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襄
第二市场
台湾最典雅的公有市场
早在日据时代,台湾不少城镇都规划了公有型式的市场,藉以整顿传统市集的脏乱。只是经过多年城镇风貌的改变,这些市场多半难以维持过往,不少沦为蚊子馆,呈现颓败、残破的容貌,甚有拆除殆尽。像台中第二市场依旧活络存在,仍保持昔时蔬果鱼肉买卖,且维持干净环境的,在台湾的城镇已少之又少。
1917年兴建的第二市场,位于中区棋盘式的街衢内,乃老城的精华地段。日本人在台中建立新都市,除了规划官厅、公署、公园和医院等公家机关,便一并考虑市场的存在。它以方形格局建造,更以三层楼高的六角楼为中心,以三翼三通,六条巷弄的通道放射而出。加上两条横街连结,形成小小迷宫状。放眼台湾,还真独一无二。
当年此区域为新富町,故而最早名为新富市场,主要提供给住在周遭的日本移民者采买生活。战后此一风气微妙地延续,成为医师娘、律师娘等进出之地。乍看仿佛台中众多市场里的精品店,蔬果鱼肉的表面样式往往较为好看丰腴,但价格也略高一些。
我习惯从中山路走进去。此段市场旁边的中山路,周遭以青果行为多。尤其迎面的庆周和陈庆两家,仿佛水果街的门神,少说都有六十多年历史。两摊摆放的都是高档水果,跟现今水果行大批发式的陈列截然不同。昔时老台中探看病人,或拜访重要亲友,都会购买此地水果作为高档礼品。
再往里面,不过二十来公尺,便见中庭,乃一开阔广场。广场旁边有一排置货物蔬果的小室。站在广场中央,最显眼的地标是六角楼。楼高三层,昔时为瞭望台,监看周遭。里面是间小小环形的展览室,保留昔时建筑格局,四周墙壁贴示着菜市场的图文历史。展览室甚少开放,若登记才允准参观。一座仍活络进行买卖生意的市场,还保有典雅的文史室,放诸台湾,大概也只剩此地了。
站在展览室栏杆外头,可清楚了然三翼三通六条巷弄的伸展情形。市场内的广场相当开阔,日后或许可办理一些好样食材、在地风物之类的讲习,或者举辨具有特色主题的饮食活动。
一个市场尝遍台中美食
第二市场如今有两百多家店铺。蔬菜摊约莫八九家,散落两个区块。卖布匹、手艺和杂货者亦有二三十家,精致地坐落于中正和三民路交会的区域。六角楼下则有猪肉铺四五家,还有一老牌日本货杂货铺,以及一间咖啡屋。好吃的北斗肉松,亦在此依傍。卖小吃和食材的摊位最多间,相信游客最爱走逛和认识的,多是这类商铺。以六角楼为核心,顺时钟漫游,靠近最里面拜关公的武德宫周遭,属于炒饭、卤肉饭和“爌肉饭”为主的环境。此一香火鼎盛的老庙前,固定有几家菜摊和卖水饺的,感情融洽地大嗓门地在那儿集聚。
此区有一食物,最具台中在地风味,叫麻薏。好几间店家都挂有招牌,每年七、八月是品尝的季节。带着苦涩滋味的麻薏,加上地瓜、小鱼干,是我这一辈小时候贫穷的食物。附近还有米苔目、碗粿等小点心,被在地人视为美食,经常朗朗上口。
第二市场最知名的小吃,当属“爌肉饭”。但习惯称为卤肉饭,只是外地人常搞不清楚。这儿的小贩都会观察你的外表,确定是外来者时,都会再告知,“我们的卤肉饭,有加一块爌肉喔!”山河很贴心,特别用招牌详加图文解释:卤肉饭即爌肉饭,肉燥饭即卤肉饭。
知名者有四家紧紧相邻,各自时段不同。你何时来都有食用之店,犹若最早之便利商店。晚上五点到清晨五点,最出名的当为李海卤肉饭。一早去时,换山河营业了,接着皮海李和聪明也热闹地升火炊煮。孰好孰佳,真的看个人喜爱。白天去有一好处,此时歇息的李海正在传唤食材,如何切块、熬煮历历在目,仿佛现场爌肉饭博物馆的展示。
中山路上,丁山和茂川家两家肉丸也是颇具知名度的店面,它们常和复兴路的台中肉圆拿来做比较。喜欢弹牙的大概偏向后者,前者明显软绵,接近彰化的风味。
最让老台中人津津乐道,甚至浮生骄傲感的,无疑是阪神长崎蛋糕。周遭还有三四家,但外头常有人龙排出的,当属此店。吃过第一口,我便联想起东京福砂屋的长崎蛋糕。福砂屋的长崎蛋糕绵密而香甜,适合搭配好茶解腻。老台中的甜度较淡。我们习惯单吃,无需跟茶互动。制造者想必也有这样的敏感吧,因而创造了甜度较低的内涵。
三民路附近是最热闹的小吃,中午时,王记菜头粿加米肠、鸡蛋人气最旺,虽然提供的食材都已大量机械化出产,向隅者不减。中午时分,老是排出一条长长人龙。对面的老赖红茶素负盛名,小小不到一坪摊位,同样食客畅旺。有此二家,再加上什么碗粿、葱油饼的,常把此地入口塞得水泄不通。
巷弄内还有家历史悠久的意面,始终维持祖传的肉燥口味。每碗干意面的火候拿捏精准,口感足以和著名的南投意面抗衡。或者两相结合,展现中部意面的特色。另一街巷则有阿婆的麻酱面摊,彼此都拥有可观的忠实客户。光是一趟不够,不同时日来食用,才能逐一了解。至于,面向三民路上的颜记肉包和扁食,初访的游客多称道,那也是一甲子知名的老店了。
还有几间日式料理隐身其间,犹若最核心的宝藏。譬如杨妈妈立食,只在午晚餐营业,白天是知名的丸一鲜鱼行。此店接近六条通中心点,商铺狭窄,能摆桌椅的地方不多。若无即早定位,恐怕都要排队。有些人也不那么在乎,站着享用亦甘愿,故而搏得“立食”的美名。
此外,市场后面的糖果街,还有一幸福润饼行委身其间。其手作润饼,现抹现烘,饼皮薄而弹性十足,加上新鲜食材,实乃此间最地道的美食。只是位于市场最西角,较未为人注意,特藉此一角披露。
第一市场消失,第三市场没落,第五市场才过半百。相较于此,台中老城区,端赖第二市场撑起庶民生活历史的半边天,一条市场走透透,台中人的饮食生活便可端看一斑。
绿园道
台中最宽阔的绿带
由第二市场前往绿园道,搭乘BRT约三站即可抵达。
绿园道像条开阔明朗的大河,从自然科学博物馆起,在公益路前有一微幅的美丽转弯。紧接着,继续往南,延伸到美术馆和柳川一带,长达两公里。不同层次的绿意,蔚然错落其间。这条绿色廊道既是公园,也是条散步、漫游的大道。大都会中心寸土必争,难得有此休闲的绿色环境,阻隔水泥大楼的连绵。我仿佛看到一座城市,露出了一抹微笑。
绿园道原本系土库溪中游废河道,填土加盖而成。如今一路还规划了草原、林园、喷水池,以及各种艺文表演空间。每个节点都有不同风貌,林木之下,各以枕木步道和砖块步道连接。
平常时日若在此徜徉,草木扶映,一个人走路或发呆,颇能体验空旷稀疏之感。假日时,休闲的市民增多,多半为家庭出游的场景,热闹极了,更能具体感受台中人生活的从容,或者隐隐察觉这个城市,可能是现有西海岸,较适合长久定居的所在。
绿园道出现后,许多精致的美食餐厅和小店也应运而生,形成了住家和餐饮业共荣的商圈。新店面的出现亦如雨后春笋,密度之高独占市区鳌头。就算再熟稔台中的人,恐怕也难以细数所有店家的特色。喜爱散步如我,转个弯,常一个不小心便惊奇地发现,又有一家别致的小店出现了。
绿园道沿线既有各类艺文空间、农夫市集或游园会,加上各种独特风味餐厅坐落于巷弄角落,如是浓淡密疏的商圈,隐隐衍生出新的都会人文风情。此一从容气韵,时而紧凑、时而静谧,如同书法里的行草。未多时,绿园道也有一新称呼。有人巧妙地衍生出“草悟道”一词,扩充了绿园道的意义。
多数游客最爱走逛的想必是勤美诚品一带。此地铺设大量枕木,并规划了较开阔的行人空间,无疑是大道的精华。勤美美术馆刚好紧邻旁边,不断定期推出地景装置艺术,更丰富了此地的人文气息。
假日时,接近公益路口的步道广场,又是一番温暖的风景。许多爱护猫狗宠物的市民,常携犬带猫,集聚此交流,兼及各种相关物品的义卖、捐款和照护,形成有趣的猫狗市集。同样地,不少街头艺人选择在此路段表演,试验新的技艺,尝试搏得路人的青睐。缺少写作灵感时,我喜欢到这里晃荡,顺便踅进附近的莫莉或诚品看书。
勤美诚品前的大草地广场,更是市民带宠物蹓跶、徜徉,接触他人的所在。各种品种的名狗,比它们的主人打扮得还花枝招展。一些音乐表演会,也会择期在此草地演出,形成热闹的集会空间。晚近台中市爵士音乐节受到颇多好评,未来恐怕会有更多类似的活动。
范特喜
文创聚落
休闲时光
公园另一隅则有日渐出名的范特喜文创聚落,那是绿园道发展蓬勃下,绽放出来的文创商圈,美丽地呼应了绿园道的生活内涵。最近他们以自来水厂旧宿舍规划的绿光计划,一如预期吸引许多年轻人前往观赏。
范特喜的老屋改造不同于其他地方,注重于一栋房舍的更新。他们最期待一个聚落的集体变造,同时思索如何注入文化特质。若有十家,其中一家就得有非商业经营思考的信念,创造更多外人认同喜爱的空间。通常牺牲的,不会是冰品、饮食、美发沙龙或手工文创之类的餐厅。这一店面,往往是最缺乏消费购买力的地点,譬如书店。
绿光计划附近的“新手书店”,就是最鲜明的例子。新手书店的牺牲不只是作为一间较为静态空间,还包括了整体的设计上,提拨了二分之一的环境,作为市民和游客来去休闲的地方,书店本身透明性的开放,更让它成为一间公共艺品店的存在。
大概也很少书店这么率性,不把书店当成卖书的地方,而是贩卖文化质感的所在。书店的书不多,但都有主题。热爱书籍的老板不把卖书当成重点,而是享受跟书对话。那是间不断变化的书局,把书的风景从书本里拉到现场。一间书店不断地想把每月主题书摆出合适的空间,跟更多人分享。
在这样形成商圈的聚落里,其他店面也分工,一起协力帮忙书店,让其如教堂般神圣化的存在。但此一构想,也有意想不到的翻转。他们诧异发觉,后来附近知名度最高,甚至吸引游客造访的,竟是这间类似在地信息平台的书店。
绿园道上,还有两间庙寺颇值得一记。其中之一为土地公庙,还有一万应公祠,分别距离不远,都是在Hotel One广场前两端,因为座落位置好,香火鼎盛,都形成罕见大庙。托了绿园道之福,在它们这一类的庙祠,恐怕也都是五星级的。
绿园道种植的树木,没有什么老树,都是些公园常见树种,诸如茄冬、白鸡油、台湾栾树等,或阿伯勒、小叶榄仁等外来树参差其间。其本上,大道之行以明亮开阔为地景基础,唯有两端自然科博馆和美术馆林木较为葱郁。
惟美中不足,绿园道完整性还不够,公正路、向上北路等好几条横街带来动线的切割,让它缺乏连贯性。或许,未来可以设计绿色空中走道横跨其上,或形成小山丘。让跑步、健行者有一安全连贯的舒适空间,绿园道亦更名副其实。
绿园道不只是一个城市的新肺,或者生活空间形态,未来它也是老城和新城交会的平台,让不同时代迁移到台中的市民,找到一对话平台。绿园道在实质地景和精神上,对台中人来说,都像一枚绿色玛瑙,镶嵌在精致的银器上。等待市民去悉心擦亮,并且尽情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