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大兴安岭 165099
近些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来看,多发于40岁及以上的人群,并且没有根治的方法,一旦患病,将陆续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1]。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36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为48~68岁,糖尿病史为5~15年。
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 mL以上或小脑出血量在10 mL以上的患者考虑开颅清除血肿及经颅骨钻孔进行血肿穿刺抽吸等。其他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
依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若血糖>10mmol/L时,选择静脉滴注胰岛素,严密监测血糖,发现血糖波动过大或者持高不降,则及时通知医生,保证血糖在5~5.5 mmol/L的范围内。另外,要严密注意患者的低血糖反应,若患者出现出汗、心悸、饥饿或认知障碍时,要及时处理,防止长时间低血糖昏迷导致脑损伤。
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颅内压与血压正相关,颅内压升高时血压也增高,颅内压降低时血压也降低,因此,脑出血急性期不用降压药。若血压升高超过了脑血流自动调节的范围,即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时,给予作用温和的降压药,第一个24 h血压降低20%~25%,48 h血压不低于160/100 mmHg,之后,再降压到正常水平。
通过对患者瞳孔、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观察,判断大脑功能。对患者瞳孔进行光反射、角膜反射、强刺激的反应,观察判断患者有无意识障碍。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则要注意其他并发症,如颅内继发性再出血、脑水肿加重等,若出现一侧瞳孔放大、呼吸不规则等,还应该结合其他检查,及时发现脑疝的先兆症状。对发热原因进行分析,给予物理降温等。增加翻身叩背次数,确保各种引流管通畅。定时检测尿常规等,防止合并肾病的加重。
脑出血急性期要注意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根据病情先使用20%甘露醇,稳定后改用甘油果糖联合呋塞米治疗。甘露醇是临床上强而有效的降颅压药物,其特点是降颅压速度快、幅度大,但是由于甘露醇不被吸收,90%以上都经肾脏排出,极易造成肾脏损伤。相比之下甘油果糖作为脱水剂完全无毒,对肾脏伤害较小,但是作用起效慢。因此两者可以交替使用。如一开始使用20%甘露醇每6 h一次,之后改为每12 h一次,病情稳定后,与甘油果糖250 mL每12 h一次交替使用。急性期患者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一旦有异常,则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同时保证患者绝对卧床,头部抬高15°~30°。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肤色和甲床色、呕吐物和粪便颜色等。早期发现患者有少量消化道出血,则给予牛奶等修复胃黏膜的食物;急性大出血的患者给予水电解质补充,血容量扩充,防止失血性休克。
饮食应清淡为主,少盐、少脂、低糖,同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吞咽困难患者应鼻饲流质饮食。每隔2 h应给病人变换体位,每天给患者进行擦浴1~2次,防止压疮。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肢体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做好卫生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和口腔感染等。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心理康复促进自己能力的提高[2]。脑出血的患者由于病发突然,会发生抑郁、焦虑等心理情况,医护人员及家属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治疗,多给与关心与尊重,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
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是脑的可塑性和大脑的重建理论,这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主要理论基础[3]。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最大发挥脑的可塑性,帮助中枢系统重建,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自己都要积极参与到康复训练中。康复早期,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帮助患者做被动肢体锻炼,如关节伸曲、握拳等,要注意活动强度,不能太频繁,范围不能太大,要以患者的承受能力为原则。患者可以下地后,要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动作,下肢不要拖步,应该抬起膝关节向前迈步。语言训练开始时,要有足够耐心,向患者提问简单句,引导患者用“是”或“不是”回答。总之,护理时家属应该守护在患者身边,帮助患者及早恢复意识和体能。
该文研究了36例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并发症有所减少,致残率有所减低。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做好护理工作,有利于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
[1]郭相英.2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145-3146.
[2]张锦.应用Orem理论指导1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消除退化反应[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86.
[3]缪鸿石.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功能恢复的理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7,3(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