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林书杰

2015-02-13 08:10作者丨王雅迪
台声 2015年18期
关键词:美院清华书写

作者丨王雅迪

林书杰,第一次听到他名字的时候,我认为他一定是长相斯斯文文,戴着黑框圆形眼镜,穿着马褂长衫,知识分子模样。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的照片,原来他一身素衣,头发短短的,不戴眼镜,鼻子尤为挺拔,且目光坚定。

工作原因,我浏览了林书杰的简历。简历上介绍他是海南人,1970年出生。1993年获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4月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研究方向为艺术现象学、书法和国画,现在一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工作,代表作《一笔书法》。

初见林书杰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光看简历是不够的,一定要多见面、多交流,多观察。在一次文化沙龙活动中,我与林书杰第一次正式见面。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衣服,背着一个黑色挎包,走路很快,但并不是很急促的那一种。他快步走进屋子,面目表情从容,放好他的挎包,看着已经就坐的人们道了一句“大家好”,流露出一点羞涩。接着,他开始用带着一点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讲他的草书,讲他的“一笔书法”。讲到书法,他越讲越兴奋,在座的人有些听得跃跃欲试,有些听得云里雾里,毕竟每个人起步水平不同,对于一些问者无意的问题,他却是一条条从哲学到逻辑学来辨证回答,很有道理,但总觉得回答的复杂了一点。

在沙龙中场休息的时候,见林书杰一个人看着自己的作品,我便起身上前,与他搭话。我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林老师,您在中国美院上过课,那么您认识王宏理先生吗?他曾是我的古文献学老师。”林书杰将目光从他的书法移向我,微笑着说:“我曾经旁听过王老师的课,他的文献学研究很有见地。”接着,我们便开始聊了起来,聊杭州,聊西湖,聊书法,此时的他不再羞涩,变得健谈、幽默且热情。与林书杰对话,总觉得是在跟哲学家对话,他的话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思辨性,并不是我想象的无关痛痒的闲谈。

“朋友圈”里的林书杰

每天早上7点半左右,林书杰都会上传他的“早课”到他的朋友圈。前几次看到他这么做,我以为是他的一时兴起。后来时间久了,发现他一直坚持,了解他并非是在“秀”自己,而是一种因为痴迷书法的坚持。之后,我微信他为什么每天都写,如何做到。他说清晨写字是一天中思路最清晰的时候,不用理会杂事,只专注于练字本身。写字,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清晨的早课就像是每天都吃饭一样正常的事情。无论是在清华书法所办公室,还是外出,他都如此。我又追问外出怎么写,他说他会随身带着他的便携笔墨纸,走到哪里写到哪里,风雨无阻。追问他这个习惯坚持多久了,他说之前一直是每天都会花时间写,但固定成为早课的这个习惯,已经有两年多,他还会继续下去,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他的生活。我从未想过坚持一件事情能坚持两年,而且过了两年还会乐此不疲,这般毅力着实让我敬佩。

由于微信这个工具没有空间限制,日常我也会问他一些关于书法的学术问题,他会在不忙的时候认真地推荐一些他所看过的好书,而且会说这本书好在哪里,为什么值得读。我说我想练书法,他还向我推荐了他的“一笔书法教程”,从他的语音中我感觉到了他的真诚。

草书作品系列

《浅春风语》

所里的“不期而遇”

与林书杰的第二次见面是清华美院毕业季的时候,因为要参加单位的一个在清华的活动,我才会来到清华。时间尚早我就溜达着来到了清华美院,看看毕业生们的作品。到了清华美院才想起林书杰,我微信给他,然后按照他的描述找到了他在美院里日常写字画画的地方。普通的办公室桌子一边堆着学生们的课后书法作业,相对空的一边是他画了一半的画稿,办公室不大,墙上挂着学生们的一些设计作品,放文件的铁柜上挂着几张他刚画好的山水画底稿。观其山水,文人味很浓,只有内心足够的静,才能画出此意境。

《春息》

之后的谈天,他像招待老朋友一样,向我展示了他零基础学生们上一次课后的作业,有一位悟性很好的学生作品,他看后很是激动,发现书法人才的那种喜悦写在他那张有些天真、又有些忧郁的脸上。

我们像老朋友一样聊书法,聊社会。我说当代社会有些浮躁,能安心做研究的人不多。他说每个时代都有浮躁,但人们总是习惯厚古薄今,这是一种错觉;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幸事,再过二三十年,也许会有人来梳理这个时代的东西,这个时代也会有超越前代的地方。“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原来的世界谁也不知道,我们有‘盲人摸象’的说法,但其实就算睁开眼睛我们也都是盲人。”对于生活中人们已经认定的问题,林书杰总是能以他独特的见解来颠覆并重新阐释;而对于现代社会存在的消极问题,他总能以哲思的方式和包容的心态来宽容。

从林书杰的话中,我感觉到他是个精神生活很丰富,对物质生活要求很淡然的人。他说能够真正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延伸出一些很实用的东西,树立更多新的理念,是他一生中最幸运的事。

入藏归来,再谈“一笔书法”

这次与林书杰的见面,是在一次朋友聚餐上。入藏教学归来的他带着虔诚和欣喜。讲他入藏教孩子们学习“一笔书法”的经历,讲他看到藏区修行人只吃康巴和四面环山的做禅,讲他的收获,讲他的生活,像个激动的孩子,越说越是精神振奋。说起“一笔书法”,他还拿着筷子当毛笔,现场解说起来。

所谓“一笔”,就是笔成为手的一部分,而胳膊就代表了自己的整个人,所有的书写过程强调“手腕”的控制,用动作的方式来把握书法,并且任何一笔一画的书写,皆可由某个动作“做”出,此动作可由“一笔”来概括。这是让我们认识书法又多了一个途径,同时也是改变我们学习书法的习惯。就书法笔画而言,汉字书写是一种特定的笔迹的书写运动形式,就是在三维空间的方式上的书写,亦即汉字的书写可在一个固定点上体现出一种连续性的运动形式。其实我们的手腕在一个固定点上能做到360度的连续转动。那就是说,书法所需要的笔画都能在手腕上加以不同的控制就可以书写出来,这样零基础的人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学会了运用手腕,就能写出书法来。

我眼中的林书杰,博学多才善于钻研,脑子里装满中西方哲学,为人正直热情又时有些羞涩,物质生活可以简单,但精神食粮必须丰富,是一个好学、勤奋、毅力非凡的人,一个善良、自信,又痴迷于书法的人,希望他在书法领域能有更多造福于人的突破。

书法作品系列

猜你喜欢
美院清华书写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Notes
孙清华作品
桑坤利作品选登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乐志婷作品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用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张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