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2015-02-12 12:34:28赵海录佟晓露韩书贤
医学与社会 2015年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少数民族研究生

赵海录 佟晓露 韩书贤

1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乌鲁木齐,830011;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医学中心,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对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点。因此,针对当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加强其人文素质的培养,成为新疆各高等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1 医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医学教育主张在更高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要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人文学等诸多学科考察人类的健康与疾病,认识医学的功能与潜能,因此对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活动与医学研究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医学研究生正确把握科学技术与人文素质的双向平衡,使自身的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当前医学研究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相对薄弱,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最缺的是人才,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作为医学领域的精英,其中一部分还将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骨干和决策者,其素质对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影响将会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患者更加关注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构建,尤其对于少数民族患者来说,迫切需要通晓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医学人才。加强对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可以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化解医疗纠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而,加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必然要求。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需要加强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造福边疆人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要发展,就需要稳定,要稳定就必须做好民族工作[2]。由于新疆与八国接壤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其复杂的社会矛盾。尤其是近年来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三股势力的诱惑与煽动,使得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们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政治立场模糊,面临着许多现实和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因此,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整体人文素质将会积极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 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2.1 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知识匮乏

医学高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绝大多数为理科生,为了高考将主要精力放在数理化上,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进入医学院校后,又因为医学教育专业性强、课程量大的特点,对人文社会科学普遍忽视,缺乏人文知识的累积。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以及语言的差异,在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认知上存在很多困难,获得人文知识的渠道也相对狭隘,因此人文知识更加匮乏。

2.2 市场经济导致的功利主义影响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核心问题是理想、信念、价值观问题[3]。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影响了各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机制。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功利化趋向严重,在追求科技快速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等医学人才的积极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使得医学研究生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受整个社会急功近利、浮躁风气的影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出现滑坡[4]。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功利主义的巨大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受到功利主义的挑战。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出现人文素质教育乏力和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低下的问题。

2.3 非主流思想和不良宗教观念的冲击

多年来,西方世界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一直在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活动,他们利用一些群体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诋毁民族宗教政策,宣扬西方的政治观和价值观。这些谬论与谎言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医学研究生来说有很大的蛊惑性。

新疆各族人民有多种信仰,其中大多数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实际上很多宗教的教义是教人求真、求善和求美的,但一些极端分子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情感,煽动宗教狂热,扩大宗教影响等。这种浓厚的宗教氛围对少数民族医学研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其在很多事情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上摇摆不定。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格外重要。

2.4 缺乏符合新疆地方特色的培养模式

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既需要合理的人文课程设置与优良的师资配备,又需要相对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考核评价机制,更需要适合本地域民族特点的培养模式,而不是“一刀切”或拿来主义。新疆的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主流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并有自己的语言,与人交往更多地是运用本民族语言,因此汉语水平与母语水平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但新疆各医学院校基本照搬内地各大学的授课模式,既不符合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学习特点,也脱离了其社会生活实际,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很不理想。针对当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其特点,探索适合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

3 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要结合新疆人文环境以及民族特点,以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民族性的资源,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质量。

3.1 充分利用新疆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教育

新疆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要充分利用新疆丰厚的文化资源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将给新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新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克孜尔石窟,苏公塔,和田民居,喀什民居,艾提尕尔清真寺等等。这些文化古迹遗址,既是新疆引以为傲的宝贵遗产,也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就近利用的最好教材。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无形文化。因此,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丰富,如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典籍、民间谚语、音乐舞蹈、民间故事和民族英雄事迹等文化资源。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科学、恰当地运用到体现主流文化要求的人文素质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3.2 明确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医学教育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应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要求,应符合医学发展内在规律和医学模式的要求,与当前国际医学教育的目标接轨。首先,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的传统人文思想,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新疆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其次,注重引导研究生全面了解人文知识,人文知识的习得与累积是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途径。最后,培养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关系到新疆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3.3 打造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

首先,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用符合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真实生活的方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是在主流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共同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在进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时,将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增进人文素质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最后,全面了解把握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文化习俗背景,科学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感体验法、经典阅读法、环境熏陶法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大力鼓励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尽早了解医疗活动的社会现状,在实践中检验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和个人修养。首先,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少数民族医学研究生的社会知识,可以提高其社会意识,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修养、灵活的人际沟通艺术及丰富的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社会学知识[5]。其次,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尽量多地了解其思想与需求,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用亲身体会来了解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有效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再次,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优秀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最后,积极参与慰问走访、送医下乡、科普宣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参与医疗服务活动,了解其需求与疾苦,了解社会大环境下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明确自身医疗行为的真正价值所在。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综合能力,主动弥补人文素质的不足,提高综合素质,使医学研究生的高学历与高素质得到有机统一,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6]。

[1]苏日娜.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缺失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陶小平,努尔古丽.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33(4):77-80.

[3]王慧琦.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

[4]冯霞.湖北省某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8):86-88.

[5]王寒梅,田家玮.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0(6):690-692.

[6]彭芳,毕清,郝敏.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能力评估和素质培养[J].医学与社会,2010,23(5):100-101.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少数民族研究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