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龙延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
手机依赖行为的传播心理探究
吕龙延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追求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介,以其便捷性、及时性等特质在各种媒介中独领风骚,密切的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手机只是一个媒介工具,但是对手机的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手机依赖行为,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文章以手机媒介的发展概况为出发点,对手机依赖行为进行界定,进而阐述手机依赖的危害,重点探究产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因素,并从提高个人媒介素养和净化媒介生态环境两方面提出应对措施,旨在为人们合理使用手机媒介,改善手机依赖行为提供建议。
第五媒体;手机;依赖行为;传播心理
从大众传播的诞生之日伊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开始了媒介化的进程。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更是使人们开始意识到:“传媒业已一改旧貌,不再只是谣言绯闻的发源地、强词夺理的场所、牟取暴利的超级工厂,而是当代社会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形态,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最直接的动力。”[1]高速便捷的信息传播超乎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对媒介作用的想象,现代人像一个个蚕茧,被各种媒介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一)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的发展概况
当广播电视还未出现时,报纸作为传媒业绝无仅有的龙头老大,统领着整个传媒业。但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广播的出现为传媒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占领了受众市场;随之而来的电视媒介巧妙地做到了视、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使传媒业达到一个新的高潮,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媒介;而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为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各媒介也开始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吸引自己的受众。手机是继网络媒介之后的一种新兴媒介,它最初作为便捷的通讯工具,为人们的即时通讯提供了方便,而当手机与互联网结合时,它开始作为一种新媒介出现在世人面前,它已发展为集信息、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证和手机电子货币功能于一体的新媒介,因此也被称为“第五媒体”。
在全媒体时代,各媒介都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吸引着受众,而手机的高普及率、便捷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得手机媒介在新的媒介传播方式中独领风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智能手机作为流媒体的终端之一,无时无刻不在尽其所能地将手机的软硬件发挥到极致。进入2011年以来,智能手机硬件开始进入“双核”时代,而Android、iPhone OS等软件的开发利用,在引领智能手机的作用上,可谓是功不可没。但是,无论是软件的开发还是硬件的升级,其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促进手机与互联网更好地融合。手机已经渗透到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人们对以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介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
(二)手机个人使用行为现状
为更清楚、具体了解手机个人使用行为现状,以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回收的103份有效问卷中发现:50.5%的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除了每天吃饭、睡觉和工作,手机的使用占据了不少的时间;若手机没有在身边,便会感到有些焦躁不安,在忘带手机而时间充裕的情况下,72%的人会选择返回取手机,手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在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众多媒介中,手机已成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达到41.2%。尽管手机辐射带来的巨大危害人尽皆知,但人们还是习惯于24小时开机,以免错过重要的电话和信息。除了用来获取信息和进行即时通讯之外,手机还担负着提供娱乐的重任,63%的同学上课偶尔会玩手机,而上课经常玩手机的同学占到了34.3%,从不在课堂上玩手机的仅占2.8%,有将近70%的人曾因玩手机而忽略周围的事情,90%以上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手机依赖的界定与表现形式
目前学术界对手机依赖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美国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把酷爱使用手机的青少年称为“活在气泡里的时代”。[1]也有学者认为,手机依赖症是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2]
手机依赖主要表现为出现手机铃声的幻听;经常检查手机是不是在身边;在任何场合都喜欢摆弄手机;如果手机没电、收不到讯号或出现其他问题而不能正常使用时,就会心烦意乱,情绪焦躁;睡觉也开着手机等。通过对大学生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手机有不同程度的依赖。
随着手机功能的逐步完善,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在不断增加。每天早晨手机担负着闹钟的作用;上班乘车时手机是了解信息的最便捷方式,既省时又省力;它又是一天中工作和交际的必备工具,它对人们的影响潜移默化,在无形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为50.5%,1-3小时的为34.3%,而在1小时以下的仅占15.2%。44.3%的人认为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手机依赖现象,50%的人认为大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手机依赖,仅有约5.7%的人认为大学生手机依赖不严重。
手机依赖行为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娱乐依赖、短信依赖、了解依赖和导向依赖等几个方面。
1.娱乐依赖
娱乐依赖主要指游戏依赖。信息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各方面的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住房压力等等,人们的精神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手机游戏作为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能够起到放松自我、娱乐身心的作用,既可以“信手拈来”,又几乎不需要花销,它成为缓解压力的首选;游戏也是满足愿望的一种途径,现实中的挫败可能会使我们产生无价值感,但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作为玩家的受众,永远都是主角,每一次获胜都会带来自信与成就感,这种感受超越了物质需求层面之上,追逐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人们承受多重压力的生活状态下,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在游戏世界中,人们可以尽情宣泄自己的感受,释放各种刺激与压力,以获得受众内心渴望的自由。所有这一切,只要你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滑动,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到,这种便捷性与享乐性,造成了受众对手机游戏的依赖。随着智能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其功能越来越强大,游戏以外的娱乐休闲软件也不断增多,人们最初想以游戏娱乐的方式来消磨时间,但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习惯动作,而人一旦在其中失去自控能力,则容易陷入不自由的境地,感到独立的精神被游戏所“捆绑”。
2.短信依赖与“面子协商”
短信依赖主要是指对手机短信息的过度使用。问卷调查显示,很多人喜欢用手机短信息的原因是交流时双方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能避免现实交往中偶尔出现的尴尬局面。美国学者斯蒂芬·李特约翰(Stephen W.LittleJohn)和凯伦·福斯(Karen A.Foss)在《人类传播理论》中提到的“面子协商(face-negotiation)”问题,其实就是手机短信备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它已经是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人际传播平台,它有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一、体积小,方便携带,普及率高;二、即时传播;三、传播对象明确;四、互动性强。手机短信采用文字的形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具有含蓄隽永、丰富多义、方便快捷等特点,这些特点迎合了中国人的民族性心理习惯:相对而言性格内敛,沟通欲望强烈却又“要面子”。手机短信在‘面子协商’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首先维护了我们的面子,有些话题当面谈可能会将双方带入一种尴尬的环境,而短信则用委婉的文字传递情绪、感受等信息,这种沟通方式使双方都避免了尴尬,有回旋的余地。手机短信帮助我们修复损失的面子,生活中朋友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碰撞或小冲突,而对于“死要面子”的国人而言,即使知道自己错了,当面道歉也会心有余悸,担心陷入尴尬的场面,而短信则恰到好处地避免了这一问题,加之文字本身的内涵与魅力,往往能“化险为夷”。手机短信还以其独有的方式给足了“面子”,国人讲究礼节,逢年过节要走动走动,串串亲戚,而时间条件的限制,总有些走不到的亲戚朋友,这时候,短信可能就派上用场了。人们可能并不关注祝福短信内容本身,但他会关注这是谁发来的信息,你的问候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对方“我被关注着”这种心理需求。
3.了解依赖和导向依赖
受众生活在Web2.0时代,信息爆炸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受众对不断更迭的信息充满了好奇与欲望,手机作为流媒体的终端之一,在获取信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你是在排队时、乘车时,还是等待时,我们可以利用任何闲暇的时间去了解最新的讯息,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化。除了通过媒介对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的了解,受众通过手机媒介与外界的沟通,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就是受众对信息的了解依赖。
人们常常会对熟悉的环境感到惬意、安然,对于陌生的环境,即使喜欢,也会些许感到局促不安,受众可以通过手机获得某些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个现象也说明了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即“从众心理”。人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无形中遵守着“群体规范”,就如德国传播学者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中,人们担心自己的“异”会遭到他人的排斥,所以宁肯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一味求“同”。手机(如论坛、微博等)可以协助受众了解最新的“社会规范”,从而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除此之外,受众通过媒介接触,决定消费行为、决定读什么书以及自己的价值取向等问题,同时,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获取处理个人关系、社会关系等有用的讯息,这便是受众对手机媒介的导向依赖。
(二)“手机依赖”的危害
手机作为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与流媒体的载体之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数不胜数,它方便了人们的联系,更利于人际交往;手机上网使我们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资讯,与时代同行;通过手机媒体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社会化;帮助我们摆脱无聊的时间。然而,与此同时,不健康地、过度地使用手机,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第一,过度依赖手机会带来人际交往障碍。手机既便捷,又能减少正面交往的紧张感。人们乐意通过手机参与社交,久而久之开始依赖于手机中存在的社交网络,不断利用手机发短信、上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方式来巩固他们的社交圈子,从而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远离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由此出现现实生活中交往能力的弱化。
第二,滋生“物质主义”的消费观念。娱乐方式变得单调乏味,手机游戏、网上搜索等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寻求欢乐的重要源头,同时,手机也成为了一种“炫耀品”,你用什么牌子的手机,玩什么游戏开始成为年轻人的热门话题,这种攀比追捧的心理产生了越来越多追逐新款手机的“物质主义者”,使青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离。
第三,损害身心健康。在身体健康方面,手机带有大量辐射,我们每天与手机“形影不离”,无疑将给身体带来伤害,手机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对神经系统、心脏等产生影响。如果说辐射无法避免,而经常发信息、手机上网引起的腱鞘炎(拇指与食指中间的虎口位置疼痛)则是能够预防的。很多人喜欢熄灯后躺在床上玩手机,在黑暗的环境下,手机屏的亮光对眼睛产生巨大的刺激,造成视力的下降。在心理方面,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可能造成情绪的极大变化,手机不在身边时缺乏安全感,在手机无法使用时感到焦躁、心神不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自信、怯懦等。手机短信或者网页文字表达意思时并没有表情、语气等感情色彩、缺少手势、姿势等带来的社交线索。此外,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时间久了可能会影响个人注意力的集中,甚至会让人们产生“注意力障碍”等心理问题,手机的各种多媒体功能会让人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手机依赖行为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它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我们了解新时代出现的 “媒介依赖”的新现象,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合理健康使用手机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一个代表性群体,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对象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分析手机依赖的原因,进一步探寻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为主的传统媒介转型为以数字、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介,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受众与媒介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在新媒介环境下,小到游戏娱乐、休闲购物,大到社会规范、政治选举,媒介在无形中已成为一种尺度,人们开始越来越相信媒介,也越来越乐意从媒介中探寻标准。实际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也正是媒介传播功能的一种体现方式。随着E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疑问越来越多,需要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深入、细致、专业化,需要解决问题时,媒介就成了一种有效并且值得信赖的途径。网络与手机的联姻使得双方的优势得以发挥,发布信息的丰富多样性和携带的便捷性使得手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受众可以在数量繁杂的信息洪流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正是新媒介以不同的形式迎合了受众的需求,受众才对其产生了依赖。
(一)受众的需求心理
手机作为一种便于携带的物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心理。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浏览网页,了解周边最新事物与社会环境,为受众做决定等提供有效的指导;登录微博了解最新最热话题,感受最新社会动态;无聊时、有压力时、等待时,都可以通过手机游戏打发时间,消除孤独感;而即时通信的功能,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满足了受众渴望被“关注”的心理。据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有87.5%的人认为手机是生活的必需品,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欲望。
(二)受众的选择心理
受众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希望理解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存在着选择性接触的心理,手机作为一种隐私性和交互性较强的媒介,一方面满足了受众有选择地了解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满足自己成为 “意见领袖”的心理,在扮演受众角色的同时,也站在传者的位置。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受众不断分化,且越来越细化,而手机正是迎合了受众的选择心理。传统媒介所发布的信息内容多,信息量大,人们面对冗杂的信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想要了解的信息,手机媒介则可以根据受众自身的需要定制相关服务。例如可以订阅手机报纸、获取各种新闻资讯,通过手机上网,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视频等。手机作为一种私人媒介,其选择性更强,更能满足受众的个人需求。
(三)受众的认知心理
认知心理指受众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手机上网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优势,信息传播和接收可以瞬间完成。无论是文字、视频或图片,传播、接收和浏览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随着物质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周身的环境瞬息变幻,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手机作为一种随身携带的媒介,加之手机功能与日俱增,现已具备电子书、导航、地图软件等多种功能,除了便于了解最新资讯,还提供了多种其他功能,使受众感知周遭,以消除不确定性。调查问卷显示,有76%的人认为手机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带来了安全感,比如在迷路时导航和地图是很好的救援工具,在遇到危险时,手机也是能与外界联系的最快捷工具。
(四)受众的猎奇心理
猎奇心理,属于受众心理的一种,即要求获得有关新奇事物或新奇现象的心理状态,也包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成分。好奇是人的本能。手机媒介的优势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方便快捷;手机网络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时效性强、与互联网同步、即时更新、信息量大、个性化极强。受众在使用手机媒体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事物,很好地满足了好奇心,而手机作为一种私人媒介,受众的不同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
(五)受众的互动心理
目前,传统媒介在互动性方面表现的相对薄弱,缺乏良好的双向传播渠道。随着消费者社会的到来,潜伏在消费者内心的互动心理会强烈地表现出来,受众已不甘于再做“子弹论”中容易被妥协的受众,他们对生硬的灌输式的传播已经产生了心理排斥,更渴求互动和分享。手机媒介为人们提供了分享信息、传播喜悦的空间,为人们的交互式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双向交互式的传播方式,满足人们交流和表达的心理需求。
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介,在其产生巨大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对手机游戏依赖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短信息依赖所造成的话语缺失;了解依赖和导向依赖所造成的强烈的信息占有欲等等,都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提高个人媒介素养,自觉抵制手机依赖
我们身处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海量信息前赴后继,对手机媒介的依赖,将受众带入了一种“不自由”的状态。据本研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约72%的人离开手机会感到少些什么,有些焦躁;约44%的人感到离开手机,生活将变得一团糟。一般情况下,受众在使用媒介时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或查询资料、或游戏娱乐、或打发时间等等,他们很清楚自己要通过手机这个媒介获得什么,进行选择性接触。通过手机了解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并从所获得的信息中使自身不断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受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媒介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现有的知识文化水平对信息加工储存。
然而,由于手机的使用不可控,难免有些不良信息会流入受众的视野,导致受众无法准确判断信息的价值以及准确性。对于媒介素养能力不高的受众,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比如过度依赖媒介、沉溺媒介无法自拔、变的感性化以及拥有强烈的信息占有欲。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介,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受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正在沦为高科技的“奴隶”。怎样从“被俘虏的奴隶”变为“自由的人”,避免对媒介的过度依赖、发挥自身主体性,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其主要途径是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第一,控制手机使用的时间。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影响视力、浪费时间、长时间沉溺于虚拟游戏,会造成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等性格特征。如林雄二郎提出的“电视人”、“容器人”一样,也许不久的将来,会产生“手机人”,每日与手机为伴。作为手机使用者,我们要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纠正不良的使用习惯,尽可能给自己设定一个限制,进行自我监督。与此同时,闲暇之余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其他的兴趣爱好,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等。正确使用手机娱乐功能,将其作为休息放松的工具,而不是寻找自我的源泉。
第二,注重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手机在密切人们关系的同时,也在疏远着人们的关系,对手机的依赖减少了人们面谈的机会。我们应当更加注重面对面的交流,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加与人交往时的自信。
第三,尽可能拓宽获取信息的途径。理性思考所见所闻的信息,转换思维方式,逐步掌握有效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法,不轻信谣传,克服“从众心理”,探寻正确的信息并进行传播。
(二)净化媒介生态环境,减少手机依赖形成潜在因素
手机媒介的便捷性、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等优势使信息传播更加畅通、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信息分类更加细化,也更具个性。但也正由于这些特质,加大了手机媒介的监管的难度,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存在许多隐患。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求,以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移动通信运营商和移动内容服务商利用受众心理,不断推出新的服务和新的软件。但受到利益驱使的运营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惜在游戏软件和信息中加入色情、暴力等内容,以吸引眼球;在手机网络中,即时通讯软件造成的部分隐私暴露,引起受众的好奇心;在即时搜索中,也掺杂了许多色情文字和图片,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运营商的这种行为在无形中促进了人们的手机依赖,因此加强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移动内容服务商的监管在净化媒介生态环境,减少手机依赖潜在因素上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手机业主的隐私保护,加强保密机制。对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要依法惩处;制定手机使用者分级制度,按使用者的年龄等实际状况限制使用范围和时间,青少年的辨别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差,容易被不良因素误导,因此要针对青少年手机使用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以保障受众的身心健康;对媒介工作者设定严格的法律规定,保障传播内容的合法性。
第二,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管理。政府、营运商应担当加强对手机应用网络建设和管理的责任,完善手机信息传输管理系统,移动通信营运商要建立拦截垃圾信息及色情图片、视频的系统;改善对移动通信营运商的监督机制,防止其泄漏手机业主信息;加强对通讯行业的监管力度;设立责任问责机制,责任细化,保证移动通讯工作的透明。
第三,进一步提高行业自律水平。作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过滤垃圾信息及色情图片及非法网站等,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作为移动内容服务商,要对进入手机网络的各种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真实性;针对手机广告,要设定严格准入制度,保证广告的真实和健康;对新研发的软件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禁止非法色情内容进入公众视野,提供给客户良好的手机网络环境。
第四,进一步增强社会监督力度。增强媒体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同时加强对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培养,促进媒体自律,为受众提供良好的传播内容,为全社会公民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注重个人信息的保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主动杜绝不良信息及色情内容,以免受到非法信息的侵害;各行业经销商在为客户办理会员卡等需要保存客户私人信息的业务时,要注意为客户做好保密,严禁倒卖客户信息;个人信息被非法挪作他用的,一经发现,被侵权的个人要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维护个人权益。
生活在信息迅速传播的Web2.0时代,我们无法抗拒高科技的诱惑,它为我们带来了信息共享的便捷,资讯的最快传递等等。作为新时代新媒介的新受众,我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媒介,建立正确的手机媒介使用观念,达到新媒介与新受众的和谐共生。作为受众个体之一,在理性认识并利用新媒介的同时,必须保持理性思考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行为方式。认真审视自己的现实生活,明确使用新媒介的目的,认清自我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要,培养坦率的人生态度,把握新媒介使用的度,让新媒介真正成为为生活提供便捷的工具。信息时代的受众不仅仅是媒介的生产者,更是媒介的“主人”,自由地遨游在新媒介的海洋中。
[1]德弗勒(DeFleur),鲍尔·洛基奇(Ball-Rokeach).大众传播学绪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2]斯蒂芬·李特约翰(Stephen W.LittleJohn),凯伦·福斯(Karen A.foss).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4]匡文波.第五媒体发展新亮点[J].传媒,2012,(1).
[5]邱霞.信息时代的网络依赖[J].今传媒,2010,(8).
[6]吴正国.解读青年学生的心理符号[J].青年研究,2003,(5).
[7]余庆华.媒体与受众心理需求关系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8).
[8]易丽平.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析[J].今传媒,2011,(2).
[9]赵凡.“拇指文化”与“面子协商”理论[J].解放军艺术学院,2011,(3).
[10]刘忠辉,曾钰斌,胡静.网络流行文化受众心理浅[J].新闻前哨,2010,(9).
[11]王萌.浅析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J].新闻界,2005,(6).
[12]冷艳.新媒介时代下手机媒体的传播分析[J].民营科技,2010,(12).
[13]姜海.论受众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1,(6).
[14]赵洁.网络传播受众心理研究[J].新财经,2010,(8).
[15]孙玲,汤效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5).
[16]覃开意.中职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17]张潇潇,尉天骄.试析手机对时空的重构[J].河海大学学报,2010,(9).
[18]潭亮.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
[19]吴刚,陈桂香.论手机化存在的大学生管理范式及其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20]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
[21]张超.“带着体温的媒体”——体验手机上网[J].青年记者,2006,(16).
[22]曹淑慧.网络快餐文化的受众心理分析[J].南方论刊,2006,(11).
[23]谢新洲.“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4).
(责任编辑:陈树)
吕龙延(1993-),男,河南商丘人,西南民族大学彝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传播与现代教育。
G206
A
1671-752X(2015)01-0079-06
201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