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雁慧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1],是专门为有明确学习目的和特定需求的团体或个人设计的英语课程。其内容和方法以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为出发点,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本文以社科职业英语中的课堂教学英语为研究切入点,以微课比赛作品为例具体分析教学话语中的模态及其调用情况,探讨不同模态在实现话语意义中的协同作用以及模态所实现的意义是如何体现的。这是因为传统的“课堂话语研究重点一直是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很少包括其他非语言手段”[2]。随着网络信息的逐步发展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话语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仅以单一的语言模态出现,而是引入了听觉、视觉等其他模态,构成了多模态教学话语。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认为图像、手势和动作等非语言模态也应当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3],信息的传递更多的是多模态共同作用的结果[4]。非语言模态与语言模态共同构建教学话语的整个意义,所有模态都具有表达意义的潜势。教学话语的研究不能仅从语言角度进行,需要结合其他模态探讨其意义构建过程。
多模态即“在符号产品或者事件中几种符号模态的使用”[5]。1996年,新伦敦小组将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此后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增多。Kress&vanLeeuwen对模态和媒体进行了区分,并对如何培养多元读写能力进行了探讨[5]。Stein提出了多模态教学法[6]。Royce研究了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多模态的协同性[7]。Guichon&McLornan研究了多模态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程设计原则和方法[8];Bartsch&Cobern(2003)对多模态在会计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实际效果进行了研究[9]。
近年来,国内语言学界也开始关注多模态理论。顾曰国构建了剖析多媒体学习和多模态学习的模型[10];胡壮麟探讨了多模态化及其意义建构[11];朱永生探讨了多模态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12];张德禄和王璐(2010)阐述了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13]。以上研究成果,丰富了人们对教学多模态资源的认识,也为推进教学话语多模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选取的语料是全国高校微课比赛获奖作品《国际市场营销》,时长15分20秒,教学内容为“Marketing in China”。教学场所为按传统模式安排讲台和桌椅的教室,配有PPT投影设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师生互动。通过对视频成分进行分析,我们将其教学语类结构分解为以下九个阶段:开始、确定教学目标、导入、背景介绍、讲解课文、组织活动、总结、布置作业、结束仪式。
开始阶段由两张幻灯片和教师口头语言组成,幻灯片上显示了课程名称、章节内容及主讲教师姓名,向观看者提供信息,教师以口头模态对主题加以重申。接下来教师口头介绍教学目标,并重放上一幻灯片加深学生印象。导入阶段涉及师生间的双边交际活动,即问答形式。教师提出问题,邀请学生作答并进行引申,指出在中国营销时所面对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背景介绍主要以PPT形式呈现,首先播放由图片和文字组成的幻灯片,教师以口头形式介绍中国历史和现状;接着播放一段关于“Made in China”的录像;最后教师主要以口头形式补充了其他信息,涉及营销要考虑的人口、地域(PPT上显示中国地域图)等要素,从而抛出问题:“Is China one market?”引导学生集体作答,自然过渡到了下一教学过程“讲解课文”,即如何细分市场部分。“讲解课文”阶段以教师口头解释PPT显示的图形和表格方式介绍了市场细分的四种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根据地理细分法划分的食品营销方式。接下来以两个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扩展教学内容,并组织课堂活动。简短的总结以教师口头形式完成。作业以PPT配合教师口头形式布置给学生。最后是结束阶段,以一张配有“谢谢收看”字眼的幻灯片呈现。我们发现,整个教学话语的每个阶段所选择的模态并不完全相同,教师根据该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选择性地做出取舍。下面我们来分析语料中模态之间是如何共同作用,从而构建教学话语意义的。
多模态话语是由多种模态共同组成的,各种模态相互协调,共同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模态?模态之间以何种关系存在?各模态又是怎样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的呢?
构建意义的模态主要分为语言模态(如词汇、结构等)、听觉模态(如音调、音乐、音响等)、视觉模态(如字体、颜色、前景化等)、身势模态(如肢体动作等)和空间模态(如地理位置、空间布局等)。张德禄、李玉香认为,教学话语模态主要有六种,分别是口头模态、PPT、教师和学生在教室内的活动、教师和学生的手势和身势动作、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教室的空间布局以及周围的相关事物[14]。上述语料显然涵盖了所有六种模态:教室空间布局中讲台和桌椅摆放形式较为传统,配有黑板和屏幕;在授课过程中,既有教师和学生的口头对话和交流,又有PPT为载体呈现的图像、文字、录像和声音等模态组合;教师根据需要在讲台上走动,变换手势和身势动作及面部表情。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学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交际目标不尽相同,因此,选择的模态或模态组合也不同。例如,在背景介绍和讲解课文阶段,PPT不仅为口语模态提供了具体信息,支持口语模态,也具有明显的激发学习兴趣和强化记忆作用。而导入阶段的师生双边交际活动,即一问一答形式,只是用对话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探索欲望。
模态的主体性是指在使用话语时,总会以一种模态为主,其他模态为辅。不同的模态具有不同的模态的供用特征,即自身特有的表义潜势。例如,用来解释语义的语言表达通常适合用来阐释深奥的概念和理论等;图像颜色适合于表达人的情感和态度;图形结构更适合于表达方向等。在教学话语中,如果是阅读教学,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本、听老师讲解来了解教学内容和相关阅读技巧,教学以文本视觉和听觉模态为主,穿插的媒体图像等模态起到辅助作用;如果是口语教学,就会以口头模态和活动为主,辅以多媒体视听模态。由此可见,课程类型不同,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不同,教师采用的主体模态和辅助模态也不尽相同。
在整个教学话语中,显然各模态会共同作用完成意义构建。但该语料中的主体模态是老师讲授或老师和学生交流的口语模态及PPT所表现的文字、图像和录像模态的组合。师生面对面口头交流,PPT提供教学内容及图像、录像、声音等。口语借助PPT所承载的模态,辅以教师和学生在教室内的活动、教师和学生的手势和身势动作、教师的面部表情等其他模态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其他模态对教学效果也产生一定作用,但主要起到辅助作用。
既然教学话语中包含各种模态,那么各种模态又是如何互相倚赖,产生整体意义的呢?张德禄把模态之间的关系归纳为互补关系和非互补关系[15]。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所调用的模态应该相互协同共同构建意义,呈现互补关系,即一种模态为其他模态提供新的内容,或一种模态用以强化另一个模态的意义;两种交际模态缺一不可,互为补充。胡壮麟就曾指出:“如没有口述的词语说明,图表会一无意义;没有模型课件,教师用手做的节奏性动作也就没有意义”[16]。某种模态的信息传递行为往往需要倚赖其他模态来完成。
在教学话语中,教师可以借助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模态,使学生处于交互式训练语境中,在声、像、图、文营造的多感官刺激与体验下获得交际意义和语用能力。教师所选择的模态,应该对所做的表达有所贡献。语料中,教师在设计PPT课件时,充分把握了各模态形式如何表达意义,合理运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元素,提供信息,对教学内容加以解释和深化,PPT与口头表达形成互补关系,共同参与意义表达。
多模态教学话语综合运用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将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具体、生动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调动所有感官。多模态要比单一模态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强,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生词或短语时,配上形象的图片或者声音,会加快记忆的速度,使印象更深刻。
语料中,教师采用了PPT播放文字、图片、视频,配合教师口头讲解,创设了声、色、图俱全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不仅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有效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视频材料将视、听模态融为一体,包括图像、声音、文字等,呈现出了立体化的感官刺激,可促进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种模态的交替混用,有助于学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感知、理解和储存。
总之,随着新的教学技术不断产生,传统的以教师和学生的肢体模态和文字来补充口语模态的方式逐渐被取代,其他模态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为口头模态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现代教学话语是多模态的。教师避免了以单一文字模态或口语模态的形式进行理论授课,选择和设计相对合理的多模态资源,充分利用实验室、多媒体、视频等多模态手段进行教学。教学中的不同模态在合适的语境中表达意义,协同构建意义,实现教学目的。
但在肯定效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该语料中教学多模态可以改进的空间。如教师是否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应用多种信息渠道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接近真实的交际语境;教师是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变换面部表情,保持恰当的肢体动作,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立体化形象(如身势、手势、语调、眼神、表情等);教师是否需要标准、富有韵律的语音和自然、富有激情的语言来保证沟通互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以教学话语为例探讨ESP动态多模态话语中模态是如何协同构建意义的,因此在选择模态时需要考虑交际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交际目标,需要不同的模态和模态组合来体现。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并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将抽象化、静态化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的多元化输入形式,从而提高学生信息吸收和内化的效率。该研究不仅丰富ESP和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也为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推动教学改革进程。
[1]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2):25-27,30.
[2]SINCLAIR,J.& COULTHARD,M.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3]李占子.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4]侯雁慧.模态协同性与多模态语篇意义构建[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4,(4):63-66.
[5]KRESS,G & 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2001.
[6]STEIN,P.Rethinking Resources:Multimodal Pedagogies in the ESL Classroom[J].TESOL Quarterly,2000,(2):333-336.
[7]ROYCE,T.Multimodality in the TESOL Classroom:Exploring Visual-verbal Synergy[J].Tesol Quaterly,2002,(36):191-206.
[8]GUICHON,N&MCLORNAN,S.The Effects of Multimodality on L2 Learners:Implications for CALL Resource Design[J].System,2008,36(1),85-93.
[9]BARTSCH,RA&COBERN,KM.Effectiveness of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in Lectures[J].Computers&Education,2003,(41):77-86.
[10]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1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12]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
[13]张德禄,王群.交通标志牌的图文关系与解读过程[J].外语教学,2011,(4):27-30,35.
[14]张德禄,李玉香.多模态课堂话语的模态配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39-43.
[1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16]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