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波
(湖北省恩施市民大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不同消毒方法在急救车消毒中的应用比较
王 波
(湖北省恩施市民大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方法在急救车使用后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正常运行急救车6辆,按照随机分为3组,分别将其设定为A、B、C组,各组急救车2辆,分别给予3组急救车清水清洗、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处理,对3组急救车使用后与消毒后进行表面取样,抽检物体表面菌落数及杀菌率,同时了解其主要病原菌。结果:B、C消毒后物体表面菌落数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杀菌率为61.4%,B组杀菌率为82.8%,C组杀菌率为87.0%,B、C组消毒杀菌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使用后消毒前主要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蜡样芽孢杆菌、微球菌属、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真菌。消毒后,主要细菌为:蜡样芽孢杆菌、微球菌属、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真菌。结论:臭氧消毒的效果最佳,其次为紫外线消毒,第三为清水清洗处理。
消毒;急救车;效果
120急救车是用于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环节,其能够在接触到患者后,给予其相应的救治措施,避免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急救车的管理中,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有效的处理,在避免急救车使用中发生交叉感染有着重要作用。但通过何种方法,可提高急救车的消毒效果成为了研究重点。本文通过不同的消毒方法,对其在急救车消毒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旨在为急救车消毒提供更佳的消毒方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1 对象:本研究急救车均为我院急救中心正常运行急救车辆,选取我院急救车6辆,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均分为3组,分别设定为A、B、C组,各组各有急救车2辆。1.2 消毒方法:在3组急救车使用后采用相同的方法的对其清洗,首先在流动水下将其充分刷洗,包括后厢内部,将其完全擦拭干净之后,包括急救车内防水地膜和防水板材等,A组设为对照组,在清水清洗后,将其静置30min即可;B组采用紫外线消毒处理,在清水彻底清洗之后,采用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灯为急救车固定配置,15w,每次照射90min,每次辐照计测量>20uv/cm2;C组在经清水彻底清洗之后,采用臭氧进行消毒处理,每次30min。
1.3 采样及细菌培养方法:根据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1]中针对采样提出的相关要求,对急救车每次使用后与消毒后表面进行采样,各组采样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主要采样部位为担架扶手表面、车后厢座椅表面以及监护仪表面。取样制作成细菌培养基,并将其放置于孵育箱内放置48h以上,琼脂培养进行细菌计数,并通过血培养进行细菌培养分析鉴定。
1.4 评价标准:根据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中对Ⅲ类环境物体表面菌落要求进行判定,总数必须≦10CFU/m2。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百分比 (%)表示计量资料,以检验,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组消毒效果比较:B、C消毒后物体表面菌落数与A组比较,明显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杀菌率为61.4%,B组杀菌率为82.8%,C组杀菌率为87.0%,B、C组消毒杀菌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0急救车在院外急救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对患者进行转运时,由于转运的患者其病种病重、危急等类型,加之,不少创伤性疾病患者,脏乱和血渍残留非常多见,若清洗消毒不彻底,极易给医务人员的感染造成潜在的危害,同时也极不利于后面患者的转运。[2]。本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消毒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仅通过清水对车厢内部进行充分刷洗,并将其擦拭干净之后,其细菌菌落数即可得到有效改善,其物体表面菌落数仅为1.67CFU/m2,尽管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其处理效果最差,但仍然可将菌落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而在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两种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后,其中臭氧消毒处理的效果最为理想,其物体表面菌落数可下降到0.23CFU/m2,并且杀菌率可达到87.0%;其次为紫外线消毒,其物体表面菌落数可下降到0.55CFU/m2,并且杀菌率可达到82.8%。但因臭氧和紫外线消毒法建议对人体带来危害,并且易加速急救车内装饰及配置老化,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建议采用这两种方法。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的消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臭氧消毒的效果最佳,其次为紫外线消毒,第三为清水清洗。
[1]刘宝环,王秀兰,韩相芝,等.120急救车内空气及常用救治器械污染及消毒状况调查分析 [J].现代临床护理,2004,2(6):54-55,62.
[2]窦泽燕.院前急救用救护车的消毒管理 [A].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三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C].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2.
R197.32
B
1002-2376(2015)09-0153-01
201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