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香佛二花汤联合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观察

2015-02-11 12:20:31李明玉时国臣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针刺标准疗效

李明玉,张 博,时国臣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四逆香佛二花汤联合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观察

李明玉1,张 博1,时国臣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四逆香佛二花汤联合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为抑郁性神经症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8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四逆香佛二花汤联合针刺调肝法治疗,对照组仅口服西药百忧解(用法:晨起口服,20 mg/d)。2组均为2周1个疗程,并且连续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25 例,有效1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95.10%;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 82.1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抑郁性神经症,四逆香佛二花汤联合针刺调肝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抑郁性神经症;四逆香佛二花汤;针刺调肝法;临床观察

抑郁性神经症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持久的心情低落,不能从一般的活动或娱乐中得到乐趣,甚至对周围的人或事等失去兴趣,可伴有焦虑、失眠、身体不适等。虽然抑郁性神经症并不符合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但该病发病率逐年提高,且患者年龄有递减趋势。据临床观察表明,抑郁性神经症已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质量,然对于抑郁性神经症,西医主要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但该类药物在服用中存在着失眠、腹痛、视物不清等不良反应,且有最新研究证明服用抗抑郁药可增加脑出血风险。本文作者采用四逆香佛二花汤联合针刺调肝法治疗该病,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科门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6 ~ 75(平均59.25)岁;病程3 ~ 10个月;对照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8 ~ 73(平均51.85)岁;病程5~ 11个月。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

1.3 纳入标准 (l)符合抑郁性神经症西医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计分>17分,且符合中医学郁病之气郁化火证或肝气郁结证诊断标准的患者;(2)患者意识清醒,无失语,无智能障碍,能够做到理解量表内容,并且治疗合作;(3)患者近两周没有服用任何抗抑郁药;(4)患者性别不限,年龄 18 ~ 70 岁;(5)能配合中药、针刺及耳穴按压者。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患者有精神精神疾病的个人史或家族史;(3)合并严重肝、肾、心脑血管、免疫、内分泌等器官、系统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中药 方药:四逆香佛二花汤:柴胡15 g,白芍15 g,枳壳10 g,川芎10 g,香附10 g,陈皮10 g,丝瓜络10 g,香橼10 g,佛手10 g,黄芩10 g,玫瑰花15 g(后下)、代代花15 g,炙甘草5 g;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每次150~200 mL。(2)针刺 体针取穴:合谷、太冲、百会、印堂;操作方法:用75%的酒精于所需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合谷穴直刺0.5寸,太冲穴直刺0.5寸,百会平刺0.8寸,印堂平刺0.5寸(提捏局部皮肤),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40 min。耳针取穴:用75%的酒精于耳廓进行消毒,将王不留行籽黏在5 mm×5 mm的胶布上贴于两耳肝、心、神门穴位,2次/d,静留针30 min/次。

2.2 对照组 口服西药百忧解(盐酸氟西汀,美国礼来公司出产20mg/d,晨起口服)。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抑郁程度疗效标准按HAMD量表评分的减分率评估;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痊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50%;有效:减分率≧25%;无效:减分率<25%。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0%;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15%。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肝者,将军之官。”抑郁性神经症病机与肝气郁结密切相关,故选四逆香佛二花汤行疏肝理气通络之效,其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壳、香附、陈皮、川芎加强疏肝行气、和血止痛之效;白芍、炙甘草缓急止痛;香橼、佛手其性平和,理气而不伤阴;玫瑰花、代代花行气解郁,疏肝和胃;黄芩、丝瓜络清肝通络,助柴胡畅达气机。诸药相配,肝郁得解,气机得畅,抑郁得除。同时,应用针刺调肝法——即应用百会、印堂穴、太冲、合谷针刺为主,配合耳穴——心、肝埋针治疗本病,处方中百会为肝经与督脉交会之处,位居巅顶,有理气调肝、醒神功效;印堂为督脉在前额所过之处,督脉与肝经相交,故本穴对于郁结之肝气同样具有疏导作用;太冲为肝经原穴,主“胸胁支满,……终日不得太息”,配合谷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因此,诸穴配合体现了针刺调肝以理气解郁的治则,针刺同时配合深呼吸导气法、埋耳针,可以加强舒肝理气、化郁的作用,且耳针留针时间长,可以巩固疗效。临床结果表明,四逆香佛二花汤联合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较好,且副作用较西药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1]沈渔郁.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31.

[2]周庚生,胡纪明.中西医临床精神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16.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福建:东南大学出社,1995:81-82.

[4]王清贤,赵卫.刘玉洁辨治抑郁症经验[J].河北中医,2012,34(6):808-809.

[5]符文彬,樊莉.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176例临床观察[C].北京:中国针灸学会,2009.933-944.

李明玉(1990-),女,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学。

R749

B

1007-2349(2015)08-0032-02

2015-06-15)

△通信作者:时国臣,Tel:13946094197

猜你喜欢
针刺标准疗效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忠诚的标准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还是丑?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专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3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