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2015-02-11 01:01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1期
关键词:图画书老奶奶育儿

微信·我们的小故事

#自制奖状和自制感恩卡#

整理东西时发现了这个!娃幼时吃饭磨蹭,哄她:第一个吃好就发奖状!然后她做到了,然后我也做到了!独一无二的妈妈亲手自制奖状!

若干年后,娃送我礼物,独一无二的宝贝亲手自制感恩卡!

一切仿佛还在眼前,娃却已经长大了,已经会用爱反馈我们。感恩老天赐我如此甜蜜的娃!

(樊雪)

#感动#

女儿每次进出小区都会有礼貌滴问候当值的保安叔叔,和所有的保安叔叔都混了个脸熟。

连我也沾光,还没到门口,保安师傅就会遥控帮忙先开门。

今天,女儿放学回家,还没到小区门口,保安叔叔就迎过来,一定要给她一个超级大的苹果。

我连忙推让。

保安叔叔说:“小朋友这么乖,每次都叫我们,我们也没什么东西给她吃的。”

我万分感动。

其实女儿做的只是基本的礼仪,没想到保安师傅们这么记挂于心,他们回馈的其实远远大于孩子所给予的。

(俞燕)

#兴致勃勃和最后的疲惫#

参加日本老奶奶和歌山静子老师的图画书创作分享会。

这位日本老奶奶今年75岁,就在上个月腰部骨折了,2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一会儿举着图画书叽叽咕咕地给大家讲故事,一会儿走到投影屏幕前比划她的构图,一会儿展示她收藏的中国原创图画书,唯有最后给听讲座的人签名、签画时坐了20来分钟,大概坐着时也是不舒服的。当签完最后一人,我看见她疲惫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在走道的长椅上躺着休息。

她从26岁开始从事图画书创作,已经50年了。

这位日本老奶奶给孩子讲故事时兴致勃勃和最后的疲惫都印在了我心里。

(刘丽)

编辑在看

《教育者谬误手册》

父母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心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是今天的家长却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家长更加感到不确定性和恐惧。

这本书的作者安德里亚·比朔夫有2个孩子,记者的职业生涯教会她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方法——提问。她对很多众所周知的育儿建议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为此她向相关专业人士认真咨询,同时也向父母、老师、孩子等发问,取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也查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科学地为父母们指出了哪些育儿建议有失偏颇,哪些则根本是无稽之谈,同时也指出了什么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这样的育儿自信——继续相信自己和孩子的感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书中最特别的是每个话题下她都会注明出处,也有助于我们读者去进一步阅读与本话题相关的其他著作。

(龚思莹)

《美感是最好的家教》

音乐作家山本美芽有一个女儿,刚上幼儿园。她坚信“学习能力的基础,应该在于感知”,好比用性能不佳的扫描仪读取的图像,用再高阶的印刷机印刷,也印不出惊艳的画质来,感受能力不强,也没办法外化出如何好的品味来。

因为工作的关系,她需要专访很多在音乐领域很有建树的名人,在与他们的对谈中,她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收获,而“如果不是带孩子,很多事情永远都察觉不到”,于是,这些启发和收获也化用在她与女儿相处的点滴中。

花费不多、贵在坚持的这些启发和收获渐渐成为了习惯,除了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孩子的感受力之外,她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快乐。

(刘丽)

《凯叔<西游记>》

我一直有给女儿讲睡前故事的习惯,之前讲的都是国外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一天,女儿说“想听我们自己的故事”,我想《西游记》是最适合讲给孩子听的古典名著了,但家里的版本是线装本的,每次讲给她听,都要事先先看一遍,挑选适合的故事,再“翻译”成口语化的普通话讲给她听,每次讲故事都非常辛苦。所以找到这套《凯叔<西游记>》,我如获至宝,拿来直接讲!可惜现在只出了2册,希望抓紧时间出完,否则我又要翻着线装书给女儿讲“俺老孙”的故事了。

(俞燕)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画书老奶奶育儿
图画书
神奇的图画书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偷偷摸摸育儿
热心肠的老奶奶
老奶奶的汤匙
木瓜老奶奶的云
花是一本图画书
喊狗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