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3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2015-02-11 19:05:12姚亚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期
关键词:普洱理想病例

姚亚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 665000

对13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姚亚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 66500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于2010年1月—2014年6月4年间收治的13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病历资料。结果131例病例显示,痊愈37例(28.24%),显著缓解75例(57.25%),好转17例(12.98),无效2例(1.53%)。血糖控制理想126例(96.18%),控制不理想5例(3.82%)。结论探讨老年糖尿病抑郁症的诱发因素,针对性的及早进行有效地干预,可以有效保障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老年糖尿病;抑郁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困难,糖尿病患者在此情况下多发抑郁,更是加剧了治疗的难度系数。该文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31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3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寻求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干部保健科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31例,其中男79例,女52例,年龄60~88岁,平均69.5岁,1型糖尿病患者8例,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104例有明确糖尿病史,27例因其他疾病入院检查发现糖尿病;其中9例出现高渗性昏迷,6例出现酮症酸中毒,32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合并心功能不全。

1.2 危险因素分析

1.2.1 生理因素老年脑功能的退化以及脑血管疾病与老年抑郁症的产生密切相关,糖尿病可以增加老年人脑功能的衰退,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抑郁症。

1.2.2 家庭因素该组病例,老人独居47例(配偶死亡、离异),占35.87%;老人夫妻两人自己居住的51例,占38.93%,两者占全部病例的74.81%。老年人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一般独居,有的配偶死亡,子女忙于工作或者不在一个城市。老年人一般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在得知患糖尿病后,思想压力非常大,无处诉说,往往表现出无助、焦虑、恐惧等心理和行为,长期的精神紧张,缺少亲人的关心,最终形成抑郁症。

1.2.3 角色的转变一旦退休,大部分老年人往往不能适应。社会地位的下降和社会关系的骤然减少,容易使老人产生失落、寂寞、悲观心理。有部分人在退休前期就已经产生上述负面情绪,此时如不加以引导及尽快适应,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1.2.4 经济方面问题该组病例,除8例离休干部医药费用给予实报实销外,其余的123例患者均通过国家医保及新农合的方式进行医疗费用减免。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常年的患病,多次住院,多次支付不能报销的部分及门诊购买药品的费用,没有了多余的积蓄,子女又不能资助,都将会使老年患者产生悲观消极情绪。

1.3 临床表现

情绪低落,焦虑、兴趣丧失,孤独感;精力减退,无故疲乏感;反应变慢、记忆力、注意力减退或易激动;出现头痛、腰背痛、睡眠障碍、消化不良、胸闷气短、体重减轻;自我评价能力降低,自责,轻身;依丛性差,缺乏信任等症状。

1.4 疗效评定

抑郁症状改善疗效评价按HAMD评分标准,17分为无效,11~12分为好转,9~10分为显著缓解,7分为痊愈。血糖值的疗效评定:糖尿病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三餐前血糖达到39~60 mmol/L、睡前及餐后2 h血糖达到56~78 mmol/L为理想,跟踪随访3~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值达到40%~65%为理想。

1.5 治疗方法

①心理治疗:抑郁症的治疗从根源上是对性格和心态上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医患沟通,了解患者的心里活动,教会患者如何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病情严重者必要时使用抗抑郁的药物治疗。②改善抑郁情绪,预防孤独感: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通过询问和交谈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及期望,与患者家属沟通,得到家人的关心及支持,同时指导患者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加强朋友间的联系,排泻不良情绪,减少孤独。③健康宣教: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使患者知道可以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法使血糖稳定,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完成治疗。④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糖药或定时注射胰岛素,确保规范用药。

2 结果

131例患者,经过治疗,抑郁症状痊愈37例(28.24%),显著缓解75例(57.25%),好转17例(12.98%),无效2例(1.53%)。血糖控制理想126例(96.18%),控制不理想5例(3.82%),为患者没有遵照医嘱用药所致。

3 讨论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虽然越来越高,其危害性也不可低估。通过对该组病例的分析,了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不同情感障碍,针对性进行干预,以调整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特点,培养乐观性格,消除疑虑、失落感和悲观情绪以及由此导致的糖代谢紊乱,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能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达到治疗目的。

[1]宁布,康苏,金东明,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3):174-176.

[2]姚静.糖尿病患者中的抑郁问题[J].国外医学:精神学分册,2001,28(4): 199-203.

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5)01(a)-0078-01

2014-10-09)

猜你喜欢
普洱理想病例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10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42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28
2021款理想ONE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20:47:38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花火彩版A(2021年11期)2021-02-08 12:42:52
“病例”和“病历”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海峡姐妹(2017年3期)2017-04-16 03:06:26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23: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