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霞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 341000)
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研究
袁春霞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341000)
高校群体性事件不仅对高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造成破坏性后果,制约了高校的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如果不正确应对和处理,有可能扩大成为重大社会事件。文章在分析高校群体事件的特征及成因基础之上,探讨了危机防范机制的建立、心理干预机制的完善与责任追究机制的确定,以期通过制度化的方法与手段应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维护高校稳定与发展。
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应对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加之高校扩招、教育改革等自身的因素,高校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各类型的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一旦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往往就会演化成校园内的群体性事件。各类型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高校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不仅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也给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纵观近年来各类高校群体性事件,呈现出与其他群体事件如医疗纠纷、环境问题不同的特点。总的看来,高校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出群体性、冲突性、偏激化几方面的特征。
(一)群体性
高校是人员密集的行政单位,其组成部分是身体和心理都处于青春勃发的年龄,即18-25周岁之间的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在许多问题上,情绪上比较容易被同龄人感染,感情也很容易产生共鸣。当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对学校和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并通过非正常途径进行宣泄,其他的学生容易被吸引进去,使得本来是很小的事情,却越演越烈,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这也是从众效应产生的结果。一般而言,大学生们产生从众心理原因包括多方面的,有的是不想被同学认为不合群或者害怕被排斥,有的是纯粹出于好奇,还有的是无聊凑热闹。因此,当某一事件发生之后,大多数学生首先往往不是去理性的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也不去冷静的判断自己行为的后果,仅仅靠着自己的直觉和情绪去随大流。大学生的阅历尚浅,生活圈子相对简单,他们长时间在人数密集的同龄人中间生活,对个体的从众心理要比其他群体大,个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念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心理连锁反应”。[1]
(二)突发性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突发性的,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交往与联系速度,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于传播往往也是让人始料不及的。同时,其持续时间往往也是短期性的。当出现某一契机的时候,就有可能诱发群体事件,如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后勤服务等方面产生不满等等。当学生情绪得到发泄及疏导,学校管理方面及时做一定调整和完善,事态就会很快平息下去。
(三)偏激化
高校的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与发展往往具有偏激化和冲突性的特征。特别是师生对于学校管理和服务不满,或者出现利益纠纷时,往往采取过激化的方式表达诉求。大学生是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有着青春的激情,也爱憎分明,但是他们对某些问题看法容易偏颇、钻牛角尖,在处理事情方面也容易采取偏激的、极端的方式。在某些高校的群体性事件中,就有大学生与校方管理人员产生肢体冲突,甚至出现打砸学校公共财物的情况。如2006年10月21日,江西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因学籍问题与校方发生矛盾,其后出现了打砸学校公共财物的行为,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高校群体性事件从其性质来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社会政治类群体事件、学习生活类群体事件、情绪宣泄类群体事件。
从社会政治类群体事件发生来看,由于大学师生对国家社会问题高度关注,当特殊的社会矛盾或国际纠纷出现的时候,师生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通过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如示威游行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不满和良好的政治愿望。如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每当日本方面做出一些有损我国人民民族情感的事情的时候,许多高校大学生首先就会站出来组织一些游行示威和抗议活动,2005年的全国许多高校爆发示威游行抗议日本教科书事件就是一个例子。此外,2008年由于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期间遭到干扰,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也发生了大学生共同抵制法国家乐福的事件。
学习生活类群体事件通常是由与师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由引发的,如学校公寓管理制度、早操制度、食堂管理制度、书本费等费用收取问题以及教师待遇等问题。2006年,河南一高校的上千名大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打砸校园的失控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而学生做出这一系列行为的主要原因就是校方在文凭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未能给予学生合理的解决方案。
(3)由于铁水类型不仅与配方有关,还与冶铁过程中其他具体操作(如冶炼温度)有关,本文假设一种配方可以产生多种铁水,但一种铁水只能由一种配方进行生产。
情绪宣泄类群体事件是由于大学生纯粹为了发泄各种不良情绪,并由于其容易感染其他人而导致的,参加的人与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随着人群聚集,诉诸共同情绪的宣泄,导致行为规模和暴力升级。[2]如足球世界杯举行期间,一些爱好足球的大学生会通过大声喧闹、扔砸东西和其他激烈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而这种行为,往往会对其他同学产生负面影响。又如毕业生离校前大肆打砸丢弃本寝室物品,也是为了发泄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不满情绪而做出的行为。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作为一个信息集中与交流的特殊区域,也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各种风气的影响,加之高校内部管理系统在改革与深化过程中与师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差异的存在,也形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之一。综合看来,高校群体性事件成因主要包括社会、心理与高校管理三方面。
1.社会因素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由于不同的政治体制与价值观念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使得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校师生对于任何有损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的任何挑衅都无法容忍,如西方国家所奉行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尤其是近年来关于钓鱼岛与日本、关于南海与周边各国的关系问题,频发的领土争端往往会激发高校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绪。此外,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价值观输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利用其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青年学生在认识上产生偏差。[3]由于高校的某些学生不一定能够充分理解民主与自由,他们往往容易被当作反华的工具,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多种形式,大肆传播西方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反华思想。
从国内社会环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不公平导致社会矛盾凸显与激化,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不断滋生,如拜金主义、急功近利道德滑坡等等,而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的扩展更使人们对这些社会问题关注度不断加强,这也极大的影响着高校校园,对高校师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传统文化缺失,文化知识积淀不够,另一方面现实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加之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都会使得大学生群体产生共同的不满情绪。而当大学校园出现群体性事件,又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加之部分媒体的有意夸大或者不实报道,也会使得高校群体性事件往失控的方向发展。
2.心理因素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心理因素,其最主要的一个内在心理因素就是“从众心理”。当一个人以个体的方式去做某一件有可能会违背规范的事情的时候,他会首先考虑做这件事情有可能会导致受罚的后果,而最终放弃这种尝试。而当个体融入到群体中去,他不再以具体的个体存在,而是群体中的一员,他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群体,当这个群体的观念与行为具有趋同性的时候,个体的自我评价发生歪曲,同时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当其他人作出过激行为时,自然就会产生心理暗示并受到感染从而进行模仿,并表现出自己的勇敢行为。而当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至成百上千,个体更感受责任的分散性,认为每个人都有份,自己更不用独自承担责任。在这种“法不责众”心理因素的驱使下,他们的行为会更加胆大妄为,有恃无恐,甚至作出违法的行为,从而使事件的性质产生转变。[4]
3.高校管理因素
(一)危机防范机制的建立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一定偶然性的契机引发的,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的特点,但是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对于诱发高校群体事件的征兆,预先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防范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各种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一旦事件发生后,就不会措手不及。所以,高校应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起群体事件的防范机制,以增强高校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首先,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信息沟通不足,表达渠道不畅导致的,高校应该建立起一个可以充分沟通教师与学生、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的完善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只有充分的信息沟通,才能更好的了解师生动态,才能更好的疏导情绪,也能更好的与社会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互动,避免出现由于对社会问题缺乏正确的了解与认识而产生的偏差问题。对于学生关注度的焦点问题要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深入的关注,并对各类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结合校内外形势,进行综合研判,对重点予以高度关注。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公开和咨询平台,对于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招生考试问题、学生食宿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各类评优、助学问题等等都可以做到有问必答,并且及时疏导。只有做到对校内外各类信息及时掌握,及时反馈,及时疏导,才能够在事件发生之时,掌控全局,临危不乱,有效处理。
其次,建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大多数高校没有单独成立危机管理领导小组,而已存在的学生管理部门的分工并不明确,权责并不明晰,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也无法单独由学生管理部门单独承担处理责任,而校内各个职能部门,由于责任真空或者怕担责任,各部门缺乏统一协作,甚至相互推诿,其结果往往手忙脚乱,出现许多由于管理问题而导致事态恶化的情况。因此,高校应该专门组建一个由主要领导干部为核心,各主要职能部门参加的危机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办公室,制定相应的危机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再次,建立完善高校校园的预警机制预案。该预案的建立是在专门的危机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之后,着力建立健全的科学指导体系,其目的是提供应对群体性事件所必须的方法措施的一整套方案。该方案应该全面系统,可以涵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预案,即从指导层面的总体预案到具体事项的预案,通过分类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各部门相互协调协作,共同实施。当有群体性事件发生,就可以根据已经制定好的预案,再联系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妥善的处理。
(二)心理干预机制的完善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社会民众对于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存在一定认知上的不解与困惑,也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这其中也包括高校师生。此外,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大学生入学人数连年攀升,这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及后勤管理带来了挑战,许多高校在这些方面不断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和处理。然而,高校在应对师生的心理问题方面,略显不足。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所引发的高校群体事件时有发生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因此,关注高校师生心理健康,建立和完善心理干预机制成为了高校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5]
心理干预机制是针对大学生全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积极因素的综合,这些积极因素的相互结合不仅要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积极的预防。心理干预机制的建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关于心理健康的专业机构。其中包括心理干预的领导工作机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工作室以及组建一个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组成的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队伍。机构建立之后,还要对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进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与治疗技术。其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大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对所有的大学新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试与评估,为每一个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既包括每一位学生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动态,也可以体现出所有学生的整体思想动态与趋向,这对于全方位、多层次把握学生的整体思想和心理具有积极意义。再次,在心理健康测试基础上,科学、客观的进行剖析和鉴定,对于存在大多数学生中的具有普遍性的认知偏差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对于个别出现重大心理问题的学生予以关注和积极治疗。此外,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心理发展态势,有效疏导,防范于未然。
(三)责任追究机制的确定
高校要建立起一套责任追究机制,对于群体性事件,及时处理非常重要,但是事后追究责任同样重要,大量事实表明,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再次发生都与以往善后工作不力有关。责任追究机制一方面是明确责任,具有惩戒效用,另一方面,责任追究机制也是一个警示牌,对在群体事件中失职的相关人员、办事不力的工作人员以及参加打、砸、抢的破坏分子都具有警示作用。在群体性事件得到处理和平息之后,学校的群体事件领导小组要组织专人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如果存在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严厉追究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应该追究行政责任的,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存在违法行为的,要依法进行处理。对于事件发生后,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及时到场处理,玩忽职守的,要予以严厉处罚,对于主要领导人,要追究其领导责任,根据事件的情节轻重,进行公开道歉、停职检查甚至引咎辞职等处理方式。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发起者、策划者以及核心人员,要依据校规校纪予以处理,如果涉及违法暴力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予以严惩。对于大多数参加人员,要以教育为主,以尽快恢复校园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责任追究机制的确定,要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要把追究依据、程序、结果都公之于众,以取得大家的信任。
[1]吴遐,祖磊.从众心理驱使下大学生群体事件及对策研究[J].硅谷,2008,(4).
[2]马雁.无直接利益相关群体事件的发生、结构及场域——以情绪暴力为视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3]于海峰.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与处置[J].理论界,2007,(10).
[4]张妍妍.学生群体事件的心理思考——“去个性化”心理因素的影响[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
[5]冯建辉,刘金民,李俊青.高校学生心理干预机制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9).
(责任编辑:刘忠义)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大学生思政研究中心项目“社会转型期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研”(编号:CSZ11029),项目负责人:袁春霞。
G641
A
1671-752X(2015)01-0075-04
2014-10-18
袁春霞(1978-),女,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政治发展、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