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忠良,苏文革(.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5004;.山东省中医院,山东 济南 50000)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董忠良1,苏文革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西医治疗心房颤动已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难以避免较大的毒副作用,中医药及其他特色疗法由于其疗效明确、毒副作用少的优势,在临床治疗心房颤动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研究进展做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中医学;心房颤动;本虚标实;脉结代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中也可发生。该病发病率与年龄有关,50~59岁人群房颤发生率为0.5%,80岁以上人群可达9%。房颤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西药治疗房颤无明显的优势,且难以避免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中医理论治疗房颤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少。
1.1 病因病机
中医学并没有房颤对应的病名,属于“心悸”“怔忡”的范畴,病机统属本虚标实,且本虚为主。对其病因病机的见解,各家执言。黄琳[1]认为房颤临床多以虚证多见,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心律失常乃心肾阳虚、心阳不振、心血失养所致,故临床治以振奋阳气、调整阴阳为主。李庆海教授[2]认为房颤以痰瘀互结型为多见,且多兼有气虚、血瘀、郁热,证属气阴两虚,治疗当以补气养阴、化痰祛瘀为主,兼清内热。王长洪教授[3]认为该病发作初以邪实为主,病变中后期以正虚为主,治疗重在补虚,时时顾护心之气阴,兼以祛邪。颜德馨教授[4]提出从气血论治的观点,“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认为气血失衡为房颤等心律失常发病的基本病机。白瑞娜[5]认为,外感六淫邪气、内生风邪亦可扰乱心神,致使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生,“人之生也,感风气以生;其为病也,因风气为病。是以风为百病之长”。任明明[6]提出房颤虽病位在心,但亦与肝、脾、肺、肾等脏关系密切,临证多见心气不足、瘀血阻滞、虚实夹杂,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安神方法治疗效果显著。1.2 脉象
房颤脉诊表现为脉律绝对不规则、脉率快慢不一、力量强弱不等,强的脉搏应指明显,浮大而长;弱的脉搏应指不足,短小无力不足位。强弱之间节律散乱不整,长短不一,错杂不齐,脉率无法数清。当代中医学者将其归为结脉、代脉。《脉经》中记载“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者”为结脉,“脉五来一止,不复增减者死”为代脉。李冬梅等[7]对100例房颤患者脉象进行观察,结果认为在常见的28病脉中房颤脉相当于中医的散、涩(短)等脉象及怪脉的解索脉。其中阵发性快速性房颤脉,脉率>100次/min,相当于散(涩)脉与怪脉的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min,相当于涩(短)脉的脉率<60次/min,相当于涩结脉或涩结代脉等。金栋等[8]对《脉经》《崔氏脉诀》《脉诀汇辨》等脉学著作总结研究发现,快速房颤脉与崇脉亦相吻合。
2.1 经方化裁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自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炙甘草汤以来,该方治疗脉结代、心动悸证应用广泛。房颤患者常伴心慌气短、虚劳干咳、舌光色淡少津、脉结代或虚数等,与炙甘草汤证相符,现代研究[9]表明该方除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外,还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病变具有改善作用。黄家聪[10]采用炙甘草汤加减配合胺碘酮治疗慢性房颤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单服胺碘酮,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复律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王礼彬[11]发现临床加用炙甘草汤治疗房颤不仅能进一步降低NT-proBNT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改善活动状态最快心率及静息状态最慢心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2 自拟方
在中医药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历史长河中,经方重要性自无须赘述,但在继承先贤宝贵经验基础上加以发扬和变通对现代疾病的治疗及中医的发展也极为关键,因此基于广泛临证经验基础创立自拟方较为重要。张文高教授[12]认为房颤病位在心,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多以气虚为主,或兼有血虚与阴虚、阳衰,而致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标实多以血瘀为主,或兼有毒、痰、火、郁、饮等有形实邪阻滞脉络,扰动心神,致血行不利、心搏不齐。张文高教授主张标本兼治,治本首重补益心气,酌情结合养血、滋阴或温阳,补心固本以养心安神;治标重在活血化瘀,酌情结合行气清火、祛痰利水,祛邪护心以调律复脉。张文高教授自创健心复脉方,方用黄芪30g、丹参30g、川芎20g、郁金15g、三七粉(冲服)3g、当归15g、延胡索15g、甘松20g、桑寄生15g、苦参15g、炒枣仁30g等,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刘超峰主任医师[13]在黄连温胆汤基础上经长期实践总结创立菖琥温胆汤,用于治疗心悸病痰火扰心型患者,可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标本兼治,攻补兼施,防治结合,明显缓解房颤症状。徐丽林[14]认为该病多为阳气不足,胸阳不振、心神失养为主要病机,标实多为瘀血、水饮,治疗以益气温阳、宁心安神为主,方用李氏破格救心汤加减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打破西医“永久性房颤不可转复”观点。高维宇[15]自拟桑参汤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30例,对照组26例给予胺碘酮口服;干预6周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65%,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单方验方
2.3.1 养心定悸汤 养心定悸汤中黄芪为补气之圣药,可补五脏虚诸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具有增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并辅以党参补气而不燥、三七活血,加以血中圣药当归及甘松、琥珀、黄精、生地等药物,共奏益气活血、定悸安神之功效。孟庆峰等[16]选取气虚血瘀型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养心定悸汤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发作次数及心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 四妙勇安汤 刘兴明[17]选择72例房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乙胺碘呋酮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1.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采用清热解毒、活血通脉方法治疗房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4 中成药
随着中医药疗效的日益确切和中药制剂技术的日臻完善,中成药制剂治疗房颤应用广泛,因其良好的疗效及较低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医患双方的青睐,代表药物有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杜浩等[18]对13个稳心颗粒治疗房颤实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常规疗法比较,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室率,提高转复率,降低不良反应率。王卫卫等[19]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可调节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恢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同时可参与心肌细胞钠、钾、钙等多种离子的转运,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双向调节作用,尤其适用于合并缓慢心率房颤等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尹克春等[20]研究发现,复脉颗粒具有降低BNP水平、减慢心室率、降低CRP及血清MMP-9浓度、提高血清TMP-1浓度等作用,可明显改善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
2.5 其他疗法
除药物治疗外,基于中医经络学说的针灸及穴位贴敷技术受到国内乃至世界的肯定和推崇。夏元石等[21]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内关、郄门穴治疗快速房颤患者50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52.5%(P<0.05)。李雪等[22]采用穴位(神门、心俞、内关、郄门)贴敷联合炙甘草汤治疗房颤,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控制心室率,总有效率达89.3%。龚世刚等[23]以成年犬为研究对象,探讨电针刺激(ES)合谷穴对心房颤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电针刺激可抑制心房快速起搏6h所导致的ERP、ERP离散度和AFWOV指标的变化。
中医治疗房颤疗效独特,特别是在西药对抗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毒副作用较大情况下,中药及其他中医疗法治疗房颤优势不可忽视。
[1] 黄琳.从阳虚论治老年人心律失常[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7):111-113.
[2] 谢秋利.李庆海教授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J].中医学报,2014,29(5):665-668.
[3] 毕殿红,吕冠华.王长洪教授运用五参饮治疗心律失常经验[J].黑龙江中医药,2013(6):45-46.
[4] 孔令越.颜德馨教授从气血为纲论治心律失常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4):641-643.
[5] 白瑞娜.风证病机及其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举隅[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7):779-782.
[6] 任明明.调律汤治疗房颤体会[J].河南中医,2013,33(11):2034.
[7] 李冬梅.房颤脉的中医相关脉象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9):963-965.
[8] 金栋.快速房颤脉与祟脉亦相合[J].河北中医,2014,36(12):1875-1876.
[9] 龙朋.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J].河南中医,2013,33(9):1409-1410.
[10] 黄家聪.炙甘草汤加减配合胺碘酮治疗慢性房颤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3,36(3):146-147.
[11] 王礼彬.炙甘草汤治疗老年人房颤NT-proBNP水平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2):9-10.
[12] 张鑫.张文高运用健心复脉方治疗房颤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2):21-22.
[13] 梁妍,吴若晨.菖琥温胆汤治疗阵发性房颤痰火扰心型临床观察[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4):42-43.
[14] 徐丽林.温阳法论治永久性房颤案2例[J].中医药通报,2014,13(1):55-56.
[15] 高维宇.自拟桑参汤治疗阵发性房颤3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6(12):24-25.
[16] 孟庆峰,刘春玉.养心定悸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阵发性房颤60例[J]. 河南中医,2014,34(10):1900-1901.
[17] 刘兴明,王寿海.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心房颤动40例[J]. 陕西中医,2007,28(10):1286-1287.
[18] 杜浩,戴小华.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6):27-30.
[19] 王卫卫.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J]. 疑难病杂志,2014,13(9):939-941.
[20] 尹克春,刘淑娟,兰丽红,等.复脉颗粒对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新中医,2014,46(11):81-83.
[21] 夏元石,葛芳,邱型豪,等.针刺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50例[J].中国中医药,2014,12(8):83.
[22] 李雪.穴位敷贴联合炙甘草汤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2):9-10.
[23] 龚世刚.电针刺激合谷穴抑制急性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6):383-385.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4-09
董忠良(1991-),男,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读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系疾病。
R259
A
1673-2197(2015)15-0055-02
10.11954/ytctyy.20151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