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涓澈
图书馆员阅读微推广:主体要求、客体需求和内容追求*
惠涓澈
阅读推广的主体、客体、内容及形式是阅读推广理论构建及实践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图书馆员作为阅读微推广的主体,有专业化发展要求;图书馆员阅读微推广的客体有一般客体和特殊客体,特殊客体有待进行角色转化;阅读读物及阅读理论、阅读方法宣传是图书馆员阅读微推广的主要内容。图书馆员阅读微推广的意义,从主体视角看,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坚实基础及顺应图书馆服务的职业自觉;从客体视角看,是拥有阅读导师及激发阅读兴趣。
图书馆员 阅读微推广 全民阅读
图书馆阅读推广是图书馆作为推广主体,通过推广媒介,利用特定的设施设备,选择适当的阅读内容,设计活动形式,从而对阅读推广客体(特定的读者群体)施加影响,并接受反馈不断调整,以期达到最佳效果的所有工作[1]。赵俊玲认为,要搞好阅读推广,须从四方面着手:谁来推广、推广什么、向谁推广和如何推广[2]。由此看出阅读推广主要涉及四要素:阅读推广主体、客体、内容和形式,其中阅读推广主体是阅读推广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有机构、团体、个人等。张怀涛认为,阅读推广主体最终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阅读推广人[3]。本文研究图书馆员阅读微推广(以下简称“馆员阅读微推广”)诸要素,旨在为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1.1 阅读微推广馆员及其要求
馆员阅读微推广的主体是开展阅读微推广活动的馆员。阅读微推广馆员是与阅读工作息息相关的身份确认,首先,自身要热爱阅读,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素养;其次,有强烈的分享欲望,懂读者,善沟通,能够激发或调动他人的阅读兴趣;最后,有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读者阅读图书,阅读微推广馆员“阅读”读者。美国费城图书馆协会的劳埃德·史密斯概括了一位普罗米修斯式的阅读推广馆员应具备的动力和才能:他是一位造物主,将璞玉一般未经雕琢的读者锻造成贵金属一般的文化精英;是一位“海洛力博如姆——吞噬文献的怪兽”;他所有的资源都应用于追求一个理想:使阅读服务于社会和个人的协调发展[4]13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阅读微推广要做出成绩,阅读微推广馆员一定要有奉献精神,坚持坚守。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的马红亚老师多年来致力于青少年阅读推广,克服了诸多困难,被誉为“身边的雷锋”[5]。南阳师范学院“绿荫读书会”坚持25年[6],取得实效,与历届负责人的无私坚守密不可分。
1.2 专业化发展方向
在19世纪的欧美,书籍的数量和种类大量增加,馆员的角色和形象悄然发生变化。当时的专业文学作品和通俗读物中的图书馆员形象是希望塑造读者品位,引导他们穿越各种“陷阱”(比如廉价俗丽和“重口味”的读物),去接近更可取的更高品质的文学作品[4]107-108。由此可见,馆员在阅读方面的导航自觉是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
2014年底,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在江苏常熟启动,致力于将图书馆打造成培育“阅读推广人”的摇篮,推出儿童推广、经典推广、时尚推广、数字推广等分类培训项目,学员可参与从基础实践到理论研究的一系列课程,并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课程报告、实践考核等内容[7]。“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指引了馆员阅读微推广的未来和专业化发展方向,提出了“基础实践”“理论研究”齐抓的思路,要求致力于阅读推广的阅读微推广馆员不仅要读书,要关注案例,要挺身入局搞实践,更要思考学习,接受理论指导,产出理论成果。
2.1 客体类别
(1)一般客体,即普通读者或服务对象。阅读微推广主体的职能、角色决定或影响客体的范围群体,主体对客体有选择性;同样,客体基于自身的知识、喜好、习惯、需要等,也会对阅读微推广活动进行选择。阅读微推广客体具有多元、广泛、不定性等特征,但某一具体活动的客体具有相对的确定性。理论上,馆员阅读微推广的客体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客体甚至任何主体的阅读推广客体都无本质区别,可能只存在职能范围的服务对象差异及辐射面或数量的差距;实践上,情况比较复杂,主要取决于馆员的意愿兴趣、宣传范围、品牌影响及依托的图书馆的开放程度、技术设备等,当然也和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对客体的吸引程度相关。
(2)特殊客体,即其他馆员。从事阅读微推广的都是馆员中的爱书人、读书人,他们从自身做起,为阅读推广推波助澜,希望调动更多的人参与、组织这类活动。所以,不仅读者是馆员阅读微推广的客体,馆员同行也是其目标对象。其他馆员成为特殊客体的思路与逻辑为:对图书馆阅读推广而言,图书馆是机构主体,馆员是阅读推广主体。对馆员阅读微推广而言,馆员从图书馆机构和群体中脱颖而出,作为独立个体开展阅读微推广,除自己以外的全部业界馆员都可以作为客体,自己是唯一的主体;馆员带动馆员,馆员影响馆员,最终使其他馆员由客体角色转化为主体角色,共同致力于阅读微推广。
2.2 客体需求
纵观阅读史,读者的阅读需求及发展变化的轨迹跃然纸上。不管是史蒂文·罗杰·费希尔,还是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均重笔墨描写大声朗读——默读的历史变化,都关注到公共阅读——私人阅读的时代演进,经典例子可信手拈来。“当他阅读时,他的眼睛扫描着书页,而他的心则忙着找出意义,但他不发出声音,他的舌头静止不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接近他,访客通常不用通报,所以,我们来拜访他,常常发现他就这般默默地阅读着,因为他从来不出声朗读。”[8]52-53奥古斯丁描写的安布罗斯默读情景是西方文学中有关默读的第一则明确例证。朗读的例子不胜枚举,多是基于分享或藉以接受批判性回应的公共阅读。“我们不知道,在这样漫长的工作时间中,他们是否懊悔只有听觉参与这个阅读仪式;我们不知道那些识字的人的手指是否渴望自己翻动书页,渴望自己从字里行间摸索;我们也不知道那些文盲是否也渴望如此做。”[8]140古巴雪茄工厂朗读活动成效非凡,可又有谁洞悉听者内心世界的涟漪呢?如果说起初的公共阅读是因为读书资源稀缺,识字者少,或作者即读者,当众朗读以听取读者的建设性意见修改完善作品;那么后来以至现在的公共阅读却是在保持阅读独立自由的前提下,因为渴望分享和交流,营建读书氛围,或读者即作者,大家集聚起来领会作者的意图,各抒己见,探讨交流。至于私人阅读,与其说读书成为个别读者的责任,不如说读书终于成为个人私密的享受,使得阅读空前的自由。
目前私人阅读、默读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但公共阅读、大声朗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然以个人的喜好或情境的需要而存在。狄更斯著名的巡回朗读之旅一去不复返,但“像图书馆一样响亮”的比喻却不会销声匿迹;餐桌前贪婪阅读的约翰逊博士、床榻上摆放书桌的科莱特女士让人记忆犹新,狄德罗用朗读“治疗”他冥顽的妻子南妮特的事诙谐可爱,读者中更多个性的东西依然值得思考和尊重。在阅读自由时代,研究客体需求,不仅要研究需求的内容,也要研究满足需求的形式;既要尊重当下的具体诉求,也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给客体需求更好的诠释和满足。
3.1 阅读相关
各种阅读读物及阅读理念、阅读方法、阅读理论等都是阅读推广的基本内容。为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走向阅读社会,馆员阅读微推广的内容毫不逊色于其他阅读推广主体。越来越多的馆员加入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以提高阅读修养,为阅读微推广的开展增色不少。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所有有利于培养真善美的读物,都在推广之列,尤其是增强人文素养的经典文学著作。徐雁认为,可读性洋溢的“文学好书”是全民阅读推广的人文基础,文学好书总是能够较多地予人以信念、智慧和觉悟[9]。此外,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格言、诗文、对联、故事、宣传标语以及读书方法,读书生活及志向的表达,读书重要性的体悟,也包含在阅读推广的范围内。中原工学院图书馆“阅读学”教学小组开设信息检索、通识课、阅读学、论语解读、信息文化等课程,将阅读理论以阅读教学的方式推出,体现出“用阅读文化隆起校园文化建设高地”的眼光。
3.2 价值观相关
馆员阅读微推广推出阅读读物及阅读理论、阅读方法时,经典图书承载的以知识、文化为内核的主流价值观也得到传扬,馆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通过推介读物或活动传递给读者。如作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会心书屋”因“阅读疗法”而生,旨在引导和帮助读者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
李超平认为,书有好坏、自由阅读、好书推荐[10]。馆员尊重读者的阅读自由,但可以通过引领形成无声干预。其实阅读引导或干预与阅读自由并不矛盾,它们统一于阅读的价值追求和目的意义。吴晞认为,从专业角度和图书馆工作角度出发的文献收藏是图书馆业务层面的事情,与阅读自由的图书馆精神、图书馆价值观并不相悖,两者属于不同层面的论题。
3.3 真人图书
近年“真人图书馆”兴起。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朗赛斯顿市图书馆馆员苏·迈克克拉农说,真人图书馆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即让人们面对面地深度讨论不同的信仰、生活方式、生活环境,这些话题都是真人图书馆借阅者从来没有听到或见到的[11]。每个人本身都是一部书。馆员的知识储备、道德修养、生活阅历往往影响着目标对象,馆员完全可以成为真人图书,做特色阅读推广。当然,也可以预约真人图书,甚至可以搜集分享名人或成功人士的事迹、传记作为真人图书的另类演绎方式。“我们即是我们所阅读的东西”,馆员不妨把自己当成“记忆之书”,把熟读成诵的关于读书的格言、诗文、故事等分享给读者,增强对读者的感染力,使相关活动更有吸引力。
4.1 主体视角
(1)推动全民阅读的坚实基础。冯骥才说:“最大的志愿者应该是真正的知识分子。”[12]馆员阅读微推广是馆员的自觉自愿担当,自主自发开展,以填补阅读推广在自上而下大架构下的空白,凝聚基层力量,助推阅读推广。“落细、落小、落实”作为馆员阅读微推广不经意彰显出的全民阅读推广策略,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馆员阅读微推广实践是阅读推广人才的自助孵化器,自觉培育阅读推广人,积累锻造阅读推广操作经验,使阅读推广做得更好。
(2)顺应图书馆服务的职业自觉。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图书馆专业服务可划分为三方面内容:文献服务、信息服务、阅读推广。阅读推广可以说是集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之大成,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手段将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送到读者身边。图书馆的“融合趋势”或“综合发展趋势”主要通过阅读推广工作来实现[13]。新时期随着图书馆转型,馆员需要重新定义形象,向信息专家、阅读顾问和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转变[14]。馆员阅读微推广既体现了馆员对职业生活追求的自觉觉悟,主动出击,拓展职业通道,丰富职业体验,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体现了馆员职业主体意识敏锐。随着阅读推广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服务之一,提前融入阅读推广活动,自觉完成转型。
4.2 客体视角
(1)拥有阅读导师。读书需要导师。“长久以来,我总是行走在专业阅读的边缘,甚至远离专业阅读。求学期间,每天除了反复阅读、揣摩教科书和练习题,就没看过别的书。现在,我时常不无遗憾地跟学生说,直至大学毕业我都未完整地看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许多让人终生受益的书与我无缘。孤陋寡闻已不足以表达我的缺憾,缺乏导师的指引成为我心中长久的痛。”[15]张万友的“痛”不是个案。我们买保险,会有保险顾问和联系人;去医院,会有医疗顾问。当今读物空前丰富,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馆员阅读微推广就是让作为阅读推广客体的读者和作为阅读推广主体的馆员直接建立联系,馆员担当起阅读导师的责任。对馆员来说,可能是一对一或一对多,但对具体读者来说,就是一对一的便捷和信任。阅读微推广馆员来自图书馆,身后是图书馆,在阅读指导上具有专业性,通过开展阅读微推广活动,在宽松、平等、友好的氛围中,读者接受其真诚的悉心指导,达到解决阅读困惑,提高自身素养的目标。
(2)激发阅读兴趣。馆员阅读微推广,通过对目标对象的研究把握,对推广内容的全面了解,通过对活动形式的精心设计,或凭借沟通交流、推荐书目、馆员书评等形式推广,或开展读书讲座、个人读书会把读者们聚集起来,最终达到挖掘读者阅读潜能、激发阅读兴趣,培育阅读习惯的目的。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策划组织的首期“同读”活动便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位参加该活动的学生在来信中说:我想,今后必须把读书作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首先,我要加入这个团队,积极、热情地参与每一次同读活动,认真阅读每本同读书籍,并记录、学习。其次,不论每天多忙,一定要挤出时间阅读好书。最后,要多和喜欢读书、读过很多书的人交流,让自己慢慢融入其中,成为一个爱读书、乐读书的人!
[1]谢蓉.数字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3):23-27.
[2]赵俊玲,郭腊梅,杨绍志.阅读推广:理念·方法·案例[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3.
[3]张怀涛.阅读推广的概念与实施[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2-5.
[4]马修·巴特尔斯.图书馆的故事[M].赵雪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马红亚.假日二事[EB/OL].(2015-03-01)[2015-03-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dec4b0102 vby7.html.
[6]绿茵读书会[EB/OL].[2015-03-01].http://baike. baidu.com/link?url=TQGV1PhT5Kbq-cEypRz2D_ NtDkulbsO6VypgkGJWQtcqWwyCv7lxdgQ3NGyf26 LC41iprBA7rhLIY5Lh1TX5cq.
[7]提升全民阅读推广水准——中国图书馆学会2014年全民阅读推广峰会暨“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在常熟启动[EB/OL].(2015-01-04)[2015-02-05].http:// www.lsc.org.cn/c/cn/news/2015-01/04/news_7659.html.
[8]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M].吴昌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徐雁.阅读的人文和人文的阅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58,155.
[10]李超平.书有好坏、自由阅读、好书推荐[J].图书馆建设,2013(9):7,10.
[11]吴汉华,王子舟.开发读者知识资源的新模式:真人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0(9):21-26,77.
[12]冯骥才.西欧思想游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56.
[13]吴晞.斯文在兹[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119-121.
[14]秦鸿.欧美图书馆读书会经验及其借鉴[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88-92,142.
[15]张万友.读书需要导师[J].人民教育,2012(15-16):79.
Librarian’s Individual Reading Micro-promotion:Subject,Object and Content
HUI Juan-che
Subject,object,content and form are the primary components of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reading promotion.As the subject of the micro-promtion,librarian is required to be qualified in his/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object of the activit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the ordinary and the special,and the latter needs further transformation in the role they play.The content of the reading micro-promotion includes reading materials,reading theories and the publicity of reading methods.From subject perspective,librarian’s individual reading micro-promo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building a solid foundation to promote nationwide reading and conforming to the professional awareness of library service.While from object perspective,the importance of the activity is to provide guidance to library users and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the reading.
librarian;librarian’s individual reading micro promotion;nationwide reading
格式 惠涓澈.图书馆员阅读微推广:主体要求、客体需求和内容追求[J].图书馆论坛,2015(10):39-42,67.
惠涓澈(1974-),女,硕士,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2015-03-03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全民阅读推广研究”(项目编号:13M01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