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华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海安 226600)
我院2013年细菌耐药监测情况
徐建华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海安 226600)
目的:了解本院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方法:细菌室提供的2013年1—12月采自患者标本分离的菌株,按首次分离株进行统计,不同细菌采用不同抗菌药物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3年共检出1 648株细菌,产ESBLs的细菌为514株(31.2%),主要是肠杆菌科的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他相对较低;非发酵菌中,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几乎全耐药,仅26.4%对阿米卡星敏感。葡萄球菌属对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的耐药率非常高,对糖肽类高度敏感。结论:本院细菌耐药情况跟全国监测情况基本类似,本院送检率还有待提高。
细菌耐药 多重耐药菌 监测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13年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及南通市卫生局2011年34号文件的精神,本院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抗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①通过耐药性监测,有可能使新的耐药基因在广泛传播之前得到控制,防止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②通过对耐药性监测结果的分析,可指导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③通过耐药性监测,了解细菌耐药性机制和耐药趋势的动态变化,为制定抗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将本院2013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菌株收集 本院细菌室提供的2013年1—12月采自患者标本分离的菌株,按首次分离株进行统计。
1.2 抗菌药物 不同细菌采用不同抗菌药物组合,抗菌药物分为必须监测药物与可选监测药物。
1.3 药敏测定方法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MIC法。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版的规定[1]。
2.1 2013年度细菌监测结果 送检标本共7 845例,检出细菌1 648株、真菌167株。检出细菌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29例,大肠杆菌211例,鲍曼/溶血不动杆菌203例,铜绿假单胞菌18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82例,支原体86例,阴沟肠杆菌48例,表皮葡萄球菌39例,产气肠杆菌38例,斯氏普罗威登斯菌38例。
2.2 常见细菌药敏结果见表1。
2.3 肠杆菌科细菌 主要是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7.3%和51.5%。大肠杆菌耐药严重,除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复方抑制剂、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外,对其他药物敏感率相对较低。其他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较大肠杆菌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他相对较低。
2.4 非发酵菌 对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测试药物的耐药率>50%;敏感率较高的为阿米卡星58.5%,其次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40%左右,三代头孢类敏感率10%左右。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92.3%,远高于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严重耐药是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仅对阿米卡星26.4%的敏感率,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在5%左右。
2.5 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属对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的耐药率非常高,对庆大霉素敏感率较高。可能与标本大部分是使用抗菌药物无效后送检有关。另外发现少量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葡萄球菌。
2.6 非典型性病原体 以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儿科用于治疗衣原体、支原体肺炎,从细菌耐药监测来看,2013年支原体对克拉霉素敏感率97.5%,对阿奇霉素敏感率72.8%、红霉素敏感率43.2%、罗红霉素敏感率28.4%。因此儿科此类感染应优先选择敏感率高的药物。
3.1 检出情况 全年共检出1 648株细菌,产ESBLs的细菌为514株(31.2%),主要是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此类细菌意味着对一、二、三代头孢以及青霉素类非加酶抑制剂耐药。抗菌药物对其相应抗菌谱类的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耐药率在75%以上的有氨苄青霉素和哌拉西林,本院已经停止使用。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了76%,根据药敏情况,不建议用于葡萄球菌感染的疾病,可用于敏感率高的链球菌感染为主的疾病(扁桃体炎、咽炎等)。2013年根据用量(DDDs)排名前几位注射剂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钠、头孢美唑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头孢西丁,其中左氧氟沙星细菌敏感率44.17%,耐药率40.47%;三代头孢的耐药率都在68%左右,耐药比较严重。2013年度抗菌强度81DDD,本院抗菌药物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加强力度。
3.2 耐药情况 2013年细菌耐药性结果表明,本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各种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仍偏高,与国内监测结果比较,本院细菌耐药情况跟国内相差不大。分离细菌总株数1 648株,革兰阳性菌占31.4%,革兰阴性菌占68.6%。各菌种及标本的构成与2011年全国监测数据相比基本相同,但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耐药严重,细菌表现为广泛的耐药性,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均表现高度耐药; 对氟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敏感率较高,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是治疗这类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所上升,可能与细菌产生的KPC酶有关[2]。非发酵菌的感染是本院ICU最常见的菌种之一,耐药非常严重,特别是鲍氏不动杆菌几乎是泛耐药,该类细菌感染一般跟呼吸机使用有密切的关系,临床治疗中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细菌耐药既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也是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理由。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对合理用药与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细菌耐药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医生在细菌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时候,往往是抗菌药物使用无效的情况下;而不是每位患者在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进行送检,所以测的结果往往以耐药菌株为多。
3.3 建议 从耐药监测工作和耐药监测结果,结合开展的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结果,对本院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作如下建议: ①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减少重复/过度使用。②优化给药方案,考虑PK/PD和恰当的预防给药时间以及适当的疗程。③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 ,严格执行分级管理 ,加强“特殊使用”类别药物使用的管理。④本院1 648株细菌中,产ESBL细菌514株,比上季度有所下降,这些细菌对广谱青霉素类和一、二、三代头孢耐药,细菌产ESBL原因多由于使用了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β-内酰胺酶强诱导剂,还有大量使用酶抑制剂抗菌药等,应严格控制使用。⑤《2013年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指出,使用抗菌药物送检率不低于30%,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送检率不低于50%,特殊级不低于80%。本院外科使用抗菌药物的送检率较低,有待提高。标本的送检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而非使用抗菌药物无效后再送检。
1 ISBN 1-56238-716-2 ISSN 0273-3099,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
2 肖永红,沈萍,魏泽庆,等.Mohnarin 2011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4946-4952
2014-12-25
R97
A
1006-5687(2015)03-0051-03