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杰,朱楠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药剂科,天津 300457)
·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盐酸阿罗洛尔致重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侯杰,朱楠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药剂科,天津 300457)
阿罗洛尔,盐酸;不良反应,药品;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女,63岁。1个多月前,因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原发性高血压入住本院外科,并行二尖瓣置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术后口服地高辛、酒石酸美托洛尔、氢氯噻嗪、螺内酯、盐酸胺碘酮等药物治疗,期间恢复良好。2013年11月19日出院后继续服用地高辛0.125 mg,qd,连续14 d; 酒石酸美托洛尔12.5 mg,bid,连续14 d;盐酸胺碘酮0.2 g,qd,连续7 d。2013年12月2日患者来本院复查,血压160/9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0次·min-1。由于患者血压控制不好,给予盐酸阿罗洛尔(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Ltd.,规格:每片10 mg,批号:201305018),每晚10 mg,替代酒石酸美托洛尔。患者2012年12月2日晚20:30服用盐酸阿罗洛尔10 mg后,次日00:30出现心悸、四肢颤抖,于当地医院就诊后转入我院,12:15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最低27次·min-1、血压60/40 mmHg,行临时起搏器术,术后给予多巴胺4 μg·kg-1·min-1、异丙肾上腺素2 μg·min-1静脉滴注维持。患者心悸症状明显减轻,血压108/60 mmHg,心率80 次·min-1,血氧饱和度98%,神志清楚。后患者症状较前好转,拔除临时起搏器,于2013年12月6日转入内科继续药物治疗(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47.5 mg,qd),后好转出院。
本例不良反应个案中,初步判断可能为盐酸阿罗洛尔的不良反应导致。此外,不排除联用地高辛、盐酸胺碘酮导致心动过缓的累加效应。说明书提示盐酸阿罗洛尔严重不良反应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动过缓。
患者因阵发性心房颤动,联合使用β-受体阻断药、地高辛、盐酸胺碘酮等多种抑制房室结内传导和延长其不应期的药物,用于减慢心室率、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和维持窦率[1]。《心房颤动的诊断与药物治疗》不推荐单用洋地黄类药物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故联合β-受体阻断药有助于心室率的控制,此外还兼降压的作用,但应注意避免心动过缓[2]。盐酸阿罗洛尔与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合用,两药均有抑制心脏传导的作用,可使作用相加而增强,有可能出现心脏传导阻滞。
联合使用的盐酸胺碘酮,与β-受体阻断药联合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时,心脏性死亡、心律失常及猝死的相对危险均可能较单用其一者低。用药后心率减慢程度亦不因合用β-受体阻断药而更明显,但应监测心率变化。已有其他指征使用β-受体阻断药的患者,发生房颤需要加用胺碘酮时,一般无需停用β-受体阻断药[3]。但胺碘酮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剂量依赖性心动过缓,罕见显著的心动过缓,极个别报告有窦性停搏(窦房结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患者中心率减慢效应可能更突出;与一些药物的联用,如β-受体阻断药(索他洛尔除外),可致严重心动过缓的危险性(累加效应);此外,胺碘酮可从组织结合部位将地高辛置换出来,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增加,导致地高辛中毒,甚至造成房室结传导的阻滞[4]。虽然患者此次发病前6 d已停止使用胺碘酮,但该药半衰期长,且有明显个体差异(20~100 d),还是应考虑胺碘酮的残余效应。
[1] 郭冀珍.阿罗洛尔——无代谢不良反应的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4):313-316.
[2] 杨进刚.心房颤动的诊断与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4):215-222.
[3]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5):377-385.
[4] 任红心,韩雷,赵宁民,等.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9):33-35.
DOI 10.3870/yydb.2015.06.039
2014-03-18
2014-08-23
侯杰(1972-),男,天津人,主管药师,学士,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电话:022-65208064,E-mail:hjtedaich@163.com。
R972.2;R969.3
B
1004-0781(2015)06-08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