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初探

2015-02-12 22:34魏敦祥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估算培养意识

魏敦祥

摘 要:学生的估算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他们的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要教师结合生活实践和教材内容,教他们估算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培养才能形成。

关键词:估算;意识;能力;培养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种近似的口算。估算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估算的应用已大大超过精确计算。所以说,估算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节奏的快慢和学习或工作效率的高低。随着计算工具飞速发展,大数目计算的内容在数学教材中都得到删减,要求也不断降低,但对估算的要求却不断地提高。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指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在第二学段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学生的估算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他们的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四年级学生已处在第二学段,老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呢?

一、结合生活情境,感受估算的实际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离不开估算。在估计日常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时,估算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许多老师和学生不重视估算,是因为他们不知估算在数学学习中的实际价值,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白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师:下表是老师上星期早晨跑步的路程统计表(单位:米),请你算出老师这星期大约跑了多少米?

(但是因为数字大、加数多,在计算过程中,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几乎都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老师利用这个生成资源,展开讨论,寻找更合理的解法。)

师:刚才许多同学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请你们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生:这里的问题是老师一个星期大约跑多少米,所以不要精确的答案,我们可以这样算:

1997+2005+1989+2012+1998+2013+2001

=2000×7

=14000(米)

师:生活中其实有许多问题是不需要非常精确答案的,就如我们这个问题,老师一个星期的跑步路程,我只要知道自己大约的路程就够了,而老师每天跑的路程又都接近2000米,所以这位同学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又节省了时间。

估算方法的学习如果脱离实际,忽视过程,为传授知识而讲解,就如同纸上谈兵,从而造成学生的不适应。所以本案例为学生提供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数学活动,通过两种解题方法的对比,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建立联系,感受到估算的价值,从而将估算内化为自己的数学行为。

二、建立参照物,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往往会天马行空乱估一通,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目的,所以老师在授课时,经常把估算教学给简化了。如何能让学生的估算接近目标,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呢?我们在教学时可以为他们提供“参照物”,为他们指引方向,这样他们就不会跑题了。教学片断:出示三个角,估一估各是多少度?

师:你们心里可能有各种答案,现在大家来观察三角板这三个角,它们分别是30度、60度、90度,现在你们对照一下,再估一次,这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学生有了参照物后,估计的答案就很接近实际角度了。所以要想学生能正确地进行估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照物是正确估算的前提,并让学生明白这些是我们身边的“尺子”,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尺子”来进行估算。

三、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学生怕估算,估算的结果和实际目标误差过大或用精确计算来代替估算,这都是学生没有掌握估算的方法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就要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1)熟练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求近似值是估算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多设计类似于“这个数接近几”“这是一个多大的数”“看到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数”等问题,使学生看到一个数就能在头脑中反应出它的近似数。(2)学会调整策略,培养优化意识。估算是非常讲究策略性的一种计算方法。我们要让学生充分体验估算的方法多样化与优化的过程,给他们自己体验选择估算策略的过程。(3)运用策略灵活估。灵活利用数学规律、性质来估算。利用数学规律和性质来估算,可以省去求近似值的步骤,能使估算更简洁、更快速。熟练掌握数学规律与性质,可以使估算速度更快。常见的有:凑整估算、依据生活经验估算、根据运算性质估算、根据位数估算,而凑整估算法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整百整千数再计算。在教学时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方法交流的机会,便于学生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交流时,有的学生的估算方法对其他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而有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启发下,又能得到新的估算方法。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想得到交流,思维得以碰撞,能力得以提高。

四、充分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教材,估算已在教材的许多领域留下深深的足迹,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估算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利用教材,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应用估算知识来解决问题。如,第六单元“除法”例2,“每个书包20元,140元可以买几个书包?”在计算之前,都有设置估一估这个环节,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先估后算,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而第六单元许多内容的设置,都要求先估算后计算,所以我们就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资源,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时时、刻刻有数学,需要估算,可以充分发挥估算的功能,为未来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

五、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任何一种数学能力都不是一道例题或几道例题的讲解可以达成的,需要反复练,经常用。如果我们只在学习“估算”这一章节时用到估算,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结合平时的教学有机进行,让估算时刻“渗透”整个教学之中,使学生对估算“习惯成自然”,如这道题:“四(1)班有26名男生,平均身高132厘米,女生有24名,身高是138厘米,四(1)班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首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四(1)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通过估算,可以知道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比132厘米大,比138厘米小而且小于135厘米,因为女生人数少于男生人数,这样学生解答时就会避免发生下面的错误“(132+138)÷(26+24)=5.4厘米,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关键在我们教师的培养,在于我们的方法策略,在于我们持之以恒,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渗透估算,应用估算,确实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李先喜.小学四年级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版,2010(08).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估算培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