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移民背景下农村邻里关系的变迁

2015-02-13 00:35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邻里移民

查 娜

(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重庆 400715 )

我国西南地区多为喀斯特地形,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数百万人还生活在极端贫困的状态之下。为解决贫困,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其中,生态移民,是以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为目的,把位于生态脆弱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其他地区迁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1]。生态移民将原本在偏远深山零散居住的村民,以一定的政策补偿方式搬下山,进行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集中居住。这种居住方式的改变,使得他们原本的邻里结构也产生了变化。

一、生态移民的安置方式

生态移民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存条件和提高农民收入,各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安置。安置方式按照空间距离分为长距离移民和短距离移民。按照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分为农业安置、牧业安置、第二产业和第二三产业安置、进城镇自谋职业安置、劳务输出安置、教育培训安置和其他安置。其中农业安置又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集中安置中的就近集中建设新村安置后,农村邻里关系的变迁问题。

就近集中建设新村安置方式是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产业形式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村庄、具有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或者交通条件便利的公路沿线村庄,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将周边零星分散的自然村整合归并建设移民新村或小城镇,使之成为一定范围内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这种安置方式整合资源要素,投资少,移民也较容易适应,是西南多数地区采取的主要安置方式。

二、搬迁前后邻里关系的变化

在农村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邻居是村民们相互交往中的重要对象与活动范围。相同的生产方式、相似的生活环境、共同的交往规则、共同的语言与风俗习惯构成了邻里情感的共同体。“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作为农村社会地方性关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邻里经常性、互惠性的交往过程中,生产和再生产着乡土社会的温情、信任与团结。

(一)搬迁之前

“汉代刘熙所撰《释名》记载了据说从周朝开始的农村区域结构:五家为伍(又谓之邻),五邻为里,五百家为党。邻里不仅是地理上的关系,相邻而居彼此不往来,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邻里。”[2]邻里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地缘基础之上的。邻里关系的远近,也受到地缘关系的影响。邻里交往,需要互帮互助、经常走动才得以建立。但在西南地区,在山上居住的农民在搬迁之前,大多零散居住在偏远的深山里。出门就是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极大地限制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山上的村民与山下的村民之间、村民与外部社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主要是通过一些传统的习俗(如婚礼、葬礼、赶集、民间社会节日等)来实现,交往范围也往往局限在家族、村落之间。农村社会呈现出一个自我封闭的结构状态。加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山上的多数是些老人和儿童,他们的生活变得日益孤单无助。

(二)搬迁之后

搬下山集中居住,打破了移民原有的居住格局,使他们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组合集中在一起。人员的重组不仅是人口的空间变动,也带来了社会关系的重构。

1.交往范围的扩大

过去,这些村民居住在山村社区,由于山路难走,农民每天以最大的劳动成本换取勉强为生的劳动,因此交往范围仅限于山上相邻的人家之间。搬迁之后,相邻而居的人数增多,与原本同村的村民碰面几率比以往大大提高,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过去不曾相识的人变成新的左邻右舍,扩展了他们的交往范围。交通条件的改善,缩短了移民与外部社会之间的距离,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到城市、市场、学校和医院都比以往方便许多。移民从原来的只与本村村民进行交流,发展为与本村村民、外村村民,以及其他乡镇村民交流。通讯设备的改善,让沟通的渠道变得多元化。

2.交往频率的增加

集中居住的生活方式,新的家园生活环境,较之过去分散居住在山区,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交往的机会。强烈的交往动机和互助的实际需要促使集中居住区的居民交往的频率增加。浇水、公用机械等新的劳动方式迫使他们彼此合作,加速了彼此间的交往。优美的家园生活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外乡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定居。从事商店、饭店、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农民人数逐渐增加,在繁荣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同时,也使得农村社会越来越开放,外乡人群开始进入农村,打破了相对不流通的社会状态。移民的思想意识逐渐开放,人际的交往能力也不断提升。学校、卫生所、文化室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大增加了移民的交往内容。移民在不断增加的交往内容和交往频率中增进着彼此间的情感与互信。

3.文化交流的增加

迁入新的社区之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开始融入社区。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开始频繁举办。多数集中居住点都配有公共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等,为移民社会交往创造了更广阔的交往空间。儿童奔跑嬉戏,中老年人开始跳起了广场舞,移民社区变得越来越热闹。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家庭财富的增加,作为大众传播文化载体的电视、电脑进入了社区家庭,拓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让他们有了更多茶余饭后的谈资。所有这些,都增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了解、沟通和信任,促进了良好的交往模式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也增加了移民社区的凝聚力。

总之,搬迁之后传统的礼尚往来、相守相助、共度难关的交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在新的社区中延续。同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让移民的邻里交往变得丰富多彩。

三、移民社区邻里关系变迁的几点思考

任何形式的移民搬迁,都会给移民的社会交往带来很多正面且积极的变化,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移民搬迁到新的社区之后,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心理负担也会加重。有些移民社区的集中居住点,建设成类似城市单元住宅楼的形式。这种住宅楼更注重家庭与家庭间的“隐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民间的交往。移民社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频繁会使得邻里间矛盾冲突不断。利益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人们心理上的落差,会滋生攀比和竞争的风气。随着移民思想意识的转变,原本简单淳朴的邻里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受到侵蚀,会变得复杂化、功利化。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围绕血缘地缘展开的传统“熟人社会”开始向“半熟人社会转变”[3]。农村社区不再仅仅是依靠传统维系的文化共同体,而是具有多样性联系的地域共同体。但是在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农民生活观、消费观、人际观的种种变化。这些变化是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必经阶段,是无法逆转的。

(一)倡导和谐的文明乡风

文明乡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有利于农村社区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必须大力培育文明的乡风,加强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制定村规民约和村民道德规范。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乡风民俗。禁止搞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活动,禁止损人利己行为。杜绝损害集体利益、邻里利益事件的发生。禁止不良的生活习惯,教育村民不能酗酒、赌博,注重个人卫生,时刻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语言文明。努力建设现代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二)举办各类乡村社区关爱帮扶活动

移民社区应当为村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交往平台和机会。定期举办各类促进邻里和谐的社区活动,让社区移民有更多亲邻的机会。例如,节假日文艺表演、家庭才艺表演、体育比赛等。鼓励社区移民帮助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特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建立邻里互助的奖励制度,评选“三好家庭”、“五好家庭”等,提高移民互帮互助的积极性。各类文体活动、关爱帮扶活动都能增强社区人群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共同营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纠纷调节机制

针对移民集中居住后,更容易产生纠纷矛盾的情况,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纠纷调节机制。由移民社区中的社区精英,即他们中的“带头人”或“能人”,以前担任过农村领导干部的人,或者有威望的老人担任调解员。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调解矛盾纠纷,引导双方当事人去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尽量做到将矛盾纠纷扼杀在萌芽阶段。还应当根据现代治安管理的手段,围绕矛盾纠纷的过程建立纠纷排查制度、纠纷回访制度等,将纠纷的危害后果降到最低。建立法律咨询室,培养移民的法律法规意识,为社区移民提供法律帮助。在矛盾纠纷实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鼓励移民采取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移民社区建设装备齐全的警务室,加强民警巡逻,密切警民关系,给移民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治安环境。

[1] 色音,张继焦.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 曹凤云.农村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邻里移民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签证移民
邻里关系的纽带
温州卷
Immigration移民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