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供水管网实行检测的可行性探讨

2015-02-12 16:56刘永才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5年5期
关键词:供水管漏水管网

刘永才

(北京铁路局唐山供电段,河北 唐山 064000)



关于铁路供水管网实行检测的可行性探讨

刘永才

(北京铁路局唐山供电段,河北 唐山 064000)

对铁路供水管网实行检测是全面提高管网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如何才能对地下管线了如指掌,极大程度地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更好地为铁路旅客列车、运输生产服务;怎样才能降低管网漏损,为站段创造出良好的效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综合难题。本文作者结合站段实际提出利用现有检漏设备对管网进行检测,努力降低供水成本的方案,并就其必要性、可行性做了明确阐述,供大家参考。

铁路供水; 管网检测; 可行性探讨

1 问题的提出

1.1 对供水管网进行检测是铁路高速发展的要求

铁路高速发展对铁路供水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确保旅客列车快速上水,更好地为运输、生产服务;必须确保行业盈利,不能成为铁路发展的包袱;而这一切又是在运输成本高度紧缩,不可能大批量投入设备改造资金的严峻形势下,因此就要求立足现实,提高现有管网管理水平,掌握管网运行现状,更高效地利用改造资金,提高管网质量,降低管网漏损。而利用了现有检漏设备对进行管网检测是既省钱、省力又省时的最佳选择。1.2 要想降低管网漏损就必须对管网进行检测

由于长久以来客观环境及经济条件的制约,造成了相当多数量的老管线在超期运行,我段现有供水管路290 km,其中超大修周期在用的约占70%,再加上诸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低、冬季冻害、外部荷载冲击等等外因,管网肯定会形成很多的明漏、暗漏和渗漏,只要管网运行就会存在泄漏。一般来讲新建管网漏损最小,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管网漏损逐渐增大,因此到达一定年限后管网就要更新改造。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是相当大的,如果按单位管长单位时间供水漏损统计,我国供水损失率为欧洲发达国家的三倍,年漏水总量在62亿m3左右,相当于1.4亿人一年的生活用水[1],怎样减少管网漏损这是当今供水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对管网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处理各种漏水。

1.3 设备管理现状要求对管网进行检测

长期以来,由于管线埋设年代久远、施工资料不全、运营管理不善、监测手段落后等等原因,造成我段管网现状资料残缺,图纸不够准确,不能有效指导安全生产,处理漏水时时常找不到管线具体位置,延误抢修时间。我段甚至1938年的老供水管线还在继续使用,导致了我段古冶站实际水损达45%,唐南站到50%,唐山北站到51.5%,秦皇岛站达45%,有很多漏水根本是人眼观察不到的。我相信这样的现状在其他站段同样存在,很具有普遍性。要想全面地掌握管网运行情况,及时地为运营管理提供信息,指导检修,确保维修、大修及设改费用的有效投入,就需要长期地对管网进行检测。

由此,本文作者提出了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并组织一定人员,对管网进行有序性、周期性检测,从而达到上述目的。

2 进行管网检测的综合效益

2.1 管网检测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管网检测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漏。自从路局为各站段购置探漏设备后,我段相继在古冶、唐山北、秦皇岛等站发现特大暗漏。古冶站DN300、DN250主扬水管路,近1.5 km在开滦矿务局工房区里穿过,与里面的排水管道、暖气沟纵横交错,且被很多民用建筑压在下面,外部环境非常复杂。经过利用仪器排查,处理了几处漏水,其中最大的两处是:一处是DN250管路在古冶十六中院内,紧邻排水管道,2处下返的90°弯头处裂纹漏水;另一处在工房区里DN300管弯头被暖气沟压裂,铅口一半被水压打出,漏水全部顺暖气沟流走了,地面上根本观察不出来,漏水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经过有效处理后,古冶整站供水量下降了近20 000 m3/月。唐山北站2#泵DN200扬水管路在施工铺设时经过一条废弃排水管渠,经过几年的运行后,只是发现该处地面有轻微塌陷,其它一切正常,利用仪器探查后,发现该处漏水,经处理后发现DN200管铅口被水压打出,漏水全部顺排水管流进河沟里,现该站每月供水量下降了近20 000 m3/月。上面几处漏水均是暗漏,不借助仪器测试很难发现,经处理后全段节水近40 000 m3/月,按2.1元/ m3计算,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

如果各站段都对辖区内的供水管网从事有序的、周期性测试,可以想象漏损每下降1%,那么对全路是多大的收益。

2.2 管网检测能够提高现有管网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运营管理不善、监测手段落后等等原因,导致管网现状资料残缺,图纸不够准确,不能有效指导安全生产,漏水处理找不到管线具体位置,延误抢修时间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进行管网检测,不仅可以降低漏损,而且借助仪器设备全面普查之机,逐步完善档案、图纸,使其能准确反映现场实际,并能全面掌握管网现行状态,为合理安排检修、提报大修设改提供充分依据,从而提高管网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3 管网检测的实施步骤

3.1 根据实际需要及经济实力配备相关设备

3.1.1 听音杆

听音杆是最常用的听漏设备,其原理是直接在管道暴露部位拾取泄漏噪声,判断漏点,用于粗定位并缩小可疑范围,其造价低廉,操作简单,听音杆分为机械听音杆和电子听音杆两种。在外出巡检供水管路时可直接利用听音杆对设备进行初步诊断,判断管路运行情况,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3.1.2 听漏仪

听漏仪又称地面听漏仪,主要由拾音器、信号处理器和耳机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面拾音器收集漏声引起的振动信号,并把振动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转送到信号处理器,进行放大、过滤等处理;最后把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把图形、波形或数字等视频信号显示在显示屏上,帮助确定漏点。听漏仪是用于漏点精确定位的仪器,在已知泄漏管段的情况下,用听漏仪沿管线作“S”型逐步探测,最终根据泄漏信号的强、弱确定漏点位置。

3.1.3 相关仪

相关仪是常见测漏仪器中的高档产品,它具有测试速度快、精度高、不受埋深影响等特点。相关仪和听漏仪的配合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检漏效率和成功率。一套完整的相关仪包括一台主机、两个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器、两个无线电发射机和一副耳机,主机上集成了无线电技术、信号处理、运算和显示功能。我段古冶、唐山北站管网特大暗漏就是综合利用听漏仪、相关仪测试出来的,在使用中关键是要进行经验积累、及时总结。

3.1.4 管线定位仪

管线定位仪的基本测试原理,就是把发射机放置在已知的地下管线的上方,使其产生强磁场,通过管道的有效传导,利用配套仪器进行查找、接收,从而判定地下管道的位置及埋深。利用管线定位仪对管网进行检测,可对管线进行准确定位,帮助完善管理,提高图纸的准确度,有效指导运营生产。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几种主要的仪器类型,其低、中、高档产品有很多公司在经销,各单位可根据需要配置。

3.2 建立规摸适中的队伍

3.2.1 人员素质要求

经过培训后,能够熟练操作设备,掌握技术,胜任检测工作(检测要求人员长时间拿仪器探测线路,经常每天要走5~8 km管路,另外由于白天受外部环境影响,经常要“昼伏夜出”晚上进行检漏,因此要求身体素质好)。

3.2.2 人员数量要求

检测人员数量上应能满足以下两点要求:其一,必须能够满足“地毯式”普查的最低限度要求;其二,必须能够满足“昼伏夜出”的轮换要求。

3.2.3 基本任务要求

管网检测有两项最基本的任务:其一,按周期查找、探测管网漏水情况,并建立档案,经过统计分析后判定管网运行情况上报主管部门;其二,测定管线位置,完善图纸,对管网现行状态评估并写出运行报告,进一步提高基础管理。

3.3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3.3.1 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

任何一支队伍,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约束,就会象一盘散沙,很难有所作为,因此,除普通的劳动作业纪律外,要重点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3.1.1 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并有效执行

管网检测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怎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非常关键。因此,对于在检测中发现管网漏泄的员工,要根据奖惩制度予以奖励兑现;对于未能坚持管网检测的责任者要予以重罚。

3.3.1.2 建立周期普查制度并有分析补强措施

普查周期必须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确定,周期普查中必须分析找出设备的薄弱处所、管理的薄弱环节,一方面为设备投资改造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能够为提高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3.3.1.3 突出对重点用水单元的管控机制

在日常防漏控制中,必须立足长远,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防漏损、查漏损”的监管体系,并将被动抢修和主动防控有效结合起来,尤其针对用水大户,水表有异常波动时,要通过水平衡测试等方式分析漏水情况或检测两趟管情况,并不断革新监管机制,

3.3.2 建立档案资料

3.3.2.1 建立检漏档案

要求建立有各种管路漏水情况的统计及分析资料,其内容包括:信息反馈渠道(是用户反馈、抄表人员反馈、还是检测查出)漏点位置、管材、使用年限、漏点形状、漏量、破损原因、泄漏时间、修复方法、费用、造成损失等等,并能分类整理,进行及时的统计分析。要求写出管网运行情况报告并上报主管部门,用以做为重点修及提报大修设改的有力依据,指导检修费用的有效投入。

3.3.2.2 建立图纸档案

将平时检测工作中测绘修改的图纸,及时交送到主管部门,统一描晒蓝图后下发到检修、运用班组,用以指导安全生产。

3.3.2.3 各站漏失率确定情况

确定合理的漏失率,是基层站段对下考核的重要依据,因而需要在检测工作中根据管网情况、检漏情况合理地确定出来,并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修正,这是运营管理中控制供水成本的一种重要渠道。

3.3.2.4 管网普查周期确定情况

检测周期是管网检测能够成功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因而需要结合设备运行情况(超期情况、漏水情况、检修情况)合理的分析确定出来,各个站的检测周期肯定是不相同的,因而投入人力、物力的测重点就不一样,它是利用先进设备普查与传统巡检的有机结合点。

3.3.2.5 制定合理的检漏计划

根据普查周期,并结合管网现状、仪器设备情况、自身条件实力、检修及大修设改费用投入使用情况,编制出合理的检测计划,做到检测与检修班组反馈信息情况合理结合,充分发挥检测设备作用。

4 规范管网检测的几点建议

4.1 管网检测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坚持不懈。

4.2 搞好人员定期培训,积极应用新技术创效益。

4.3 实现动态管理:管网的检漏周期、合理漏失率及管网更换年限是随着水费、检修成本、技术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应经常结合管网漏失情况和维修费用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实现管网的动态化管理。

5 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铁路给水目前的设备状况,进行管网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不但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存,而且还能提高管网管理水平。根据日常检测的动态管理结果,还可以制定出有效的、经济的维修方法及管网更换计划,将来时机成熟后还可到外部去开拓空间,开展有偿服务,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 陆韬,刘燕,李佳,等.我国供水管网漏损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J].复旦学报,2013(6):808-809.

2095-1671(2015)05-0211-03

2014-11-25;

2015-09-28

刘永才(1970—),男,河北宽城人,工程师,从事供水管理工作。

TU991.33

B

猜你喜欢
供水管漏水管网
二次供水管道漏损预警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住建部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附图解)
市政工程供水管网运行管理
基于BIM的供水管网智能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房屋漏水,凭什么还要我交物业费?
滴ī答滴答,漏水啦!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