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5-02-10 19:00:01上官海琴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24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胰岛素

上官海琴

龙岩市中医院门诊部,福建龙岩 364000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上官海琴

龙岩市中医院门诊部,福建龙岩 364000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威胁,此类疾病治疗常考虑控制血糖后进行胆囊切除,此时,有效的护理方式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该研究由此出发,总结近年来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的一些护理体会,就术前、术后护理、相关并发症处理及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概括。有效的围术期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保障患者顺利恢复的的重要因素。

胆结石;糖尿病;围术期护理

糖尿病(DM)属于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其特征为高血糖,此疾病发病原因为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或生物作用受到破坏所导致,可慢性损害患者的眼、心脏、肾、血管等功能,临床常见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1]。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此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胆结石主要是在病人自身免疫系统以及饮食等等因素的影响下,由胆管内部的胆汁分泌的胆色素以及胆固醇等成分凝结而形成的结石[2]。临床上,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比较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部胀痛、多饮、多食、消瘦,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此疾病的威胁[3]。此类疾病多控制血糖后行胆囊切除术,有效围术期护理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由此出发总结该院近年来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1年5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患者,均参考WHO的诊断标准确诊糖尿病,患者均进行正规糖尿病治疗;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使用B超检查,确诊存在胆结石,其中10例患者患有胆结石的病史,最低3年,最高10年,结石直径最大可达2.8 cm;所有患者均经胆囊切除术后得出有胆结石结论,纳入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21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7.2±3.2)岁,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

2 方法

2.1术前治疗与护理

该组患者采用择期手术,术前先控制血糖水平,在6.1~10.0 mmol/L即可,且未出现酸中毒和酮症。手术之前要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结合血糖情况重新制定护理方式和观察强度,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症状的发生。护理要点:①手术之前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控,消除心理压力,达到手术要求。手术之前的一天要格外注意饮食,一般不可食用像豆浆、牛奶等产气的食物,多吃一些半流食,易消化,没有残渣的食物,手术之前12 h内不可再进食,术前6~8 h内不可饮水。②术前1 d为手术做准备工作,包括理发、沐浴、剪指甲、腹部皮肤准备等。③术前要做抗生素皮试。如果患者在术前出现紧张烦躁,难以入睡等症状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如有需要可进行安眠药物、镇静药物的介入。④针对糖尿病患者要重点了解其胰岛素的使用情况,还要了解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检查患者的指尖、静脉血的血糖值,取血部位不能是补液侧肢,避免对血糖值的影响。⑤手术当天不可再使用胰岛素,不可饮水,若为接台手术那么患者的禁食时间会更长,因此要静脉输入葡萄糖-胰岛素-钾(GIK)液,避免低血糖的出现。

2.2术后治疗与护理

2.2.1一般护理手术之后患者不能枕枕头,要采取平卧位,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使用低流量吸氧,确保呼吸道顺畅。手术6 h后患者完全清醒,为使通气量提高,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以进行床下活动,这样还可以保证器官中分泌物顺利排出。适当的床下活动能够将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低,增加胃肠的蠕动。如果患者手术8 h后,患者没有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就可以适当饮食,但要以流食、易消化、不产气的食物为主,食量不宜过多。

2.2.2特殊要求的护理 ①手术之后依旧要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使用GIK治疗,当饮食恢复差不多时治疗方式变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根据血糖的变化决定胰岛素用量,避免出现低血糖症状。②为避免出现高渗和低钾现象的发生,要密切关注电解质和水的平衡状态。③若患者恢复良好,饮食正常则可以将治疗方式变为口服降糖药。

2.2.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①胆囊切除术手术之后患者经常出现呕吐症状,患者均在术后出现呕吐症状,且原因不明,程度不一。临床上将呕吐分为反射性与中枢性两种,导致胆囊切除术术后呕吐的原因包括:麻醉药引发的呕吐,一些吸入性麻醉剂、静脉滴注的芬太尼、丙泊酚等麻醉药物都对呕吐中枢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引发呕吐症状;在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到腹腔中,术中对组织的刺激等也会引发呕吐症状。②胆囊切除术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便为腹腔内出血。原因包括:胆囊床渗血、结扎线滑脱等。所以手术之后第一天,要重点监测患者的出现现象,在术后的6~8 h内,每小时测定一次BP、P、R,还要密切关注伤口处的渗血现象,关注腹腔引流液的颜色,流量等,如果短时间内引流量过多或者引流液颜色鲜红则应立刻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③在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包括引流液颜色、量、性质,是否出现黄疸,全身情况,是否出现腹膜刺激征等,一旦出现异常现象要立刻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④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脱水程度进行密切监测,一旦情况异常立即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首先要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用来补充液体,采用先快后慢、先盐后糖方式补充,另外一条用来滴注胰岛素,剂量适中不宜过多。观察患者的血压、尿量、脱水程度、心功能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液速度和剂量。对血糖及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避免补液速度过快,将出现脑水肿症状或加重脑水肿症状的风险降至最低,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基础护理。

2.3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告诉病人要培养规律的饮食习惯,同时切记饮食禁忌;逐渐加强对于自身病情的保护;帮助病人回到家之后对血糖进行测量以及胰岛素的正确注射;除此之外还要告诉病人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同时提醒病人要培养定时进行血糖检测的习惯。

3 结果

该研究主要是21例病人进行了研究分析,有1例切口感染,使用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剩下的20例病人全都在手术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出院。由于创伤比较小,不会对伤口的愈合产生影响,血糖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没有出现因为伤口不愈合而延迟出院的病人。

4 讨论

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不但会对病人造成较大的创伤,还会因为疾病自身的原因,使得伤口不容易愈合,进而使血糖出现应激性升高,进而使糖尿病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出现严重的并发症[4],除此之外糖尿病病人的皮肤比较干燥,容易瘙痒,如果抓挠手术区域就会出现伤口,进而使感染几率大大增加,所以在进行胆囊切除术手术的时候不但需要摘除胆囊,还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5]。不仅如此,该手术在进行过程中还会出现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谨慎小心。

病人较多非常忧虑伤口感染以及愈合的问题,医护人员不但要重视手术前后和病人以及家属的交流沟通,要向他们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而且还要和病人一起努力把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进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有时候为了避免出现感染,医护人员需要提醒病人剪短指甲、避免伤到皮肤。如果出现了并发症,应该将手术时间延长。手术之后需要加强基础护理,全面观察病人的病情改变,而且还需要特别注意血糖的变化,避免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果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太好,那么可以先进行心理护理,让病人多多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熟悉病情的相关知识,进而积极地配合治疗,打消病人内心的恐惧心理,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1]于景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283-284.

[2]贺红娟,贺冰洁.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62-63.

[3]车娟婷,张秀琳.糖尿病并胆囊炎胆结石的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4(4):47-48.

[4]计芬琴,孙黎.结石性胆囊炎合并 2型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5,7(7):774.

[5]姜昌镐,杨代,李浩,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16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5,28(1):70-71.

R47

A

1672-4062(2015)12(b)-0155-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5.24.155

2015-09-16)

上官海琴(1976.8-),女,福建长汀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胰岛素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 02:27:49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16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