶,痛骂上帝是“一个独夫、一个民贼,一个什么都干得出来的暴君”宗教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霍尔巴赫认为宗教实际上就是无知和欺骗的产物。“人类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类之所以恐惧,只是因为无知。”[4]5而神学家却利用愚昧无知和怯懦而编造出来种种神学体质,促使宗教迷信得以广泛传播。霍尔巴赫想要用理性的哲学来挑战宗教迷信,他的无神论思想对反对宗教神学的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
霍尔巴赫作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唯物思想自然观念是霍尔巴赫伦理思想的基础。霍尔巴赫不仅彻底否定宗教神学观念,而且建立了世俗道德的理论前提。在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中他将伦理思想的内容进行了基本概括,并做出基本骨架。
霍尔巴赫伦理思想十分丰富,他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人与人之间关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义务等很多方面,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在各个方面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他的伦理思想内容具有其基本的骨架而且骨架结构鲜明。他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并各有侧重。“要是想对霍尔巴赫伦理思想做出客观的阐述就要以霍尔巴赫关于道德基础和对象的界定为据。 ”[4]7
在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中,他反对鬼神之说,认为之所以产生鬼神之说是由于人生理和心理所产生的尚未被完全解释的现象。他说:“如果我们愿意认识人,那么,就让我们努力去发现那参与人的配合以及构成人的气质的那些物质吧。这就发现会使我们用来去猜测人的情欲及其倾向的本性和性质并预测某些既定情况中的行为。”[5]580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不同的感觉对事情产生不同的反映是由于人的气质不同,人的气质有不同种类,气质也是人的精神。人的精神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也全然不同。
在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中重点论述了良心,良心是属于伦理所应该研究的范畴。他对于良心的形成、性质和作用在他的伦理思想中都有所解释。“良心并非先天具有的属性,由理性指导现象,自我反醒的习惯,以及对自己的行为的注意和遇见这种行为对其它人的影响和别人对我们自己的反映。”[6]210他认为良心是后天形成的并能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也能预见别人行为的影响从而产生判断,良心是种“自保自爱”的人性,它可以帮助人们明辨是非黑白,在活动中寻求自保。
霍尔巴赫是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思想家,他的伦理思想也卓有成就。霍尔巴赫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生成也不是偶然的,是思想社会历史及理论逻辑发展的必然,是有其社会前提条件和理论渊源的。霍尔巴赫的哲学思想虽然存在历史局限性,然也对后世及“百科全书派”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霍尔巴赫哲学产生的社会根基
霍尔巴赫出生于德国,1735年他随同父亲移居到路易十五统治下的法国,路易十五就是在法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庸君主,在他统治期间,法国民生凋零、战争频繁。广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不堪忍受这样沉重的压迫,因而发动反抗,与此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也因为赋税增加而影响到资本累积对这样的封建专制制度感到不满,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是危机四伏,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被称为路易大帝,是法国专制制度级盛时期,在这个时期,法国一度统治欧洲。在他执政时,他发起了多次政变,大大加强了君主的权利,专制主义是路易十四统治的核心。中央王权在路易十四手中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在这期间一些进步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开始从事启蒙运动。在十八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新思维不断涌现与理性主义在一起构成的文化运动。这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他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倡导要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了自由和平等。霍尔巴赫就是在这个时期从德国迁居法国并在巴黎度过青少年时期,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和法国早期启蒙思想给年轻的霍尔巴赫以深刻的影响,为霍尔巴赫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前提,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霍尔巴赫哲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1.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感到不满,这时的专制统治危机四伏,进步思想家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由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开始从事启蒙活动,启蒙思想反对君权神授呼吁“人性”和“理性”的光辉对霍尔巴赫的思想的产生颇具有影响,霍尔巴赫作为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倾向是十分鲜明的。他的思想坚守唯物主义的阵地,清除了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的迷雾。1748年,霍尔巴赫大学毕业回到巴黎,与狄德罗和达兰贝尔等人共同编纂《百科全书》。在整个《百科全书》编纂过程中,霍尔巴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参加编纂《百科全书》的同时,霍尔巴赫将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译成法文,他深入地研究了笛卡尔的物理学和英国经验论者的唯物主义思想。在继承了欧洲唯物主义优秀传统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霍尔巴赫形成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和机械唯物论哲学体系。
霍尔巴赫的思想影响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进程,他作为无神论者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认识论出发,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性,认为只有物质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他的无神论思想具有鲜明地反封建专制主义性质。其锋芒直指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义,他的思想具有战斗性,得到了列宁的高度评价 “十八世纪老无神论者所写的那些锋利的、生动的、有才华的政论,机智地、公开地打击了当时盛行的僧侣主义”。
2.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深受笛卡尔物理学的影响。他同样认为物质及其运动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他坚持了物质第一性而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霍尔巴赫的认识论继承了洛克感觉论积极的一面,抛弃了洛克所谓的“第二性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他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霍尔巴赫在重视感觉经验的同时也给理性认识以一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他克服了经验论者只重感觉,唯理论者只重理性的片面性。
作为在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典型的唯物主义者的霍尔巴赫,在关于运动、关于物质的问题上,思想验证他是一个机械唯物论者。他的无神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关于人类从新认识和理性的判断方面有所突破。作为十八世纪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坚定倡导者,对法国启蒙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使他的理论思想具有深刻理论渊源。
霍尔巴赫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思想家,他曾经参与到《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并将自己的“沙龙”作为百科全书派聚会和传播消息交流思想的中心。他支持《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并亲自撰写有关内容400多个条目,对“百科全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消极影响主要是时代特征的局限使然,故其是次要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
(一)霍尔巴赫哲学思想的消极影响
在霍尔巴赫的哲学思想中的局限性是由于当时所处的动乱时期和资本主义大工业以机械为主要特征的时代,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论特征。在自然观的方面关于物质的这个概念,霍尔巴赫并没有达到对其真正科学的理解。他所指的运动往往是他所谓的第一种运动,只是机械的位移,他将人比做是一个非常复杂由大量物质配合而成的大机器人。也由于当时所处的哲学研究发展水平的限制,从此可以看出霍尔巴赫的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出他的哲学体系具有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论的特征,因此他的历史观问题也解决不好,历史观仍然是唯心史观,这种机械唯物论的特征和形而上学性及唯心史观,难免对同时代的百科全书派哲学家及后世资产阶级哲学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
(二)霍尔巴赫哲学思想的积极影响
霍尔巴赫作为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总结了前人成就,利用自己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把法国唯物主义加以系统化,形成了此前较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即谓之“自然的体系”。霍尔巴赫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力图建立一个严整的机械唯物论体系,包括反神学的“自然观念”,反宗教道德的“自然道德”,反封建专制的“自然政治”,总称为“自然体系”。他把机械唯物论的自然体系与神学唯心论体系尖锐地对立起来,试图从各个领域彻底驱逐宗教,摧毁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替代封建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在霍尔巴赫哲学思想中关于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解释中他倡导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用理性和真理战胜谬论和邪恶,人们应该对自然具有正确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自然是由物质和运动所构成的整体,自然是万物的总体,肯定了自然的物质统一性,在排除超自然上帝存在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为以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霍尔巴赫同狄德罗和达兰贝尔等人共同编撰了《百科全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参与到该书撰写了四百多个条目,在这段期间内他结识很多唯物主义思想家,在继承欧洲唯物主义或自然神论,其思想成为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之信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致在大革命爆发时,这个由英国保皇党孕育出来的学说是给法国共和党人的一面理论旗帜,并且为《人权宣言》提供底本。
霍尔巴赫一生主要从事的都是哲学活动,他是法国十八世纪机械唯物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念深深受到了笛卡尔物理学的影响,认为物质及其运动是宇宙中的唯一存在,一切存在物的总汇,到处提供给我们的只是物质和运动。是一个由物质和运动构成的统一体。尽管霍尔巴赫创造的是机械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方法论上存在机械性,但暇不掩瑜,在方法论中,他毕竟提出了第二种运动,提出了物质自动论及物质运动的多样性运动与静止关系等思想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在当时一些唯物主义者口头上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性,认为在物质世界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精神性本原,霍尔巴赫针对这一观点指出,“把物质的创造和形成归之于一个精神的东西”是完全错误的。物质是既不能被破灭也不能被创造的。在物质世界上没有也不会有一个精神性的本原作为世界的创造者。我们的精神不仅能够创造物质世界它还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种不同的物质相组合行成人肉体的不同功能,霍尔巴赫将这一观点称作为物质的第一性和精神的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可谓首创,难能可贵。这也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挥和本体论的科学定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宗教问题上,霍尔巴赫恪守无神论原则,是一位彻底的无神论者。他立足于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宗教和教条教义进行了批判。他否定上帝的存在而对为自然是万物的总汇,他批判灵魂不死的神学信条。他坚持没有身体,灵魂就是僵死的。灵魂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须和人的肉体相互依存。他还批判了神学所宣扬的“自由意志论”提出人们必须遵守自然法则,霍尔巴赫揭露了宗教腐朽政治,危害国民的反动社会作用,指出了政教结合带来的严重危害。在解放人们思想寻求理性阳光方面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他对封建神学的批判对推翻宗教的统治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呼吁人们解放思想走出神学的迷雾。在霍尔巴赫伦理思想体系中,他作为法国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者,在彻底反对宗教道德的神学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世俗道德理论。他以自然体系为基础,把对“自然”的哲学解释和伦理学解释,作为他的伦理学体系建构的基础。他指出人是有感觉的东西,有感觉的东西就能够凭自己的本性来构造机体,体验快乐和痛苦。人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目标,因为人是有理智的。可以采取各种行动来实现目标。同时霍尔巴赫还强调了人的“自保自爱”性这也是自然的反映,霍尔巴赫伦理思想从多方面进行论述还包括了社会道德的一些相关内容,呼吁人们完成自己的义务,在人性的思考上,有很深的研究,也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他的合理思想强调人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个人利益和道德的关系论述为伦理学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霍尔巴赫的神学认识上,他相信理性,哲学将会战胜宗教迷信,但他仅限于思想上的宣传,而并没有把他们将具体实践联系起来,尽管这样,霍尔巴赫的反对宗教神学的思想,在当时起到了启迪理性,解放思想的作用。
而在霍尔巴赫认识论方面,霍尔巴赫对人类的认识能力深信不疑,相信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反对不可知论,但他的认识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他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工具,不懂得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他的反映论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他不懂得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认识看作主观对客观纯粹被动的反映。
在霍尔巴赫的认识论中他继承了洛克感觉论中的积极的一个方面,抛弃了“第二性质”的主观主义的唯心主义渣滓,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客观经验的反映,如果离开感觉经验,堵塞反映客观外界事物的通道,从主观的本身是不会产生出任何的认识。人的一切观念都是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他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出发,批判了笛卡尔宣称的人具有 “先天观念”的唯心主义唯理论,指出从人的灵魂本身就可以产生出观念来的说法是完全具有宗教偏见的。
霍尔巴赫重视感觉经验,同时给理性认识以一定的地位。他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基础,但是感觉的认识还是具有一定的肤浅性、表面性,人的认识只有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才可能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尽管霍尔巴赫的哲学中存在某种缺欠,但将他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看,仍不失为是十八世纪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他克服了经验论者只重感觉,唯物理论只重理性的片面性。他的思想丰富了唯物主义哲学,在西方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他的认识思想更趋近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
霍尔巴赫后期的伦理思想极力主张人性与道德的普遍性,他从人性论中推出有关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解释,坚持公民都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义务是人间关系的必然的结果,没有义务就无法得到人们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在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中论述的内容非常丰富,他对后来人们的思想也有所启迪,他对伦理思想的探讨有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1]杜志清.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伍义林.霍尔巴赫伦理思想体系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1990 (5):57.
[4]霍尔巴赫.自然体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5]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责任编辑:卞实)
B565
A
1008—7974(2015)01—0077—07
2014-11-01
梁景时,山东蓬莱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