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理性:“五四”启蒙走向革命的内在推手——新文化运动如何影响中国革命

2015-02-12 08:24彭景涛
天府新论 2015年5期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

彭景涛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五四”的遗产。比如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按照一个系统化的理想蓝图一揽子、根本性地解决,还是针对现实中产生的问题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地取得进步?是通过制造大量“新人”来一步到位地实现理想政治模式,还是通过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逐渐孕育进步力量?是按照科学的理论去改造世界,还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些问题中包含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系统:建构理性与经验理性;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他们都属于新文化运动提出的“科学”一词的范畴。另一方面,当我们回顾20世纪的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最引人注目的、对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造成了最重大影响的事件是革命。从1920年代到1970年代,革命持续了半个多世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革命的推动力量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思想观念的极大影响,建构理性在其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那么,建构理性是否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所施加的力量?思想与革命行动之间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的?

一、理性并不缺位的启蒙

“五四”启蒙最让人困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场高调宣扬民主、自由、人权的思想运动,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民主、自由、人权?不仅如此,这场思想运动似乎与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革命运动有直接联系。因此,自1980年代以来,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知识分子试图反思这场思想运动。相当多的知识分子试图找到“五四”启蒙的缺陷,他们觉得“五四”启蒙一定是缺了点什么,才导致后来的不如意结果。

认为“五四”启蒙是“理性缺位的启蒙”,是其中的一种传播较广的观点。姜义华教授在《理性缺位的启蒙》一书中对此观点进行了集中的阐释。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将理性界定为三个要点:

(1)反省的批判的精神;

(2)通过理智,锲而不舍地追求真实与发现真理的意志;

(3)确立并严格依循一以贯之的分析、分解和结合、构建的认知方法。〔1〕

他认为,这种理性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启蒙运动中虽然也有,但“无论如何不能说理性已经构成了中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础,已经成了中国启蒙思想家与中国民众一般的普遍的思维方式”。

情况是不是真的如此呢?首先,既然谈启蒙,我们就应当把“中国民众”排除在外,而聚焦于知识分子。即便在西方,启蒙运动也主要是知识分子的运动,启蒙的观念会逐步扩散至普通民众的大脑里,但这是另一个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二十世纪的革命史来说,如果我们要谈思想对革命的影响,其实也是在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内部来谈。参加革命的普通民众的观念当然对革命有重大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领导革命的知识分子头脑中的思想,而不是民众头脑中的思想。

事实上,在姜义华教授界定的三个要点上,“五四”知识分子均有出色的表现。第一个要点,也就是不迷信权威、以理性来审视一切观念的精神,毫无疑问地是“五四”知识分子最根本的精神。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上,这一批判所使用的工具正是欧洲理性主义哲学所运用的理性工具。同时,“五四”知识分子运用理性工具,探索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的道路,这正是通过理智追求真理的意志。

关于这两个方面的表现,胡适的总结可为最好的证明。胡适在1919年12月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试图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总结。他指出,“新思潮的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而这种“新态度”就是“评判的态度”。这种态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

(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好,更有理,更有益的吗?”〔2〕

这种“评判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怀疑主义的态度,是要运用人自身所具有的理性认识能力来审查一切传统观念,不相信未经过理性审查的、被认为天经地义的理念和观点。

另外,在理性方法的运用上,虽然他们运用得可能比较粗糙,但在主观上,均强调逻辑、实证的方法。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辞《敬告青年》一文中说:“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3〕这是陈独秀对“科学”一词的明确界定,也清楚地阐明了:他所说的“科学”就是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方法。这一方法被运用于“五四”知识分子的大部分文章中,尤其是批判传统文化、建构新信仰、讨论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等大的课题之中。拙作《理性与信仰——新文化运动在改造信仰上遇到的困境》对此有详细论证,此处不予赘述。〔4〕

二、“五四”的“科学”是一种建构理性

上面的分析表明:“五四”新文化运动毫无疑问地是一场理性主义思想运动。并且,这场理性主义运动试图以近代科学的成果为基础。但是,这一结论对于探索“五四”启蒙与20世纪中国历史(尤其是革命史)的关联仍然是不够的。

“五四”启蒙是如何作用于中国历史的进程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五四”理性的特点进行分析。当一种理念激发了与之相悖的历史进程,其原因可能是很复杂的。这种理念本身存在的缺陷当然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但当你从缺陷上来界定问题的时候,你事实上已经默认了存在一种正确的标准,——这样的思考方式已经偏离了历史学的范式。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五四”启蒙只会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历史,它不会以西欧启蒙运动的方式、也不会以我们头脑中理想标准的方式产生作用力。

“五四”知识分子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个人的观念并不完全相同,但在理性的运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有明显的共同特点。这些共同特点不属于所有人,但属于多数人。“五四”理性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重视科学结论甚于科学方法。这里的“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还包括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尽管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均强调过逻辑、实证等方法的重要性,他们在论证的时候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但是,从西方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某些哲学的结论中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是一个总的思想趋势。

第二,寻找科学规律。怎样建立一个富强、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这是所有“五四”知识分子头脑里最核心的问题。批判传统文化、改造人的精神以确立新的人格,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在他们看来,科学应该能提供一种规律,用以指导开创新国家的道路。李大钊提出的“民彝”、“大实在的瀑流”等独特理论,陈独秀多次从边沁理论中寻找对“人生真相”问题的解答、对梅特尼廓甫和阿斯瓦尔特的介绍,是这方面的早期探索。其后,由于反孔教运动而引发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进而不得不找出新信仰,而新信仰又必须从科学的范畴里面寻找,从而开始了在人生观领域寻找规律的思想运动。另一重要事件,则是1918年之后李大钊等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

这两点与西欧启蒙运动并没有冲突。启蒙运动之所以发生,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是自然科学。而且,自古希腊哲学开始,西方哲学即建基于科学之上,因此,把哲学当作科学,并不是“五四”知识分子的发明。寻找科学规律,同样也是西欧启蒙运动的内容之一。康德即指出,人的理性并不会满足于零零碎碎的知性认识,而一定会使用范畴来总结规律,追求规律的普遍有效性。

但是,与西欧启蒙运动相比,这两个特点非常明确地揭示了新文化运动与西欧启蒙运动的不同:“五四”启蒙的主流思想中没有经验主义,它走的是唯理主义的路线。尽管约翰·密尔、边沁、孔德、斯宾塞等不属于唯理主义的哲学家被经常提起,也受到很多人的崇拜,但他们喜欢的是这些西方哲学的理论结论,并把这些结论当作笛卡尔主义中的“第一原理”。寻找规律的运动,更是一场寻找第一原理的运动。斯宾塞和严复的进化论虽然在“五四”知识分子中影响颇大,但他们希望找到一种进化规律、并将之奉为公理,而斯宾塞和严复所强调的“演化”的观念,对他们几乎没有影响。

我们要特别注意这种唯理主义与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的区别:“五四”的唯理主义没有认识论上的兴趣,并且跟自然科学的发展毫无关系;这种唯理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实用理性,是试图找到解决面临的政治问题的办法。而这样找到的办法一定是从原理出发而不是从现实经验出发;这样的思路继续下去,一定会寻求一个总原理,它高居于一个个的具体原理之上。因此,“五四”的唯理主义比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更加倾向于强调通过人为设计来重构社会的建构理性主义;从提出“人权与科学”的理念开始,这种“科学”就是一种建构理性。

事实上,寻找总原理的心情在1918年底之后越来越急切。这时候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群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陈独秀等老师一代和青年学生一代。两代知识分子中的许多人在1918年底之后非常急切地想找到一个总原理,也就是“主义”;他们觉得,如果没有这样的总原理,便没有了方向,具体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这种心情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趋势。1919年8月,李大钊在“问题与主义”的讨论文章中说:“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5〕与此同时,少年中国学会里面,“主义”问题的争论正如火如荼。要不要确定一个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成为社团内争论的焦点。1919年7月,该会上海会员集体致函北京会员,主张“多研究‘学理’、少叙述‘主义’,以求维持学会之巩固”。〔6〕北京会员回复,表示同意。〔7〕巴黎会员却发表了一个长篇回复,表示异议。文中说:“能达到目的而有危及于学会者,吾人惜学会乎?惜目的乎?当然奋力以赴吾目的。”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其态度之坚决。又说:

至云求得真理将来再定一种健全无妄之主义,所设“将来”不知系指何时?若谓求得真理以后,邈难知矣;若谓未得真理以前,无标准矣。然则健全无妄与否,标准既属难定,将来究在何时,时间又属难知,终将徘徊于不能定一主义之中,而无一定目标方向矣。……吾人惟有就目前之是,举步前进,向着一定方向提脚,看着蹋实地方下脚,固非于事前略有计划不可。为求计划之完密,自非采取他人研究已得之结论,参合目前人生的现象,定一种具体的主义不可。〔8〕

除了急切心情之外,我们显然还能感悟到这种“主义”决不是一种简单的非理性信仰。无论是李大钊,还是青年学生,他们都明白“主义”理论当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方面:唯物史观,阶级竞争说,经济论。他对每一个部分的要害地方均有非常严厉的质疑。但是,尽管如此,他们均觉得需要有一个“根本的解决”、“事前略有计划”。在他们的头脑里,如果没有一个总的原理、计划,就没有目标、方向,也就不可能展开具体的行动。

三、意识形态:启蒙孕育革命的方式

考察“五四”启蒙 (新文化运动)对历史的影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场思想运动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联。如果从1920年代开始的国民革命算起,至文化大革命结束,20世纪的中国革命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由于这半个多世纪的革命自始至终受到思想的强大影响,而这场革命的起始时间刚好处于新文化运动之后,许多新文化运动中的人物参加了革命,革命者接受的思想也正是新文化运动极力传播的思想,所以,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革命之间的联系始终受到关注。

不到10年的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影响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的?显然,时间的先后顺序、人物与思想在两个事件中的一致并不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两件事,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同样,人物与思想上的某些一致也不能证明后一件事是前一件事的结果。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找到前者对后者的作用点。这个作用点就是意识形态。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或信仰,也是一种行动的力量。意识形态是一种把思想与行动连接起来的结构,其目的是通过统一的思想来制造统一的行动。这种思想与行动只能基于建构理性,因为在这种结构中,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都是被理性先验地建构起来的。因此,从意识形态的形成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启蒙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这种作用也正是建构理性的作用。

1919年10月,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7月初,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大会就“主义”问题表决;1921年7月底,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之后发生的这三件大事,象征着三大革命势力的形成,每一种势力分别建立在一个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这三大意识形态分别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共产主义。他们都认为,可以根据一个总原理来发动一场革命、建设新国家。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些意识形态中,思想是用来建构行动的。他们之所以特别强调要以一个主义为信仰,是为了用这种信仰来塑造行动。下面我们分别来阐述这个问题。

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国民党人组织涣散、领袖的正确意见无法得到贯彻。因此,他试图建立一个有强大凝聚力与组织力量的政党。起初,他建立了一套服从领袖个人命令的组织制度,但在1918年底完成的《孙文学说》一书中,他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把正确的“知”贯彻到每个党员的头脑中去?“五四”运动产生的政治能量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七个月的思考,他断定这种力量来源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建设。1920年1月29日,他在《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说:“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9〕在三年后的国民党改组中,他强调,国民党将放弃以前纯粹的通过“兵力”战斗的方法,现在主要依靠“心力”。所谓的“心力”,就是通过对“主义”的信仰而创造的精神力量。他认定只有依靠“心力”,才能造就一个中心势力。“吾党所须者,是在革命精神。吾等对于三民主义应当有坚决的信仰,要使吾等皆愿意为主义而牺牲,为主义而奋斗。”〔10〕

国家主义是新文化运动中一股重要的思想力量。1918年,这股力量开始在少年中国学会中集结。1921年7月2日,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大会讨论“主义”问题,最后对此问题进行表决,结果是:主张不要“主义”的6人,主张要“主义”的17人。〔11〕1923年,少年中国学会中的国家主义者组建了“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后定名为“中国青年党”。该党是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仅次于国共两党的第三大党。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共产国际的指导,但事实上,在新文化运动之中,部分党的创始人即已独立形成了有关的想法。以李大钊为例:1918年,他热情歌颂苏俄革命时,仅仅是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把这场革命视为“人道主义”、“世界主义”的实现;1919年初,他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引进这一理论,并提出了一些质疑;1919年8月,他提出需要有一个主义,以便实现对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只有在根本解决之后才有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可能性;而一年之后,1920年8月,他明确提出需要有一种指导行动的“主义”,以便“齐一全体之心志”:

本会之创立,原系研究学问团体,思想须极自由,主义自不一致;惟两年以来,世界思潮既有显然之倾向,而国内应时发生之无数小团体,亦莫不各有鲜明之旗帜;本会同人已经两载之切实研究,对内对外似均应有标明本会主义之必要,盖主义不明,对内既不足以齐一全体之心志,对外尤不足与人为联合之行动也。〔12〕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中的建构理性对三大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响。革命运动之所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所以能长期持续,革命的信念之所以能被革命者长期坚持,就在于这些革命知识分子相信:他们的理念是科学的,他们的行动是科学的,他们正在按照一个总原理向着目的地前进。

四、理性背后的非理性

为什么建构理性主导了“五四”启蒙?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原因,但要找到最本质的原因,则需要了解这种理性自身的问题。建构理性主义者充分相信人类理性的能力,以致于坚信人只要充分运用理性,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理性与目的成为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如果这种目的非常美好,那么,人们寄托在目的上的感情会极大地强化对理性力量的信任。因此,目的与理性是互相强化的关系,人们越渴望实现这个目的,也就越相信建构理性的作用;推动建构理性的,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力量,这正是建构理性最大的问题。

“五四”的时代特点正好为这一问题的发酵提供了条件。这个时代是知识分子特别渴望理想社会的时代:他们自清末以来的共和、立宪的政治理想不但得不到实现,反而看不到出路何在;国家富强的梦想一再受到打击;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陈旧、腐朽很难改变。在这样的氛围中孕育出的理想主义观念,是建构理性最有力的推手。

“五四”理想主义观念首先表现为一种彻底的根本的全盘性解决政治问题的想法。新文化知识分子一开始即把一切现存的政治力量,包括保守主义知识分子,全都否定。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13〕《新青年》创刊号上的另一篇文章──高一涵的《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也写道:“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14〕这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没有希望,只有青年;而青年还有待创造出来,并不是说已经存在着这个群体。因此,全盘否定现存的一切政治力量是为了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相比于老师一代人,年轻一代的学生显得更为激进。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李璜说:

如果我们大家都认定‘推翻重建’这四个字,那么,我们着手的大目的已经有了很明确的方向。大家再细细的商量怎样的去推翻,算是彻底,算能够给我们一个最干净的建设基础。不过同志们大家都以为破坏是很易的事,建设就很难了。所以现在都急於先忧着建设的一层。明白些说,就是我们完全推翻了旧势力的社会以后,要怎样的建设,才合乎大多数的利益和新世界的趋向?更明白些说,就是新中国该当适用那一种主义?〔15〕

这段话很好地展示了这种理想主义观念是如何导致人们对“主义”的需求的。由于对现有的东西的痛恨,他希望彻底推翻重建,这样的重建当然只能是按照一种理想蓝图进行。建构理性在这里仅仅成为一种非理性想法的工具。

与此同时,另一种理想主义要素也在发挥作用。在新文化知识分子对人性的看法中,包含着一种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和对实现理想人性的乐观心态。这种理想主义人性论非常有利于乌托邦主义的发育。周作人在《新青年》1918年四卷五号、1919年六卷三号、1920年七卷二号①这三篇文章分别为:《读武者小路君所作一个青年的梦》,《日本的新村》,《新村的精神》。上撰文介绍日本的新村运动。他说: “新村运动,却更进一步,主张泛劳动提倡协力的共同生活,一方面尽了对於人类的义务,一方面也尽各人对於个人自己的义务;赞美协力,又赞美个性;发展共同的精神,又发展自由的精神。实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想,中正普遍的人生的福音。”〔16〕鲁迅在武者小路实笃的《一个青年的梦》的译者序中也说: “我对於‘人人都是人类的相待,不是国家的相待,才得永久和平,但非从民众觉醒不可’这意思,极以为然,而且也相信将来总要做到。”〔17〕他们都把新村运动看作是理想人性的实现之路。

这种以团体生活为特点的运动不仅有周氏兄弟的提倡,陈独秀、李大钊、王光祈、恽代英等更把它投入了实践。其中最为积极的王光祈认为,这种团体生活是将来实行“主义”的预备工作。他说,这种预备工夫“便是要想先将中国人个个都造成一个完全的‘人’,然后再讲什么主义”。〔18〕这里所谓的“完全的人”主要是指具有互助精神的人。把互助精神作为最理想的人格精神是当时的普遍看法。

尽管这个实践很快就失败了,但团体生活运动的发起者们大多并不认为这项活动的出发点和形式有什么问题,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经验不足、人的意志薄弱、参加者认识不深等原因。王光祈说:“北京工读互助团,虽有不好的消息,但是我对於此种组织,仍是十分信仰,仍有十分希望。”〔19〕陈独秀引用一位工读互助团员给他的信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北京第一组失败,千万不要使旁的工读互助团说什么办不得;老实说实在是人的问题,只可说第一组的人失败了,并不是工读互助团不能办。”〔20〕这等于说,理想的完全的人依然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来,失败并非是必然的。

这两种理想主义因素的重大作用,是为建构理性设定了目的。他们渴望一步到位地实现理想,相信人性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但这一切均需要科学来证明,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人们去完成。建构理性满足了这一愿望。

五、建构理性与儒家文化

除了理想主义这种时代特有的原因,造成“五四”建构理性,还存在一种长期的文化原因。源远流长的文化会塑造一个民族的特有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会影响到人们接受外来文化的方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儒家文化至少在三个方面制造了一种有利于接受唯理主义和建构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

第一,按照某种超现实、超功利的理想主义的道德原则来重建整个社会,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主要信念。孔子毕生均梦想着“克己复礼”,孟子的“仁义”是更高层次的理想标准。但不止于此,儒家还构建出“三代之治”的理想蓝图,这幅理想蓝图离现实的距离更为遥远。

在荀子的思想中,存在许多尊重现实与经验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在历史中的影响一直很小。心性之学在宋代以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学说。这一学说的核心观点是:通过修炼个人的道德人格来实现良好的政治。《中庸》引孔子的一段话很好地说明了这种观点: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21〕

在《中庸》的作者看来,良好的政治完全是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完成的,而这种道德修养则是按照“道”、“仁”等超越性原则来实现。政治建设的过程于是就等价于按照超越性原则建构个人道德意识的过程。这种思想在宋代以后逐渐发展为统治全社会的意识形态。

第二,程朱理学提出的“理一分殊”、太极等学说,构造了这样一种思想结构:处于最高地位的原理只有一个,由此唯一原理派生出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理。这种结构与唯理主义的结构是一致的。这种理论被用于道德人格的修炼中,使修炼者在格物穷理的过程中反复感悟万理源于一理的宇宙论。

第三,宋元之后,功利思想受到程朱理学和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力压制。按理说,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是平治天下,应当对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所研究,培养治国理政的能力。可是,程朱理学把孟子提出的义利之辨进一步发展为天理人欲之辨,不仅以“复尽天理、灭尽人欲”的标准来要求修身养性,而且以此标准来评判政治的好坏。一切技术理性均被视为无关紧要,功利得失的考虑甚至被认为是人欲,应当彻底消灭。因此,即便两宋、明末清初有一些功利思想的学者,最终也只能被作为正统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所淹没。这一历史后果意味着,按照超越人世间的道德原则来说话、思考、做事成为读书人唯一正确的选择。

但是,与近代以来的唯理主义、建构理性主义相比较,儒家的这些思想中几乎看不到科学的影响。与西方中世纪的道德、宗教哲学不同的是,儒家学说为了塑造一颗道德心,并不从客观世界中找理由,因而也不需要研究客观世界。道德原则为什么是合理的,天理是否存在——这些在西方哲学中必然要被讨论的问题,在儒家哲学中从不讨论。儒家只是不断发明新的方法,以提高把道德原则融入人心的效果。因而,在塑造知识分子的头脑上,儒家是非常成功的。这种被塑造的头脑里只有义理,没有经验、功利的位置。在接受西方思想时,这种头脑很容易过滤或忽略那些经验主义的思想,或者以唯理主义的方式来接收经验主义思想家的某些结论。

六、结 论

如果不能认识到“五四”启蒙中建构理性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否定“五四”启蒙对这种理性的提倡与运用,那么,我们无法很好地理解“五四”启蒙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的是,“五四”启蒙提出了相当多符合自由主义的观点和主张,如果不能看到隐藏在这些观点和主张下面的思维方式,我们也就看不到“五四”启蒙孕育革命的潜在力量。因此,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建构理性是“五四”启蒙最重要的遗产,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明的走向,塑造了革命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

理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但是当“五四”知识分子提出“科学”的理念时,他们的想法却是相对明确的。他们没有探讨归纳问题、知识的可靠性、理性的认识能力等问题,他们所做的一切思想创造工作的出发点是寻求改变现实、实现理想政治目标的办法。这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努力是完全实用性的。在这种实用理性的支配下,理想越是难以实现、实现理想的心情越是急切,就越是需要科学工具去完成。而在这样的条件下,这种科学工具也只能是建构理性。

从长期的文化环境来看,接受建构理性也比接受经验理性显得更为顺理成章。自春秋时代以迄明清,尊重现实、技术、经验的思想时断时续,只有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一以贯之。宋元以后,心性内圣之学成为唯一正统,在庞大的官僚体系和科举制度的强力推行下,承担塑造人心道心的精神使命。千年制造之功而造就的文化环境是“五四”知识分子无法逃脱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只有留学西方正规名校、经过长期西方学术训练的极少数人注意到演化论和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以建构理性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引导下,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长期的革命。革命的最大功劳是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构,但其破坏力也是空前的。如果不走出建构理性,我们将永远停留在激进主义革命的思维当中,国家建设永远上不了轨道。幸运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我们的民族终于走出了这一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的确立,决定了改革在思想上的经验主义方向。在我们民族的漫长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确立经验主义的主流地位。

〔1〕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M〕.上海三联书店,2000.4-5.

〔2〕欧阳哲生.胡适文集:第2卷〔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52.

〔3〕〔13〕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1915,1(1).

〔4〕彭景涛.理性与信仰——新文化运动在改造信仰上遇到的困境〔A〕.胡惠林,陈昕,单世联.文化战略与管理:第1卷〔C〕.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A〕.李大钊全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2006.6.

〔6〕上海会员致北京会员〔A〕.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 (一) 〔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318-319.

〔7〕北京会员答上海会员〔A〕.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 (一)〔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319.

〔8〕巴黎本会同人致京沪本会同人〔A〕.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 (一) 〔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321.

〔9〕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A〕.孙中山全集:第5卷〔C〕.中华书局,1985.210.

〔10〕孙中山.在广州大本营对国民党员的演说〔A〕.孙中山全集:第8卷〔C〕.中华书局,1985.430-439.

〔11〕南京大会纪略 (节录)〔A〕.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 (一)〔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360.

〔12〕李大钊.在少年中国学会北京会员茶话会上的讲话〔A〕.李大钊全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2006.212.

〔14〕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J〕.青年,1915,1(1).

〔15〕李璜.破坏与建设及其预备工夫〔J〕.少年中国,1922,3(8).

〔16〕周作人.日本的新村〔J〕.新青年,1919,6(3).

〔17〕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J〕.新青年,1920,7(2).

〔18〕王光祈.少年中国学会之精神及其进行计画〔J〕.少年中国,1919,1(6).

〔19〕王光祈.为什么不能实行工读互助主义〔J〕.新青年,1920,7(5).

〔20〕陈独秀.工读互助团失败的原因在哪里〔J〕.新青年,1920,7(5).

〔2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册〔M〕.陈立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8-29.

猜你喜欢
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